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月考試卷57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產生黑色固體的是()
A.木炭。
B.鐵絲。
C.硫磺。
D.紅磷。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m{(}rm{)}A.將河水經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凈化處理后,所得的水就是純水B.長期飲用蒸餾水對人體健康有益C.洗滌劑能洗滌餐具上油污的原因是洗滌劑可以使油脂乳化D.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3、現有鹽酸和Ca(NO3)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某物質X,溶液的pH隨滴入X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X是()A.水B.氫氧化鈉溶液C.碳酸鈉溶液D.稀鹽酸4、下列對一些事實解釋或做法錯誤的是()A.鹽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B.金屬鎂在空氣中比鋁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鎂比鋁的活動性強C.用稀鹽酸或灼燒的方法區分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D.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產,證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5、2014年1月26日美國要求日本歸還數百公斤可用于制造原子彈的材料--放射物質钚(Pu),以警告其在釣魚島和參拜靖國神社事件上的錯誤言行.下列關于钚(Pu)說法不正確的是()A.钚元素元素符號為PuB.原子核內質子數為94C.相對原子質量為239克D.屬于金屬元素6、阿司匹林(化學式為C9H8O4)是一種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阿司匹林中含有24個原子B.阿司匹林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C.阿司匹林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D.阿司匹林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9:87、下列物質按照單質、氧化物、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A.液氧、冰水混合物、鈦合金B.煤氣、啤酒、汽水C.酒精、稀有氣體、石油D.氫氣、高錳酸鉀、煤8、在物質混合(或反應)等過程中,會存在“1+1≠2”的現象.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種混合(或反應)過程中,“1+1”不等于“2”的是()A.1g金屬鋅和1g稀鹽酸反應后溶液的質量B.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溶液的質量C.溫度一定時1g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1g水后,所得溶液的質量D.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稀硫酸混合后溶液的質量9、將裝有木炭粉和氧化銅的試管加熱一段時間(如圖);發現試管內固體質量減少了,減少的這部分質量是參加反應的()
A.碳元素的質量。
B.銅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
C.銅元素的質量。
D.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
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為探究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性;王剛將食鹽溶解于20℃的水中,其實驗數據如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水的質量(g)加入NaCl的質量(g)溶液的質量(g)①10212②10313③10413.5④10513.5A.②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20℃時,NaCl10g的溶解度為3.6gC.③、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11、雙球洗氣管常用于氣體除雜.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實驗.為吸收某氣體并檢驗其性質進行圖中實驗;發現紫色石蕊試液變色.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判斷左方進入的氣體可能是()
。O2HClNH3CO2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
能吸收的氣體的體積數0.0315007001A.NH3B.HClC.CO2D.O212、“綠色化學”是指從技術、經濟上設計可行的化學反應,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學反應,不符合“綠色化學”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廠尾氣排放的SO2:SO2+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業尾氣氮的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C.制取硫酸銅:Cu+2H2SO4(濃)CuSO4+SO2↑+2H2OD.制取硝酸銅: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3、有反應:X+H2S04=BaS04+2Y,下面分析正確的是()A.Y中一定含有氫元素B.X一定是BaCl2C.Y可能是HClD.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l3514、有四氧化三鐵、CuO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CO在高溫條件下充分反應,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質量為10g,則原固體混合物的質量可能是()A.5.6gB.6.7gC.7.8gD.8.9g15、如圖所示的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
等質量的鐵、鋅分別與質量分數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應B.
向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C.
向一定質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D.
等質量的鎂、鋁分別與質量分數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應16、己知鐵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某固體樣品由其中一種或多種組成,取5.8克固體樣品與足量的CO充分反應后,將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0克的沉淀,則關于該固體樣品的組成說法正確的是()A.該樣品可能是純凈的Fe2O3B.若該樣品含多種物質,則樣品中一定含Fe3O4C.若該樣品含多種物質,則樣品中一定含FeOD.該樣品中可能含有3種物質17、石蕊、硫酸、氫氧化鈣、碳酸鈉是常見的四種物質,它們的溶液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rm{.}圖中兩圓相交部分rm{(A}rm{B}rm{C}rm{D)}表示物質間反應的主要實驗現象,其中描述正確的是rm{(}rm{)}A.石蕊溶液變為藍色B.無明顯現象C.生成無色氣體D.石蕊呈紫色1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化學變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質,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B.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C.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生放熱現象D.干電池放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9、試解釋在實驗中出現下列情況的可能原因(寫出1條即可).
①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水槽中的水變成淺紅色____.
②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未看到鐵絲燃燒現象____.
③給試管中固體加熱,發現試管破裂____.
④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發現結果偏?。▽懸环N即可)____.20、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儀器進行“配制質量分數一定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
(1)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填名稱)____;
(2)小婧按圖2的操作稱取氫氧化鈉,小民發現小婧的操作有錯誤.你認為小婧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
(3)小民所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3所示,則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若按如圖操作,實際配成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
(4)在正確稱量氫氧化鈉的過程中,若發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此時應該____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B.向左移動游碼C.減少砝碼D.添加藥品。
(5)在正確稱量氫氧化鈉的過程中,若操作過慢,會對所配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有何影響?____.21、如圖所示為干電池的剖面圖,黃銅帽是電池的____極,鋼碟是電池的____極.
22、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以將茶葉與茶水進行分離,便于飲用,這種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____(填操作名稱)
(2)某井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燒杯中,加入肥皂水攪拌,發現燒杯中有沒有泡末,卻有大量浮渣,則說明該井水是____(填“硬水”或“軟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會帶來許多麻煩,家庭生活中常用來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
(3)目前“清水工程”是我市環境整治的一大重要任務.提出了水中高錳酸鹽、氨氮、總磷含量的達標要求.高錳酸鹽中含有MnO4-離子,其中Mn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價.23、如圖是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____.
(2)化學小組在實驗室進行探究實驗.
①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
②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試管口一小團棉花的作用是____;
③用裝置C來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進氣管口是____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3)若要收集20mL的氧氣,在裝置C中應裝滿水,同時還缺少的化學儀器是____.
(4)食用純堿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現取某食用純堿樣品l0g,加人一定量稀鹽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同時產生了3.3g氣體.試計算該食用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24、利用家中的杯子、注射器及塑料瓶、碗、筷、匙、飲料吸管、棉紗,進行家庭小實驗時,即使經過加工改造,對下列實驗室中的常見儀器,也無法替代的是____(填序號).
25、(2006?廈門)根據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進展的報道;回答問題.
材料1:法國科學家利用特種顯微儀器;讓一個分子做出了各種動作.這一成果使人類能精確控制單個分子運動,進而開發出分子機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出了“藥物分子運輸車”.這種分子裝載藥物后;被引導到疾病靶點釋放藥物,對疾病進行高效治療.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還有和.
(2)分析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新認識:.
(3)在阿西莫夫所寫的科幻小說《夢幻航行》中,人被縮小到細胞般大小,在人體內經歷了夢幻般的體驗.試想,如果你被縮小到一個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會看到的景象是(請至少寫兩點).26、(6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⑴下圖所示的3個實驗,A中水發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B中試管1內得到的氣體為;C中凈化水的方法是和吸附。A.水的沸騰B.水的電解C.水的凈化⑵將源水處理成自來水的過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⑶實驗室的廢液需經處理才能排放,為減弱含有硫酸的廢液的酸性,不能選用的物質是填字母序號)。A.廢鐵釘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碳酸鈉⑷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凈水劑,具有絮凝和殺菌消毒作用。請將下列制取鐵酸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Fe(NO3)3+16NaOH+3Cl2=6NaNO3+6NaCl+2Na2FeO4+。27、從Na;S、H、O、Cu五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的化學式。
非金屬氧化物:____、____、____;金屬氧化物:____、____
酸:____堿:____、____鹽:____、____
(2)用上述物質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化合反應:____、____、____.
分解反應:____.
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____、____.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20分)28、氧氣的三態變化是物理變化.____.29、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21%,如果探究實驗中氧氣的含量小于21%,不一定是實驗裝置不科學或操作存在失誤.____.30、為了節約藥品,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應放回原瓶____.(判斷對錯)31、氧氣的三態變化是物理變化.____.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2題,共14分)32、請用化學符號(化學式)表示下列物質:
(1)氧氣____.
(2)氮氣____.
(3)二氧化碳____
(4)水____
(5)高錳酸鉀____.33、A~G是初中常見的7種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已知A;C是無色液體;B、F、G是無色氣體,其中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D是黑色固體,E在純凈的B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D____,G____,H____.
(2)請寫出下列變化的文字表達式:①B→F____,②C→B____.評卷人得分六、科普閱讀題(共2題,共20分)34、能在酒精燈上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____.35、2011年3月,日本強烈地震后,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外泄,有關131I(碘-131)的相關報道成為熱門話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131I原子中含有53個質子;78個中子.
①131I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種穩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屬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質子數為____.
(2)專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為KI)可以治療131I造成的輻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為I2)卻會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
(3)日本地震后,個別居民搶購食鹽.假設某人經醫生確認,每日需要補充166mg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鹽中KIO3的加入量為42.8mg,如果用該食鹽替代碘片提供治療輻射所需的碘元素,則每日需食用該食鹽的質量為____kg.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正確.
C;硫磺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選項錯誤.
故選B.
【解析】【答案】根據木炭;鐵絲、硫磺、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2、C【分析】解:rm{A}將河水經過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凈化處理后,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質的雜質,屬于混合物,不是純水rm{.}故A說法不正確;
B;蒸餾水中缺少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長期飲用對健康不利,故B說法不正確;
C、洗滌劑有乳化作用,洗滌劑能洗滌餐具上油污rm{.}故C說法正確;
D、由于鹽酸與鐵的反應,實驗室中含有鹽酸的廢水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會腐蝕下水道rm{.}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A;根據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解答;
B;根據蒸餾水中缺少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解答;
C;根據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D;根據鐵與鹽酸的反應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但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應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解析】rm{C}3、C【分析】【分析】鹽酸顯酸性,氯化鈣顯中性,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顯酸性;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某物質X時,溶液的pH逐漸升高到7,說明加入的物質顯堿性;繼續加入X達到一定量時,溶液的pH才升高,說明加入的物質和氯化鈣反應的生成物顯中性.【解析】【解答】解:A、向鹽酸和C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時;溶液的酸性減弱,但是不能達到7,也就是說加入水稀釋時溶液仍然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B、向鹽酸和C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鹽酸能和氫氧化鈉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酸性減弱,pH升高,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的pH升高,不會出現平行于X軸的線段.故選項錯誤;
C、向鹽酸和C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純堿溶液時;碳酸鈉能和鹽酸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酸性減弱,pH升高,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繼續加入碳酸鈉時,碳酸鈉又和氯化鈣反應碳酸鈣沉淀和顯中性的氯化鈉,在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的過程中溶液的pH不變,當氯化鈣完全反應后,再加入碳酸鈉時,溶液的pH又升高.故選項正確;
D、向鹽酸和C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時;溶液仍然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故選C.4、D【分析】【分析】A;根據酸的共性的原因解答;
B;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解答;
C;根據物質的性質差異進行鑒別;
D、根據氯化鋇的化學性質解答.【解析】【解答】解:A;鹽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正確;
B;金屬鎂在空氣中比鋁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鎂比鋁的活動性強,正確;
C;金與鹽酸不反應;黃銅中的鋅能與鹽酸反應,故可以使用鹽酸鑒別真假黃金,正確;
D、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產,不能證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還可能含有銀離子,錯誤;
故選D.5、C【分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析】【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符號是Pu,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4;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內質子數為94,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獲取的信息;該元素的名稱是钚,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6、C【分析】【分析】A;根據阿司匹林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B;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有機物;可達幾萬至幾十萬,甚至達幾百萬或更大.
C;根據阿司匹林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解析】【解答】解:A;阿司匹林是由阿司匹林分子構成的;1個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的,則1個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21個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屬于有機小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阿司匹林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D;阿司匹林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9):(1×8)≠9:8;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7、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利用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來判斷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是氧元素的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解析】【解答】解:A;液態氧是單質;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種物質水,且是由氫和氧兩元素組成的,是氧化物,鈦合金是混合物,A正確;
B;煤氣是混合物;不是單質,故B錯;
C;酒精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是單質,故C錯誤;
D;高錳酸鉀是由鉀、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D錯.
故選A8、A【分析】【分析】A;金屬鋅和稀鹽酸反應后生成氫氣;
B;兩種物質的質量可以相加;
C;飽和硝酸鉀中加入硝酸鉀后不能再溶解;
D、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溶液反應后不生成氣體或沉淀.【解析】【解答】解:A;1g金屬鋅和1g稀鹽酸反應后產生氫氣逸出;所以溶液的質量小于2g;
B;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酒精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溶液總質量等于2g;
C;1g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1g水;溶劑質量增加,所得溶液的質量是2g;
D;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稀硫酸溶液混合后二者發生化學反應;既沒沉淀產生也沒氣體產生,所有物質都在溶液中,因此溶液的質量等于2g.
故選A.9、D【分析】
在加熱的條件下;木炭粉和氧化銅的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銅.由此可知;
A;在加熱的條件下;碳奪取氧化銅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減少的質量不只是碳元素的質量,故A錯誤;
B;銅元素的質量沒有變化.故B錯誤;
C;銅元素的質量沒有變化.故C錯誤;
D;在加熱的條件下;碳奪取氧化銅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減少的質量是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故D正確.
故選D.
【解析】【答案】根據在加熱的條件下;木炭粉和氧化銅的反應及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AC【分析】【分析】A;根據飽和溶液概念、對比②③分析;
B;根據③中數據進行分析;
C;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分析;
D、根據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分析.【解析】【解答】解:A;對比②③可見;20℃時,10g水中達到飽和,可以溶解3.5g氯化鈉,②實驗只溶解了3g氯化鈉,達不到飽和,故A正確;
B;由③可見;20℃時,10g水中達到飽和,可以溶解3.5g氯化鈉,故20℃時,100g水中達到飽和,可以溶解35g氯化鈉,所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5g,故B錯誤;
C;③、④溶液中同為10g水中溶解了3.5g氯化鈉;所以③、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C正確;
D、①所得溶液是10g水中溶解了2g氯化鈉制得,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6.7%.
故選:AC.11、AB【分析】【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據圖可知氣體進入雙球吸氣管,左端液面上升,該氣體易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氯化氫易溶于水,氨氣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解析】【解答】解:A;氨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變色,故A正確;
B;氯化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變色,故B正確;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使液面變化明顯,故C錯誤;
D;氧氣不與溶于水;不會使液面明顯變化,故D錯誤;
故選AB.12、CD【分析】【分析】A、此選項消除SO2氣體;方法合理科學,避免空氣污染,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B;此選項消除消除制硝酸工業尾氣氮的氧化物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C、由此法制取硫酸銅,代價太大,且生成SO2氣體;不符合倡導的綠色化學;
D、由此法制取硝酸銅,代價太大,且生成NO氣體,會導致空氣污染,不符合倡導的綠色化學;【解析】【解答】解:A、既消除消除硫酸廠尾氣排放的SO2氣體,還能得到(NH4)2SO3這種氮肥;不但方法合理科學,而且避免空氣污染,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B;用此法消除制硝酸工業尾氣氮的氧化物污染;防止空氣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C、由此法制取硫酸銅,代價太大,且生成SO2氣體;既不經濟又得產生有毒氣體污染空氣,不符合倡導的綠色化學;
D;由此法制取硝酸銅;既不經濟,又生成NO氣體,會導致空氣污染,不符合倡導的綠色化學;
故選C、D13、AC【分析】
A、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由反應X+H2S04=BaS04+2Y;可判斷Y中一定含H元素;故A正確;
B、物質X可能是BaCl2,也可能為Ba(NO3)2、Ba(OH)2;故B錯誤;
C、若物質X為Ba(OH)2,則Y為H2O;若物質X為BaCl2;則Y為HCl,所以說Y可能是HCl,故C正確;
D、若物質X為BaCl2;則Y為HCl,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208-36.5=171.5≠135;故D錯誤;
故選AC.
【解析】【答案】根據硫酸的性質及復分解反應的規律,由反應X+H2S04=BaS04+2Y;可判斷物質X中一定含有金屬鋇元素;Y中一定含H元素,且物質X、Y含有相同的化合價呈-1價的根.
14、BC【分析】【分析】根據對應方程式找出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然后找出對應的四氧化三鐵和氧化銅的質量分別數值,也就是利用極值法進行分析.【解析】【解答】解設當對應10g沉淀時;對應的四氧化三鐵和氧化銅的質量分別為x;y.
Fe3O4+4CO3Fe+4CO2
CuO+COCu+CO2
CO2+Ca(OH)2=CaCO3↓+H2O
則Fe3O4~~4CO2~~4CaCO3↓
232400
x10g
=
x=5.8g
而對應氧化銅。
CuO∽∽CO2∽∽CaCO3↓
80100
y10g
=
y=8g
所以對應的物質的質量應該是大于5.8g小于8g,故選BC.15、AB【分析】解:A;分別向等質量的鋅和鐵中滴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當硫酸少量時,生成的氣體由硫酸的量決定,所以開始二者放出氣體一直相等,但由于硫酸過量,等質量的鐵放出的氣體大于鋅放出的氣體,所以圖象正確,故A正確;
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的質量隨著過氧化氫溶液的加入會逐漸增大,故B正確;
C;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固體的質量不能從零開始,故C錯誤;
D;等質量的鋁生成的氫氣比鎂生成的氫氣多;故D錯誤.
故選:AB.
A;根據向等質量的鋅和鐵中滴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當硫酸少量時,生成的氣體由硫酸的量決定,所以開始二者放出氣體一直相等,但由于硫酸過量,等質量的鐵放出的氣體大于鋅放出的氣體進行分析;
B;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進行分析;
C;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行分析;
D;根據等質量的鋁生成的氫氣比鎂生成的氫氣多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物質間的反應,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圖象進行.【解析】【答案】AB16、CD【分析】解:澄清石灰水將生成的氣體充分吸收,產生沉淀10g為碳酸鈣的質量,物質的量為=0.1mol;
根據碳原子守恒可知n(CO2)=0.1mol;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
即n(O)=n(CO2)=0.1mol,n(Fe)===0.075mol
n(Fe):n(O)=0.075mol:0.1mol=3:4;
A、Fe2O3中n(Fe):n(O)=2:3;故A錯誤;
B、若含有多種物質,Fe3O4中n(Fe):n(O)=3:4,則可以是FeO和Fe2O3組合;其中n(Fe):n(O)可能為3:4,故錯誤;
C、若是純凈物,則可以是Fe3O4(因n(Fe):n(O)=3:4),若含有多種物質,可以是FeO和Fe2O3組合;其中n(Fe):n(O)可能為3:4,因此一定含有FeO,故正確;
D;根據C的分析;也可以是三種物質的混合,故正確.
故選CD.
設鐵的氧化物化學式為FexOy,發生反應FexOy+yCO=xFe+yCO2,可知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澄清石灰水將生成的氣體充分吸收,產生沉淀10g為碳酸鈣的質量,根據n=計算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根據碳原子守恒,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
根據質量守恒n(Fe)求出n(Fe):n(O);結合選項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考查混合物的有關計算,判斷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解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解析】【答案】CD17、AC【分析】解:rm{A}氫氧化鈣的溶液顯堿性;遇石蕊能夠使石蕊變藍;
B;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碳酸鈣的沉淀;
C;碳酸鈉與硫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產生氣泡;
D;石蕊遇到硫酸時會變紅色;因為硫酸的溶液顯酸性.
故選:rm{AC}.
A;利用堿性溶液遇石蕊時石蕊變色的知識解決.
B;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時會有沉淀生成.
C;碳酸鈉與硫酸反應會有氣體生成.
D;石蕊遇酸變紅色.
此題考查了酸堿鹽之間的化學反應,同時結合指示劑進行了分析,較全面的學習了酸堿鹽的有關知識.【解析】rm{AC}18、AD【分析】【分析】A.根據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人類利用的能量的來源;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或放熱;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能量的轉化來分析.【解析】【解答】解:A.化學變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質;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B.人類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如利用的太陽能;風能等不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C.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或放熱;化學反應過程中不一定都會反生放熱現象,也可能是吸熱現象,故選項說法錯誤.
D.干電池放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正確.
故選AD.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9、略
【分析】【分析】根據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與注意事項、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以及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實驗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解析】【解答】解:①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高錳酸鉀小顆粒容易隨氧氣一起導出,導致水槽中的水變成紅色,在試管口放上一團棉花,以防止高錳酸鉀小顆粒的排出.
②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為了防止熔化物濺落下來使集氣瓶炸裂,應當在瓶內裝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
③加熱過程中試管破裂;可能是因為: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冷凝水會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試管沒有均勻預熱,會造成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破裂等.
④測定的氧氣體積含量低于21%;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也可能是裝置漏氣,實驗結束未等冷卻就打開止水夾,導管中未事先加滿水.
故答案為:①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②未在瓶中放少量水或細沙;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20、略
【分析】【分析】(1)依據圖示作出以及溶液配制中需要的儀器進行解答;
(2)先由圖示判斷該步是什么操作;再由操作判斷所用儀器,最后確定所缺儀器;
(3)依據托盤天平的使用判斷操作正誤;由正確稱量:“物質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得出物碼放反的計算公式,進而得出實際質量;由圖示中所示數據計算每小格所表示的質量,進而得出正確結果,由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求出所需結果;
(4)根據在正確稱量氫氧化鈉的過程中;若發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說明藥品的質量少進行解答;
(5)根據氫氧化鈉容易吸收空氣中水蒸氣而潮解進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燒杯;按實驗要求;圖1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故答案為:燒杯;玻璃棒;
(2)由圖示可以看出托盤天平的使用錯誤;物碼放反了;故答案為:藥品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3)原計劃稱量物質的質量=10g+5g+3g=18g,水的體積為82mL,所以水的質量為82g,原計劃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8%;由圖示可以看出托盤天平的使用錯誤,物碼放反了,由正確稱量:“物質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得出:藥品實際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15g-3g=12g,所以實際配成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2.8%;故答案為:18%;12.8%;
(4)在正確稱量氫氧化鈉的過程中;若發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說明藥品的質量少,所以此時應該添加藥品;故答案為:D;
(5)氫氧化鈉容易吸收空氣中水蒸氣而潮解,所以在正確稱量氫氧化鈉的過程中,若操作過慢,會導致氫氧化鈉的質量減少,所以會導致所配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偏?。蚀鸢笧椋浩。?1、略
【分析】【分析】根據圖示進行分析即可,黃銅帽是干電池的正極,鋼碟是干電池的負極.【解析】【解答】解:由圖可以看出,黃銅帽是干電池的正極,鋼碟是干電池的負極,故填:正,負.22、略
【分析】【分析】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
利用肥皂水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加熱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根據高錳酸根離子的化合價可以計算錳元素的化合價.【解析】【解答】解:(1)茶杯內的紗網;可以將茶葉與茶水進行分離,便于飲用,這種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過濾.
故填:過濾.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時;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軟水,如果產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熱煮沸時;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能夠以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鎂沉淀的形式從水中析出,從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硬水;加熱煮沸.
(3)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x;
高錳酸根離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說明高錳酸根的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
根據題意有:x+(-2)×4=-1;
x=+7.
故填“+7.23、略
【分析】【分析】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要準確.【解析】【解答】解:(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故答案為:試管。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要注意配平;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裝置C來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進氣管口是b,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為:①2H2O22H2O+O2↑;②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隨著氧氣流進入導管;③b;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要收集20mL的氧氣;在裝置C中應裝滿水,同時還缺少的化學儀器是量筒,故答案為:量筒。
(4)設該食用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10g?x3.3gx=79.5%;
答:食用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79.5%;
故答案為:79.5%;24、略
【分析】【分析】根據家中的裝置和題中所提供的實驗儀器進行對照解答.【解析】【解答】解:碗可以替代燒杯,塑料瓶嘴可以替代漏斗,筷子可以替代玻璃棒,飲料吸管可以替代膠頭滴管,棉紗和塑料瓶可以替代酒精燈,杯子可以替代量筒,勺子可代替藥匙.但是天平是稱量裝置,鐵架臺是支撐裝置,不會替代,故選②⑤.25、略
【分析】
(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三種;即分子;原子和離子,故填:分子,原子,離子;
(2)微觀粒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人類已經能夠控制分子的定向運動,故填:隨著研究的深入,人也可以控制分子的定向移動;
(3)水分子很小;分子與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故填:我在水分子之間穿行,不斷運動的水分子有時可以撞到我.
【解析】【答案】根據微粒的特點進行分析;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科學已經發展到人類能夠控制分子的定向運動,根據水的微觀構成和水分子的性質想象水的微觀構成情況.
26、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水的沸騰,是水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因此該變化是物理變化;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可知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且氫、氧的體積比是2:1,由于試管1連接電源負極,且氣體體積大,因此試管1中收集的氣體是氫氣;自制凈水器中的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和濾紙的功能一樣,起到過濾的作用。(2)生石灰是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aO+H2O=Ca(OH)2。(3)根據酸的性質分析,減弱含有硫酸的廢液的酸性,就是反應掉廢液中硫酸。A、廢鐵釘能與硫酸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可以減弱廢液的酸性;B、熟石灰能與硫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可以減弱廢液的酸性;C、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但與硫酸不反應,不能減弱廢液的酸性;D、碳酸鈉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減弱廢液的酸性。故選C(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沒有改變,可知方程式右邊比左邊少了16個H原子和8個O原子,故可推出另一種物質化學式為H2O,且化學計量數是8??键c:電解水實驗,水的凈化,酸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解析】【答案】⑴物理H2過濾⑵CaO+H2O=Ca(OH)2⑶C⑷8H2O27、略
【分析】
(1)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水都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氧化鈉;氧化銅都屬于金屬氧化物;
硫酸;亞硫酸都屬于酸;
氫氧化鈉;氫氧化銅都屬于堿;
硫酸鈉;硫酸銅都屬于鹽;
故答案為:SO2;SO3;H2O;Na2O;CuO;H2SO4(H2SO3);NaOH;Cu(OH)2;Na2SO4;CuSO4;
(2)二氧化硫和水反應;三氧化硫和水反應、氧化鈉和水反應都屬于化合反應;
氫氧化銅受熱分解屬于分解反應;
氧化鈉和硫酸;氧化銅和硫酸反應屬于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三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故答案為:Na2O+H2SO4=Na2SO4+H2O;CuO+H2SO4=CuSO4+H2O;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
【解析】【答案】(1)首先根據題意確定物質的化學名稱;然后根據題目所提供的元素;書寫化學式的方法和步驟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即可.含有金屬元素的氧化物為金屬氧化物,由非金屬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是堿,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2)根據反應類型分析;分解反應是指有一種反應物分解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化學反應.
四、判斷題(共4題,共20分)28、√【分析】【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解析】【解答】解:氧氣的三態變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29、√【分析】【分析】造成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的因素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1)、裝置是否漏氣;(2)、藥品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內的氧氣是否耗盡;(4)、裝置是否冷卻到室溫.【解析】【解答】解:在利用化學藥品探究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時:造成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的因素:(1);裝置漏氣;(2)、藥品的用量不足;(3)、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TS 17027:2014 RU Conformity assessment - Vocabulary related to competence of persons used for certification of persons
- 【正版授權】 ISO 7718-1:2025 EN Aircraft - Passenger doors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on of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or passenger transfer vehicle - Part 1: Main deck doors
- 【正版授權】 IEC 62288:2021+AMD1:2024 CSV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on shipborne navigational d
- 【正版授權】 IEC 60076-7:2005 EN-D Power transformers - Part 7: Loading guide for oil-immersed power transformers
- 單位新聞培訓課件
- 社會保障與教育
- 2025年國慶節主題晚會活動方案演講稿
- 酒類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方案
- 幼師個人工作方案2025年支配
- YY 0307-2022 激光治療設備 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治療機
- 從創意到創業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湖南師范大學
- 劍門關研學作文500
- 村莊保潔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標)
- 環氧地坪施工合同范本(2024版)
- 《民航客艙設備操作與管理》課件-項目四 飛機艙門及撤離滑梯
- 【年產100噸β-葡萄糖苷酶生產工藝設計17000字(論文)】
- 南部升鐘湖景區環湖旅游公路工程對南充升鐘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影響評價報告
- 手術室護理腹腔鏡疝修補術
- 工業機器人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院感知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