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題型突破訓練:工藝流程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題型突破訓練:工藝流程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題型突破訓練:工藝流程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題型突破訓練:工藝流程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題型突破訓練:工藝流程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練10工藝流程題

建好一野做粼籍

【題型一】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磁好二一題通百做通【題型二】生產制備頹呈

【題晏三】分離提純流程

【題型四】工業三廢的處理

謹僚三專題提4

?崎抽秘籍

知識點回顧(時間:5分鐘)

知識點一、工藝流程題

1、工藝流程圖題的實質

工藝流程圖題的實質是以流程圖的形式給出工業生產或實驗步驟等相關信息的一類題目。

2、工藝流程圖題的特點

(1)涉及知識點比較廣

工藝流程圖只是出題時給出信息的一種方式,根據所給的信息可以涉及初中化學很多知識點,如:

化學用語、實驗操作、質量守恒、化學計算、物質的轉化與制備、檢驗與鑒別、分離與除雜、方案

評價等。

(2)取材范圍主要涉及物質生產制備、分離提純、成分推斷、資源和廢物利用等

(3)起點比較高、落點可高可低,工藝流程一般涉及實際工業生產或比較復雜的化學實驗,有我們熟

悉的知識,也涉及沒有學過的知識,起點是比較高的。但是落點可高可低,如落點比較低的題一般

重點考查化學式、離子符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質量守恒的簡單運用以及一些實驗操作問題;落

點比較高的題涉及用己有的知識和提供的知識進行化學反應的分析、物質推斷、化學計算、方案評

價等等,要求比較高,難度比較大。

知識點二、工藝流程題解題思路

1、閱讀題干,抓住生產或實驗目的不論是生產還是實驗都是有目的的,通過讀題,弄清生產或實

驗的目的。

2、分析流程圖,弄清操作和原理

流程圖的實質是生產或實驗的步驟,分析每一步用到了什么操作,起什么作用,涉及到哪些物質,

發生了哪些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如何一步一步達到生產或實驗目的的。分析過程注意以下幾

點:

(1)“三線”:“進線”、“出線”和“回頭線”“進線”即箭頭指向的線,一般是原料或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出

線”即箭頭指出的線,一般是反應生成的生成物;“回頭線”即從后一步驟指出,指向前面步驟的線,

一般是循環或重復利用的物質。

(2)幾個重要操作:①攪拌、粉碎:攪拌混合均勻、充分反應;粉碎增大接觸面,使反應更快更充分;②

燃燒、焙燒:是高溫分解或在高溫下與氧氣等反應;

③過濾、蒸發結品:是主要的兩個物質分析操作。

3、結合分析得到的信息,回答題目的問題。

抓住了目的,分析清楚了流程圖,根據所學的知識就能解決題目的問題

a一題,逾百船通

【題型一】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例題1](2023?威遠縣校級一模)海水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等可溶性鹽,利用海水制取金屬鎂

的流程如圖所示:

加入足量

下表是某品牌不同堿的價格:

試劑NaOHCa(OH)2Ba(OH)2KOH

價格(元/噸)240085053005500

下列有關制取金屬鎂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試劑X最好選擇表格中的KOH........................................

B.經歷步驟I和步驟II兩步轉化,其目的之一是富集海水中的MgC12

C.不能直接用氯化鎂溶液通電制取鎂

D.制取過程中某些元素的化合價變化了

【解答】解:A、由表格中數據可知:氫氧化鉀價格昂貴,成本高,故A錯誤;

B、海水中氯化鎂的濃度較低,經過步驟I和步驟H兩步轉化,將氯化鎂變成氫氧化鎂過濾出來

再變成氯化鎂,此時氯化鎂溶液中氯化鎂的濃度比原來要大很多,故目的之一是富集海水中的

MgCb,故B正確;

C、最后得到鎂是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鎂,而不是氯化鎂溶液,而前一步把氯化鎂溶液變成了氯化

鎂,故不能直接用氯化鎂溶液通電制取鎂,故C正確;

D、鎂在氯化鎂中化合價為+2,在鎂單質中化合價為0,故制取過程中某些元素的化合價變化

了,故D正確。

故選:Ao

[例題2](2023?章丘區一模)(1)我國科學家侯德榜在氨堿法的基礎上創立了更為先進的聯合制

堿法(侯氏制堿法),其生產流程如圖2:

飽和食鹽水

geo.

圖1圖2

①制堿原理為向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s晶體和NH4C1,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Ch力口熱分解即制得純堿。請寫出NaHCO3熱

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后,先析出的NaHCCh晶體的原因是(填序

號)。

A.溶劑質量減少

B.相同溫度下,NaHCOs溶解度小于NH4C1

C.相同反應時間,生成NaHCOs的質量大于NH4C1質量

③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氨氣再通二氧化碳的原因是o

(2)工業制取的純堿樣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現取11g該樣品將其放入干凈的燒杯中,

緩緩滴入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生成氣體的質量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3所

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當滴入稀鹽酸溶液80g時(即圖中A點),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陽離子為(寫離子符

號)。

②當滴入稀鹽酸溶液100g時(即圖中B點),恰好完全反應,試通過計算,求純堿樣品中碳酸

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至0.1%)。

質成

/g

滴入稀鹽酸質量/g

圖3

【解答】解:(1)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物除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2NaHCO3—Na2cO3+H2O+CO2t;

②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后,反應物是NaCl、NH3、CO2和H2O,生成物是

NaHCO3晶體和NH4CL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NaHCO3I+NH4CI;過程中溶

劑質量減少,相同反應時間,生成NaHCO3的質量大于NH4cl質量,同時相同溫度下,

NaHCO3溶解度小于NH4C1,先析出的NaHCO3晶體;

③在生產過程中,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氨氣,得到氨鹽水(即氨氣溶于飽和食鹽水后的溶液),

再向氨鹽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這樣做的原因是:使溶液變為堿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2)①滴入稀鹽酸溶液80g時(即圖中A點)沒有把碳酸鈉反應完,所以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

溶質為:氯化鈉、沒反應完的碳酸鈉,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陽離子為Na+;

②設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t

10673

x100gX7.3%

106x

73—1005X7.3%

x=10.6g

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吧蚓xl00%^96.4%

11g

答: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96.4%。

【題型二】生產制備流程

[例題3](2023?工業園區校級二模)科學工作者研發了一種SUNCAT系統,借助該系統利用如圖

所示的原理可持續合成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系統中只有Li、0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B.涉及的反應類型只有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C.理論上,每合成68gNH3,就需要消耗56gN2

D.理論上,每消耗28gN2,需額外補充42gLi

【解答】解:A、由圖可知,系統中涉及氮氣、鋰、氧氣反應,單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不為0,故該系統中氮元素、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故A

不正確;

B、①為氮氣與Li反應生成Li3N,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②為Li3N和H2O

反應生成NH3和LiOH,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都是兩種,既不屬于分解反應也不屬于化合反

應,③為LiOH通電生成Li、氧氣和水,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B不正

確;

C、由圖可知,氮氣中氮元素最終完全轉化為氨氣,即該系統中氮元素守恒,氨氣中氮元素的質

量等于氮氣中氮元素的質量,則68g氨氣中氮元素的質量為:68gx島xl00%=56g,則消耗

氮氣的質量為56g,故C正確;

D、由流程圖可知,Li可以循環使用,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Li,故D不正確;

故選:C。

[例題4](2023春?江岸區校級月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侯德榜為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

的發展做出的杰出貢獻后,將所學的相關知識整理如下,請你和他們一起完善學習筆記。

CO2V

【資料卡片】

粗鹽水中主要含有CaC”、MgCh,Na2s04及泥沙等雜質,通常狀況下,NH3的溶解度遠大于

CO2的溶解度。侯氏制堿法主要原理是在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和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錢和碳

酸氫鈉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年一文麗厚式至.........................................

(2)除去粗鹽中雜質Na2s04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3)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有(填化學式)

(4)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物質為。(除H20外,填化學式)

(5)下列學習筆記中,你認為錯誤的有(填字母)。

A.海水曬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B.粗鹽提純時要使用Na2c03溶液,其作用是僅除去氯化鈣雜質

C.上述流程中共涉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D.堿廠與氨廠聯合后,用NH4cl代替氨水做化肥,便于運輸和儲存

E.若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C02后通入NH3,會導致NaHCOs產量減少

【解答】解:(1)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X的化學式是CO2。

故答案為:C02o

(2)除去粗鹽中雜質Na2s04的方法是:加入氯化鋼溶液,氯化領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鋼沉

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aC12+Na2SO4=BaSO41+2NaCl。

故答案為:BaC12+Na2SO4=BaSO4I+2NaCL

(3)濾液中一定有的溶質有NH4C1、NaHC03=

故答案為:NH4C1、NaHCO3?

(4)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物質為CO2、NH3O

故答案為:CC>2、NH3O

(5)A.海水曬鹽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該選項不正

確。

B.粗鹽提純時要使用Na2c0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鋼,該選項不正確。

C.上述流程中共涉及3種基本反應類型,即化合反應(氫氣和氮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

氣)、分解反應(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鈣和氯

化鏤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氨氣),該選項不正確。

D.堿廠與氨廠聯合后,用NH4cl代替氨水做化肥,便于運輸和儲存,該選項正確。

E.若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C02后通入NH3,導致二氧化碳吸收不充分,會導致NaHC03產量

減少,該選項正確。

故選:ABC-

【題型三】分離提純流程

[例題5](2023?皇姑區三模)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模擬煉鐵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應先加熱Fe2O3,再通入CO

C.紅棕色的Fe2O3逐漸變黑

D.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解答】解:A、Fe2O3俗稱鐵紅,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Fe3O4俗稱磁性氧化鐵,故選項說法

錯誤,不符合題意;

B、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后,再點燃酒精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先

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熱的原因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發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

題意;

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會觀察到紅棕色的Fe2O3粉末逐

漸變黑,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境,本實驗的缺陷是沒有設計尾氣處理裝置,可

將玻璃管改成尖嘴點燃或用氣球收集,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例題6](2023?懷遠縣校級模擬)從廢舊手機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銀和銅,其操作流程如圖所

zj\O

(1)將廢舊部件粉碎處理的目的是

(2)操作a的名稱是o

(3)步驟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寫

一個即可),步驟②加入硝酸銀的目的是。

(4)金屬M是從硝酸銅溶液中得到銅,該金屬可以是(填化學式,一種即

可)。

【解答】解:(1)將廢舊部件粉碎處理的目的是,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加快反應速度,使反應更充分;

(2)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步驟a的名稱是過濾;

(3)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t[或鋁和稀硫

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1+3H2sO4=A12(SO4)3+3H2f];步驟②

加入硝酸銀,硝酸銀和銅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反應的目的是除去固體中的銅單質;

(4)金屬M是從硝酸銅溶液中得到銅,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強,金屬可以是Fe或Zn等(合理

即可);

【題型四】工業三廢的處理

[例題7](2023?郝江區二模)工業脫硫過程如圖所示(CuS不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整個過程中只有銅元素化合價不變

C.脫硫過程中除了H2s外,被消耗的物質只有氧氣

D.若脫硫過程中,H2s和02反應生成水,則H2s和02消耗的質量比為17:16

【解答】解:A、①中氯化銅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和鹽酸,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化合

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選項A錯誤;

B、從整個過程可以看出銅元素化合價都是+2價,未發生變化,同時氯元素和氫元素化合價也

沒有發生變化,選項B錯誤;

C、根據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得出脫硫過程中除了H2s外,被消耗的物質只有氧氣,選項C正確;

D、2H2S+O2=2H2O+2SI

6832

可以看出參與反應硫化氫與氧氣的質量比=68:32=17:8,選項D錯誤;

故選:Co

[例題8](2023?阿克蘇市模擬)金屬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的材料。

(1)金屬鋁比鐵活潑,但通常鋁制品更耐腐蝕的原因

是。

(2)為減少污染并變廢為寶,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探究工業廢水的綜合利用,設計了以下流程

圖并完成了從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鋅晶體。

①固體乙的成分是O

②寫出加入過量X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操作n的名稱是。

ABCD

(3)根據工業煉鐵的原理,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CO還原Fe2O3的實驗,并檢驗反應的氣

體產物。

①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B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什么o

③某同學認為該裝置不需要補充尾氣處理裝置,其理由是什么o

(4)現有20g含Fe2O380%的赤鐵礦石,加入到150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鐵礦石中的雜

質都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求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答】解:(1)鋁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

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2)①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所以加入的A是鋅,所以X的成分為鋅、銅;

②加入X發生的反應是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

ZnSO4+Cu;

③從溶液中得到固體的方法是蒸發結晶;

(3)①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時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3CO+Fe2O3——2Fe+3c02;

②裝置A中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③據裝置圖可知,未反應的一氧化碳氣體已收集在C中,并沒有排放到空氣中,不會造成污

染,所以該裝置不需要再補充尾氣處理裝置;

(4)設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

赤鐵礦石中Fe2O3的質量為20g義80%=16g

Fe2O3+6HCl=2FeC13+3H2O

160219

16g150g*x

16016g

219—150^x

x=14.6%

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6%。

*

難度:★★★建議時間:25分鐘

1.(2023?鼓樓區校級三模)海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鎂被譽為海洋里寶貴的“國防元素”。

從海水或鹵水(含氯化鎂)中提取鎂的主要步驟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

B.加入的試劑B可以是氯化鈣

C.步驟②發生的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復分解反應

D.步驟①一步驟②是為了將MgC12聚集起來,獲得比較純凈的MgC12

【解答】解:A、操作A的名稱是過濾,該選項正確。

B、加入的試劑B不是氯化鈣,是因為氯化鈣不能和氫氧化鎂反應,加入的是稀鹽酸,該選項不

正確。

C、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是復分解反應,該選項正確。

D、步驟①一步驟②是為了將MgC12聚集起來,獲得比較純凈的MgC12,該選項正確。

故選:Bo

2.(2023?西山區一模)明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冶煉金屬鋅的記載:“爐甘

石(注:主要成分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火

煨紅,冷淀,毀罐取出,即倭鉛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過程利用了“煤炭餅”的還原性

B.“火法”煉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倭鉛”是指鉛和鋅的合金

D.“泥封”的目的是隔絕空氣

【解答】解:A.“煤炭餅”的主要成分為碳,碳酸鋅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反

應中碳為還原劑,故正確;

B.碳酸鋅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新的化合物,

屬于置換反應,故正確;

C.依據題意可知,倭鉛是指金屬鋅,故錯誤;

D.“泥封”的目的是隔絕空氣,防止生成鋅的被氧氣氧化,故正確;

故選:Co

3.(2023?讓胡路區校級模擬)黃鐵礦的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2),工業上可利用黃鐵礦燃

燒的產物冶煉鐵和生產濃硫酸,其工業流程如圖:

黃—礦渣(主要成分FejCh)

。目溫

鐵21

H9、

H:SO4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②不是置換反應,反應③④為化合反應

B.反應①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

C.該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欲配制19.6%的稀硫酸,實驗操作是向100克98%的濃硫酸中加入400克蒸儲水并不斷用玻

璃棒攪拌

【解答】解:A.反應②為鐵的冶煉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

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反應③為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反應④為三氧

化硫與水反應生成硫酸,反應③④中反應物都是兩種,生成物都是一種,所以都屬于化合反應,

故A正確;

B.反應①是二硫化亞鐵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鐵和二氧化硫,反應前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硫

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反應后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硫元素的化合價

為+4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所以反應①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故B正確;

C.二氧化硫能與堿溶液反應,該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C

正確;

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把水注

入濃硫酸中;所以應將制得的100克98%的濃硫酸注入到水中,故D不正確;

故選:D。

4.(2023?洪澤區模擬)CuC1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常采用將Cu與稀鹽酸在持續通入空氣

的條件下反應,FeC13具有催化作用。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Cu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

B.參加反應的02、HC1分子個數比為1:4

C.該反應過程中需要持續添加FeC13溶液

D.該過程中只有銅、氧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該反應實際是銅和氧氣、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反應物有三

種,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A不正確;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02、HC1分子個數比為1:4,故B正確;

C、該反應過程中,FeCb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環利用,無需持續添加,故C不正

確;

D、由圖可知,銅單質中銅元素化合價為0,氯化銅中銅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氯化鐵

中鐵元素顯+3價,氯元素顯-1價,氯化亞鐵中鐵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氧氣中氧元

素化合價為0,水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HC1中氫元素顯+1價,氯元素顯-1價,

故銅、氧、鐵元素化合價發生了改變,故D不正確。

故選:B。

5.(2023?青羊區校級模擬)為保障航天員在空間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學家們研制出最新的環境

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部分循環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通電

A.水電解系統發生的反應:2H20——2H2t+02f

B.X的化學式為C02

C.圖中所示的物質轉化中可實現02的再生

D.圖示的物質轉化中,電解的水與生成的水質量相等

【解答】解:A、水電解系統中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通電

2H2。——2H2f+02t,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X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02,故B正確。

C、由流程圖可知在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有水生成,水通電分解可以生成氧氣,所以實現了氧氣

的再生,故C正確。

D、水電解系統中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

生成水和甲烷,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水電解系統中生成氫氣的

質量等于電解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生成的水和甲烷中的氫元素質量之和

等于反應的氫氣的質量,所以最后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量比電解的水中的氫元素質量少,所

以生成的水比電解的水質量少,故D錯誤。

故選:D。

6.(2023?杏花嶺區校級一模)煉鐵廠以赤鐵礦、焦炭、石灰石、空氣等為主要原料來煉鐵,主

要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請根據圖示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工業煉鐵的設備是高爐

B.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制取一氧化碳

C.生鐵屬于混合物

高溫

D.生成鐵的主要反應是:CO+Fe2O3——Fe+C02

【解答】解:A、工業煉鐵的設備是高爐,故選項說法正確。

B、工業煉鐵中利用了焦炭的可燃性,提供熱量;又利用其還原性,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

碳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生鐵是含碳量為2%~4.3%的鐵合金,屬于混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D、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工業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

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02,故

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7.(2023?永州模擬)某化工廠與相鄰的化肥廠聯合設計了以下制備(NH4)2SO4的工藝流程。

已知(NH4)2s04受熱不穩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SOi懸濁液

晶體

4=H'^AI?(NH4)2SOi

C02操作①-------

NH_______憎拉?副L品X

3L沉淀B里工

~?氣體Y

A.進入沉淀池選用CaS04懸濁液而不是溶液,目的是提高產量

B.操作②為加熱蒸發

C.沉淀池里發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O2+H2O+2NH3+CaSO4=CaCO3I+(NH4)2s。4

D.該工藝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為氣體Y

【解答】解:A、進入沉淀池選用CaS04懸濁液而不是溶液,目的是提高產量,是因為懸濁液中

的硫酸鈣含量高于溶液中的硫酸鈣含量,該選項正確。

B、(NH4)2s04受熱不穩定,不能用加熱蒸發的方法得到硫酸鏤,操作②為降溫結晶,該選項

不正確。

C、沉淀池里發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O2+H2O+2NH3+CaSO4—CaC03I+(NH4)2so4,該選

項正確。

D、該工藝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為氣體Y(二氧化碳),該選項正確。

故選:Bo

8.(2023?廣陵區一模)近年來,研究人員提出利用含硫物質循環實現太陽能的轉化與存儲,部

分循環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々S6+H9/SO:.

'旅應IV、反應ni

太陽能f熱能一分解認S04I|催化的2和H?o]Is%燒f熱能f電能

\二7短應117

"so"、S

A.該過程中能量轉化的形式至少有四種

B.反應I中每生成64g的SO2,同時生成32go2

催化劑

C.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為3SO2+2H2O--------2H2sO4+SI

D.該過程可實現H2s04、S02等物質的循環使用

【解答】解:A、由圖可知,該過程中能量轉化為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熱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

能轉化為熱能,熱能轉化為電能,至少四種,故A正確;

B、反應I為硫酸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一定條件

2H2so4-----------2H2O+2SO2t+02t,則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氣的質量比為:(64X2):(16義

2)=4:1,故每生成64g二氧化碳,同時生成16g氧氣,故B錯誤;

C、反應II為二氧化硫和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硫酸和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催化劑

3so2+2H2O--------2H2sO4+S(,故C正確;

D、硫酸、二氧化硫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環使用,故D正確。

故選:Bo

9.(2023?東西湖區模擬)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禽蛋生產國和消費國。對蛋殼(主要成分為碳

酸鈣)中的鈣源進行回收利用,可以變廢為寶。蛋殼高溫煨燒法制備乳酸鈣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乳酸是一種有機酸,具有酸的通性;乳酸鈣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更易被人體吸收。

殼膜

分離高溫乳酸

右蛋門冗粉修碎茵"蛋生?」冗,”粉,、尸?煨灰燒分水后f>l不而n|攪②拌》》

干燥

無水

干《過濾

乳酸鈣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碳酸鈣難溶于水,但生活中也可用作人體補鈣劑

B.乳酸鈣在水中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C.在反應液中加灰分可使其pH上升

D.與水相比,用無水乙醇洗滌粗產品,可以提高產品的產率

【解答】解:A、碳酸鈣難溶于水,碳酸鈣與胃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鈣,在生活中也可用作人體補

鈣劑,故A正確;

B、濾液(含乳酸鈣)冷卻結晶可得到粗產品,說明乳酸鈣在水中溶解度隨溫度升降低而降低,

故B錯誤;

C、灰分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故在反應液中加灰分可使其pH上升,

故C正確;

D、乳酸鈣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與水相比,用無水乙醇洗滌粗產品,可以提高產品的產率,

故D正確。

故選:Bo

10.(2023?武進區校級模擬)中國科學家已實現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重要反應

的物質轉化如圖所示(反應a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均為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甲醛

哎火

甲酉字°2HiO

(CH3OH)

A.反應b可用作實驗室制氧氣

B.為使反應b持續進行,需要不斷加入二氧化銃

C.由反應a可推測甲醛中含氫量低于甲醇

D.為使甲醇持續轉化為甲醛,需補充H2O2

【解答】解:A.反應b為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過程,原理為實驗室過氧化氫制氧氣,

故反應b可用作實驗室制氧氣,故A正確;

B.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反應后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所以為使反應b持續進行,不需要不斷加

入二氧化錦,故B不正確;

C.反應a為甲醇和氧氣反應生成甲醛和過氧化氫,反應a中4種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均為1,故反

應a表示為CH3OH+O2=甲醛+H2O2,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反應前有1個碳原

子,4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反應后有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故甲醛的化學式為CH2O,

1X41X2

故甲醇含氫量為:X100%=12.5%,甲醛含氫量為:X

1X4+12X1+16X11X2+1X12+1X16

100%p6.67%,故甲醛中含氫量低于甲醇,故C正確;

D.反應a方程式為CH3OH+O2=CH2O+H2O2,反應b為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

式為2H2O2=2H2O+O2t,反應b中每兩個過氧化氫分子分解才能得到一個氧分子,而反應a中,

每消耗一個氧分子只生成一個過氧化氫分子,需要補充一個過氧化氫分子才能使甲醇持續轉化

為甲醛,故D正確。

故選:B?

11.(2023?泰安模擬)實踐小組到礦泉水廠進行實地參觀。該廠的礦泉水中含有鈣、鉀等,其生

產流程如圖所示(超濾是利用膜分離技術,僅允許小分子和離子通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礦泉水中的鈣、鉀指元素

B.過濾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降低水的硬度

C.超濾和過濾器中的石英砂都起到過濾的作用

D.灌裝水比水源的水凈化程度高

【解答】解:A、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礦泉水中的鈣、鉀指元素,故A正確;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不能降低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即不能降

低水的硬度,故B不正確;

C、超濾和過濾器中的石英砂都起到過濾的作用,故C正確;

D、通過上述生產流程能除去水源水中的不溶性雜質,色素和異味,并進行殺菌消毒,因此灌裝

水比水源的水凈化程度高,故D正確。

故選:B,

12.(2023?迎江區校級三模)CuC1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生成CuC12的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生成物只有CuC12

B.CuC12在物質的分類中屬于鹽類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FeC13和FeC12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所以二者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解答】解:A、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氯化亞鐵和02、HC1反應生成氯化

鐵和水,綜合分析,銅和02、HC1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說法錯誤;

B、氯化銅是由銅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屬于鹽類,說法正確;

C、該反應是銅和02、HC1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題中只確定了質量不變,不確定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不能說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說法錯誤。

故選:B。

13.(2023?云龍區校級一模)“太陽能光伏發電”能有效推進“碳中和”,發展“低碳經濟”,其關

鍵的材料是高純硅。如圖是高純硅制取的主要流程。

石英砂翳陶梟混合物*1廄*

______|re]/nnI------C|4-J同/皿

①②口彘⑤」HC1

(1)已知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流程①發生的主要反應是置換反應,同時還生成一種

有毒氣體,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2)“精儲”是蒸館的一種,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不同,將物質分離出來。

(3)上述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填物質化學式)。

(4)流程⑤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解答】解:(1)流程①發生的主要反應是置換反應,即反應物是碳和二氧化硅,生成物是硅,

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另一物質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有毒氣體,因此是一氧化碳,

化學式是CO;

(2)“精儲”是蒸儲的一種,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將物質分離出來;

(3)如圖,氫氣和氯化氫在流程中,既作為反應物,又作生成物,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環使用

的物質有氫氣和氯化氫,化學式分別是H2、HC1;

(4)流程⑤中發生反應是氫氣和SiHCb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SiHCh+H2——Si+3HClo

14.(2023?江西模擬)某工廠利用硼砂(主要成分為Na2B4O7,含少量硫酸鐵雜質)制備硼(B)

單質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BC13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MgO、B的熔點均高于2000℃。

(1)“結晶分離”過程包含蒸發濃縮、和過濾。

(2)硼砂粉末中加入NaOH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3)H3BO3在400℃條件下轉變為B2O3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4)要獲得高純度的硼單質,選擇途徑—(選填“I”或“II”)更合理。

【解答】解:(1)“結晶分離”過程包含蒸發濃縮、降溫結晶和過濾。

(2)硼砂粉末中加入NaOH溶液時,氫氧化鈉和硫酸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鈉,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3)H3BO3在400°C條件下轉變為B2O3和水,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4)已知:BC13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MgO、B的熔點均高于2000°C,所以要獲得高純度的

硼單質,選擇途徑U更合理。

15.(2023?東莞市校級二模)二硫化鋁(MOS2)被譽為“固體潤滑劑之王”。利用低品質的輝鋁

礦(含MOS2、SiO2以及CuFeS2等雜質)制備高純二硫化鋁的一種生產工藝如圖所示。

(1)操作①的名稱是—。在實驗室該操作需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2)“氧化焙燒”的溫度為500?6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