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0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部編版)_第1頁
主題0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部編版)_第2頁
主題0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部編版)_第3頁
主題0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部編版)_第4頁
主題0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05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單元線索七下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581589605618627649713741755763907隋朝建立統一全國修大運河唐朝建立

唐太宗貞觀之治

唐玄宗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唐朝滅亡隋朝唐朝世界7C初646年8C中期9C10C伊斯蘭教創立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帝國地跨三洲西歐莊園興起西歐城市興起1.知道隋朝的統一,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建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1課)2.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2課)3.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會氣象。(3課)4.以文成公主入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民族和睦與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3、4課)5.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5課)課程標準政治:封建社會第二個大一統,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

創新和完善,盛世局面不斷出現。

經濟:經濟空前繁榮;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民族:政策開明,民族關系和睦。對外:政策開放,水路陸路交通發達,雙向交往頻繁。文化:全面繁榮,兼收并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世界:日本在學習隋唐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代特征單元概覽七下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建唐與貞觀之治女皇帝武則天“開元盛世”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隋朝的統一與滅亡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盛唐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隋朝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制隋朝的滅亡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遣唐使和鑒真東渡唐與新羅的關系玄奘西行安史之亂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基礎過關

朝建立

時間

人物

都城

統一

時間

意義滅亡

原因

時間

事件581年楊堅(隋文帝)長安618年李淵(唐高祖)

長安589年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隋煬帝的暴政

618年

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

朝政腐敗、宦官專權、藩鎮割據907年

朱溫建立后梁政權一、隋唐的建立與滅亡試題精練1.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隋朝歷史特點的是(

A.開通了大運河

B.隋朝統治者非常殘暴

C.繁榮而短暫

D.結束了分裂割據,實現了南北統一。C基礎過關

隋文帝

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政治經濟文化加強中央集權,創立三省六部制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開創大運河創立科舉制1.完善三省六部制;2.制定法律,減輕刑罰;3.嚴格考查各級官吏政績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生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打擊敵對官僚貴族減輕人民負擔,重視農業生產創立殿試,親自面試考生。整頓吏治,裁撤冗官;注重對官吏的考核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盛世盛世原因“開皇之治”“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開明的統治政策(統治者個人素養)*注重農業生產,輕徭薄賦。(以民為本)*選賢用能、善用人才二、隋唐統治者的措施延伸:中國古代盛世局面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東漢光武帝隋朝隋文帝唐朝唐太宗唐朝武則天唐朝唐玄宗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遺風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康乾盛世光武中興漢武盛世西漢漢武帝盛世局面朝代皇帝盛世表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家統一(1)他們都勵精圖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達到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況,使唐朝在世界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由此可見,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能夠起到推動作用。(2)歷史人物離不開特定的時代,一個時代的創造不是幾個人能完成的,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和推動者。認識:(以唐朝前期君主為例):唯物史觀拓展聯系延伸:秦朝與隋朝的比較比較秦朝隋朝分裂后又統一制度創新滅亡原因大工程為后世提供教訓結束春秋戰國分裂實現統一結束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實現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科舉制、三省六部制暴政、農民起義長城大運河西漢吸取秦朝滅亡教訓,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唐朝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采取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讀圖學史

唐太宗李世民像三省六部制:初創于隋完善于唐。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強化了中央集權,為歷代沿襲。特點:分工明確,互相牽制,分割相權,利于加強皇權。試題精練4.2019年副題

《中國傳統與變遷》一書中寫到:“隋及初唐時......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下面有關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進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廢除丞相,全分六部

B.分工明確,相互牽制C.中央集權,重文輕武D.設置機構,專制頂峰明朝隋唐宋朝清朝B長安讀圖學史洛陽涿郡余杭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海河黃河淮水長江錢塘江江都三點四段五河比較上面這兩首詩對大運河的評價有哪些不同?隋朝開通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

胡曾《汴水》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皮日休《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

大運河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促進了沿線城市發展;

但開鑿大運河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史料實證試題精練2.古人評價隋朝大運河說:“天下轉漕,仰此一渠”由此可見,隋朝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泄洪

C.飲水

D.運輸D三:科舉取士制度概念背景目的創立特點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重門第,不太注重才能。(九品中正制)加強中央集權隋文帝—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正式確立分科考試;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政治: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教育: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文化: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和唐詩的繁榮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準基礎過關科舉取士制度—演變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宋朝明清分科考試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增加科舉考試人數、科目殿試武舉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詩賦成為主要考試內容八股取士1905年科舉制廢除隋朝:創立唐朝:完善宋朝:發展明清僵化、直至廢除以積極影響為主以消極影響為主拓展聯系試題精練3.“科舉制的產生,是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人我關系再次發生轉變的結果。在此情況下,科舉不僅彌合了階級間劍拔弩張的分裂狀態,而且讓階級內部以一種更科學、標準與規范的形式完成對社會資源和政治身份的分配。”材料意在強調科舉制(

)A.強化了儒學在思想上的統治地位B.為國家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C.嚴重阻礙了近代社會思想的發展D.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政治穩定D試題精練5.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話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話的根本目的是()A.闡明君民關系

B.闡明水與舟的關系

C.說明民貴君輕

D.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D民本P8材料研讀: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喻成舟和水的關系?

唐太宗經歷隋末農民起義,認識到農民反抗是由賦稅

繁重、官吏貪婪等引起的,只有輕徭薄賦,吏治清廉,以民為本,使人民衣食有余才能鞏固統治。

政治上,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和決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嚴格考核官吏;法律上,減輕刑罰;經濟上,減輕農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P8問題思考: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你認為從哪些方面能體現出來?P10課后活動1.答案:社會狀況: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安定的狀況。

原因:

唐太宗的勵精圖治,采取一系列的革新措施,

改革弊政,減輕人民的負擔,鼓勵發展生產。2.答案:

開元時期,人口眾多,糧食豐盈,國庫充實,百姓富足,整個社會欣欣向榮。試題精練問答題:(2020年17題)

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怎樣的政治、經濟局面?他推行的革新措施有哪些?從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7分)

局面:

措施:

啟示:①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減輕刑罰;③嚴格考查各級官吏政績;④鼓勵發展生產;⑤完善科舉制度。(任意3點)①政治清明;②經濟進一步發展。①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②以民為本,愛惜民力。③適時調整政策等(符合題意,任意2點)大唐盛世路唐高祖開國奠基唐太宗貞觀之治武則天政啟開元唐玄宗開元盛世618年建立907年滅亡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安史之亂農民起義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專政黃巢起義朱溫稱帝由盛轉衰削弱統治進一步

削弱沉重打擊唐朝滅亡讀圖學史啟示:治國者要居安思危,防止腐敗,注重民生,要協調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易錯易混安史之亂嚴重破壞了北方的社會經濟,但客觀上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讀圖學史讀圖,五代十國的特征:五代十國時期的特征是政權分立,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五代是先后相繼,十國是同時并存。后周皇帝周世宗改革,為之后北宋的統一打下基礎試題精練6.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唐女禍》中寫道:“開元之治,幾于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這一觀點(

)A.正確,說明了用人不當的危害B.錯誤,忽視了藩鎮割據的影響C.正確,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