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版必修2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75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下列關于一對相對性狀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符合基因分離定律一定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B.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現型之比,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C.自交是鑒別和保留純合抗銹病(顯性)小麥最簡易的方法D.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的基因型和產生配子的數量2、下列屬于癌細胞特征的是()
①無限增殖②代謝速率減慢③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④易轉移⑤產生大量的毒素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下列關于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敘述,錯誤的是()A.純合子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B.兩純合子雜交后代依然是純合子C.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D.雜合子測交可驗證基因分離定律4、等位基因是指()A.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同一位置的基因B.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C.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D.一個DNA分子的兩條多核苷酸鏈上的基因5、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分別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數比為()A.4:1B.3:1C.2:1D.1:16、下圖為某高等動物個體中的三個細胞示意圖(不考慮交叉互換和基因突變)。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動物為一個雌性動物B.甲細胞是極體或是次級精母細胞C.乙細胞可以同時產生甲、丙D.丙產生的成熟生殖細胞中含有M基因7、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正確的是()A.雜合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圓粒也有皺粒是基因重組的結果B.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發生基因重組C.在受精過程中可發生基因重組D.非同源染色體局部互換可發生基因重組8、用秋水仙素處理某二倍體植物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可得到四倍體,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用四倍體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是二倍體B.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C.四倍體植株莖稈粗壯,葉、果實較大,但結實率低D.二倍體和四倍體之間產生了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的物種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________),因此,這種方式被稱作半保留復制。10、體細胞中的_____是成對存在的,_____組成相同的個體叫做_____,_____組成不同的個體叫做_____。11、測交是讓_____與_____雜交。測交后代不同性狀類型的理論之比為_____。12、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種;以二倍體生物(2n)為例,根據信息完善表格內容。
。分裂方式。
有絲分裂。
無絲分裂。
無絲分裂。
動物細胞(或低等植物細胞)
高等植物細胞。
高等植物細胞。
紡錘體。
(1)由___________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從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同有絲分裂)
(2)________(填“形成”或“不形成”)紡錘體。
染色體數目變化。
2n→4n→2n
/
/
色體組數變化。
2→4→2
/
/
同源染色體存在時期。
(5)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可遺傳變異。
(7)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舉例。
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8)_________
(8)_________
13、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_____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生_______的后代,這種現象叫做生殖隔離。同種生物由于_____________而分成不同的種群,使得種群間不能發生_____________的現象,叫做地理隔離。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統稱為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對性(______)A.正確B.錯誤15、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21三體綜合征是染色體異常遺傳病(______)A.正確B.錯誤16、一個卵細胞一般只能同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______A.正確B.錯誤17、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該物種生物染色體數目的恒定。()A.正確B.錯誤18、若一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都患病,則一定是伴X隱性遺傳病。()A.正確B.錯誤19、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B.錯誤20、孟德爾在實驗選材時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特性,且豌豆的花冠形狀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A.正確B.錯誤21、人工誘變是創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_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非選擇題(共4題,共12分)22、鸚鵡中控制綠色和黃色、條紋和無紋的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已知綠色條紋鸚鵡與黃色無紋鸚鵡交配,F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其比例為1∶1。當F1中綠色無紋鸚鵡彼此交配時,F2中表現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則:
(1)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這兩對性狀中顯性性狀為_______________。親本的基因型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的綠色無紋鸚鵡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其后代的比例為___________,F2中綠色無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23、回憶教材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填空。
(1)肌細胞內的肌實體是由大量變形的_____________組成;它與肌細胞的收縮特點相適應。
(2)性狀分離是指_____________的現象。
(3)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4)在基因工程中;兩種來源不同的DNA用_____________后,末端可以相互黏合,但是,這種黏合只能使互補的堿基連接起來,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需要靠_____________來“縫合”。
(5)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細胞,叫該激素的靶器官、靶細胞,統稱為“靶(Target)”,那么,甲狀腺激素的“靶”是_____________,促甲狀腺激素的“靶”是_____________。24、山葡萄以釀酒的獨特口味;豐富的營養成分以及極強抗寒性在葡萄育種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科學家對“雙優”(品種名)山葡萄幼苗進行多倍體誘導;幼苗成活數和變異數見下表:
。誘變劑濃度%
處理24小時。
處理48小時。
處理72小時。
莖(芽)分生組織(個)
成活數。
變異數。
成活數。
變異數。
成活數。
變異數。
變異數。
0
30
30
0
30
0
27
0
0.1
30
24
0
20
0
16
0
0.2
30
12
1
10
1
5
3
0.4
30
5
2
3
1
3
0
0.6
30
0
0
0
0
0
0
(1)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常用誘變劑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誘導植物發生_________________。
(2)設置零濃度組的目的______________;山葡萄的成活率隨______________而下降。
(3)多倍體誘變劑多數為有毒害的化學試劑。在誘導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一株原種群中沒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這一變異最可能是誘變劑誘發了__________導致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此變異植株選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種,最簡單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25、廣東地區高發的β地中海貧血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研究發現;患者的β珠蛋白(血紅蛋白的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紅蛋白β鏈第39位氨基酸的編碼序列發生了基因突變,由正常基因A突變成致病基因a(見圖,AUG;UAG分別為起始和終止密碼子)。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過程①稱做________;過程②在________中進行。
(2)正常基因A發生了堿基對的________;突變成β地中海貧血癥基因a。該病體現了基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若異常mRNA進行翻譯產生了異常β珠蛋白,則該蛋白與正常β珠蛋白在肽鏈長短上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綜合題(共4題,共28分)26、研究人員為探究香水玫瑰花色遺傳中紅花與白花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特點,用純合親本進行如下表所示的雜交實驗:。組別親本組合F1表現型雜交一白花(♀)×紅花(♂)紅花雜交二紅花(♀)×白花(♂)紅花
請回答:
(1)根據實驗結果推斷:控制上述香水玫瑰花色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細胞質”或“細胞核”)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
(2)若香水玫瑰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組用純合白花與純合紅花香水玫瑰雜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復實驗,F2表現型及比例均為紅花:白花=15:1。則F2紅花中雜合子比例為_________。
(3)若香水玫瑰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紅花對白花為顯性,有A或B存在時才開紅花。研究小組用純合白花與純合紅花香水玫瑰雜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復實驗,F2表現型及比例都為紅花:白花=84:16。有科學家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提出了假設:F1減數分裂時產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B:ab:Ab:aB=4:4:1:1。請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驗證上述假設并預期實驗結果。雜交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27、在一個鼠(2N)的種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黃色(A)、突變型灰色(a1)和突變型黑色(a2)三種表現型,基因A對a1和a2為顯性,a1對a2為顯性;三種基因的形成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1)由圖可以看出DNA分子中堿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能導致基因突變。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質肽鏈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在細胞質中參與該蛋白質合成的核酸種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雜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個細胞中含有2個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此時該細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個染色體組。
(4)有些雜合黃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現灰色斑點,請從可遺傳變異的角度對這一現象做出合理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圖甲為人體細胞結構模式圖;圖乙為經過整理后的人體成對染色體排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結構A是_________,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乙中的染色體存在于圖甲的______(填字母)所示的結構中。
(2)圖乙顯示的是______(填“男性”“女性”)染色體排序。
(3)從圖乙可以看出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______對染色體。
(4)一對夫婦膚色正常,其女兒卻患有白化病,由此判斷____________是顯性性狀。若用D、d表示控制這對性狀的顯、隱性基因,該女兒成年后與一膚色正常男子結婚(該男子的母親為白化病患者),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膚色正常的可能性是______,所生膚色正常孩子的基因組成是______。
(5)父母膚色正常,所生女兒卻患上白化病。從生物變異的類型看,這種變異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油菜種子是中國最重要的植物油來源之一。研究者以甘藍型油菜為材料;通過多種育種技術來提高油菜種子的含油量。
(1)甘藍型油菜是由甘藍(2n=18)和白菜(2n=20)種間雜交,再經過____________處理后形成的___________倍體。
(2)種子油脂的積累包含油脂合成和降解的動態平衡過程。研究人員欲探究脂類水解酶基因Bn在油脂積累過程中的作用,用化學試劑EMS誘變野生型植株,并篩選出Bn基因的突變體1(C位點突變)和突變體2(D位點突變)。將兩種突變體分別與野生型連續雜交再自交,目的是____________。從自交子代中分離得到不同單突變純合子;種植后檢測種子含油量,卻發現均小于未經過EMS處理的野生型。
(3)進一步通過雜交和基因型鑒定;篩選得到了C和D雙突變純合子;C和D雙位點正常純合子,種植后測定種子含油量,結果如圖1。
該實驗結果說明Bn基因表達后促進了種子油脂消減,依據是____________。由于①②的種子含油量均小于③,利用突變體進行的連續雜交并未達到目的,試從誘變的特點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編輯”另一活力更強的品系R的Bn基因;再自交得到Bn基因突變純合子,測定其種子含油量和油體面積,結果如圖2;圖3。
結果表明,突變的Bn基因表達后__________,結合(3)(4)的實驗結果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術獲得Bn基因突變純合子,與誘變育種相比,除了縮短育種年限外,還具有的顯著優勢是__________。
(5)種子成熟末期,油脂合成和消減的動態平衡能夠確保種子休眠以防過早發芽。欲將Bn基因突變純合子用于農業生產,還需進一步調查____________、萌發后根長等種子活力指標。若活力指標與野生型相比____________,則可推廣應用。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分析】
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實現3:1的分離比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數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個體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間的顯隱性關系是完全的;觀察的子代樣本數目足夠多。
【詳解】
A;符合基因分離定律;要同時符合完全顯性、雌雄配子活性相等、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概率相等、子代各種基因型個體存活率相等等條件,才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A錯誤;
B;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測交后代的表現型之比為1:1,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B錯誤;
C;小麥是雌雄同花的植物;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顯性個體,用顯性個體自交是最簡易的方法,自交后代不出現性狀分離,即可鑒定為顯性純合個體,C正確;
D;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的基因型和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不能推測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數量,D錯誤。
故選C。
【點睛】2、B【分析】【分析】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失去接觸抑制,能無限增殖;
(2)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3)細胞表面發生改變;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癌細胞易于擴散轉移。
【詳解】
①癌細胞失去接觸性抑制,能無限增殖,①正確;
②癌細胞能無限增殖,則代謝速率加快,②錯誤;
③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能擴散轉移,③正確;
④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易擴散轉移,④正確;
⑤癌細胞不能產生毒素,⑤錯誤。
故選B。3、B【分析】【分析】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子代。
【詳解】
A;純合子能穩定遺傳;其自交后代不會出現性狀分離,A正確;
B;兩純合子雜交后代不一定是純合子;如AA和aa雜交后代為Aa,B錯誤;
C;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如Aa自交后出現AA、Aa、aa,C正確;
D;雜合子與隱性純合子測交;由于隱性純合子只能產生一種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通過測交子代為1:1的性狀比可以間接體現雜合子能夠產生兩種類型的配子,且比例為1:1,故雜合子測交可驗證基因分離定律,D正確。
故選B。4、C【分析】【分析】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等位基因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且為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再準確判斷各選項即可。
【詳解】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的一對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來表示,如A和a,C正確。
故選C。5、A【分析】【分析】
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精子的過程中;細胞質的分裂方式都是均等的,因此,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能形成4個精子(但只有兩種);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方式都是不均等的,因此,一個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只能形成一個卵細胞。
【詳解】
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4個精細胞;4個精細胞經過變形形成四個成熟的精子;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能形成1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由于極體將退化消失,因此最終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生殖細胞。
故選A。6、B【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甲中沒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乙中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中沒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詳解】
A;細胞乙和細胞丙的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因此該動物為雌性,A正確;
B;由于是雌性動物;所以甲細胞是極體而不是次級精母細胞,B錯誤;
C;乙細胞為初級卵母細胞;根據甲、丙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可知,乙分裂后可同時產生甲、丙,C正確;
D;由圖可知;在沒有交叉互換和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丙產生的成熟生殖細胞中含有M基因,D正確;
故選B。
【點睛】
解題思路:根據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規律分析題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根據細胞質的不均等分裂確定該動物為雌性,根據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情況分析甲和丙是乙分裂后同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7、B【分析】【詳解】
A;雜合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圓粒也有皺粒是基因分離的結果;A錯誤;
B;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發生基因重組;B正確;
C;在受精過程中可發生配子的隨機結合;C錯誤;
D;非同源染色體局部互換可發生染色體結構的變異;D錯誤。
故選B。8、A【分析】【分析】
一般而言,用秋水仙素誘導成的多倍體植株往往是同源四倍體,如果將其與二倍體對照雜交,便可獲得三倍體的植株,例如,人工獲得的三倍體西瓜;香蕉等。無籽或少籽是它們的顯著特征。
【詳解】
A;利用花藥離體培養獲得的植株,都稱為單倍體,錯誤;
B;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從而使細胞內染色體不能正常分配到兩個細胞中,造成數目加倍,正確;
C;四倍體植株莖稈粗壯,葉、果實較大,但結實率低,正確;
D;普通的二倍體與四倍體,兩者雜交產生的三倍體不可育,因此兩者之間產生了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的物種,正確。
故選A。
【點睛】
普通西瓜為二倍體植物,即體內有2組染色體,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二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四倍體,這種四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然后用四倍體西瓜植株做母本(開花時去雄)、二倍體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體雌蕊上)進行雜交,這樣在四倍體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結出三倍體的植株,在開花時,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發育成果實.因為胚珠不能發育為種子,而果實則正常發育,所以這種西瓜無子。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略
【分析】【詳解】
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因此,這種方式被稱作半保留復制。【解析】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10、略
【解析】①.遺傳因子②.遺傳因子③.純合子④.遺傳因子⑤.雜合子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F1隱形純合子1:1。12、略
【分析】【詳解】
(1)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由中心體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2)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也沒有形成紡錘體;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染色體數目減半,染色體數目由2n→n→2n(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n。
(4)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結束;染色體數和染色體組數都減半,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著絲點分開,所以染色體數和染色體組數加倍,所以染色體組數變化為2→1→2→1;
(5)有絲分裂各個時期都存在同源染色體;
(6)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同源染色體分開,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因此同源染色體存在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各時期;
(7)有絲分裂過程中可遺傳變異的方式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8)蛙的紅細胞進行無絲分裂。【解析】中心粒不形成2n→n→2n→n2→1→2→1各時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各時期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蛙的紅細胞(其他合理也可)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不能可育地理障礙基因交流隔離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A【分析】【詳解】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的;但這種適應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生物的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故正確。15、A【分析】【詳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21三體綜合征是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故正確。16、A【分析】【分析】
【詳解】
一個卵細胞一般只能同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使染色體數目恢復成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故正確。17、A【分析】略18、B【分析】略19、B【分析】【詳解】
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故錯誤。20、A【分析】略21、A【分析】【詳解】
人工誘變的原理是基因突變,是創造動植物新品種和微生物新類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優點是可以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工作的進程。正確。四、非選擇題(共4題,共12分)22、略
【分析】【分析】
根據綠色條紋雕鸮與黃色無紋雕鸮交配,F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可以說明綠色是顯性,無紋是顯性,用A、a代表綠色與黃色基因,用B、b代表有紋與無紋基因;F2表現型及比例均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說明綠色顯性純合致死,據此答題。
【詳解】
(1)根據題中F2的性狀分離比可知,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只是發生了個體致死;根據F1中綠色無紋鸚鵡彼此交配,后代出現黃色和條紋個體可知,綠色為顯性,無紋為顯性;由F1的綠色無紋鸚鵡彼此交配,F2出現6∶3∶2∶1的比例可知AA純合致死,由此說明F1的綠色無紋鸚鵡的基因型為AaBb,親本的基因型組合一定為Aabb×aaBB。
(2)因為是AA純合致死,所以F2中致死基因型有1AABB(綠色無紋)、2AABb(綠色無紋)、1AAbb(綠色條紋),共占后代的1/4;F2中綠色無紋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點睛】
本題以生物遺傳中的顯性遺傳因子純合致死為題材,實質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首先要求考生能夠根據題干信息“綠色條紋雕鸮與黃色無紋雕鸮交配,F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判斷出顯隱性關系;再根據F2表現型及比例均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判斷出綠色顯性純合致死。【解析】基因的自由組合綠色和無紋Aabb×aaBBAABB、AABb、AAbb1/4AaBB、AaBb23、略
【分析】本題考查教材中基本概念;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
(1)肌細胞內的肌實體是由大量變形的線粒體組成;它與肌細胞的收縮需要大量能量的特點相適應。
(2)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3)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隨著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所以告訴我們: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4)在基因工程中;兩種來源不同的DNA用同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后,末端可以相互黏合,但是,這種黏合只能使互補的堿基連接起來,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需要靠DNA連接酶來“縫合”。
(5)甲狀腺激素幾乎能作用于全身的細胞,所以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全身細胞,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甲狀腺。【解析】線粒體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同種限制酶切割DNA連接酶全身細胞甲狀腺24、略
【分析】試題分析:根據表格分析;實驗的自變量是誘變劑濃度;處理時間,因變量是莖(芽)分生組織的變異數和成活數;其中誘變劑濃度為0的組是對照組,隨著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成活數都在逐漸增加,且誘變劑濃度過高時成活數為0。
(1)誘導多倍體常用的誘變劑是秋水仙素;其可以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2)根據以上分析已知;零濃度組為對照組,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山葡萄的成活率之間下降。
(3)在誘導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一株原種群中沒有的,抗旱但不耐寒型的植株,說明最可能是誘變劑誘發了基因突變導致的。研究人員想利用此變異植株選育既抗旱又抗寒的新品種,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抗旱不耐寒與抗寒不抗旱的品種雜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表格判斷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并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解析】秋水仙素在細胞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染色體數目變異對照處理時間的延長和藥物濃度的增加基因突變用抗旱不耐寒與抗寒不抗旱的品種雜交25、略
【分析】試題分析:據圖分析可知;圖甲中過程①表示遺傳信息的轉錄,過程②表示翻譯。圖中看出,基因突變后,異常mRNA上密碼子CAG變成了終止密碼子UAG,因此會導致合成的肽鏈縮短。
(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甲圖中過程①稱做轉錄,過程②表示翻譯,翻譯發生在核糖體上。
(2)圖甲中看出;正常基因A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突變成β-地中海貧血癥基因a;該病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圖中看出,替換后的部位轉錄形成的密碼子為UAG,該密碼子為終止密碼子,因此若異常mRNA進行翻譯產生了異常β-珠蛋白,則該蛋白與正常β-珠蛋白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肽鏈較短。【解析】轉錄核糖體替換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組成異常β珠蛋白的肽鏈更短五、綜合題(共4題,共28分)26、略
【分析】【分析】
由于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含有少量DNA;可以遺傳給后代,在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雌配子中含有大量細胞質,雄配子中細胞質極少,因此受精卵中的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細胞質遺傳遵循母系遺傳的特點,正交和反交的結果不同,而位于細胞核的基因控制的遺傳正反交實驗結果相同。
【詳解】
(1)雜交一和雜交二相當于正;反交;且正反交結果相同,都為紅花,說明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遺傳為核遺傳。且紅花與白花雜交后代均為紅花,說明紅花是顯性性狀,白花是隱性性狀。
(2)若香水玫瑰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組用純合白花與純合紅花香水玫瑰雜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復實驗,F2表現型及比例均為紅花:白花=15:1,說明F1基因型為AaBb,相互授粉產生的F2紅花個體的基因型可表示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則其中雜合子比例為12/15=4/5。
(3)若香水玫瑰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則這兩對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相互授粉產生的后代紅花:白花=84:16,可能原因是F1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發生交叉互換現象,產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B:ab:Ab:aB=4:4:1:1,若要驗證上述假設,可設計測交實驗,即將F1與純合白花(aabb)親本雜交,觀察子代表現型及比例,AaBb×aabb→4AaBb:4aabb:1Aabb:1aaBb,已知有A或B存在時才開紅花,故若子代中白花:紅花=4:6,則可證明上述推測。【解析】(1)細胞核雜交一和雜交二為正反交;且兩組實驗雜交結果是相同的,都為紅花。
(2)4/5
(3)將F1與純合白花(aabb)親本雜交,觀察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子代中白花:紅花=4:627、略
【分析】【分析】
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基因突變發生的時間主要是細胞分裂的間期.基因突變的特點是低頻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隨機性、不定向性。
【詳解】
(1)分析圖示可知:a1基因的產生是由于A基因中的堿基對C//G被T//A替換,a2基因的產生是由于A基因中的堿基對T//A的缺失;因此DNA分子中堿基對的缺失;替換能導致基因突變。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質肽鏈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翻譯提前終止,在細胞質中參與該蛋白質合成的核酸種類有tRNA、mRNA、rRNA。
(3)雜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個細胞中含有2個a2基因;其原因最可能是DNA發生了復制(染色體復制)。若該細胞為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的次級精母細胞,則含有1個染色體組;若該細胞為處于有絲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精原細胞,或者是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則含有2個染色體組;若該細胞為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精原細胞,則含有4個染色體組;綜上分析,該細胞可能含有1或2或4個染色體組。
(4)A控制黃色、a1基因控制灰色,且A對a1為顯性。有些雜合黃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現灰色斑點,說明這些雜合黃色小鼠的基因型為Aa1,且灰色斑點的出現是由于部分細胞A基因突變成了a1,表現為灰色(或部分細胞帶有A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使a1基因表現了出來)。
【點睛】
解答(3)題,需抓住問題的實質:雜合灰色小鼠精巢中的精原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1a2,既能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增殖,也能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若出現兩個a2基因說明DNA發生了復制,再結合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知識推測含有2個a2基因的細胞所具有的染色體組數。解答(4)題,應以“雜合黃色(A)小鼠的皮毛上出現灰色(a1)斑點”為切入點,明辨該雜合黃色小鼠的基因型,進而做出合理解釋。【解析】①.缺失、替換②.翻譯提前終止③.tRNA、mRNA、rRNA④.DNA發生了復制(染色體復制)⑤.1或2或4⑥.部分細胞A基因突變成了a1,表現為灰色(或部分細胞帶有A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缺失,使a1基因表現了出來)28、略
【分析】【分析】
1;人體內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卻是一樣的,它們都有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構成,圖示甲A表示細胞膜,B表示細胞核,C表示細胞質。
2;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
3;白化病屬于家族遺傳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發生于近親結婚的人群中。
(1)
根據分析可知;圖示甲中的A表示細胞膜,B表示細胞核,細胞膜作為生命系統的邊界具有保護并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乙圖中的染色體存在于甲圖的B細胞核所示的結構中。
(2)
從乙圖可以看出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有22對染色體的形態;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為常染色體,第23對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決定有關,稱為性染色體,女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形態大小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四川自貢市沿灘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公開招聘聘用制人員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高溫氣冷堆及配套產品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浙江省嘉興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測試政治+答案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酒店信息化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LCR測量儀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華東交通大學《劇本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理工職業學院《中醫養生與食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海洋大學《形體訓練(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專業方向綜合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中國古代小說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發證機關所在地區代碼表
- 奧托尼克斯計米器使用說明書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供水管網施工組織設計
- 最全的冷軋知識材質牌號分類及生產工藝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 氣化風機檢修工藝規程
- 美女金喜善寫真集
- 大學物理平面電磁波ppt課件
- 八年級下寫字課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