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南平市希望中學2022年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商鞅改法為律之說,最早源于《唐律疏議》。唐廷詔令集體編纂的《唐律疏議》說:“商鞅傳授,改法為律。”《唐律疏議》為官修,既有奉詔的政治權威,也有專業人士,更有大量可資借鑒的官方文獻、民間私家著述與收藏,該不是部分人的即興創造。老輩法史學者與當代多數法史學者普持此說。但是,更權威的歷史文獻卻對此事件均無記載,一些人便以為此說并無確證,當存而不論。1975年《睡虎地秦墓竹簡》出土,證實了秦《法經》和秦律的存在,秦國改法為律成為了不爭的事實,也為商鞅“改法為律”提供了間接證據。然而,反對者依據商鞅同時代文獻中,無法律之“律”解,《商君書》及秦漢史集又未見“改法為律”痕跡,斷定《睡虎地秦墓竹簡》不足為據,“改法為律”當在商鞅死后。其實,“律”作為法律、法令,起始于戰爭中的軍律,而軍律來源于音律。戰鼓之音為軍令,配以軍功賞罰之率(“率”同“律”),最終演變成法律之“律”。它的出現,至晚不遲于商代。殷商甲骨文就有“師惟律用”,商周之際的《易經?師卦》也有“師出以律”。秦國“改法為律”是將軍紀、軍令之律以法律形式拓展到各個領域,即以軍法之律,移刑典之稱。《商君書》中“律”字五見,僅從《商君書》之“律”來看,其一為兵律,其余均為與土地相關之法律。這說明“律”已非單指樂律,而是兼指兵律、法律,與其它同時代著述之“律”指樂律者不同。《睡虎地秦墓竹簡》律文涉及機構及官吏,絕大部分稱縣、令、丞,未見丞相之名。據《史記?商君列傳》與《史記?秦本紀》載,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為縣,置令、丞。這反映了出土秦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內容。《史記?秦本紀》載惠文王之子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據1980年在四川青川縣出土的戰國秦墓木牘載,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王命丞相修《為田律》。《為田律》行之既久,故而修訂。那么,秦律出現的年份是否與商鞅主持變法的時間(公元前359-338年)大體一致呢?《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法律答問”里引一條律文時用了公祠一詞,而解釋的部分則用了王室祠。吳建瑤指出:研究秦簡的學者認為,律本是在秦稱王前制定的,故稱公祠,解釋則作于稱王之后,故改稱王室祠,所引用的律文很可能是商鞅時期制定的原文。我們知道,秦孝公之子惠文王于公元前324年稱王,這條律文的制定時間不應晚于此年。惠文王稱王的年代與商鞅被車裂的公元前338年只相隔14年。由此是否可以推斷,秦“改法為律”活動即施行于商鞅變法期間?(節選自武樹臣《秦“改法為律”原因考》,略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商鞅“改法為律”之說,因缺乏更權威的歷史文獻記載而引起少數學者的質疑,《睡虎地秦墓竹簡》的出土,改變了這個局面。B.老輩學者與當代多數學者信奉商鞅改法為律之說,是因為《唐律疏議》為官修,具有官方的嚴肅性與專業的權威性。C.《睡虎地秦墓竹簡》為秦國“改法為律”的真實存在提供了充分的依據,而且同時也明確證明了商鞅“改法為律”的說法。D.商鞅“改法為律”之說,最早見于唐廷詔令集體編纂的《唐律疏議》,此外任何歷史文獻都沒有出現這樣的歷史論斷。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律”作為法律、法令含義的出現,至晚不遲于商代。甲骨文中的“師惟律用”與《易經?師卦》中的“師出以律”是有力的證據。B.設縣置令丞應在秦孝公十二年,而《睡虎地秦墓竹簡》的律文出現縣、令、丞,這反映了出土秦律保留了商鞅秦律絕大部分內容。C.《商君書》“律”字出現了五次,其一是指兵律,其余則均為與土地相關之法律,這與同時代著述中的“律”字含義有著明顯的區別。D.“法律答問”引的一條律文用了“公祠”二字,而解釋部分則用了“王室祠”,這說明律文是在秦稱王前制定,解釋則作于稱王之后。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改法為律”的記載出現在與商鞅變法相隔日久的唐代,而且更權威的歷史文獻對此事件均無直接記載,是商鞅“改法為律”受到人們質疑的原因。B.研究秦簡的學者早就注意到“法律答問”引的律文里的“公祠”與解釋部分用的“王室祠”的不同,而且推測所引律文可能是商鞅時期制定的原文。C.孤立地看《睡虎地秦墓竹簡》的律文與《史記》中的相關內容記載,沒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導致反對者沒有發現商鞅“改法為律”的歷史痕跡。D.“律”最早指音律,后因戰時用戰鼓之音來發號施令,且配以軍功賞罰,律的含義逐漸演變為軍中的法律。至秦時又把軍中的法改稱為律。參考答案:1.B

2.B

3.D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篩選概括能力。答題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具有關注現實的理性精神”,選項中A項,“改變了這個局面”錯,由原文可知《睡虎地秦墓竹簡》出土后仍有反對者。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題中B選項,“保留了商鞅秦律絕大部分內容”錯,原文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內容”。點睛:這類題目題干一般是“下列關于……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是……”,答題時注意分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論述類文體閱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概念注意“答非所問”“內涵、外延不準”“誤劃類別”“張冠李戴”;判斷類注意“范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強加因果”“強行推理”等錯誤。答題的關鍵是審清題干、找準區位、對讀原文、尋找細微的差別。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題中D項,“至秦時又把軍中的‘法’改稱為‘律’”錯。原文是“秦國‘改法為律’是將軍紀、軍令之律以法律形式拓展到各個領域”。2.現代文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滿分9分,每小題3分)石榴有助延緩關節炎病人軟骨退化美國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石榴提取液能阻止導致骨關節炎的元兇——酶的生成。研究人員用石榴提取液對白細胞介素IL-lb進行干擾。IL-1b是一種導炎癥蛋白分子,是導致骨關節炎病人軟骨退化的元兇。據美國國家健康協會資料顯示,美國現有2000萬名骨關節炎患者,而目前的治療手段對延緩關節的壞死和病情的惡化都非常有限。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醫學教授哈奇博士說:“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趣,醫學界紛紛開始研發和鑒定抑制骨關節炎的新試劑,現在治療手段不能根治關節炎,至少也得想盡一切方法抑制它。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疾病,患關節炎的病人是最傾向于尋求草藥和傳統療法的群體之一。但是,這些植物提取液與草藥的療效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尚有待科學的評估。事實上,有的草藥療法甚至會干擾目前的治療。”哈奇博士補充說:“為了限制病情的惡化,在患病或治療的初期,應慎用補充劑和草藥。”水果、植物的葉子以及蔬菜中的草本類黃堿素因對許多疾病有保健作用,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例如,石榴中就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和消炎成分,對許多不同的病癥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的研究首次指出,石榴提取液有助于延緩人類軟骨的退化。哈奇博士指出:“石榴的藥用價值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對患癌癥的動物進行的試驗中我們看到,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而對人類和老鼠的研究也表明,石榴提取液還可能產生一種潛在的醫療和化學防癌的作用,對心血管失調起到輔助的療效。”這種原產于波斯的水果中所蘊含的抗氧化劑成分不但沒有任何的毒素,而且可以迅速地被人體所吸收,這對于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個意外之喜。研究人員將人體軟骨中受骨關節炎感染的組織放在一個特制的玻璃器皿里,然后再往里注入石榴提取液,結果發現除了上述的抗氧化劑和消炎成分外,石榴提取液還對軟骨有保護作用。IL-lb蛋白分子會導致包括矩陣金屬蛋白酶<

MMP)在內的活性分子的過分繁殖。這種蛋白酶對組織的改造非常重要,必須受到嚴格的調控。當患有骨關節炎病人體內蛋白酶生成過多時,病人的軟骨就會退化,從而導致關節的損壞。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的研究指出,石榴提取液可以抵制MMP在人體軟骨細胞中的過分繁殖。“也就是說,飲用石榴提取液可以幫助抑制骨關節炎病人軟骨的退化,從而使軟骨免受IL-1b的影響。”哈奇博士說。人體的關節究竟能夠吸收多少石榴提取液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有待于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將來,科學家們還將繼續運用動物進行骨關節炎的研究,來求證石榴提取液是否能對軟骨起到修復的作用,同時也要看看它是否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選自《知識窗》2006年第1期)6.從原文看,下列對白細胞介素IL-1b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一種導致關節炎的酶。B.是一種導炎癥蛋白分子,可導致骨關節炎病人軟骨退化。C.會導致一些活性分子的過分繁殖。D.石榴提取液可保護軟骨不受因IL-1b使MMP過分繁殖而導致的損害。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服用石榴提取液就會產生一種潛在的醫療和化學防癌劑的作用,對心血管病會有一定的療效。B.石榴中所含的抗氧化劑成分沒有任何毒素,而且具有消炎作用。C.美國的研究人員在對人類與老鼠的研究中表明,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起到抗癌作用。D.一些植物提取液的療效和安全性目前還不清楚,人們應慎用補充劑和草藥。8.根據原文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人類對服用石榴提取液的廣泛運用,對關節炎的治療將可以徹底解決。B.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迅速地被人體吸收,這對關節炎病人來說是一件可喜的事。C.從對一些動物的實驗來看,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以依靠服用石榴提取液對所有的關節炎進行治療。D.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抑制矩陣金屬蛋白酶在人體軟骨細胞中的過分繁殖,從而抑制關節炎病人軟骨的退化。

參考答案:6.A

7.D

8.D

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燭照無人蒼茫時杜懷超①水燭,其實就是菖蒲,亦名香蒲。我更青睞于水燭這個詩意的名字,水是滋潤萬物的元素,燭是照徹萬物的光亮,水燭擁有照徹水面之下與內心之中的光芒,是世間少有的音符,是充滿靈性的想象。②水燭生活在水中,茫茫水域,無花無柳,卻有這么一叢植物,從水底滋滋冒出來,遍身裹滿碧綠,密匝匝地林立于水面之上,蒼白空洞的時空充溢著生命的涌動。然后從深邃無言的水面上,從碧綠的內部,開始孕育,開花,到了秋天,莖干上端就會生出艷麗的蒲棒來,越到深秋越是膨大,顏色也由剛開始的淡黃逐漸變深,棕黃,直至絳黃。③水燭本身的綠就夠人細細品味了。能使一江春水,化作萬頃綠波,搖曳在水波之上,拓展生命的足跡,讓我們看到水是活的,甚至水面上的日子都是那么充滿靈氣。水燭看上去是纖弱的,不禁水面上的風雨,卻蘊含著無限的堅韌之勁,從虛無處葳蕤一片綠地。在蒼茫遼闊的水面上,一叢叢水燭在彰顯著什么?一片水域的孤獨伴隨著一群水燭的孤獨,一個萬物相依的境界呼之欲出,水為水燭而生,水燭是點亮水的眼睛。那高飛的鳥群,偶然會把這片清涼的綠地當做停息的月臺。

④每一種植物,都是一盞燈。水燭的最后,上演的是燈火星散的一幕:西風下,原本凌波的傲然,只幻成了一綹綹的絲縷、團絮狀物,帶著細小的種子飄散四方,無數鮮活幼小的生命從四面八方開始新的跋涉。而在水底深處,水燭的根依然還在。根在,水燭就不會消失,那光芒就不會熄滅。

⑤我關注水燭,他們獨處水域一角,在不知名的時空里,潛滋暗長,抽出細長碧綠的葉子,長出赫黃色的蒲棒。無數柔弱與秀美的綠葉,在晨曦的微風里,恰似披著長發的女子,站在詩經吟唱的河畔,遙望著,沉思著。

⑥據《禮記》記載,周朝時水燭與人們的生活就糾纏在一起了。農人把水燭的葉子晾曬干后,編成修身養息的蒲席。輕盈的蒲席,托著沉重的肉身,安置著農人棲息的夜晚。隨著對水燭的熟稔,農人對水燭有了新的開拓。斗笠、草鞋、草席、草扇、草簾等走進了農人生活中。農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腳穿草鞋,在曠野中行進。

⑦一旦一件物什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這物什就會變得神秘而深邃,水燭亦是。當水燭變成了傳說中捉鬼專家鐘馗手中的蒲劍,或走到端午的門楣,信奉自然、神靈的農人立馬恭敬起來,這水燭不再是一棵植物,物性消失,神性生成。至今,多少農家小院,端午時節依舊高掛水燭、艾草,祛邪避災。

⑧詩人們,則在水燭身上,找出性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這蒲葦就是水燭。堅韌的水燭恰似《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執著愛情,至死不分離。這場愛情悲劇里,水燭由自然物轉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載物。這綿綿不斷的情思,正是水燭與生俱來的氣質,是大自然最牢不可破的的愛。

⑨一件件水燭的草編織品,似乎是我們生活的昨日鏡像,用反光的方式,用可以穿透時空的自然之物,越過溝壑與深淵,抵達我們層層柵欄與樊籬的內心。用粗糙代替精細,用簡樸代替豪華,用原始代替包裝,還原生活的面目,還原生命的根本,還原人類的最初行走。在當今生活的微弱光亮中,我倍加懷念千百年前古人穿著蒲草鞋行走的背影,懷念那坐著蒲草墊挑燈夜讀時的月色。因為在這些水燭編織品面前,我們找到了一種久已消失的光芒,與古人簡樸生活的心靈互應、對接。正是水燭編織品,讓我們復雜、浮華、虛化和迷亂的生活里有了本真的鏡像,有了與日月星辰同在的草木本色。

⑩幾千年前,我們就是靠著水燭、水芹之類走出時間的荒原,走出歷史的封面。草根、草葉、果實、花朵等曾都是我們的腹中之物,一天,一年,一百年……用堅韌和卑微養活著人類。那時我們都是匍匐著身子在大地上尋找,我們的頭顱我們的身子高不過任意一棵水燭。而現在,沿著水燭的微光,我們或許還能找到那些本真、質樸、堅韌……至少,在蒼茫的寒冬,我們不至于在水燭四下紛飛之際,瞬間白頭。(選自《人民日報》2014年04月02日24版,有刪改)

11.根據文章內容,簡要概括水燭的形象特點。(4分)12.請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13.文章第⑧段畫線句子引用了經典名句,試分析其妙處。(6分)14.結合文章內容并聯系現實,談談你對本文作者創作意圖的理解。(8分)參考答案:11.充滿靈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外表柔弱而內心堅韌;孤獨中彰顯著力量;柔弱而秀美;本真而質樸。(答滿4點即給滿分)12.(1)內容上:既寫出了水燭在不知名的空間里潛滋暗長的特點,又寫出水燭的柔弱與秀美的形象特征,表達了作者對水燭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為后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張本。(3分)(2)結構上:承上啟下,由上文對水燭形象的描寫轉入下文對由水燭引起的沉思與遐想的抒寫。(3分)13.(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水燭堅韌的特性,表現了劉蘭芝對愛情的執著與忠貞。(2分)(2)意象優美,水燭由自然物轉化成人的情感的承載物,綿綿不絕的情思與水燭與生俱來的氣質,交相輝映。(2分)(3)引用經典名句既增強了文章的文采,又豐富了文章的文學文化內涵,使得文章更厚重,更具詩意美。(2分)14.本文中作者通過對充滿靈性、生命力旺盛、柔弱而堅韌、孤獨中彰顯著力量、本真而質樸的水燭形象與精神的抒寫和贊美,(3分)反思了當下人們復雜、浮華、虛化和迷亂的生活狀態,呼吁人們重構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回歸本真、質樸、堅韌的生活狀態。(5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論語》中的兩則文字,完成23—24題。(5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游問孝。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23.指出孔子與世人對“孝”的認識的異同。(2分)

24.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頒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等。結合孔子的孝道觀,談談你對此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5.

參考答案:8.B

9.B

10.C11.(1)百姓,是我們的百姓。發放我們的糧食救濟他們,有什么不可以?

(2)土木工程再度興起,百姓被征集調遣搞得疲憊不堪,這不是用來侍奉上天的做法。

(3)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著。6.本大題共5小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無鄉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是謂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謂瓦解?曰:吳、楚、齊、趙之兵①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于匹夫而兵弱于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觀之,天下誠有土崩之勢,雖有布衣窮處之士或首惡而危海內,陳涉是也;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強國勁兵,不得旋踵而身為禽矣,吳、楚、齊、趙是也,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哉?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賢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近者關東五谷不登,年歲未復,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推數循理而觀之,則民且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故賢主獨觀萬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機,修之廟堂之上,而銷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無土崩之勢而已矣。誠以天下為務,則湯、武之名不難侔,而成、康②之俗可復興也。此二體者立,然后處尊安之實,揚名廣譽于當世,親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遺德為數世隆,南面負扆③攝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樂《言世務書》,有刪改)注釋:①吳、楚、齊、趙之兵:指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七國之亂。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時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負扆(yǐ):背對屏風。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

資:參考、借鑒B.威足以嚴其境內

嚴:使……畏服C.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

要:要旨、要領D.推數循理而觀之

數:規律7.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財足以勸其士民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B.非權輕于匹夫而兵弱于陳涉也

揚名廣譽于當世C.不得旋踵而身為禽矣

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哉D.則民且有不安其處者矣若屬皆且為所虜8.下列語句的括號中是補出來的詞語,補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然(七國)不能西攘尺寸之地B.民多窮困,(又)重之以邊境之事C.不安故(民)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D.揚名廣譽于當世,(則)親天下而服四夷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秦末民困、下怨、俗亂,統治者卻無所作為,土崩之勢已成,陳涉得以“起窮巷”。B.若國君能澤被百姓,百姓能安土樂俗,就算外有強國勁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國家。C.作者指出,關東地區天災頻繁、戰禍不斷、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勢的根本原因。D.統治者要預知危機,防患未然,把治國當作根本職責,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10.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以天下為務”的具體所指,并聯系實際或你的閱讀積累,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思考。(不少于200字)(10分)參考答案:6.A7.D8.D9.C

10.第一問:(2分)“以天下為務”具體所指,國君(政府、官員)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對1-2個得1分,答對3個得2分;信息轉換正確即可)。第二問:(8分)觀點明確2分;聯系實際或閱讀積累2分(恰當1分,具體1分);分析有理有據2分;語言2分(順暢1分,表達清晰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材料中王羲之所寫對聯都不完整,請你補出空缺部分。一年臘月,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從老家山東到浙江紹興安家落戶。喬遷之喜又值新春之樂,王羲之雅興大發,揮筆寫了一副春聯:春風春雨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叫兒子貼于門口,不料貼出后不久,就被人悄悄揭走了。之后他又寫了一副對聯:鶯啼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誰知此聯又被酷愛他手跡的當地書法愛好者偷偷揭去了。臨至除夕,急得王夫人不得不催他再寫一副。王羲之略一沉思,取過文房四寶,又揮筆寫了一副,叫兒子將對聯攔腰剪斷,各先貼上半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半截對聯貼出后,果然再沒有人敢揭到自家門口貼了。初一凌晨,幽默的王羲之將春聯的后半截貼在下面,于是就變成了下面這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街鄰一看,無不撫掌稱妙。參考答案:新年新歲新景燕語南鄰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8.下列成語中,與漫畫《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3分)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旁觀者清,當局者迷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參考答案:A9.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續寫兩個句子填入空格處。(6分)不是有人在欣賞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嗎?但不是也有人在欣賞那無限美好的夕陽嗎?⑴

?⑵

?相反的事物總是體現審美個性的舞臺,相反的事物也更讓我們得到更多美麗。

參考答案:⑴不是有人歌頌那絢爛奪目的紅花嗎?但不是也有人在歌頌那默默無聞的綠葉嗎?⑵不是有人贊美那欣欣向榮的春天嗎?但不是也有人在贊美那收獲幸福的秋季嗎?10.填入了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征服和戰勝自然的觀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

思想家們都不愿花氣力去討論這個問題本身,

他們討論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和戰勝自然。在這方面,對西方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培根的觀點。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他認為,人們追求科學的目的,

為了在爭辯中征服對方,

為了在行動中支配自然。

“要命令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

要研究自然,探求自然界的規律。

①②③④⑤⑥A甚至因此是也是/所以B以至于/不是而是但因此C乃至所以/更是只是可見D以致因而是而不是可是/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虛心地向老師請教,但是誠懇地向優秀同學學習,所以我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一句應該是轉折關系,不是遞進關系。濫用“并且”,使語意表達不清,應把“并且”改為“卻”。第二句,濫用“但是”,應刪去。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孫家洲教授發布的與弟子斷絕師生關系的公開信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孫教授今年新招收的碩士生郝相赫接連發出微信,對學界前輩閻先生、韓先生屢屢攻擊,無端嘲諷,且用詞刻薄,經多次勸說,郝某依然我行我素,無奈之下孫教授只好宣布與學生斷絕師生關系。接著,郝某對孫教授的公開信進行反駁,他認為微信和微博是不同的,微博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微信卻只有加著的好友可以看。他對學界前輩的不尊重都發布在自己的微信圈,屬于內部空間、私人空間。在私人空間里說話自然隨便一些,這些是可以理解的。況且,自己也有言論自由。對于師生之間的這場風波,你怎么看待?請根據上面材料,談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