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誦讀《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必修上冊古詩詞誦讀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品味詩歌含蓄雋永的語言。
2.品析意象,體會詩歌深沉真摯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代采摘花草贈人的習俗,體會詩歌的主要意象“芙蓉"的內涵。
2.通過三品“芙蓉”,體會詩歌中表層“徒勞和無望"背后的“深情和眷戀”
【教學方法】朗誦法、討論法、賞析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生活中,當你們想念一個人的時候,會做些什么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呢?(讓學生自由回答)
那在古代呀,人們也有表達思念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涉江采芙蓉》,詩中的主人公就通過一種特別的行為來表達思念。大家猜猜看,他做了什么呢?(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朗讀帶播放,學生把握字音和節奏。
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提問:全詩詩眼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明確:“憂傷"是詩眼。
進一步提問:因何憂傷?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①所思在遠道;②長路漫浩浩;③同心而離居。
三、鑒賞品味
1.初遇芙蓉:高潔之美
提問:一花一葉均成韻,一草一木皆關情。一首詩的意象皆由詩人內心的歡樂憂傷凝聚而成。請看第一句,采得是什么?(芙蓉)
可以說說與之有關的詩句嗎?
1.用芳潔的荷葉裁制上衣啊,用芬芳的荷花縫制裙裳。
2.我唯獨喜歡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5.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古人或是借芙蓉以表達高潔的品質,或是借以體現佳人之美,或是借以傳達美好的愛情。在文人騷客的筆下,芙蓉是高潔美麗的象征。那在這首詩中,詩人采摘芙蓉又是為了什么呢?芙蓉在本詩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從芙蓉的象征意義、對意境的營造以及對主人公形象的烘托等方面進行分析。明確:
①芙蓉象征純潔、美好,與男女愛慕之情有關;
②起首句營造了清幽、高潔的意境;
③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致、高尚和感情的純潔、美好。
2.再品芙蓉:徒勞之哀
提問:“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采摘芙蓉要送給誰呢?有人認為這首詩歌主人公是男子,也有人認為是女子,你怎么看?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代表發表觀點,并闡述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從詩歌的詞句、古代社會習俗以及寫作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
明確:從不同角度分析都有合理之處,如認為是女子,可從“涉江采芙蓉"以及江南民歌的諧音雙關手法等方面考慮;如認為是男子,可從“還顧望舊鄉”以及古代男子外出游歷求學的習俗等方面考慮。同時介紹“懸想法"或“主客移位”的寫作手法,讓學生理解這種寫法的好處。
那么,這首詩僅僅是借助采摘芙蓉抒發這種徒勞和無望的悲哀嗎?而這種徒勞和無望的背后,深藏的又是什么呢?聯系一下背景,再讀《涉江采芙蓉》,你又能讀出怎樣的深意呢?
補充創作背景:我們知道《涉江采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創作于東漢末年。當時,政治混亂,社會腐敗,戰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下層文人漂泊不定,仕途無望。他們已無所顧忌,敢于將內心深處的自我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寫出最真實的人性。正是這種生命意識的自覺,真情實感的流露,傳達出了人生最動人的感覺與經驗,而這種純粹的自我之情最能打動我們普通讀者。
葉嘉瑩先生說:“凡是最好的詩人,都不是用文字寫詩,而是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寫詩的。"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們無疑是最好的詩人。他們所寫的內容多為彷徨失意、離愁別恨以及人生無常。從某種程度上看,有些消極,但關注了人生共有的感受與體驗,抒發了人生普遍的情感與思緒,更好地展示了那個時代文人士子的心靈世界,并且在藝術成就上繼承和發展了《詩經》,長于抒情,善用事物烘托,描寫也更細膩深沉。
《古詩十九首》,十九首詩,同一首歌,唱出的是我們生命中最深沉的痛,唱出了最深層的無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那些詩句!
學生齊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行行重行行》(別離)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肚嗲嗔晟习亍罚ū瘺觯?/p>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渡瓴粷M百》(憂慮)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度饺焦律瘛罚ǖ却?/p>
3.終悟芙蓉:深情之念
提問:同學們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應該有所體會。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幅畫面:
清清的江水緩緩流淌,蘭花盛開的水澤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男子赤足走在冰冷的江水中,江水輕輕地劃過她/他的肌膚。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是否她/他也在尋找心靈的凈土,采擷心靈的芙蓉,像屈原一樣追求一份她/他珍視的情感和寄托?
明確:我們來讀讀學者的評價。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主人公徒勞的動作恰是深情的委婉體現。
李澤厚在《美的歷程》“魏晉風度"一篇中明確指出:“《古詩十九首》中哀傷、感嘆、思緒的核心是在懷疑論哲學思潮下對人生的執著。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著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生活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p>
詩歌中“兩人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的感嘆恰是其眷戀人生、珍愛情感的熾熱表現。所以,徒勞和無望背后,隱藏的其實是深情和眷戀。而這朵“芙蓉”正是我們所珍惜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四、課堂總結
好的詩歌是興發感動的力量,即便遠隔千年,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詩歌傳達出的那種情感。體味別人的情感,給自己精神力量--這是我們讀詩、學詩的最高境界。
大家現在思考一下,遠行游子想念的、期盼的僅僅是某一個具體的人嗎我們從象征的角度思考一下,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確:愛人、故鄉--理想、希望(一切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它可以是具體的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種期待,一個信念一-它是那么美好、純潔,就像彼岸的一朵芙蓉花,靜靜地綻放在那里,但或許,終我們一生,都無法抵達。縱然如此,我們仍然要奔向它,依然守護心中的那朵"芙蓉”!
人世間究竟存在著多少徒勞且無望之事呢?從《詩經》里“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所體現的對愛情求而不得的苦惱,到《離騷》中屈原對真理秉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那般執著卻又充滿艱辛的追尋,再到陸游面對理想發出“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悲涼慨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