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心素養目標】古詩詞誦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課題名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課時一課時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中的篇目之一,作為中國詞壇的第一首悼亡詞,它抒發了蘇軾對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是兩情相悅卻又只能陰陽相隔的無盡痛苦。因而學習此課,教學重點是追求教學情意,體會詩人情感,感悟人生多味。同時,要擴大詩歌相關內容學習的輻射面,并以此課作為學習的一個切入點,探究拓展,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
學情分析授課對象是高二的學生。在以往對蘇軾詞作的學習基礎上,皆知蘇軾詞大多氣象宏闊,意境恣逸,筆力矯健,開宋代豪放派之風氣,如必修課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卻體現了蘇先生另一種創作風格、另一個感情世界,是蘇軾豪放內心中的一絹細流,哀婉凄美。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量的詩歌賞析常識,此課學習要挖掘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以達到課內課外知識完美交融的境界。
教學目標1.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蘇軾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2.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品讀鑒賞,深入理解這首悼亡詩的內容。3.審美鑒賞與創造:鑒賞《江城子》虛實結合、以景結情等藝術手法。4.文化傳承與理解:感受蘇軾對妻子誠篤的感情和身世滄桑之感。
教學重難點1.感受蘇軾對妻子誠篤的感情和身世滄桑之感。2.鑒賞《江城子》虛實結合、以景結情等藝術手法。
教學方法1.啟發式教學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2.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師美讀、創設真實情境等方法,使學生有更強的體驗感和畫面感,使其身臨其境。3.自主合作探究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與討論等方法解決任務。
教具、參考書多媒體
導入
師:蘇東坡詞作中的“銘記日”,有學者發現,蘇東坡的詞作中,寫到“夢”這個字的大約有一百多首,但惟獨這一首是有時間的,他為什么要把這個時間特別地寫出來(公元1075年)
我們再來翻一翻蘇軾的詩集,還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這首詞寫后差不多連續三年,他每年要在正月二十日寫一首詩。在差不多連續三年的時間,蘇軾為什么要在同一天用同一個韻來寫一首詞?
乙卯正月二十日,也許蘇軾在夢中和他的妻子曾經進行了一場充滿悲酸與深情的靈魂的對話,以至于蘇軾在那么多年后,依然希望能夠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可以再一次夢到她。
二、新課
學生活動一:知人論世
1.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美食家,豪放派詞人代表。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嘉祐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蘇軾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潁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禮部尚書。又曾被貶黃州、惠州、儋州,北還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2.文學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一格,他與北宋的黃庭堅合稱“蘇黃”,與南宋的陸游合稱“蘇陸”;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影響深遠,與辛棄疾合稱“蘇辛";書法上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為“宋四家”,其畫開創了湖州畫派。
3.悼亡詩
古代詩歌題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晉潘岳的《悼亡詩》三首。現在廣義的悼亡詩也指對亡故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的詩歌。代表詩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隱、納蘭性德等;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
4.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貌美,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便去世了。這對東坡打擊巨大,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詞題中“乙卯"年是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知州,年已四十。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王弗(1039年—1065年),蘇軾的結發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訓,頗通詩書。16歲嫁給蘇軾。她聰慧謙謹,知書達理,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后,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說略微知道,有“幕后聽言"的故事。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情深意篤,恩愛有加,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治平二年五月去世,時年27。
王閏之(1048—1093),眉州青神人。她是王弗的堂妹,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出嫁之前,家中稱其“二十七娘”。性格溫和,知足惜福。
王朝云(1062—1096年),吳郡錢塘人。是蘇軾的紅顏知己和侍妾。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淪落歌舞班中,成為西湖名伎。她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蘇軾因而愛幸,納為愛妾。朝云敏而好義,跟隨蘇東坡謫居惠州。紹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時年34歲,葬于棲禪寺東南。
學生活動二:整體感知,誦讀詩歌,理解詩意
1.誦讀中入境,定蘇詞基調
師:播放朗讀視頻,思考這首詞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明確:凄婉哀傷
誦讀指導
析意象,悟情感
師:詞作中出現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從詞中你讀出了詞人何種感情
明確:意象:孤墳、小軒窗、淚、月、松岡
意境:陰冷凄涼
情感:深摯思念、孤寂哀傷
4.劃分文章層次,以夢為線索
師:本詞題為“記夢”,請你圍繞“夢”概括本詞的內容。
明確:夢前——“十年生死兩茫茫……鬢如霜"——相思成苦
夢中——“夜來幽夢忽還鄉……淚千行”——因思成夢
夢醒——“料得年年腸斷處……短松岡"——無限懷念
學生活動三:深入探究,賞析手法與情感
賞析詩歌:夢前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師1:此句中的“兩茫茫"如何理解?
明確2:①“茫茫”二字為全詩奠定了凄婉哀傷的基調。“兩茫茫”,既指詞人的感受,也指九泉之下妻子的感受。生者和死者是相同的情思和哀緒。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②這里將無知作有知寫,雖是虛空懸想,卻更見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愛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見之痛。
師2:為何“不思量”,卻“自難忘"?是否矛盾呢?
明確2:①說不思量,即是思量。因為這種思念,不一定是一種有意識的每時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種難以中斷的無意識的思念,這一敘述的跌宕,更顯出思妻之情的深沉。②“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為相思實在太苦,太傷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結果卻是“自難忘"。直接傾訴了作者對亡妻十年來的深摯懷念和傷悼。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師3:此句中的“凄涼"有哪些含義?
明確3:①相思之情的凄涼。滿腔的哀怨和思念無處傾訴,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遙寄于千里之外的孤墳。②政治失意之凄涼。蘇軾當時官運不佳,屢被貶放,此時被貶密州,流離坎坷的文豪滿肚子的委屈需要發泄和傾訴,可他沒地方訴說,也沒人敢聽他訴說,更沒有可以訴說的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師4:作者說自己“塵”,而其時不過40歲,如何理解?(僅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臉?又是什么讓他早生華發呢?)
明確4:“縱使”——假設,即使生死可以溝通,夫妻可以重聚,又如何呢?
“應不識"為什么不識呢?“塵滿面,鬢如霜”,灰塵滿面,皺紋縱橫,兩鬢斑白,早生華發。這十年,正是圍繞王安石變法,革新派與守舊派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的時候。蘇軾被卷進這場漩渦,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斷地左遷,流徙,歷盡滄桑,備嘗艱辛,面容憔悴。
不僅是大地上的灰塵,也是歲月的風塵、情感的風塵,“鬢如霜"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上片小結:抒寫對亡妻永遠難忘的思念之情和愛妻去世之后自己生活的凄涼、辛酸和傷痛。(上片的講解主要還是以背景和字詞的解析為主)
賞析詩歌:夢中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師1:這幾句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如何解讀?
明確1:“夜來幽夢忽還鄉"運用虛寫。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日常的思念無法與你相見,倏忽之間來到你的面前,相見太快,便依稀透露出不過是一種虛幻不實的夢境。
師2:“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這句中的“忽"換成“驟”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2:不好。“驟"字也表示突然,但可能帶有更強烈的急促感,只是寫出了千里歸鄉之快速。“忽”字在這里不僅表達了夢境的突然出現,還帶有一種輕柔、飄渺的感覺,與“幽夢"相呼應,共同營造出一種朦朧、夢幻的氛圍。因此“忽”字是最貼切、最能表達蘇軾當時情感的字眼。
知識補充:虛實結合
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的虛象和空靈的境界。
具體說來,包括以下三類: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仙境就是一個虛象。“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②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
③設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未發生的,它表現的情感將一直延伸到未來。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如柳永《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
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虛實結合"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師3:“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是怎樣的情景?如果把這一情景換成“相見甚歡,互訴衷腸"好不好?
明確3:十年時間,積攢了多少的思念想要傾訴,然而思緒如麻,又當從何說起?思念太濃化不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于是,將滿腹的相思都化成了熱淚千行,淚千行,情萬分。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
好。因為十年沒見,見面后十分高興,互訴相思之苦,如李商隱詩句“卻話巴山夜雨時”一般,秉燭夜談,千言萬語傾瀉而出。
不好。十年未見,突然見面,心情很激動,這時多少話語如鯁在喉,只能將千言萬語化作相思淚。
明確4:“小軒窗,正梳妝"運用白描手法。描繪了見到妻子還同往常一樣在窗前梳妝打扮的夢境,看似夢境記實,實際是恩愛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動寫照。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
賞析詩歌:夢醒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師1:本句運用了哪些手法表達情感?請簡要分析。
明確1:①對寫。詞人從夢中醒來,想象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一定會年復一年地因為思念自己而悲傷。語言平易質樸,將對亡妻的思念表達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淚下。②以景結情。在明月的夜晚,長著矮松樹的山岡上,有作者日夜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岡來傳達、暗示作者對亡妻的思念,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知識補充
對寫法,即從對面寫來,指詩人在構思時反賓為主,從對方落筆,設身處地描繪對方的情景,使感情表達得更為深沉的一種藝術手法。
“以景結情"是詩歌的一種構思立意技巧,指用景物來傳達、暗示作者的感情、寄托。往往是在詩歌的議論或抒情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形象含蓄,耐人尋味。
下片小結:下片通過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櫻桃汁行業銷售狀況與消費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桐油市場發展前景與競爭格局預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無菌屏障隔離器行業運行形勢與前景動態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整流變壓裝置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季戊四醇四市場運營格局及前景戰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復合型洗衣液行業投資戰略分析與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 零售渠道拓展傭金合同(2篇)
- 2025至2030中國咖啡濾紙行業銷售態勢與需求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可控消融導管行業風險評估及應用前景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雙酚A二縮甘油醚市場占有率調查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COB發光二極管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群眾文化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ESC指南解讀:血壓升高和高血壓的管理課件
- 2025年-重慶市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結腸癌科普知識
- 2024國際物流師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2025-2031年中國核電用鈦合金管道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政府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書范本
- 具身智能項目建設規劃方案(參考模板)
- 科學小實驗手搖發電機
- 三類人員安全教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