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溫病的預防_第1頁
第六章溫病的預防_第2頁
第六章溫病的預防_第3頁
第六章溫病的預防_第4頁
第六章溫病的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病的預防與護理

湖南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研室預防是指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發生。由于溫病多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所以應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重視對溫病的預防。而對溫病患者除了要重視治療外,還要重視對患者的護理,正確的護理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還能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一、溫病的預防(一)溫病預防的意義溫病是一類急性外感熱病,其中多數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而且起病急驟,來勢較猛,病情較重,有的還會造成難以恢復的后遺癥,因而嚴重地影響人群的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對社會和家庭能造成嚴重的危害,所以溫病的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自古以來,在認識到溫病是可以傳染和發生流行的基礎上,積累了預防溫病發生、傳染和流行的許多經驗。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更把“預防為主”作為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五十多年來,大力開展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推廣了預防接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溫病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目前,天花、鼠疫、脊髓灰白質炎等急性傳染病已被消滅,還有許多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霍亂、瘧疾、猩紅熱、斑疹傷寒等,發病率也大為下降。事實證明,溫病是必須預防,又是可以預防的。我們要繼續總結經驗,進一步掌握溫病發生和流行的規律,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措施,包括發掘中醫學和民間的方法,更好地預防溫病的發生。(二)溫病的預防方法現代研究表明,溫病的發生和傳播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將病原體排出體外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傳染給其他易感者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容易受感染的人群)。這三個環節同時存在并相互聯結,如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就不可能發生傳染,形成流行。針對這些環節,預防工作要采取綜合措施,如經常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并應根據不同病種特點和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抓住關鍵環節,采取重點措施,如發動群眾除“四害”,保護水源、妥善處理糞便、污水、廢氣、垃圾,搞好飲食衛生等。一旦發生疫情,應立即按規定上報,并采取各種防疫措施,以減少或杜絕其傳染和形成流行。預防溫病的具體方法很多,其中尤其是免疫接種等特異性措施,對一些相應的傳染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其具體內容參見《傳染病學》,此處不予詳述。以下介紹具有中醫中藥特色的一些預防溫病的方法。1、培固正氣,強壯體質。

《內經》中明確提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增強人體正氣,就可以提高機體抗御溫邪入侵的能力,從而使溫邪不能侵犯人體,或即使感受了溫邪也不會發病,或即使發病其病情也較輕微,易于治愈、康復。培固正氣,強壯體質的方法甚多,以下列舉幾個方面:一是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我國人民創造了許多保健強身的方法,如氣功、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保健按摩及各種其他的武術運動等,都可以增強體內正氣?,F代的各種體育運動也同樣可以增強體質??梢愿鶕陨淼哪挲g、職業、居住條件、愛好等,選擇鍛煉項目,持之以恒,可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助于抵御外界溫邪的侵襲。二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人類生存在自然界中,與自然界條件息息相關,如這些條件的改變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會導致溫病的發生與流行。另一方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根據季節的變化和氣溫的升降,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調整衣被和室內溫度。冬日不可受寒,但也不宜保暖過度;夏日不可在炎日下過分勞作,但也不宜貪涼露宿、恣食生冷。這對于小兒來說尤為重要,因小兒在生活上自理能力較差,加上臟腑嬌嫩,容易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更應重視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是保護人體正氣的重要方面,如忽視了這一點,人體往往會減弱對溫邪的抵御能力而患病。三是避免過度消耗正氣人體內陰精對于抵御外來溫邪的侵襲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注意保護陰精。保護陰精實質就是保護體內防御溫邪侵入的正氣,除了要避免房勞過度,不宜早婚、早育外,還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等。正如吳鞠通《溫病條辨》中所說:“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彼氖亲⒁猸h境、個人、飲食衛生

應經常保持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整潔衛生,居處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溫度適宜。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飯前便后洗手。在飲食方面,不飲生水,不食用不潔及腐敗變質食物,不過食辛辣炙煿之品,不嗜煙酒等?,F代開展的大規模人工免疫接種,也可以看作是增強人體正氣的一項有效措施。事實證明,推廣預防接種是預防乃至消滅許多傳染病的最有效手段。2、及時診治,控制傳播對具有傳染性的溫病患者,必須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早期診斷治療,及時向有關防疫部門報告,使防疫部門能隨時掌握疫情,采取相應措施。這不僅有利于患者及早得到診治,有利于治療和恢復健康,同時也有助于及早控制疾病的傳播,防止發生流行。

為了有效地控制傳染性溫病的傳播,除了對患者進行隔離外,還可對曾經接觸過患者的人進行必要的檢疫或其他檢查,有時還要采取措施控制人群的流動?;颊咴诟綦x期,應避免與健康人或其他疾病患者的接觸。如需接觸時應有一定的隔離措施,如戴口罩、隔離帽,穿隔離衣、鞋等。在病室及其周圍采取一定的消毒處理措施?;颊叩奶狄骸I吐物、糞便、血液等都不可隨便向外排放,應集中起來作消毒處理。患者的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具也要經過消毒處理。

根據溫病的感受途徑不同,對各種溫病可采取不同的措施來阻斷其感染傳播的途徑。如對通過呼吸道傳染者,可在流行期間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并保持公共場所的空氣流通,盡量避免或減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可戴口罩等。對通過消化道傳染者,應特別注意飲食和環境衛生,不飲生水,注意飲食用具的消毒,勤剪指甲,消滅蒼蠅等害蟲,管理好水源、糞便等,以防“病從口入”。對于通過蚊子、跳蚤、虱子、老鼠等動物傳播者,則要采取各種方法進行防蟲、驅蟲、殺蟲或捕殺老鼠等。3、預施藥物,防止染病預施藥物是指在溫病流行期間,在一定范圍里,對可能感染溫邪的人群使用藥物,以防止溫病的發生與傳播。目前較多使用的預防方法有以下幾種:熏蒸法:

即用藥物加溫燃燒煙熏,或煮沸蒸熏。此法一般適用于以呼吸道為傳播途徑的溫病預防。如在流行期間,用食醋按每立方米空間2~10ml加清水一倍,在居室內煮沸蒸熏一小時,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又如采用蒼術、艾葉煙熏劑在室內燃燒煙熏,可用于腮腺炎、水痘、猩紅熱、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滴噴法:

即用藥物滴入鼻孔,或噴入咽部。此法一般也用于呼吸道傳染病。如在流行期間,把食醋用冷開水稀釋后滴鼻可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或用白芷3克、冰片1.5、防風3克,共研細末,取少量吹入兩側鼻孔,或放在口罩內任其慢慢吸入,也有預防作用。又有在白喉流行時,用錫類散噴入咽喉部,有一定預防作用。服藥法:

即用一味或多味中藥煎服,或制成丸、散劑內服。如預防流感可選用銀花、連翹、野菊花、桉樹葉、貫眾、螃蜞菊、黃皮葉等;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可選用大蒜、銀花、連翹、九里光、貫眾、野菊花、蒲公英、鮮狗肝菜、鮮鬼針草等;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可選用大青葉、板藍根、牛筋草等;預防腸傷寒可選用黃連、黃柏等;預防猩紅熱可選用黃芩、忍冬藤等;預防麻疹可選用紫草、絲瓜子、貫眾、胎盤粉等;預防傳染性肝炎可選用板藍根、糯稻根、茵陳等;預防痢疾可選用馬齒莧、大蒜、食醋等。在使用時,可選其中一味或數味煎湯內服,每日一劑,連服2~4天。二、溫病的護理對溫病的護理除了一般的護理要求,還要針對溫病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根據中醫學理論,對溫病的護理十分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把溫病患者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的同時,及時運用中醫的基本診斷方法,掌握簡單的外治、針灸以及心理護理等方法,配合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在溫病進入后期時,尤當重視調攝,以免病情出現反復,加速病人的康復。以下介紹溫病一些基本的護理要求。(一)一般護理要求

患者生病期間要注意休息,發熱時要定期測定體溫,臥床休息,不要當風而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內溫、濕度要適當,光線應柔和。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室內有條件者可安裝空調,或者采用在室內放置冰塊、地面潑灑冷水、用電風扇吹風等方法以降低室溫。發熱病人的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食物要易于消化,少食肥膩油甘(尤其是在發熱期間),忌食魚腥海鮮及辛辣之品,以高熱量、易消化、清淡食品為宜。特別是濕溫病患者不可進食質硬、有渣、油膩之物。針對溫病易耗傷陰液的病理特點,患者要多喝溫開水、淡鹽水,或用蘆根煎湯代茶,或適當飲用各類果汁。

應注意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可用銀花甘草液漱口,或用2%冰硼散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對長期昏迷或年老體虛而久臥在床的患者,應經常幫助翻身拍背,可用1%當歸紅花液按摩骨突部位,每日3次,或用氣墊圈,以防褥瘡發生。在病變過程中,還應密切注意患者的神情、脈搏、血壓、腹部、大便狀況、小便性狀及量的情況等,以便及時發現并迅速治療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二)發熱的護理

觀察體溫變化,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體溫較高者,不宜覆蓋過厚衣被,同時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如酒精擦浴,或以紫蘇葉、蔥白浸漬白酒,外擦四肢、胸腹、軀干等,可使體溫有所下降。也可用冰袋敷于頭額、枕部、腋下,但對無汗身熱者,一般不宜用,而可用溫水擦浴。如高熱而面色蒼白,肢冷者,亦宜用溫水擦浴。如發熱而自汗多者,應及時用干毛巾拭干,更換濕衣、床單,避免受風。(三)咳喘的護理對咳嗽較甚或伴氣喘者,取半臥位,咯痰不爽時,可給予拍背,以空心掌自下而上,由外而內輕拍。可適當服蘿卜汁以助化痰,必要時可用竹瀝水霧化吸入,每2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如發現呼吸困難,唇甲青紫,應立即吸氧,必要時作氣管切開。(四)吐瀉的護理如病變過程中發生明顯的嘔吐泄瀉,應對患者的排泄物、便具、餐具等用1:200的“84”消毒液或其他消毒水浸泡消毒。同時應觀察和記錄大小便的性狀、次數、量及腹部情況。(五)邪入心營的護理應密切觀察病人的神志情況,如發現煩躁不安、神識昏蒙等現象,應注意邪入心包的可能,并及時采取救治措施。對邪閉心包而已昏迷的患者,尤其應該精心護理,并及時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咽喉分泌物過多時,應進行吸痰,防止痰涎阻塞氣道,引起窒息而導致變證。(六)動風的護理如發現患者易激惹,或局部有抽搐者,應警惕動風的發生。如已發生痙厥,應取平臥位,頭側向一邊。如口噤咬牙者,可用開口器,或壓舌板纏紗布后置于口腔,以防咬破口舌。在床邊要設床欄,以防患者從床上跌下受傷。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喉間痰多者要及時吸痰。(七)出血的護理對有出血見癥的患者,當令絕對靜臥,并密切觀察其出血量、血壓、脈搏和神態變化。對咯血者,尤須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對有出血傾向者,應注意觀察,如發現應警惕有大出血和氣隨血脫的危證發生。(八)厥脫的護理對病情較重的患者要注意經常巡視,觀察血壓、呼吸、脈搏的變化,如發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煩躁不安或明顯嗜睡、肢冷汗出、脈細數或微細者,應注意厥脫的發生。元氣暴脫、血壓明顯下降厥逆者應注意保溫。(九)局部病變的護理如大頭瘟頭面部紅腫處應加以保護,注意局部衛生,嚴禁擠壓腫痛處及用灸法治療。皮疹消退而有皮膚脫屑瘙癢時,宜用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十)恢復期的護理溫病患者在體溫基本恢復正常時,可根據病情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鼓勵多飲水,飲食以易消化、富營養、清淡不膩為主,適當多食新鮮蔬菜、水果。1、字體安裝與設置如果您對PPT模板中的字體風格不滿意,可進行批量替換,一次性更改各頁面字體。在“開始”選項卡中,點擊“替換”按鈕右側箭頭,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