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評估卷(B)(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評估卷(B)(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評估卷(B)(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評估卷(B)(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評估卷(B)(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綜合評估卷(B)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倉。經考古發掘,遺址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個糧窖。其中倉窖口徑最大的達18米,最深的達12米。這反映出隋朝()A.疆域遼闊B.社會經濟發展,國力強盛C.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D.加強中央集權,提高了行政效率2.歷史興趣比賽中,以歌謠或詩詞的形式再現歷史人物。當主持人提到“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時,小歷同學可以引用的是()A.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唐榮B.武周政治得發展,無字之碑任后評C.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酒色誤王國D.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數畝田3.以下是《全唐詩》中收錄的部分唐詩的詩名及作者。據此可知唐朝()A.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B.科舉制度正式確立C.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D.尚武風氣盛行一時4.“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這首《無家別》詩中所描繪的“世亂”的影響是()A.使唐室國庫空虛B.引發了黃巢起義C.使唐朝由盛轉衰D.導致了唐朝滅亡5.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到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財政赤字更達到上千萬緡;王安石實施變法后,熙寧、元豐年間出現了“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的盛況。這表明王安石變法()A.提升了宋朝軍事實力B.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C.強化了中央集權統治D.促進了經濟重心南移6.榷場是遼宋夏金時期位于民族政權交界地區所設的互市市場。榷場的存在()A.使民族間長期爭戰不休B.使民族間隔閡完全消除C.促進了民族交流與交融D.消除了民族間經濟差距7.經濟發展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常常會用波動曲線(一段時期內,最高部分為波峰,最低部分為波谷)來直觀展示。下面是中國古代經濟某階段發展趨勢圖,對其解讀正確的是()A.圖中第一個波谷時期出現在唐朝建立前后B.圖中第一個波峰的出現得益于經濟重心完成南移C.圖中第二個波谷時期出現在南宋建立前后D.圖中第三個波谷時期的轉折點是元朝統一全國8.忽必烈曾派專使探察黃河源頭,并指出:“(河源之地)漢唐所不能悉其源。今為吾地,朕欲極其源之所出。”專使一行對黃河源頭進行全面的國土資源調查,包括地貌、氣候、動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詳盡記錄。這表明元代統治者()A.延續了前代崇文抑武的理念B.重視水利工程建設C.因疆域擴大更新了地理認知D.重視科學技術發展9.明朝末年,各地流傳著“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謠。民謠中的“闖王”()A.使明朝進入五代十國時期B.在北京建立政權,國號大順C.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D.統一了女真各部,進攻明朝10.“為了防止皇權的旁落,專制君主需要不斷調整、分散中樞組織的權力,這是導致中樞組織不斷變化,以致名實不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樞組織權力不斷弱化,最“名實不副”的是設立()A.軍機處B.行省C.郡縣D.議會11.大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堪稱中華古代文明瑰寶中的雙子星。閱讀下表材料,可以比較出大運河和長城的共同點是()大運河明長城隋唐時期,成為聯系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貿易場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A.抵御了匈奴侵擾B.削弱諸侯國勢力C.促進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鞏固統一12.下列一組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科學技術的進步B.中外文化的融合C.書法藝術的繁榮D.古代文學的發展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夢回大唐——西安旅游,西安大唐不夜城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盛唐文化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主題一:貞觀廣場】“貞觀之治”群雕非常雄偉,氣勢恢宏,展示了盛唐無限繁榮畫面;處于水面的載舟覆舟群雕,表示了當時先進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放射出的時代光芒。【主題二:開元廣場】廣場中心設有“開元盛世”主題雕塑和8根多媒體藝術斗拱景觀柱等文化景觀,充分展現出盛唐時期繁榮燦爛、歌舞升平的盛大場面。【主題三:玄奘廣場】玄奘銅雕總高約6米,重3噸多,玄奘形象偉岸高大,手執錫杖,表情睿智而堅毅,體現了其求學義無反顧的精神風貌。(1)探究一:“貞觀之治”主題群雕中的皇帝是(人物),列舉一例該皇帝“先進執政理念”的例子,他在位期間,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體現了他的思想。(3分)(2)探究二:舉出開元盛世時期的燦爛文學、繪畫各一例。(2分)(3)探究三:請你為玄奘寫一段解說詞。(2分)唐朝體現對外友好關系的史實還有哪些?(1分)(4)探究四:歸納一下大唐盛世出現的原因有哪些。(2分)14.宋元時期,我國多民族國家繼續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科技發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分立與統一】材料一《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1)寫出材料一中①②分別對應的朝代名稱。(2分)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統治者開創了什么制度來鞏固統治?(1分)【經濟繁榮】材料二方朝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常熟,天下足。”(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歷史現象?(1分)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2分)(3)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作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計分)【文化璀璨】材料三詞是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宋代的詞人層出不窮。元朝時,曲是最活躍的文學形式。元曲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觀賞戲劇、崇拜名角成為那時的社會風尚。【科技高峰】材料四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發展的高峰時期……那時經濟發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①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兩位宋詞的代表人物,元代最優秀的雜劇家及其代表作品。(4分)②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我國在宋代的兩項重大科技發明。(2分)依據材料四,歸納宋元時期我國科技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原因。(2分)(4)以史為鑒,宋元的發展對今天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有何啟示?(2分)15.某校七年級(2)班開展了一場相關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14分)【民族交融】材料一(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十一月,蘇定方平賀魯(西突厥貴族),分其地置濛池、昆陵二都護府。分其種落,列置州縣。于是,西盡波斯國,皆隸安西都護府。——《舊唐書·地理志三》陜西富平朱家道村唐墓東壁樂舞圖(局部)。圖中既有中原樂器(笙、簫等),也有西域樂器(箜篌、四弦琵琶等)(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具體表現。(2分)分析這些表現產生的原因。(3分)【因地制宜】材料二中華文明的特點是統一和連續。……雖然也曾有許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國,甚至還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況不是中國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習俗或游牧經濟,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徹底地中國化。——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朝是哪一游牧部族建立的統一王朝。(1分)忽必烈采納漢人儒臣的建議,推行中原地區的各種制度與文化,這對他完成統一大業有什么作用?(2分)【因俗而治】材料三邊境一日不寧,內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恩威并重,有時偏恩,有時偏威,采用封爵、給俸、聯姻等籠絡安撫;從俗從宜,各安其習,注重對蒙、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和尊重,設理藩院。——摘編自《清朝文獻通考》(3)依據材料三,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點。(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朝前期為安定邊疆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4)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用一句話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名稱。(1分,要求:主題鮮明,語言凝練)

答案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12BBCCBCDCCADD5.B點撥:由題干中的“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可知,通過王安石變法,北宋朝廷出現了財政盈余。這說明王安石變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B項符合題意。7.D點撥: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從589年開始,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這一時期是隋朝時期,排除A項;第一個波峰出現在754年,這一時期發生在唐朝安史之亂前,而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時期,排除B項;第二個波谷時期是北宋建立,排除C項;故選D。8.C點撥:根據題干中的“專使一行對黃河源頭進行全面的國土資源調查,包括地貌、氣候、動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詳盡記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代遼闊的疆域極大地拓展了士人的地理知識,忽必烈派專使詳盡記錄了黃河源頭的地貌、氣候、動植物、人口聚落等信息,反映了元朝時期將吐蕃地區納入中央管轄,擴大了統治范圍,能進行前代所不能進行的黃河源頭調查,這推動了對國家地理的認知,C項正確。13.(1)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選賢用能民本(每空1,分共3分)(2)文學:“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詩歌。(1分)繪畫: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1分)(3)解說詞:玄奘是唐朝高僧,為了求取佛經精義,不畏艱險,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意思相近即可,2分)史實: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答出任意一個即可得1分)(4)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開明、科技文化發達等。(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14.(1)名稱:①北宋;②金。(2分)制度:行省制度。(1分)(2)現象:經濟重心南移。(1分)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勞動力;南方社會安定,戰亂少;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3)①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答出任意兩個即可得2分)雜劇家及代表作:關漢卿,《竇娥冤》。(2分)②科技發明: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答出任意兩個即可得2分)原因:經濟發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①②任選一個作答即可,若兩個都答,按①小題計分)(4)要重視科技文化的發展;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言之有理即可,2分)15.(1)表現:疆域遼闊,設置管理機構;民族交融加強。(2分)原因:唐朝國力強盛;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絲綢之路的暢通;民族間的友好交往和相互學習。(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3分)(2)部族:蒙古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