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魯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標志齊桓公霸主地位確立的是()A.葵丘會盟B.城濮之戰C.長平之戰D.桂陵之戰2、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國家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那么,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從哪一年開始的?()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3、在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一局面出現的原因不包括()。A.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飛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B.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地沖擊,社會處于大變革的時期C.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D.當時國家是實現了統一,人們有言論自由4、《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與“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相面算卦、雜耍表演等,請問他們來到當時被稱作什么的地方。
A.臨安“夜市”中B.東京“瓦子”中C.長安“坊”中D.長安“市”中5、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6、鄭成功曾有過這段話: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這里的“貴國”指的是()A.英國B.西班牙C.荷蘭D.日本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7、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下列關于這一壯舉表述正確的是()A.從1405年至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遠抵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C.到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D.加強了明朝與亞歐國家往來8、下列著名建筑工程中;建筑于隋朝的是。
A.萬里長城B.大運河C.都江堰D.趙州橋9、關于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不正確的是()A.北宋的汴梁地區B.南宋的四川地區C.北宋的四川地區D.南宋的臨安地區10、下列史實能夠反映唐朝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是()A.鑒真東渡B.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C.玄奘西行D.文成公主入藏11、下列屬于青銅器制作原料的是()A.銅B.鐵C.錫D.鉛12、關于佛教說法正確的有()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B.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C.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馬D.對我國思想文化、文學藝術都產生深遠影響13、安史之亂的兩個叛軍首領是()A.安祿山B.李光弼C.郭子儀D.史思明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4、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脅,秦派大將蒙恬率軍出擊,奪取河套地區。還修筑了西起____、東到____,全長一萬多華里的萬里長城,防止匈奴再次南下。秦還開鑿了連接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____。15、北宋的建立時間為____,建立者是____,遼的建立者是____,金的建立者是____。16、唐朝時聞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麗。北宋興起的______,成為后來著名的瓷都。17、唐朝都城洛陽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國際性的大都會。______(判斷對錯)18、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五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戰國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中國廣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2)______________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3)____________________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能夠防寒和炊煮。(4)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炎帝和____________有很多創造發明,他們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20、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以《___________》為代國歌,由__________作曲。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8分)21、宋朝時期,畢昇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1題,共2分)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p>
材料二641年文成公主進藏;帶去大量物品,有錦帛珠寶;生活用品、醫療器械、生產工具、蔬菜種子,還有經史、詩文、工藝、醫藥、歷法等書籍。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p>
請完成:(1)材料一出自哪位歷史人物?他這段話是什么意思?體現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此人因此被尊稱為什么?(2)文成公主入藏時,唐朝在位的是哪位皇帝?文成公主嫁給了誰?(3)材料三記載了8世紀初期發生了什么事件?“舅宿親”是什么意思?(4)材料二、三說明文成、金城兩位唐朝公主嫁給吐蕃贊普起到了什么作用?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20分)23、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線。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隋朝何時統一全國?隋的統一;有何意義?
(2)為管理遼闊的疆域;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建樹和發展?
(3)明朝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4)為捍衛國家的統一,清朝對臺灣和西藏地區又是如何管理的?說明了什么?24、閱讀下列圖片材料結合相關知識完成表格:
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簡表。農業生產工具或生產方式出現的歷史時期推廣的歷史時期推廣使用的影響
(1)本格不必填寫本格不必填寫
(2)(4)
(3)25、閱讀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p>
請回答:
(1)上述材料是誰引用的?
(2)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識?
(3)他曾經把君與民的關系比喻成什么?兩者之間是關系?
(4)他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局面的名稱叫什么?
(5)他的主要政績是什么?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處(上古時代;人們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請回答:
(1)從材料一文字敘述和材料二的圖片中;你看出人類居住條件發生了什么變化?
(2)材料二中圖一和圖二分別是我國境內哪一條大河流域哪一個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兩所房屋結構的不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分析】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在召集諸侯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A符合題意。公元前7世紀晉楚爭霸,雙發在城濮開展一場激烈戰爭,史稱城濮大戰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長平之戰是戰國末年秦趙之間發生激烈戰爭。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和魏國之間發生的戰爭。B;C、D均不符合題意。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根據課文基礎知識就可以作答,但這幾場戰爭都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所以學生往往容易出錯。春秋時期,我們主要介紹的是春秋五霸;戰國主要是七雄。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五個被推為盟主的國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另一種是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2、C【分析】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統一.【解析】【答案】C3、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急劇變化,奴隸社會逐漸瓦解,封建逐步社會確立,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故ABC都是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的原因,D不是。故選D。【解析】D4、B【分析】本題考查宋代城市風貌的有關史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生活豐富多彩。東京城內就有許多娛樂兼營業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巴咦又薪洺Mㄏ_旦地上演傀儡戲、角抵戲、滑稽戲、影戲、雜技、說唱、歌舞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可知,李逵與燕青要看到這些情景應該是在宋代的瓦子,所以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窘馕觥緽5、C【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國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主要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還飼養豬;狗等家畜,種植蔬菜,還從事漁獵,已經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會制作彩陶.
故選C.
本題考查半坡人的農耕文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注意區分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解析】【答案】C6、C【分析】題干給出鄭成功曾有過這段話: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設問考查這里的“貴國”.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故選C.
本題考查了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解析】【答案】C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7、ABC【分析】略【解析】ABC8、BD【分析】略【解析】BD9、ABD【分析】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南方的商業尤為發達.那時候,市場上流通的仍是金屬貨幣,人們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C正確,ABC表述不正確。
故選ABD.
本題考查學生對宋代經濟發展的掌握情況;重點考查了紙幣交子.
本題以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為依托,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解析】ABD10、AC【分析】A.鑒真東渡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雙向交流.
B.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關系.
C.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雙向交流.
D.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關系.
故選AC.
本題主要考查唐朝中外文化雙向交流.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中外文化雙向交流.【解析】AC11、ACD【分析】略。
【解析】ACD12、ABCD【分析】略【解析】ABCD13、AD【分析】本題考查安史之亂。開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趨腐敗。各地的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政權于一身,勢力膨脹。邊將安祿山一身兼任范陽等三地的節度使,擔負東北地區防御重任,逐漸擴張勢力。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故選AD?!窘馕觥緼D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4、臨洮遼東靈渠【分析】【分析】為了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統一,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還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抵御匈奴。秦始皇還派兵統一了東南、嶺南等地區,開發那里的經濟,興修了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故答案為:臨洮、遼東、靈渠。
【點評】本題考查了秦長城和靈渠。15、960年趙匡胤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分析】【分析】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政權,后定都會寧。故答案為:960年;趙匡胤、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
【點評】本題考查了遼、北宋、金的建立。16、略
【分析】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聞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北宋興起,成為后來著名的瓷都的是景德鎮.
故答案為:
唐三彩;景德鎮.
本題唐三彩;景德鎮為切入點;考查中國手工業發展.
本題以唐三彩;景德鎮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唐三彩;景德鎮17、略
【分析】唐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分別是居民的住宅區和商業區;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它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都城;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重點掌握唐朝的都城.【解析】×18、略
【分析】春秋時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諸侯爭霸.春秋時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為了爭奪領土和人民,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戰國七雄指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
故答案為: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本題考查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即可作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解析】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齊;楚;秦;燕;趙;魏;韓19、略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元謀人的識記能力。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故填:元謀人。(2)本題考查北京人的相關知識。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遠古文化的寶庫。故填:北京人。(3)本題考查半坡人的相關知識。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黃河流域,屬內陸地帶,干旱地區,受氣候影響,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故填:半坡人。(4)本題考查學生對黃帝和炎帝的識記能力。相傳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炎帝號稱神農氏,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后人尊稱黃帝、炎帝為“人文始祖”。故填:黃帝。【解析】(1)元謀人;(2)北京人;(3)半坡人;(4)黃帝。20、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國歌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有制定《共同綱領》,起到臨時憲法作用。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大會確定五星紅旗為國旗,以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北平改名為北京作為新中國首都;新中國采用公元紀年等。因而答案填:《義勇軍進行曲》,聶耳。【解析】《義勇軍進行曲》,聶耳。
四、判斷題(共1題,共8分)21、×【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時畢昇的主要發明創造。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方法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而雕版印刷術出現唐朝時期,并非畢昇所發明,唐朝印制《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五、材料題(共1題,共2分)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夷狄”與“中華”相對,指的是少數民族,材料一的意思是過去的統治者只重視中原漢族,輕視邊疆的少數民族,我與他們不同,我對各民族一視同仁。這種一視同仁的政策,體現了當時在位的統治者唐太宗采取了民族平等的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641年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文成公主入藏,當時吐蕃的贊普是松贊干布。(3)本題考查金城公主入藏。根據材料三“又蒙降金城公主”可知,材料三記載了8世紀初期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事件。帝舅宿親,是指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親,所以唐中宗算起來是尺帶珠丹的舅家,因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養女,尺帶珠丹與唐玄宗是同輩的,所以要稱唐中宗為娘舅,舅宿親指的就是這段姻親關系。
(4)本題考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意義。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文成、金城兩位唐朝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促進唐朝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流;由材料三“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可以看出文成、金城兩位唐朝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密切了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有利于保持和平環境,使人民生活安康。
【解析】(1)唐太宗。唐太宗對少數民族和漢族一視同仁。體現了唐太宗開明平等的民族政策。因此被尊稱為“天可汗”。
(2)唐太宗。松贊干布。
(3)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事件。因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成親,唐朝皇帝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4)促進唐朝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系;保持和平環境,使人民生活安康。六、簡答題(共4題,共20分)23、略
【分析】
本題以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線為切入點;考查隋;元、明、清關于統一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隋、元、明、清關于統一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解析】(1)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定都長安.楊堅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楊廣率大軍攻入建康滅陳,統一南北;隋朝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2)為了管理遼闊的疆域;元朝統治者實行了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廣大,為了有效實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就是從元朝開始的.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由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地區.
(3)明朝時期;在地方上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分封諸王,駐守地方.
(4)清朝順治帝時期賜予達賴五世以“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時期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1727年,清政府設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這些措施的實行,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管轄.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后正式建省.臺灣和西藏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中央政府對這些地區進行有效的管理.
故答案為:
(1)589年;隋朝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2)實行行省制度;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由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地區.
(3)在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分封諸王,駐守地方.
(4)對臺灣:先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后正式建?。畬ξ鞑兀捍_立了對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物.臺灣和西藏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中央政府對這些地區進行有效的管理.(答出其中一點即可,言之有理也可)24、(1)圖1耒耜:河姆渡時期距今大約有七7000年。
(2)圖2鐵農具:春秋時期出現;戰國時期推廣。
(3)圖3是牛耕圖:至遲春秋末年出現;戰國時期推廣。
(4)推廣使用的影響: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痉治觥俊痉治觥浚?)本大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第一題圖1耒耜;讀圖1知道,耒耜是許多用水牛等動物肩胛骨制成的工具。這是在我國河姆渡聚落遺址出土的農業耕作工具。河姆渡時期距今大約有7000年。
(2)第二題圖2鐵農具;讀圖2知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耕作工具。依據教材結合史料分析:西周時期,人們使用木制;石制工具進行生產,春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到了戰國時期才開始廣泛應用。鐵器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3)第三題圖3是牛耕圖。讀圖3知道是牛耕的使用。史料分析:春秋時期已出現了牛耕。那時的人常以“?!?;“耕”作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說明戰國時期推廣使用。
(4)第四題考查的是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推廣使用的影響。依據教材結合歷史知識分析:鐵器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鐵犁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點評】中華文明的起源·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25、(1)唐太宗。
(2)他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偉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訓。
(3)他把君與民的關系比喻成水與船的關系。關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4)“貞觀之治”。
(5)他的主要政績是:①輕徭薄賦,發展生產。②注意“戒奢從簡”③合并州縣。④任用賢才重視納諫?!痉治觥俊痉治觥浚?)唐貞觀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唐太宗對荀子和魏征的這一觀點十分欣賞,在與君臣討論國家的治理問題時,多次引用和發揮了這一觀點。他在《論政體》一文中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p>
(2)因為唐太宗看到前面的王朝的滅亡很多都是因為農民的起義。說明唐太宗對君民關系認識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
(3)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可以載舟,也可以淹沒舟。說明唐太宗對君民關系認識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興亡的決定性力量,要以民為本,注重民生。
(4)在李世民統治期間,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較大的發展,形成了非常繁榮昌盛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5)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勵精圖治,使得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具體來說,唐太宗任用賢能,虛心納諫,重用魏征等諍臣;并采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等等。
【點評】唐太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橡膠帶的耐化學品性能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設備維護考核試卷
- 家具行業品牌合作與資源共享考核試卷
- 天津市第二新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3月) 數學試題(含解析)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 山西省大同市常青中學校等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稽陽聯誼學校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4課《梅花魂》精美課件
-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天立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貫徹落實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方案指導意見
- 工程甩項合同協議
- 2025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學復習分類匯編《函數綜合題》含答案解析
- 金融工程重點總結
- 漁業資源與漁場學課件藍點馬鮫學習資料
- 2025年度毛絨玩具采購合同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河北版
- 員工入職申請表(完整版)
- 《內河運輸船舶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知識培訓
- 2024年重慶A卷中考滿分作文《美不止一個答案》
- 做好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