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 3-2020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_第1頁
T-CTS 3-2020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_第2頁
T-CTS 3-2020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_第3頁
T-CTS 3-2020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_第4頁
T-CTS 3-2020 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30P66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Trafficsignssetting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發布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3.1術語和定義 3.2縮略語 24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 2 24.2一般要求 24.3性能要求 25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 35.1一般規定 5.2設置要求 5.3質量控制 附錄A(資料性附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場景 A.1距離目的地≥10km且區間范圍有出口的智慧高速交通標志設置 A.2橋梁、隧道、長度≥3km的坡道,以及立交樞紐路段,可變限速標志設置 6A.3視距不足的彎道、坡道,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 I本標準參照GB/T1.1-2020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提出并歸口管理。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江蘇科創車聯網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賽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德云圖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市慧行車聯網有限公司、江蘇天安智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廬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蘇鏈路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滁州賽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紫荊花開智能網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本標準起草人員:劉干、周德凱、楊登松、鄒申、王昊、馬庚華、鄭長江、崔宗芳、張為峰、丁閃閃、劉志、姜明、華賢平、楊雷、祝凱、楊美華、李曉強、陳勇、張全兵、黃翔。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可能涉及相關專利,本文件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1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指南本標準規定了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分類、工藝、性能以及設置要求等。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擴)建智慧高速公路建設,以及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設。其它公路、城市道路智慧化改造建設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768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T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GB/T23827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30699道路交通標志編碼GA/T484LED道路交通誘導可變信息標志JTGD82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T/CSIA001面板顯示主動發光交通標志3術語和定義、縮略語3.1術語和定義GB5768、GB50688、GB51038、JTGD82中的術語和定義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智慧高速公路smartexpressway應用現代通信、數據采集、智能傳感、物聯網、云計算、高精地圖等技術,感知并融合車、路、環境、事件等多源數據信息,在路側或云平臺在線計算決策并形成交通安全預警、交通流調度和路徑誘導等策略,實時發布,能夠為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提供服務的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smarttrafficsignsofsmartexpressway設置于智慧高速公路,具有網絡通信、智能傳感等設備,能夠與車、路、環境、事件等多源數據信息與云平臺進行連接,上傳和接收數據信息并實時發布的交通標志。智能網聯交通標志trafficsignsofintelligentconnected為人工視覺和機器視覺提供信息識別的交通標志。包括:能夠依托云平臺遠程感知標志位置、方向和狀態的靜態信息標志和能夠依托云平臺實時發布、上傳、接收動態數據信息的動態信息標志。2數字化交通標志digitaltrafficsigns采用數字化通信方式將地理信息、交通規則信息、環境狀態信息等內容傳遞給自動駕駛車輛和云平臺的交通標志。靜態信息標志roadsidefacilitiesofnovariablesigns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不可變的交通標志。動態信息標志roadsidefacilitiesofvariablesigns智慧高速公路中信息部分或全部可變的交通標志。數據鏈單元smartdatachainunit采用現代通信和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對智能網聯環境下道路各節點的通信集成、數據集成、算法集成,實現各類數據的充分融合、高效傳輸和主動控制的設備。3.2縮略語下列縮略語使用于本文件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CCPCChinaCommunicationsProductCertification中國交通產品認證4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4.1.1按照功能分為:智能網聯交通標志、數字化交通標志。4.1.2按照信息內容是否可變分為:靜態信息標志、動態信息標志。4.2一般要求4.2.1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各功能模塊、供電系統、板面、桿件、基礎底座應一體化設計。4.2.2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板的結構性能應符合GB/T23827的規定。4.2.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設計使用壽命:整體結構部件不少于7年,易損件不少于3年。4.3性能要求4.3.1靜態信息標志和動態信息標志信息不可變的部分,均應具備逆反射性能,并符合GB/T18833的IV類技術指標。4.3.2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在晴朗夜間時,人工視覺在無需借助車輛燈光等入射光源的條件下有效視認距離應≥200m;在雨霧等低于200m能見度條件下,人工視覺、機器視覺在能見度范圍內應能清晰識別。4.3.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應支持RS-485、RS-232、RJ45100M/1000M、4G/5G等通信接口。數字化交通標志還應支持5905MHz~5925MHz(又稱“5.9GHz”)頻段的短程直連通信功34.3.4云平臺與智能網聯交通標志信息感知準確率達到99.99%。動態數據信息每分鐘刷新≥14.3.5數字化交通標志向車載智能設備傳遞數據準確率達到99.99%,感知延時低于20ms,智能化動態策略通信時延低于100ms。5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5.1一般規定5.1.1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應按照科學、安全、精準、環保的原則,在滿足相關強制性標準規范的基礎上進行設計。5.1.2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設計宜由設計、建設、研發單位聯合開展。5.1.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在設計階段參照機電整機設備設計原則。5.1.4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身份編碼應包括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位置信息應包括高速公路的編號和樁號、經緯度、海拔高度,身份信息應符合GB/T30699的規定。5.1.5為0至3級自動駕駛服務的智慧高速公路,應設置智能網聯交通標志;為4至5級自動駕駛提供服務的智慧高速公路,應設置數字化交通標志。5.1.6智慧高速公路的限速標志應采用動態信息標志。5.1.7動態信息標志的數據信息源應經相關管理部門采信。5.1.8整體的、獨立的LED信息屏不可替代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5.1.9智慧高速公路應設置氣象監測設備。5.1.10智慧高速公路的出口路段宜采用面板顯示主動發光標志,并符合T/CSIA001的規定。5.1.11面板顯示主動發光交通標志在開啟光源狀態時應為常亮模式。5.1.12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應采用電網供電,重要地點的標志宜在斷電狀態下能維持連續工作≥24h。5.1.1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通信、定位、網絡、傳輸等技術應穩定、可靠。5.2設置要求5.2.1距離目的地≥10km且區間范圍有出口的指路標志,宜發布到達前方目的地所需的行程時間、通行狀況等信息。5.2.2橋梁、隧道、長度≥3km的坡道以及立交樞紐路段,可變限速標志應關聯交通流和氣象、環境狀態等數據,通過數據鏈單元(簡稱為SDCU)進行融合應用。5.2.3視距不足的彎道、坡道,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應關聯視距不足區域的環境狀態數據,通過數據鏈單元進行融合應用。5.2.4交通事故多發的路段,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應關聯事件和環境狀態等數據,通過數據鏈單元進行融合應用,實時發布交通安全預警或控制策略。5.2.5施工作業區路段,應設置移動式智能網聯標志,關聯位置、車道等數據,通過數據鏈單元進行融合應用,實時發布交通安全預警和速度控制策略。5.2.6常見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場景參見附錄A。5.3質量控制45.3.1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應符合設計圖紙采用的技術標準。生產商應具有執行該技術標準的檢驗合格證書及質量體系管理能力。5.3.2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屬于強制檢測認證的產品或功能部件應具有認證證書,應優先選用通過CCPC交通產品認證合格的產品。5.3.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的軟件應具有軟件著作權證書并通過第三方軟件產品檢測合格。5.3.4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在投入使用之前應對照4.3的性能要求進行測試。5.3.5在智慧高速公路通車之前宜實施交通安全運行與效果評價。5附錄A(資料性附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場景A.1距離目的地≥10km且區間范圍有出口的智慧高速交通標志設置如圖A.1。圖A.1距離目的地≥10km且區間范圍有出口的智慧高速交通標志設置A.1.1包括:智能網聯交通標志或數字化交通標志、數據采集設備、通信系統、數據鏈單元、云平臺等。(1)數據采集設備包括:視頻、紅外、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氣象監測設備等。其中氣象監測設備功能包括:空氣能見度、溫濕度、地面積水與冰雪狀態等。(2)數據鏈單元可根據系統功能需求定制開發。A.1.2發布到達目的地所需行程時間:根據指向地點的空間距離和相鄰路網狀態,除顯示距離外,實時發布到達地點所需行程時間。A.1.3發布通行狀況:根據指向地點的相鄰路網運行狀態,實時發布通暢(綠色)、緩行(黃色)、擁堵(紅色)信息。A.1.4基于通信系統和數據鏈單元實現以下功能:(1)靜態信息標志的位置、方向、狀態在云平臺遠程感知。(2)動態信息標志與云平臺互聯互通。(3)數字化交通標志與自動駕駛車輛、云平臺互聯互通。(4)數字化交通標志與自動駕駛車輛建立直連通信,推送目的地距離和時間信息,以及交通狀況信息。6A.2橋梁、隧道、長度≥3km的坡道,以及立交樞紐路段,可變限速標志設置如圖A.2。圖A.2橋梁、隧道、長度≥3km的坡道,以及立交樞紐路段,可變限速標志設置場景A.2.1包括:智能網聯可變限速標志或數字化可變限速標志、數據采集設備、通信系統、邊緣計算、云平臺等構成。A.2.2關聯交通流量與行車速度、氣象環境、作業事件、交通事故等數據,動態調整限速值,以保障安全和提高通行能力。A.2.3可變限速標志與云平臺互聯互通,向車輛實時推送告知信息或者與自動駕駛車輛建立直連通信實施車速控制策略。7A.3視距不足的彎道、坡道,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如圖A.3。圖A.3視距不足的彎道、坡道,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標志設置A.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