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 人體的營養和呼吸(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6 人體的營養和呼吸(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6 人體的營養和呼吸(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6 人體的營養和呼吸(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6 人體的營養和呼吸(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人體的營養和呼吸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與功能1.(2023·眉山)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要適當多吃奶、蛋、魚、肉等食品,從而有利于身體生長發育,這是因為這些食品中富含()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2.(2022·青海)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通過插柳枝、戴香包、包粽子等活動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粽子中的糯米主要為人體提供哪類營養物質()A.脂肪 B.糖類 C.蛋白質 D.維生素3.(2021·大慶)食物中所含的六類營養物質中,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一組是()A.糖類、脂肪、蛋白質 B.糖類、水、無機鹽C.糖類、脂肪、維生素 D.糖類、水、維生素2: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作用1.(2023·自貢)下列疾病與其致病原因,不匹配的是()A.紅綠色盲——缺乏維生素AB.佝僂病——缺乏維生素DC.唐氏綜合征——染色體數目異常D.侏儒癥——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2.(2022·常德)在某樓房倒塌的意外事件中,有位女孩埋在廢墟中88小時后最終獲救。當時讓這位女孩生命得以延續的最必需的營養物質是()A.水 B.糖類 C.蛋白質 D.無機鹽3.(2021·平涼)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C的一組是()A.橙子、柑橘 B.牛肉、羊肉 C.饅頭、大餅 D.牛奶、雞蛋3:食物的消化1.(2023·濱州)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8是肝臟,分泌的膽汁通過血液運輸到小腸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5是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消化多種營養物質D.6是小腸,是脂肪開始進行化學性消化的器官2.(2023·隴南)如圖為某同學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下列對實驗過程及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本實驗的對照組是①號試管B.①號和②號試管對照,可以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C.放在37℃溫水中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D.滴加碘液后,③號試管變藍,①號和②號試管不變藍3.(2023·懷化)右圖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代表淀粉,在口腔內分解成麥芽糖B.甲代表淀粉,在口腔內分解成葡萄糖C.乙代表蛋白質,在小腸內分解成氨基酸D.丙代表脂肪,在胃內不被消化4.(2022·咸寧)人體每天都要攝人一定量的食物,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會通過消化系統消化和吸收。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部分器官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②分泌的膽汁能直接分解脂肪B.③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④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D.⑤分泌的胰液不含消化酶5.(2022·泰州)圖表示某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內的含量變化曲線,據此判斷該物質的消化場所及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A.口腔和胃葡萄糖 B.胃和小腸氨基酸C.胃和大腸氨基酸 D.小腸和大腸脂肪酸6.(2022·濰坊)某生物興趣小組通過實驗發現,胃蛋白酶能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成簡單的營養成分,而對淀粉卻不起作用。這種現象說明酶具有()A.高效性 B.專一性 C.多樣性 D.穩定性7.(2021·銅仁)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圖。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是()A.① B.② C.③ D.④8.(2021·廣元)如圖中甲、乙、丙曲線分別表示三類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曲線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B.d是消化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C.丙曲線對應的物質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D.消化乙曲線對應物質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9.(2021·常州)下圖為某同學探究“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設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葡萄糖B.2號試管中的淀粉會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C.滴加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2號試管變藍D.兩支試管放在37℃溫水中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4:營養物質的吸收1.(2023·連云港)如圖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豬小腸內表面結構時需要將一段小腸橫向剪開B.a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C.環形皺壁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2.(2022·海南)下列有關消化和吸收的說法錯誤的是()A.膽汁中的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B.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C.小腸內壁有大量的腸腺有利于消化D.胃壁內有胃腺,可分泌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3.(2021·黔江)若把一個成年人的小腸絨毛都展開,它的面積接近半個籃球場大小。圖示意一段小腸、皺襞及小腸絨毛結構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小腸內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B.小腸的蠕動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幫助營養物質的吸收C.小腸絨毛壁和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層細胞構成D.與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適應,小腸內表面的皺襞和小腸絨毛顯著增大了面積5: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1.(202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于“平衡膳食寶塔”的敘述合理的是()A.糖尿病人應該多吃Ⅰ層食物 B.Ⅱ層食物攝入不足易患侏儒癥C.青少年應多吃Ⅲ、Ⅳ層食物 D.缺鐵性貧血應多補充V層食物2.(2023·成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購買安全可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B.購買食品要檢查包裝和生產日期C.生、熟食品的制作可以不用分開D.利用冰箱冷藏食品時間不宜過長3.(2022·大連)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合理營養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某同學設計和烹制了一頓午餐:米飯、紅燒肉、清蒸魚、豆腐湯。為使這頓午餐符合合理營養原則,應添加()A.饅頭 B.醬牛肉 C.雞蛋羹 D.涼拌菠菜4.(2022·益陽)小明想用涼面作為午餐主食,為保證合理營養,最好搭配下列食物中的()A.黃瓜、空心菜 B.蒜苔炒肉、蘋果C.牛奶、紅燒肉 D.雪碧、薯條5.(2021·深圳)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發芽的馬鈴薯可以吃B.變質的食物經過高溫加熱后就可以食用C.發霉的食物,只要去掉發霉的部分就可以食用D.去超市買肉的時候要看清檢疫標志6.(2021·新泰)學生的一日三餐應為身體供應的熱量比例最好是()。A.早∶中∶晚=3∶4∶3 B.早∶中∶晚=1∶6∶3C.早∶中∶晚=2∶6∶2 D.早∶中∶晚=4∶3∶36: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2023·德州)當人們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氣時,該病毒通過呼吸道到達肺部的途徑是()A.口→喉→咽→氣管→支氣管→肺B.鼻→口→咽→喉→氣管→肺C.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D.鼻→喉→氣管→支氣管→肺2.(2023·廣安)下圖表示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構成B.⑥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實現C.⑥擴張時完成呼氣D.②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3.(2023·連云港)人體的呼吸運動可以實現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如圖所示的哪種組合表示肺處于呼氣狀態()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4.(2022·沈陽)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A.肺 B.氣管 C.鼻 D.喉5.(2022·營口)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溫度與體溫相差很大,但我們的肺卻沒有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這是因為呼吸道可以____吸入的空氣()A.濕潤 B.清潔 C.溫暖 D.干燥6.(2022·江油)人的肺活量是指()A.平靜狀態時極力呼出的氣體量 B.盡量深吸后極力呼出的氣體量C.運動狀態時極力呼出的氣體量 D.肺部能儲存的最大氣體量7.(2021·青島)如圖是人體消化和呼吸系統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B.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③能徹底清潔人體吸入的氣體 D.④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唯一場所8.(2021·蘭州)下列有關人體氣體交換的敘述,錯誤的是()A.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的途徑依次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B.當人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舒張,胸廓容積增大C.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外纏繞著許多毛細血管,利于進行氣體交換D.肺泡里氣體交換的結果是靜脈血變為動脈血9.(2021·隨縣)與人體代謝有關的各個系統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圖中①、②、③、④可分別表示()A.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B.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C.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D.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7:肺內的氣體交換1.(2023·荊州)下圖是人體呼吸全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應的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③過程中的氧氣直接在血漿中運輸,不需要借助紅細胞B.②、④過程中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擴散作用來實現的C.呼吸道包括鼻、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D.人在平靜狀態下呼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2.(2023·煙臺)如圖表示人體內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B.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C.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利于氣體交換3.(2022·淮安)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下列能夠直接提供維持生物體生命活動能量的是()A.水 B.無機鹽 C.維生素 D.ATP4.(2022·海南)如圖所示血液流經人體器官b時,血液中有關物質含量的變化趨勢可用曲線X或Y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b代表肺,則曲線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B.若b代表腎臟,則曲線X表示尿素含量的變化C.若b代表小腸,則曲線Y表示飯后葡萄糖含量的變化D.若b代表眼球,則曲線Y表示氧氣含量的變化5.(2021·青島)如圖為人體呼吸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①表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過程②后,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C.過程③中氧氣的運輸主要靠血漿D.過程④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6.(2021·賀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實質上包含如下幾個連續的過程:①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②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③氣體隨血液流動④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⑤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以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過程通過呼吸運動實現B.②和④過程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C.氧氣在循環系統中通過紅細胞運輸D.⑤過程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綜合測試之實驗探究題1.(2023·成都)蛋白質在人體消化道內的分解從胃開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強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食物成分進入小腸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種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質最終被分解為氨基酸。某生物小組發現,把清蛋白加入瓊脂(瓊脂是一種凝固劑,加熱后為液態,冷卻后為“果凍”狀固態)中,瓊脂會變渾濁;當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瓊脂就會變得透明。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質是否受酸堿性的影響,該生物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將加熱溶化的瓊脂與清蛋白均勻混合,倒入培養皿中。待冷卻凝固后,在渾濁的清蛋白瓊脂培養基上鉆出A、B、C三個大小相同的凹孔。步驟二:在每個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類型的酸堿緩沖劑(緩沖劑用于設置相應的酸堿性環境),如圖所示。設置5個相同的培養皿,編號為1~5號。步驟三:把培養皿放在適宜溫度的恒溫箱中24小時后,測量每個凹孔周圍透明區的直徑,結果如下表。組別加入的緩沖劑類型凹孔周圍透明區的直徑(mm)1號2號3號4號5號平均值A酸性緩沖劑21322?B中性緩沖劑8116978.2C堿性緩沖劑222023242122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變量是。該實驗的步驟三中,培養皿應放在(填“20”或“37”或“50”)℃的恒溫箱中,原因是。(2)上表實驗結果中,A組凹孔周圍透明區的平均直徑為mm。實驗中要收集5個培養皿的測量結果,并計算平均值的目的是。(3)根據上表實驗結果,你能得出的實驗結論是。(4)為了進一步探究堿性緩沖劑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質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個凹孔做對照,該凹孔中應加入:。2.(2022·淄博)某小組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做了如下實驗:①稱取了等量的五小塊新鮮饅頭,四塊切碎后分別放入1~4號試管,第五塊直接放入5號試管。②實驗處理方式和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試管加入的液體攪拌程度水浴溫度水浴時長碘液實驗現象12mL唾液充分攪拌37℃10分鐘2滴不變藍22mL唾液充分攪拌100℃10分鐘2滴變藍32mL清水充分攪拌37℃10分鐘2滴變藍42mL唾液充分攪拌37℃3分鐘2滴部分變藍52mL唾液不攪拌37℃10分鐘2滴部分變藍(1)實驗中,把饅頭塊切碎和充分攪拌模擬的是。(2)1號和2號試管進行對照,變量是。(3)若用1號和3號試管進行對照,探究的問題是?水浴溫度選擇37℃的原因是。(4)分析1號和4號試管的實驗現象,4號部分變藍的原因是。(5)在饅頭消化過程中,牙齒、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聯系?。3.(2021·寧夏)某校生物學實驗小組,針對唾液對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實驗材料:饅頭、唾液、碘液、清水。實驗用具:燒杯、試管、量筒、玻璃棒、溫度計、酒精燈等。實驗方案:如下表。試管編號甲乙丙饅頭碎屑等量碎屑等量碎屑等量碎屑加入的液體2mL唾液AB攪拌程度充分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保溫37℃水浴保溫10min0℃水浴保溫10min加入碘液每支試管中各加入2滴分析回答問題。(1)你對該實驗作出的假設是。(2)為了證明你的假設,選取甲試管和乙試管進行實驗,在表中乙試管的A處應加入。本實驗的變量是。(3)將試管放到37℃水浴中保溫是為了與人體溫度接近,使唾液發揮最佳作用。(4)向甲、乙試管中分別滴加2滴碘液,不變藍的是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5)為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唾液消化作用的影響”,可選取試管和丙試管進行實驗。表中丙試管的B處加入的物質是。(6)實驗中,將饅頭切成碎屑模擬了,充分攪拌模擬了。綜合測試之資料分析題1.(2023·涼山)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并與神舟十五號乘組空間站成功對接。半年前,神舟十四號乘組帶回了經過120天空間培育的水稻種子,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也是水稻首次在太空結籽。水稻是人類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未來載人深空探測生命支持系統的主要候選糧食作物。每100克可食用稻米中所含營養物質的量如下表。請回答問題。糖類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E鈣鐵鋅77.2g7.4g0.8g0.7g0.46mg13mg2.3mg1.7mg(1)由上表可知,水稻的營養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其主要功能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2)從7月29日注入營養液啟動在軌太空實驗,至11月25日結束實驗,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發育全過程。請你推測培養液中至少應該包含和等成分,吸收這些營養成分的主要器官是。(3)你認為在太空中研究水稻生長發育的意義是(答出一點即可)。2.(2022·郴州)閱讀材料,分析評價下列實驗,并回答問題。生活中,食物如果保存不當,就容易腐敗變質。如果人吃了,就可能會引發相關疾病。為了探究腐敗變質的食物是否會對人體的腸道產生危害,某興趣小組以健康小白鼠為研究對象,利用豆漿等進行實驗。實驗方案:

一、準備新鮮無霉變的黃豆500克,提前制作豆漿并滅菌,冷卻備用;

二、將備用的滅菌豆漿分成2份,對其中一份接種霉菌,另一份不做接種處理,25℃恒溫培養24小時;三、選取20只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隨機分成A、B二組,進行等量豆漿灌胃處理,每天相同時間段灌胃一次(具體灌胃處理方法如下表),其他食物、飲水等條件相同且適宜,能滿足小白鼠正常生存;

四、在適宜條件下,連續喂養3天后,統計每組中有腸炎狀況的小白鼠數量。具體處理方法如下:組別小白鼠數量(只)處理方法A10灌胃滅菌后未接種霉菌的豆漿3mLB10灌胃滅菌后接種霉菌的豆漿3mL分析回答問題:(1)該實驗的探究課題是?(2)該實驗的變量是,設置A組的目的是。(3)預期結果與預測結論:預測1:若A組小白鼠和B組小白鼠都沒有出現腸炎癥狀,則說明。預測2:若A組小白鼠沒有出現腸炎癥狀,而B組小白鼠大多數出現腸炎癥狀,則說明。3.(2021·鄂爾多斯)材料分析材料一: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武漢迅速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對肺功能嚴重受損的危重患者,采用體外膜肺氧合裝置(人工肺,見下圖),代替肺完成相應功能,救治患者。材料二:自公元5世紀起,三次鼠疫大爆發,造成約1.4億人死亡。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叫黑死病。(1)當人體最初感染病毒時,呼吸道黏膜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會發揮作用,這種免疫類型的特點是。(2)醫生采用“人工肺”對患者進行緊急救治時,“人工肺”可以代替肺完成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圖中“隔離膜”模擬了人體肺部的。(3)對無癥狀感染者要進行醫學隔離,無癥狀感染者屬于傳染病流行三個基本環節中的。(4)截止到2021年6月15日,我國已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9億劑次,疫苗進入人體后,刺激體內細胞產生抗體。(5)從傳染病角度看,新冠病毒和鼠疫桿菌是,鼠疫桿菌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綜合測試之讀圖理解題1.(2023·泰安)飲食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我國科研人員綜合研究了心血管病與飲食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2002-2018年我國全谷物、堅果、蔬菜、水果、紅肉(主要指家畜的肉)的平均消費量呈上升趨勢,然而除紅肉攝入量高于中國國家膳食指南中規定的推薦水平外,其他食物平均攝入量仍低于推薦水平,這些因素成為引起缺血性心臟病的飲食風險因素。下圖顯示2002年、2010年、2015年、2018年飲食風險因素與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相對比例的關系。請分析回答:(1)據圖可知,導致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相對比例較高的前三位飲食風險因素是。2018年導致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相對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的飲食風險因素是。(2)紅肉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在人體消化道內最終被消化為,該物質通過小腸皺膜上的進入循環系統。紅肉還含有較多的,攝入量過多可能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閉塞成形成血栓,引起心血管病等。(3)預防缺血性心臟病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全谷物、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在合理膳食的同時,還要做到經常,增強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2.(2023·眉山)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各系統間既有分工又有協調配合。下圖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的示意圖,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系統,①~③代表生理過程,④~⑤代表相關氣體。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①過程主要由A系統的器官承擔,為適應此功能,該器官具有哪些結構特點?(答出一點即可)。(2)B系統與外界氣體交換是通過等肌肉(答出一種即可)的收縮舒張引起胸廓體積的變化而實現的。氣體⑤進入血液后,主要由細胞中的與之結合,進而加以運輸。(3)正常人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卻無葡萄糖,這主要是由于C系統的[]作用([]內填序號,下劃線上填生理過程)。(4)圖中各個系統間能協調配合地進行生理活動,主要依賴于系統的調節作用。3.(2022·綿陽)以淀粉為主的食物代謝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標號①~④代表人體器官,箭頭代表有關物質的去向。回答下列問題:(1)淀粉在①內被初步消化成,最終在小腸內被(填兩種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分解為葡萄糖。(2)小腸內壁特有的,增大了小腸的吸收面積。葡萄糖被小腸吸收后進入血液,最先到達心臟的,然后隨血液進行循環。(3)血液中的葡萄糖最終被運往人體各組織細胞,通過呼吸作用為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其中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氣來自(填標號)。(4)部分葡萄糖進入原尿后,被腎小管到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除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過以汗液的形式排出。4.(2022·北京市)呼吸道是氣體進出人體的通道,需時刻保持通暢。(1)圖1為人體呼吸系統結構模式圖。正常吞咽時,會厭軟骨會蓋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