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學緒論“美”是什么?“美”來自哪里?人與觀照對象形成審美關系時,“美”才會出現。審美關系的特點:1、感性2、自由3、整體4、情感審美現象“關系在先”原則審美現象審美主體審美關系審美客體審美現象具有歷史性人類對審美現象的反思可分為三個階段審美意識——不明晰的審美追求美學思想——自覺的理性認識美學學科——獨立系統的理論體系1750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嘉登《美學》一書問世,標志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最初的名稱是“感性學”,因為鮑姆嘉登非常強調人的感性認識。美學的誕生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以藝術活動為典范的現實的審美活動。美學是關于審美現象的綜合性的人文學科美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定位貌似“無用”之美學實則志于萬世之真理也,是人類知識感情的慰藉者,有其無用之大用也。
——王國維美學的重要性美學的歷史“美是難的”:美本身存在悖論有一個美本身、善本身等等,……我們都假定一個單一的理式,假定它是一個統一體而稱它為真正的實在。——柏拉圖《斐多篇》美要依靠體積與安排,一個非常小的活東西不能美,因為我們的觀察處于不可感知的時間內,以致模糊不清,一個非常大的活東西也不能美,因為不能一覽而盡,看不出它的整一性。——亞里士多德《詩學》物體美是由于分享一種來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普洛丁《九卷書》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的神圣的比例關系上。——達芬奇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種性質……美只存在于觀賞者的心里,快感與痛感是形成美與丑的真正本質。——休謨一個物體之所以美是由于人覺察到它身上的各種關系,我指的不是由我們的想象力移植到物體上的智力的或虛構的關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實的關系。——狄德羅判斷某一對象美或是不美,我們不是把表象憑悟性聯系于客體以求得知識,而是憑借想象力聯系于主體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康德《判斷力批判》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要把這兩方面調和成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黑格爾《美學》孔子以倫理道德的善來解釋美。孟子以從個體人格精神建構展示美育善的聯系。陸機提出“詩緣情”,劉勰提出“神思”“風骨”“物色”,王昌齡提出“詩有三境”,均促成了文的自覺。李贄提出“童心說”,主張一切詩人自然地表現人的性情。代表了明代中葉起出現的具有個性解放色彩的浪漫主義思想觀念。這種“主情說”在清代也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本身無所謂美丑,它們美或不美,是人給它們的評價。……美是一種觀念。——呂熒物的形象是不依賴于鑒賞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賴于鑒賞者而存在的。客觀事物的美的形象關系于客觀事物本身的實質,……而不決定于觀賞者的看法。——蔡儀美是客觀方面某些事物、性質和形狀適合主觀方面的意識形態,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完整形象的那種特質。……美既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不過這里客觀性與主觀性是統一的……——朱光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房按揭購房合同
- 吊裝運輸服務合同
- 砂石采購合同
- 建筑施工分包三方合同
- 工程安全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勞務分包木工分包合同
- 手房買賣定金合同書
- 香港的勞務合同
- 病情合同協議
- 融資協議合同
- 2025-2030中國律師事務所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代生孩子合同標準文本
- 中職生對口升學模擬考試醫學類專業課綜合試卷
- 2025年小學時事知識試題及答案
- (完整版)特殊教育與隨班就讀
- 旋流風口RA-N3選型計算表格
- 《VB程序結構基礎》課件教程
-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現場從業人員配備標準
-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地理(湖北卷)
- 沙塘灣二級漁港防波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