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80-2022 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_第1頁
DB41T 2280-2022 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_第2頁
DB41T 2280-2022 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_第3頁
DB41T 2280-2022 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_第4頁
DB41T 2280-2022 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I 2 5 8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君、周恒、馬恒章、呂華彬、李春生、張云濤、杜棪、張肖剛、狄夢1路橋用泡沫輕質土應用技術規程本文件適用于泡沫輕質土在橋梁、公路、地下空間等工程領GB/T18046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50119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GB/T51003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CJJ/T177氣泡混合輕質土填筑工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JTG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24.1原材料4.1.1水泥4.1.2拌和水4.1.3礦物摻和料4.1.3.1粉煤灰4.1.3.2粒化高爐礦渣粉采用S75及以上的粒化高爐礦渣粉,其性能應符合GB/T18034.1.3.3復合礦物摻合料4.1.4泡沫劑4.1.4.2泡沫劑應對環境無污染。泡沫劑經4.1.5外加劑4.2性能4.2.1濕密度等級W400W500450<ρw≤550W600W700W800W900W1000W11004.2.2強度等級最小值按表2的規定執行,抗壓強度試驗按附錄D的44.2.3濕密度與強度W400W500W600W700W800W900W1000W11004.2.4流動度泡沫輕質土宜通過管道泵送,流動度應為180mm±20mm。流動度4.3輔助材料4.3.1鋼絲網4.3.2沉降縫55.1一般規定5.1.1設計應遵循安全性、適用性和經濟性原則,全面調查工程所在地自然條件、工程地質條件和地5.1.2泡沫輕質土設計主要適用于以下工程環境:c)空間狹窄(小)且不規則,應密實充填且對填充自重有要求;e)為改善軟弱地基變形的協調性,路堤填筑荷載應設置過渡處理;5.1.3設計應根據使用功能要求和環境條件具體明確泡沫輕質土的強度等級、濕密度等級和其他性能————5.1.4泡沫輕質土使用時外部應有封閉措施,不應直接暴露使用。5.2性能設計5.2.1泡沫輕質土用作路堤填料時,應根據公路等級、荷載要求、5.2.2泡沫輕質土應用于拼寬路基、陡坡路堤、半路半橋等路堤填筑時,應進行路堤整體穩定性驗算65.2.3應用于路基拼寬設計時,應查明既有路堤的地基處理方案、填料性質、壓實度、路堤沉降變形5.2.4泡沫輕質土填筑路基時,可獨立使用,也可作為擋墻墻后填筑材料。5.2.6當橋墩需要設置護筒或擋墻進行保護時,泡沫輕質土可作為筒內或墻后狹小空間的填充體,其5.2.7當泡沫輕質土用作路面結構底基層時,其強度等級不低5.3結構設計5.3.1查明填筑或填充部位的地質情況,查明既有路基的地基處理方案、填料性質、壓實度及邊坡穩5.3.3用作路基填筑時,橫向頂面5.3.7陡坡路堤抗滑設計或錨固件結構設計宜按JTGD30及永久錨固工5.4輔助工程設計5.4.1在泡沫輕質土澆筑體頂部、底部及其他特殊7a)泡沫輕質土直立澆筑時,外立面應采用符合安全、美觀、環保、生態、耐久、經濟要求的面e)面板采用拉筋固定時,拉筋與面板之間應鎖定牢固,采用土工格柵作為拉筋時,其要求應符f)面板之間勾縫砂漿強度等級應不低于M5.4.4面板采用預制時,面板設計需要符合下列規定:a)單塊面板尺寸以方便預制、搬運和砌筑為原則;b)面板采用實心板時,厚度宜為40mm~60mm;面板采用空心磚時,厚度宜為0.2m~0.5m。混a)泡沫輕質土頂層宜在護欄基礎底座下方設兩層鋼絲網。相鄰兩層鋼絲網的間距一般為30cm~c)護欄沉降縫與泡沫輕質土的沉降縫位置應對應一致。6.1.1泡沫輕質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設泡沫輕質土的濕密度按式(1)計算,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泡沫的質量按式(Mf=Pf?····················································ρw——泡沫輕質土濕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Mc——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水泥的質量,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Ms——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摻合料的質量,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Mw——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水的質量,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Mf——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泡沫的質量,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Mx——每立方米泡沫輕質土中外加劑質量,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ρf——泡沫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8ρc——水泥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ρs——摻合料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6.3.1試配試驗時,應進行濕密度、流動度試驗。當濕密度、流動度試驗滿足要求時,應制取試件并6.3.4當試配強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應調整原材料的用量7.1.1施工前應對施工現場的氣候、地形、地質及構造物等情況進行調查,編制專項施工7.1.2施工前應建立健全質量、環保、安全管理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并進行培訓和7.1.3施工前應做好泡沫輕質土基底交接7.3.3泡沫輕質土制作設備應具有原材料自動化計量功能,在拌和制作泡沫輕質土時,應能調節水泥水9 ↓↓!↓b)泡沫的產生采用壓縮空氣對泡沫劑水溶液加壓,發泡倍7.4.5泡沫輕質土填筑前,根據施工現場邊界條件,先進行澆筑單元、層的劃分,劃分需要符合下列c)相鄰澆筑單元用10mm~20mm厚的夾板支擋間隔分縫,夾板為臨時支檔模板并兼做變形縫填d)除空洞填充、管線回填等工程外,單層澆筑層的厚度一般宜控制在0.3m~1m的范圍,單層7.4.6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時,應采取臨時降水措施并確保基底無積水的情況下澆筑,臨時降水措施7.4.7泡沫輕質土澆筑時,澆筑管宜與澆筑面保持緩傾角度,見圖2。管口應埋入泡沫輕質土內不小及伸縮縫模板部位,避免造成面板底部及接縫處的a)錯誤的澆筑方式b)正確的澆筑方式7.4.8單個澆筑單元內澆筑層施工完畢,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后方能進行下一層的澆筑a)施工前應及時掌握氣溫、雨雪、風暴、汛情等預報,制訂應急預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c)冬期施工,每班完工后應清空各設備及管路中的殘留漿體,并對澆筑管路、施工設備、泡沫雨時,不應進行泡沫輕質土施工;特殊情況需要施工時,應采取特殊措施并進行專項報批,d)當遇大雨、暴雨或持續時間較長的小雨天氣,未硬化的泡沫輕質土表面應采取遮雨措施;e)高溫季節施工,每班完工后應及時清洗拌和設備、儲漿設備、澆筑管路中的漿體,避免因漿a)鋼絲網鋪設前,應檢查其外觀,不應采用有明顯銹跡的鋼絲網;c)鋼絲網搭接時,相鄰兩塊鋼絲網間的重疊寬度不小于0.2me)鋼絲網在泡沫輕質土表面處嚴禁出露,以防止破壞防水層。7.5.2.1當填筑體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防水措施。防水土工膜施工鋪設前,應清除下承層的7.5.2.2在澆筑泡沫輕質土之前應做好基底防、排水工作,坑槽開挖好后宜在最低處開挖寬度不超過7.5.3.1基底應無明顯積水、無松軟土;澆注區平面尺寸不小于設計要求,基底高7.6.2除空洞充填、管線回填工程外,在完成填筑體頂層施工后,應立即對填筑體表面覆蓋塑料薄膜8.1.4新拌泡沫輕質土試樣宜在澆筑管管口制取,試件制品組數及檢測頻率需要符合下列規定:b)相同配合比連續澆筑少于400m3時,取一組試8.2.1原材料質量檢驗的主控項目為泡沫輕質土所用的膠凝材料與泡沫劑,材料進場時,應按規定批8.2.2膠凝材料進場時應對其種類、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及8.2.4泡沫輕質土采用的集料、附屬工程材料,應按規定批次驗收其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8.2.5泡沫輕質土原材料檢驗一般項目需要符合下列規b)不同批次或非連續供應的泡沫輕質土原材料,在不足一個檢驗批情況下,應按同品種和同等c)當采用飲用水作為拌和用水時,可不檢驗;當采用中水、攪拌站清洗水或施工現場循環水等d)泡沫輕質土附屬工程材料可不做進場復檢。8.3.3濕密度的檢驗值應及時填寫在泡沫輕質土澆筑過程檢查記錄表中,合格標準為不大于設計值。流動度與泡沫密度的檢驗值應及時填寫在泡沫輕質土澆筑過程檢查記錄8.4.1成品質量檢驗的主控項目為干密度、抗壓強8.4.2干密度檢測方法按CJJ/T177執行;抗壓強度檢測方法按JG/T266執行。A.1儀器設備A.2試驗材料A.3氣泡群制取a)按稀釋倍率計算好稀釋水和泡沫劑,并將發泡液倒入發泡裝置的容器內;b)啟動發泡裝置,調節閥門,并觀察出口氣泡群質量;c)用量杯在管口接取氣泡群,使氣泡群充滿整個量杯;A.4試驗方法A.4.1氣泡群密度試驗··································pf——氣泡群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精確至0.1kg/m3;m1——量杯加氣泡群質量,單位為千克(kgm0——量杯質量,單位為千克(kg);A.4.2沉降距、沁水量試驗f)用深度游標卡尺量測鋼直尺下沿至方紙片的垂直距離,精確至0.1mm,即為標準氣泡住a)現場取樣:在泵送管出口處制取;a)準備好電子稱,并將其水平放置;···································),m1——量杯加試樣質量,單位為千克(kgm0——量杯質量,單位為千克(kg);消泡試驗a)用塑料桶在施工現場泡沫輕質土的出口接b)用容量筒測試所接泡沫輕質土的初始濕密度P0,按照附錄B方法測試;c)用單手對桶內的泡沫輕質土進行持續攪拌,攪拌時,手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別交替做6次最大消泡濕密度為P6max,按式(C.1)計算濕密度增加率。P0——初始濕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P6max——最大消泡濕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a)試件成型:在鋼模內澆注成型;b)規格數量:100mm×100mm×100mm的e)以(2±0.5)kN/s速度連續均勻地加荷,直至試件破壞,并記錄破壞荷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