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兩課時學案)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素養目標
1.通過自讀課文,把握文章闡述的事理,領會“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道理。
2.通過細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理清說明順序,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索的精神。
3.通過對比閱讀,運用說明文的知識梳理兩篇文章的異同,學習科學家的創新思維。
第1課時
◎重點:把握文章闡述的事理,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理清說明順序。
【預習導學】
1.走近作者。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著名的_、_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經獲得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_獎和星云終身成就大師獎。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阿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機器人系列”_、_《銀河帝國三部曲》等。
背景介紹:這兩篇科普短文選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新疆域》是作者為《洛杉磯時報》科學專欄撰寫的文章的結集。用阿西莫夫自己在本書序言中的話來說,這些文章,是“對科學近期進展的回顧和對導致我們形成清晰知識的歷史成就的重新檢討與評價"。阿
西莫夫認為,“科學是個極具活力的領域,而且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活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科學的新進展而欣喜,“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驚奇"。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是編排在一起的,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的章節里,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關聯。但因說明的內容不同,所以又是各自獨立的。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鳥臀()目骨骼()流逝()
褶()皺攜()帶兩棲()
彗()星潮汐()劫()難
隕()石追溯()遺骸()
金屬銥()地殼()深淵()
拓展:“殼"字另一個音讀_,可以組詞為“_”。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流逝:
(2)潮汐:
(3)劫難:
(4)追溯:
(5)不解之謎:
(6)天衣無縫:
【答案】
1.科普作家科幻小說雨果《基地》《新疆域》
2.túngéshìzhěxiéqīhuìxījiéyǔnsù
háiyīqiàoyuān
ké貝殼
3.(1)像流水一樣消逝。
(2)通常指由月亮和太陽的引力而產生的水位定期漲落的自然現象,這里指海潮。
(3)災難,災禍。
(4)比喻回首或鉤沉往事,探尋事物的本質或淵源。
(5)比喻還沒有弄清楚或令人難以理解的事物。
(6)比喻事物嚴密,沒有一點破綻。
【合作探究】
任務驅動一通讀課文,篩選信息,明確事理。
1.請用“用說明了"的格式概括兩篇短文的內容。
2.從兩篇文章所闡述的事理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答案】
1.用“恐龍無處不有”說明了“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用“被壓扁的沙子”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2.明白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道理。
任務驅動二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理清說明順序。
這兩篇短文都是從某一現象出發,通過分析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得出規律性的認識。請找出作者思考問題的軌跡。
1.《恐龍無處不有》
(1)本文是怎樣展開科學分析的請簡要概括出來。
(2)根據以上的分析,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
2.《被壓扁的沙子》
(1)從文章所寫的內容簡析作者探究科學問題的思路。
(2)簡要說一說本文的說明順序。
一課一法
邏輯順序的種類
明確了邏輯順序的種類,才會有針對性地判斷說明文符合何種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由主到次、由原因到結果、由現象到本質、由特征到用途、由一般到個別、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等,而且這幾種情況都可以前后交換位置來說。另外還有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邏輯順序。
【答案】
1.(1)作者首先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并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呢然后進行假設推理: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板塊構造”理論作為證據→推斷“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中,適合恐龍生活→進一步推斷“泛大陸”后來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
文章一方面解開了“恐龍無處不有"之謎,同時又論證了另一個問題:南極洲的恐龍化石為大陸板塊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2)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推理論證——得出結論。
作者在這里采用的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2.(1)作者先是引出說明對象——“恐龍的滅絕”;然后探討恐龍大滅絕的原因,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隨之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最后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2)《被壓扁的沙子》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說明順序: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研成果→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
2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第2課時
◎重點:通過對比閱讀,運用說明文的知識梳理兩篇文章的異同,學習科學家的創新思維。
【預習導學】
1.下列對兩篇短文的說法不恰當一項是()
A.《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的作者都是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基地》《新疆域》是其代表作。
B.《恐龍無處不有》告訴我們,在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了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C.《被壓扁的沙子》一文讓我們明白了: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D.《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都談到“恐龍滅絕”,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
2.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
3.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么選擇“撞擊說"而否認“火山說”
【答案】
1.B
2.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
3.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作者認為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溫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斷定: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不是火山噴發。
【合作探究】
任務驅動一對比閱讀中發現創造性思維。
1.這兩篇短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請默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并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
(1)兩文相同之處
·學習小助手·
可以從文體、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等方面進行比較。
(2)兩文不同之處
·學習小助手·
可以從說明目的、說明材料、說明角度等方面進行比較。
一課一法
概括說明文的內容
一般的方法等同于記敘文,但說明文也有結合文體特征的概括技巧。
(1)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語段可以合并。應該注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出現在語段的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
(2)用以下術語概括:本文說明了(或“是介紹了")××的結構、特點、功能、前景、影響、作用、用途、成因、使用方法、類型、危害、優點等。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
2.學完課文后,請說一說科學家們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哪些創造性的思維
【答案】
1.(1)①文體相同:這兩篇文章用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一些科學知識,像這樣的文章叫科普說明文。
②內容相關: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
③說明順序:兩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將其解釋清楚。
④說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例如舉例子、作比較,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⑤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⑥都體現出多角度、跨學科地思考、分析問題的思維特征。
《恐龍無處不有》:恐龍——板塊理論,生物學——地質學
《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龍,化學、地理學、天文學——生物學
(2)①說明的主要目的不同。《恐龍無處不有》主要目的是用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被壓扁的沙子》主要是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②運用的材料不同。《恐龍無處不有》運用的材料是“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被壓扁的沙子》運用的材料是被壓扁的沙子。
③說明的角度不同。《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2.(1)聯想、想象。由南極恐龍化石聯想到恐龍的遷移,由生物界的恐龍遷移想象到地質界的板塊漂移,使問題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2)科學假設、推理。發現問題后,根據已有的理論進行大膽的設想(“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然后進行科學的推理(“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進而證實所提出的假設。
(3)多角度思考問題。對同一個問題——南極為什么會出現恐龍化石,從生物學和地質學多方面進行思考,把各學科豐富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在開闊的視野中綜合思考問題。于是在科學研究中出現了新的境界,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任務驅動二研讀文中的說明方法及語言特色。
1.作者在文中采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引人入勝。請結合文章內容舉出例子具體分析。
2.阿西莫夫的文章在說明文語言運用方面的特色極為鮮明,請結合以下句子要求作出簡要分析。
(1)“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說一說“幾乎”一詞的表達作用)
(2)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似乎"為什么不能刪掉)
【答案】
1.(1)舉例子。《恐龍無處不有》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
《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2)作比較。《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
《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態修復項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第周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綜測評講
-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租賃合同范文
- 荊楚理工學院《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元明清部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簡單租賃合同模板短期
-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巖石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2024-2025學年初三4月模擬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伍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辦公軟件高級應用與實踐Office2016全套完整PPT教學課件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第一中學高三數學理月考試卷含解析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范文六篇
- 中石油職稱考試俄語選讀第01-27課
- 上海建設工程監理施工安全監視規程
- 沃爾沃發展史
- 流行病學 第十三章傷害流行病學
- 管理核心五任務原版
- 年度店長銷售工作總結5篇
- 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疏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