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4月)歷史試題_第1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4月)歷史試題_第2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4月)歷史試題_第3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4月)歷史試題_第4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4月)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聯考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歷史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代詩人葉茵在《田父吟》中寫道:“桃花深映水邊莊,夫婦相攜笑語香。耕耨有糧蠶有種,丁男戽水婦要桑。”此詩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自給性

B.田園生活的艱難性C.農業生產的富足性

D.男耕女織的分工性2.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中稱牛為“田牛”,秦國還制定了“廄苑律”,規定獎勵飼養耕牛的辦法。這說明當時秦國()A.小農經濟已經形成

B.注重保護牛耕農業C.畜牧業得到了發展

D.農業生產最為發達3.漢武帝時下詔規定:有工商業戶籍的商人及其家屬,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違反法令而購買田地的,官府要沒收他們的田地。此規定旨在()A.抑制土地兼并的發生

B.維護小農經濟的穩定C.防止國有土地的流失

D.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4.漢唐制定土地法規,限制私有大土地的發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據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權弱化B.流民問題嚴重C.土地兼并緩和D.自耕農衰退5.“翻倒,翻倒,喝得醉來吐掉。轉來轉去自行,千匝萬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詩人徐來軍的這首《調笑令》描寫的是()

6.北宋蘇洵說:“耕者之田資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這反映的是()A.自耕農經濟B.田莊式經濟C.屯田制度D.租佃式經營7.一位外國學者在評論秦漢時期中國的農業時指出,小農是“經濟人”,雖然中國的“傳統農業可能是貧乏的”,但是小農作為獨立的“經濟人”,效率是很高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的傳統農業是脫離政府而獨立發展的B.中國傳統農業規模大,生產效率高C.在自給自足的條件下,農民有生產的積極性D.傳統農業的貧乏表現為忽視生產技術和耕作方法8.秦漢時期,官營手工業實行“物勒工名(將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幾乎涵蓋了當時各個手工業部門。這實際上反映了()A.官營產品的盜賣嚴重

B.官營產品難以保證質量C.官營生產的管理嚴格

D.國家注重壟斷市場經營9.漢武帝時期實行鹽鐵官營,東漢雖設有鹽鐵官,但只負責征稅,實行“縱民煮鑄”的政策。鹽鐵政策的變化有助于()A.民營手工業的發展

B.豪強地主兼并土地C.促進小農經濟發展

D.中央集權制度強化10.2013年7月10日人民網:“5000A.當地人用鐵犁牛耕勞動B.絲綢、白瓷、唐三彩是常見的商品

C.粉彩瓷、活字版佛經深受歡迎D.部分地區用坎兒井灌溉農田11.明代后期在景德鎮的部分民窯中出現了“工興則挾傭以爭,工畢則鳥獸散”的現象,這說明當時的私營手工業()A.不存在人身依附關系

B.生產規模不斷地擴大C.孕育著雇傭勞動關系

D.處于工場手工業階段12.麻曾是中國古人重要的紡織原料,很多成語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斬亂麻、皂絲麻線和心亂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間麻的種植量大大減少,其主要原因是()A.官營手工業對民間手工業的沖擊 B.來自西方工業化生產的沖擊

C.更加舒適廉價的棉紡織品的沖擊 D.絲織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沖擊13.清康熙年間,燒制出了大量如下造型和裝飾圖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紋飾中有家族、股份公司、團體、城市等圖案標志。下列相關表述中正確的是()A.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銷往海外市場

B.瓷器是當時中國唯一的外銷商品C.清政府采取鼓勵瓷器出口的政策

D.許多瓷器為國際市場需要而生產1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根據當時的制度,該局生產()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B.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場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場15.下圖為被譽為“山西紫禁城”和“華夏第一宅”的晉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共45000平方米。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晉商做官發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產生的消極影響是()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B.影響了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C.使手工業缺乏市場D.不利農業經濟的商品化16.清代人黃遵憲在《番客篇》中寫道:“國初海禁嚴,立意比驅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以下對此詩中提到的“國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該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經商活動B.這是閉關鎖國政策的體現C.主觀上是有維護清朝統治的意思D.這是重農抑商政策在特點歷史時期特定領域的體現17、有學者提出:大體而言,自宋元時期,一種新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其“微瀾”主要表現為()A.手工工場興起B.城市商業經濟繁榮C.地域性的商人集團形成D.貨幣經濟占據主要地位18.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一書中說:“明清時期,商業革命和技術進步都未能給中國帶來徹底改變社會的革命影響。”二者未能徹底改變中國社會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專制主義空前加強B.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C.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束縛了人們的創新精神D.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斷絕19.乾隆帝時規定福建省牯仔頭(一種適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風,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這說明當時()A.中外貿易日益走向萎縮

B.中國遠洋航海技術嚴重落后C.開始實行海禁政策

D.中國商人無法開拓海外市場20.唐太宗說:“工商雜色之流……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許商人中“奇才異行者”應試。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人社會地位提高 B.統治者的偏好

C.重農抑商政策的改變 D.商品經濟的發展21.明朝初年,商業發展出現了“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楚湘、甌越、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的現象。這概括描述了當時()A.地域性商人群體活躍 B.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C.全國性市場開始形成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躍22.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侵入,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這種“解體”是指()A.大批洋貨涌入中國B.外國資本主義控制了中國市場C.自然經濟被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取代D.封建農業和家庭手工業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23.李鴻章在奏請設立輪船招商局時你:“各省在滬殷商,或置輪船,或挾資本,向各口裝載貿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設立商局招徠,則各商所有輪船股本,必漸歸并官局。”這說明設立輪船招商局意在()A.抵制西方的經濟侵略

B.加強政府對市場壟斷C.開創股份制企業模式

D.輔助軍事工業的發展24.據《錢門塘鄉志》載,錢門塘鄉的“居民向以花布為生。同(治)、光(緒)年間,男耕女織,寒暑無間。邇來滬上設有紡織等廠,女工被奪,幾無抱布入市者”。上述現象說明()A.傳統自然經濟走向瓦解

B.近代棉紡工業發展迅速C.男耕女織生產分工明確

D.列強加大了商品的傾銷25.以下是史料記載,1840—1886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變化表,據此表明()年份18401843年份18401843186018701886萬噸l.90.815.5110.0013.41B.中國傳統產業在世界占有優勢C.中國農產品商品化,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隨中西文明交流,中國飲茶之風在西方盛行26.1908年,蕪湖商辦明遠電氣股份成立,吳興周出任總經理,經清政府農工商部批準,注冊了“黑白月亮”商標。該商標能夠注冊的最有利的條件是()A.“實業救國”成為當時的社會思潮

B.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D.甲午戰爭后自然經濟瓦解的速度加快27.據記載,1913年中國從國外進口的棉布達到1900萬匹,棉紗250萬擔,但到1919年前后,進口規模銳減到棉布1400萬匹,棉紗130萬擔。這主要是由于()A.中國已實現了關稅自主

B.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迅速C.倡用國貨運動有力抵制

D.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28.一戰期間,張騫創辦的民族企業發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從根本上是由于()A.近代中國,矛盾錯綜復雜 B.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C.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質 D.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29.1928年某報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廣告:“國貨啤酒,商標馬棋,中西醫士,迭經化驗,眾口一詞,衛生妙劑,功能殺菌,開胃健脾。”材料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

B.法幣改革的實施C.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推動

D.經濟危機的影響30.下面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簡單圖示。圖示中兩個“低谷點”出現的共同原因是()A.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B.帝國主義的侵略C.法西斯侵華戰爭的破壞

D.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擠壓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31、32題各13分,33題14分)31.(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時期的管子說:“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戰國時期的韓非子也說“富國以農”“事本而禁末”。材料二材料三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者、鬻子孫以償責(債)者。——[西漢]晁錯《論貴粟疏》請回答:(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春秋戰國時期重農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4分)(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6分)(3)盡管在中國古代,農民“春耕夏耘”,但農業生產始終沒有大的突破,溫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3分)32.(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戰國至唐代,國家和政府設市于都邑之中,市處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墻垣圍住并與民居隔開。設有市師、肆師、質人等分掌市內各項事務。《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國城市從封建的農業經濟泥沼中掙扎出來的第一步。這時,城市經濟結構的多元化使整個社會結構呈現復雜局面,尤其是商品貨幣經濟帶來的新因素,也對人們的文化心理開始產生重大影響。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材料三明清時期,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了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中小工商業市鎮,尤以江南地區為盛。這些市鎮商業繁榮,人口密集,有的多達數萬人。——范文瀾《中國通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春秋戰國至隋唐時期“市”的特點。(3分)(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體表現(4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商業發展呈現出了哪些新特點。(6分)33.(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民國初期歷年新注冊工廠數量一覽表(不包括礦山):年份民國元年民國二年民國三年民國四年民國五年民國六年民國七年民國八年工廠數1737375033342923材料二下面是1933-1936年中國(國民政府)輕工業月平均生產指數增長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產指數為100。材料三漫畫《財神圖》: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分析民國初期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狀況,并簡要分析其產生的影響。(5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怎樣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5分)(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哪個時期?對聯中的“賣國”具體指把國家利益出賣給哪個國家?“一手遮天”又說明了什么問題?(4分)“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聯考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月考高一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BDADCCACCCDCB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BDDDDAACBDCC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