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微題型微考點訓練微考點3_第1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微題型微考點訓練微考點3_第2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微題型微考點訓練微考點3_第3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微題型微考點訓練微考點3_第4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微題型微考點訓練微考點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山東青島一模)造紙術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下列古法制紙工藝中以發生化學反應為主的過程是()A.煮徨足火B.蕩料入簾C.覆簾壓紙D.透火焙干2.下列廣告語對應商品中含有的物質有誤的是()A.“紅梅味精,領先(鮮)一步”——蛋白質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C.“吃了鈣中鈣,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勁了”——碳酸鈣D.“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丙三醇3.(2018·馬鞍山二中質檢)下列物質分類的正確組合是()選項純凈物鹽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堿石灰燒堿氧化鋁二氧化碳BNH3·H2O小蘇打氧化鎂二氧化氮C五水硫酸銅純堿氧化鈉三氧化硫DH2O2蘇打過氧化鈉二氧化硫4.下列詩句或諺語可能與化學現象有關,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澆油”前者包含物理變化,而后者包含化學變化B.“風吹柳花滿店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分子運動現象C.“滴水石穿,繩鋸木斷”不包含化學變化D.“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狀態

5.(2018·湖北黃岡調研)如圖為霧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所有芳香烴都屬于非電解質B.利用丁達爾效應可檢驗霧霾是否為膠體C.SO2、NxOy都屬于酸性氧化物D.霧霾中的PM2.5能吸附重金屬離子而對環境影響較大6.(2017·山東濰坊期末)下列物質與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多少條()①干冰—人工降雨②Na2CO3—制玻璃③Fe2O3—紅色油漆或涂料④Al2O3—耐火材料⑤NaClO—消毒劑⑥NaCl—制純堿⑦KAl(SO4)2—消毒、凈水A.3B.4C.5D.67.(2018·湖南六校聯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能導電的物質一定是電解質②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③蛋白質、漂白粉、苛性鉀、液氨分別為純凈物、混合物、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④丁達爾效應可用于區別蛋白質溶液與葡萄糖溶液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但是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⑤8.(2018·河南豫南九校聯考)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煤通過物理變化液化后再作為能源,可減少PM2.5引起的危害B.重金屬鹽可使蛋白質變性,所以吞服“鋇餐”會引起中毒C.光導纖維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玻璃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D.外形似海綿、密度小、有磁性的碳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9.X、Y、Z、W四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轉化關系中不能一步實現的是()選項XYZWANaNa2O2NaOHNaClBH2SSO2SO3H2SO4CFeFeCl3Fe(OH)3Fe2O3DAlCl3NaAlO2Al(OH)3Al10.(2017·合肥市高三第三次理科綜合)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古代文獻涉及化學研究成果,對其說明不合理的是()目的古代文獻說明A使用《周禮》:“煤餅燒蠣房(牡蠣殼)成灰”,蔡倫造紙用此“灰”溶于水漚浸樹皮脫膠“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B鑒別《新修本草》:硝石“如握鹽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用于區分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利用焰色反應C浸出《肘后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提取青蒿中的纖維素D性質《本草綱目》:“(火藥)乃焰消(KNO3)、硫黃、杉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11.(2017·北京東城一模)下列古詩詞描述的場景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爆竹聲中一歲除——黑火藥受熱爆炸B.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石分解C.蠟炬成灰淚始干——石蠟的燃燒D.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鐵的冶煉12.《新修本草》是我國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記載藥物844種,其中有關于“絳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絳礬”的主要成分為()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13.(2017·廣西高三第一次模擬)膦(PH3)是常用的高效熏蒸殺蟲劑。(1)在密閉糧倉放置的磷化鋁(AlP)片劑,遇水蒸氣放出PH3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gCl2溶液幾乎不導電。利用化學反應PH3+3HgCl2=P(HgCl)3↓+3HCl,可以準確測定微量的PH3。通過測定溶液________變化,可測定一定體積空氣中PH3的濃度。

(3)工業上,一種膦的制備工藝如下:①H3PO3屬于________元酸。②H3PO2分解生成PH3和H3PO4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③當n(NaH2PO2)=3n(Na2HPO3)時,寫出黃磷與燒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處理尾氣PH3的吸收劑由次氯酸鈣、鋸木屑、活性炭、滑石粉組成。次氯酸鈣將PH3氧化成磷酸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氣中水蒸氣可加快次氯酸鈣氧化PH3,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從(4)吸收液的殘留物中提取磷酸一氫鈣,其流程如下。試劑Y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試劑X試劑Y↓↓殘留物→水溶→調節pH→過濾→Ca3(PO4)2→攪拌→CaHPO4

答案精析1.A[A項,煮徨足火為去除纖維素中的雜質,其中發生了化學變化;B項,蕩料入簾為過濾;C項,覆簾壓紙為紙漿壓制成型;D項,透火焙干為加熱,均為物理變化。]2.A[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不是蛋白質,A項錯誤;衡水老白干為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B項正確;鈣中鈣為補鈣劑,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項正確;大寶為護膚品,其保濕成分為甘油(丙三醇),D項正確。]3.C[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不是純凈物,燒堿是NaOH,屬于堿,氧化鋁既能和酸反應又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是兩性氧化物,故A錯誤;二氧化氮和堿反應雖說生成了鹽和水,但+4價的氮元素沒有對應的酸,不是酸性氧化物,B錯誤;五水硫酸銅只由一種物質構成,為純凈物,純堿為碳酸納,屬于鹽,氧化鈉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為堿性氧化物,三氧化硫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為酸性氧化物,C正確;過氧化鈉與酸反應時除了生成鹽和水,還生成氧氣,不是堿性氧化物,D錯誤。]4.C[C項,滴水石穿對應CaCO3+CO2+H2O=Ca(HCO3)2這一化學變化,繩鋸木斷只包括物理變化,錯誤。]5.C[NO、NO2均不屬于酸性氧化物。]6.D[只有⑦不符合,其他都符合。KAl(SO4)2只具有凈水功能,不能消毒。]7.C[①金屬、石墨均能導電,但不屬于電解質;③蛋白質為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8.D[A項,煤的液化為化學變化,錯誤;B項,“鋇餐”的成分為硫酸鋇,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鹽酸,不會引起中毒,錯誤;C項,有機玻璃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錯誤;D項,有磁性的碳與石墨均為碳單質,為同素異形體,正確。]9.D[A項,Na在氧氣中燃燒生成Na2O2,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與鹽酸反應生成NaCl,電解熔融的氯化鈉得到金屬鈉,能一步實現,不選;B項,H2S在過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SO2,SO2在催化劑存在時加熱生成SO3,SO3與水反應生成H2SO4,H2SO4與硫化鈉反應生成硫化氫氣體,能一步實現,不選;C項,Fe在氯氣中燃燒生成FeCl3,FeCl3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Fe(OH)3沉淀,Fe(OH)3受熱分解生成Fe2O3,Fe2O3用碳還原生成鐵,能一步實現,不選;D項,Al(OH)3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鋁,電解熔融的氧化鋁生成Al,Al(OH)3不能一步轉化為Al,故選D。]10.C[牡蠣殼的主要成分為CaCO3,“煤餅燒蠣房成灰”,則“灰”的主要成分是CaCO3發生分解反應得到的CaO,A項正確;鉀元素的焰色為紫色,而鈉元素的焰色為黃色,所以可利用焰色反應區分硝石和樸硝,B項正確;青蒿水漬、絞汁是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C項錯誤;火藥爆炸時發生反應:S+2KNO3+3C=K2S+N2↑+3CO2↑,KNO3轉化為N2,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KNO3表現氧化性,D項正確。]11.B[A項,黑火藥的主要成分是S、C和KNO3,爆炸時生成CO2、N2和K2S,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B項,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發生分解生成CO2和CaO,不是氧化還原反應;C項,石蠟燃燒生成CO2和H2O,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D項,鐵的冶煉主要是利用CO還原鐵的氧化物,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12.B13.(1)AlP+3H2O=Al(OH)3+PH3↑(2)電導率(或pH)(3)①二②1∶1③3P4+10OH-+8H2O=4PH3↑+6H2POeq\o\al(-,2)+2HPOeq\o\al(2-,3)(4)2Ca(ClO)2+PH3=2CaCl2+H3PO4Ca(ClO)2遇水蒸氣生成氧化性更強的HClO(5)H3PO4解析(1)磷化鋁與水反應類似鹽類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磷化氫。(2)二氯化汞溶液幾乎不導電,吸收PH3生成了強電解質氯化氫,可以通過測定溶液電導率或溶液pH變化測定一定體積空氣中的PH3含量。(3)①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生成Na2HPO3,說明H3PO3是二元酸。②2H3PO2=PH3↑+H3PO4,氧化劑、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③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PH3、H2POeq\o\al(-,2)、HPOeq\o\al(2-,3)中磷的化合價分別為-3、+1、+3,由電荷守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