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高中期末調測高一技術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術,第二部分通用技術。全卷共12頁,第一部分1至6頁、第二部分7至12頁;2.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一部分信息技術(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關于數據和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A.數據以二進制方式編碼后才能存儲在計算機中 B.信息的價值因人而異且不會有虛假C.數據的表現形式只能是文字和圖像 D.在數據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信息【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數據和信息。數據以二進制方式編碼后才能存儲在計算機中:數據在計算機中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的,這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計算機只能理解和處理二進制代碼,因此數據需要被編碼成二進制才能被計算機存儲和處理。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信息的價值因人而異且不會有虛假:信息的價值確實因人而異,因為不同的人可能對同一信息有不同的需求和解讀。但是,信息本身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假的。信息的真實性取決于其來源和內容的準確性。因此,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數據的表現形式只能是文字和圖像:數據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數據和信息的表現形式非常廣泛,不僅限于文字和圖像。因此,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數據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信息:數據處理是一個分析、轉換和重組數據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信息。例如,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新的趨勢、模式或關聯,這些都是新的信息。因此,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2.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和普及,為杭州亞運場館加入了許多數智化創新元素。例如電競中心運用全感知的5G數字基座,接入了設備數量超萬臺、數據類型達10萬種以上的“數字駕駛艙”,可以實現場館的智能化管理,也可借助人行、車行設備系統實現對車輛數據、通行數據、檢票數據的流量分析及預警。下列關于大數據,說法正確的是()A.電競中心采集的大數據數據量龐大,價值密度相對較低B.數字駕駛艙內的數據,都是機器產生的C.5G數字基座內的數據產生速度極快,但處理速度較慢D.對通行、檢票數據等進行流量分析及預警時需追求數據的精確性【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大數據。電競中心采集的大數據數據量龐大,價值密度相對較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大數據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數據量大(Volume)和價值密度低(Value)。在電競中心這樣的環境中,由于接入了超萬臺設備和超過10萬種數據類型,數據量無疑是非常龐大的。然而,這些數據中真正具有直接價值的信息可能只占一小部分,即價值密度相對較低。這種特點使得大數據處理和分析變得尤為重要,因為需要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數字駕駛艙內的數據,都是機器產生的: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雖然數字駕駛艙內的數據確實包括了很多由機器和系統自動采集的數據(如設備狀態、通行數據等),但也可能包含人工輸入的數據(如特定指令、異常報告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數字駕駛艙內的數據都是機器產生的。5G數字基座內的數據產生速度極快,但處理速度較慢:這個說法也是不準確的。5G技術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高速率,它支持設備間的高速數據傳輸。因此,在5G數字基座內,數據的產生和處理速度通常都是非常快的。當然,數據的處理速度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服務器的性能、網絡帶寬、數據處理算法的效率等,但并不能簡單地說處理速度就慢。對通行、檢票數據等進行流量分析及預警時需追求數據的精確性:這個說法部分正確,但可能過于絕對。在大數據環境下,對通行、檢票等數據進行流量分析及預警時,確實需要關注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大數據的多樣性和海量性,有時候為了追求實時性和處理效率,可能無法對每個數據點都進行精確校驗。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在數據的精確性和處理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3.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和普及,為杭州亞運場館加入了許多數智化創新元素。例如電競中心運用全感知的5G數字基座,接入了設備數量超萬臺、數據類型達10萬種以上的“數字駕駛艙”,可以實現場館的智能化管理,也可借助人行、車行設備系統實現對車輛數據、通行數據、檢票數據的流量分析及預警。下列關于數據管理與安全的說法,正確的是()A.可采用傳統的數據庫管理技術對“數字駕駛艙”中的大數據進行管理B.場館數據的安全性與其存儲介質無關C.使用“數字駕駛艙”數據時無需考慮數據的安全性D.對檢票數據進行加密、校驗等方法處理有助于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信息安全。可采用傳統數據庫管理技術對“數字駕駛艙”中的大數據進行管理:這一說法可能不完全準確。傳統數據庫管理技術主要針對結構化數據,而“數字駕駛艙”中的大數據往往包含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且數據量巨大。因此,可能需要采用更加先進和靈活的大數據處理技術,如Hadoop、Spark等分布式計算框架,以及NoSQL數據庫等,來更有效地管理和分析這些數據。場館數據的安全性與其存儲介質無關: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存儲介質的安全性直接影響到場館數據的安全性。不同的存儲介質具有不同的安全特性,如硬盤可能容易受到物理損壞,而云存儲可能面臨網絡攻擊的風險。因此,在選擇存儲介質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并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數據。使用“數字駕駛艙”數據時無需考慮數據的安全性:這一說法同樣是錯誤的。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數據安全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在像杭州亞運場館這樣的重要場所,數據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場館的運營安全、用戶隱私保護等多個方面。因此,在使用“數字駕駛艙”數據時,必須充分考慮數據的安全性,并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數據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泄露或篡改。對檢票數據進行加密、校驗等方法處理有助于提高數據的安全性:這一說法是正確的。加密和校驗是提高數據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通過對檢票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可以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機密性,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泄露。同時,通過校驗機制可以檢測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是否發生篡改,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數字駕駛艙”中數據的安全性。故正確答案為:選項D。4.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A.數字信號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B.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不可以相互轉換C.計算機中的漢字也是采用二進制進行編碼的D.由于不同的編碼方式,圖像有BMP、JPEG、Wave等多種文件格式【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編碼。數字信號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數字信號是不連續的物理量,其信號參數(如幅度、頻率等)也不連續變化。數字信號使用幾個不連續的物理狀態來代表數字,與模擬信號(信號參數連續變化的電磁波)有本質區別。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不可以相互轉換:這個說法同樣是不正確的。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之間可以相互轉換。模擬信號一般通過PCM脈碼調制方法量化為數字信號,即讓模擬信號的不同幅度分別對應不同的二進制值。而數字信號則可以通過對載波進行移相等方法轉換為模擬信號。計算機中的漢字也是采用二進制進行編碼的: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計算機內部處理的信息,包括漢字,都是用二進制代碼表示的。一個漢字通常由兩個字節(即16位二進制數)來表示。漢字編碼分為多種,如外碼(輸入碼)、交換碼、機內碼和字形碼,但無論哪種編碼方式,最終在計算機內部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和處理的。由于不同編碼方式,圖像有BMP、JPEG、Wave等多種文件格式:這個說法部分正確但表述上有所誤導。BMP、JPEG確實是圖像的不同文件格式,它們采用不同的編碼方式來存儲圖像數據。然而,Wave(WAV)并不是圖像文件格式,而是一種音頻文件格式。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5.字母“d”ASCII碼值為100,則字母“g”的十六進制內碼是()A.64H B.9CH C.67H D.9DH【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編碼。字母d在ASCII碼表中的位置是100,即十六進制的64H(因為100的十六進制是64)。字母g緊跟在d之后差3,所以g的ASCII碼值是103(即100+3)。將103轉換為十六進制,得到67H。6.有甲乙兩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圖像文件,甲圖為256色,乙圖為24位色,則甲圖與乙圖的存儲容量之比約為A.32:3 B.4:3 C.1:3 D.1:2【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數據文集的存儲計算。兩幅圖分辨率均為1024*768像素,甲圖每個像素點256(28)色即8位色,乙圖24位色,故甲圖和乙圖存儲容量之比約8:24=1:3。故選項C正確。7.某算法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若輸入m和n的值分別為15和18,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變量m的值為()A.1 B.2 C.3 D.4【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程序分析。該程序運行過程為:m=15,n=18,m>n嗎,nm=3,n=3m=15,n=3,m>n嗎,mn=12,m=12m=12,n=3,m>n嗎,mn=9,m=9m=9,n=3,m>n嗎,mn=6,m=6m=6,n=3,m>n嗎,mn=3,m=3當m、n相等時,退出循環,輸出m為3。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8..下列Python表達式的值為3的是()A.int(max("123""23","3")) B.len("3") C.str(3) D.float(3)【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Python基礎。選項B返回的結果為字符串長度,故為1。選項C返回字符類型3。選項D返回浮點型3.0。選項A正確,返回整數3。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9.居民身份證號碼由十八位數字組成。例如,其中有八位數字代表出生日期(“20050106”)。現有某身份證號碼字符串存儲在變量t中,要求提取出生日期存儲于變量day中,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day=t[6:13] B.day=t[7:14] C.day=t[6:14] D.day=t[7:15]【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Python基礎。在Python中,字符串的索引是從0開始的。身份證號碼中,出生日期“20050106”開始于第7位,結束于第14位(包含第7位,不包含第14位)。因此,要提取出生日期,應使用切片操作t[6:14]。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10.已知字典rec中存儲著某文具店部分商品的類別編碼,其值為rec={"01":"鉛筆","02":"圓珠筆","03":"鋼筆","04":"水筆","05":"白板筆"},現要在字典rec中增加一個鍵為"06",值為"毛筆"的元素,下列Python語句能實現的是()A.rec[06]="毛筆" B.rec["06"]="毛筆" C.rec["06"]={"毛筆"} D.rec["06"]="06":"毛筆"【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Python基礎。在Python中,字典(dictionary)是一個存儲鍵值對(keyvaluepairs)的數據結構。要向字典中增加新的鍵值對,可以使用以下語法格式:dictionary[key]=value。字典
rec,并且想要添加一個鍵
"06",其值為
"毛筆",語法格式為:rec["06"]="毛筆"。故正確答案為:選項B。11.水仙花數,是指一個n位數(n≥3),它的每個位上的數字的n次冪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有13+53+33=153、所以153為水仙花數。判斷一個三位整數是否為水仙花數的python代碼如下:n=int(input('請輸入一個三位整數'))x1=n%10x3=n//100%10ifxl**3+x2**3+x3**3==n:print(n,'是水仙花數!')else:print(n,'不是水仙花數!')為實現上述功能,劃線處可以是()①x2=n//10%10②x2=n%100//10③x2=n%100%10④x2=int(n/10)%10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程序分析。③x2=n%100%10表達式取余數100得到一個兩位數,然后取余數10得到個位上的數,題目需要取到十位上的數,故不正確。其它選項均正確。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12.某同學編寫了下列Python程序段:dic="Python"num=[1,3,0,2]result=""foriinnum:result=dic[i]+resultprint(result)執行該程序后,輸出的結果為()A."tPhy" B."onPt" C."yhpt" D."otyn"【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程序分析。切片字符串dic,切片的索引存儲在列表num中,故可知第一個字符dic[1]為y,每次累計向前拼接到result變量中,最終結果第一字符在最后。故排序選項B、C、D。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其中第13題8分,第14題8分,第15題10分,共26分)13.音頻模擬信號的數字化過程主要包括采樣、量化、編碼。用坐標軸模擬一段時長1.4ms的聲波數字化的過程,每隔0.1ms取一個采樣點(注:1s=1000ms),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采樣。在采樣時,單位時間內①____(選填:增加/減少)采樣點能提高聲音的保真度。上述音頻的采樣頻率為②____Hz。(2)量化。若量化幅度范圍為0~255,其量化位數至少是③____位(填數字)。(3)若有一個3分鐘的雙聲道聲音文件,量化位數為16位,采樣頻率為44.1kHz,此聲音文件的大小為④____MB(保留1位小數)。【答案】①.增加②.10000③.8④.30.3【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聲音數字化。(1)在采樣時,單位時間內增加采樣點能提高聲音的保真度。這是因為采樣點越多,就能更準確地捕捉到聲波的細節,從而更真實地還原聲音。上述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000Hz,因為每隔0.1ms取一個采樣點,所以1秒內會取10000個采樣點。故①增加、②10000。(2)量化是將采樣點對應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若量化幅度范圍為0~255,那么至少需要8位來表示這些不同的值,因為2^8=256,可以表示0到255之間的所有整數。故③8。(3)聲音文件的大小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文件大小=(采樣頻率×量化位數×聲道數×時間)/8。將給定的值代入公式,得到文件大小為:(44100(44.1kHz=44100Hz)×16(量化位數16位)×2(雙聲道)×180(180秒))/8=31752000字節,即約30.3MB。故④30.3。14.某地區居民水費計價采用階梯水價制度,即根據用水量的不同范圍,水費單價也會不同。下表是該地區居民水費計價規則:用水分類水量(噸,整數)水價(元/噸)第一檔0<v<1802.97第二檔180<v<3003.78第三檔v≥3006.21(1)抽象建模已知當月用水量為v,計算水費f。水費f需要先根據階梯價格表確定該戶所處的水價階梯,再通過計算求得。請根據水費計算規則,完成下表。當月用水量數據v水費f0<v<1802.97*v180≤v<300180*2.97+3.78*(v180)v≥300①____(2)設計算法根據建模,可以將算法做如下描述:a.輸入用戶的用水量噸數v。b.根據當月用水量數據和階梯價格表,計算當月水費f。c.輸出水費金額。在實現上述算法步驟b時可采用②____(單選,填字母:A.順序結構;B,分支結構;C,循環結構)實現階梯水費計算。(3)編寫程序將上述算法用Python語言進行描述,實現該功能的程序代碼如下:v=intinput("請輸入用水量:")#輸入用戶的用水量噸數,v為整數p=[2.97,3.78,6.21]#p中存入階梯水價print("當月水費為:f元")下列代碼中,填入加框處能實現水費正確計算的有③____(多選,填字母)。A.ifv<180:f=v*p[0]elifv<300:f=180*p[0]+(v180)*p[1]else:f=180*p[0]+120*p[1]+(v300)*p[2]B.ifv<180:f=v*p[0]if<v<300f=180*p[0]+(v180)*p[1]else:f=180*p[0]+120*p[1]+(v300)*p[2]C.ifv<180:f=v*p[0]if180<=v<300:f=180*p[0]+(v180)*p[1]if>v>=300f=180*p[0]+120*p[1]+(v300)*p[2]D.ifv<180:f=v*p[0]ifv>=180orv<300:f=180*p[0]+(v180)*p[1]elifv>=300:f=180*p[0]+120*p[1]+(v300)*p[2](4)調試運行對上述程序代碼進行調試運行,發現不管輸入多少用水量,輸出結果都是“當月水費為:f元”,請分析可能的原因④____(單選,填字母)。A語句“v=int(input("請輸入用水量:"))”有錯誤B.語句“p=[2.97,3.78,6.21]”的價格設置錯誤C.語句“print("當月水費為:f元")”參數填寫錯誤【答案】①.180*2.97+120*3.78+6.21*(v300)②.B③.AC④.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程序分析與設計。(1)水費f=180*2.97+120*3.78+6.21*(v300),即前180噸按第一檔價格計算,接下來的120噸按第二檔價格計算,超出部分按第三檔價格計算。(2)根據用水量不同,執行不同的水費計算公式,可以使用分支結構實現。故正確答案為:選項B。(3)當用水量為v為120時,執行選項B和選項D語句,應該只執行第一檔水費計算公式。結果既執行第一檔水費計算公式,又執行了第二檔水費計算公式,原因是第一檔和第二檔的判斷條件設置有交集。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C。(4)選項C,輸出語句參數設置錯誤,應該將變量寫在提示字符串外面,逗號分隔開。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15.某閱卷系統可以根據學生輸入的選擇題答案進行對照并判分。每道選擇題2分,題型分為單選、多選,判分規則如下:單選題和標準答案一致得全部分數,錯選或不選不得分;多選題和標準答案一致得2分,漏選給1分,錯選或不選不得分。程序輸入及輸出結果示例如下:請輸入你的答案,并以逗號結尾:A,B,A,B,C,ACD,AB,AD,最終得分為:7你的平均分為:0.88(1)若標準答案為["A","C","A","D","B","ACD","ABD","AC"],當輸入的答案是“A,C,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