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6最苦與最樂教案新人教版1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6最苦與最樂教案新人教版1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6最苦與最樂教案新人教版1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6最苦與最樂教案新人教版1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6最苦與最樂教案新人教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16最苦與最樂教學目標學問與技能1.學習略讀的閱讀方法。跳過某些細微環節,在短時間內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把握作者觀點。2.對內容和表達深化把握,形成自己讀書后的心得與體會。過程與方法1.指導學生在短時間(依據班級狀況敏捷支配)內有選擇地快速閱讀課文,表達作者的主要觀點。2.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平實而又略帶書卷氣的語言表達風格,從中理解作者對責任與苦樂關系的辯證相識,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作者的價值取向,從而聯系實際,形成自己對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相識。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領悟作者宏大的才智及苦樂觀,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學習重點1.把握文章論點及各種論證方法的運用。2.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品嘗作者的語言風格。學習難點訓練嚴密的思維實力和語言表達實力。學法指導略讀與精讀相結合、獨立思索與合作探究相結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環節一新課導入我常常聽同學們埋怨:上學真苦啊!莫非不上學就不苦嗎?又有多少人因為上不了學而苦痛?一生中,每個人都沐浴華蜜和歡樂,也會歷經坎坷和挫折。歡樂和苦痛原來就是雙胞胎。上帝是公允的,歡樂與苦痛是相依相存的。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相識也有不同。那么原委什么事情最苦痛、什么事情最歡樂呢?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梁啟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最苦與最樂》,看看他是怎么認為的。環節二自主學習環節二自主學習環節二自主學習一、助學資訊1.作者作品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名飲冰室主子,思想家、學者。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曾提倡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著作大多收入《飲冰室合集》。2.寫作背景甲午中日斗爭爆發,清政府統治腐敗,人民過著苦痛不堪的生活。一個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國改革的維新運動領袖,希望喚起更多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責任感。3.文體學問【爭論文】(1)爭論文的三要素:論點: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可以有分論點。論點應當顯明、精確、概括。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論證: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辦)。(2)爭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分。提出問題就是引出論述中心,提出論點;分析問題就是擺出論據來證明論點;解決問題就是得出結論。論證的常見結構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層次間是平行并列的關系;層進式,各部分之間是層進關系,即層層深化,步步推動;總分式,論證的層次間是總論和分論的關系,或先總后分,或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再總。駁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是:擺靶子——擺實質——論危害——作結論(正面論點)。(3)爭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方論證。在駁論中,往往采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謬的結論,從而駁倒對方論點的“歸謬法”。二、字詞積累1.字音攬(lǎn)契約(qì)監督(dū)恩惠(huì)卸卻(xiè)如釋重負(shì)悲天憫人(mǐn)2.詞義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契約:證明買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文書。如釋重負:似乎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驚慌后的輕松開心。海闊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廣袤,也比方想象或說話毫無拘束,漫無邊際。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穩自得。任重道遠:比方責任重大,須要長期艱苦奮斗。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仁人志士:仁愛而有節操的人。

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憐憫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整體感知1.略讀課文,回答問題。(1)人生什么事最苦?“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2)人生什么事最樂?“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3)人們應當怎樣對待責任?應當像“君子”那樣,“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日日在那里盡責任”,而不是“將責任卸卻”。2.再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并思索下列問題:(1)這篇文章的論題是什么?最苦與最樂。(2)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本文主要講了三個問題,是哪三個問題?①人生什么事最苦?②什么事最歡樂?③最苦與最樂之間有什么關系?(3)從這三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其次部分(4),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歡樂。第三部分(5~6),論述人應當勇于負責任,而不應當躲避責任。(4)依據以上問題,分析課文結構。結構:分總。環節三合作探究環節三合作探究深層探究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的?(第1段)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設問句,提出關于人生最苦的很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觀點,自然貼切,水到渠成。通過與貧困、失意、老去、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苦痛都有方法解除,而獨有責任未了是無法排解的。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第2段)通過與貧困、失意、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苦痛都有方法解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責任未了。3.究竟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化闡述的。(第3段)不守誠信、欠錢沒還、受恩未報、得罪人沒有賠禮——沒責任的表現。責任的范圍: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三個凡屬:概括全部的責任。通過這三個問題我們可以得出本文的第一個論點: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始終要過著苦痛的日子,即背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4.什么事最歡樂呢?“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日日盡責任,便日日得苦中真樂。”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5.從爭論文的角度看,文章的最終一部分往往是作者論述自己重要觀點的部分,細讀第5~6段,思索下列問題: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論是什么?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得大歡樂,盡小責得小歡樂。你想解脫苦痛,就要盡責,想卸卻責任將恒久苦痛,歡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人間趣味。引用名言: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得出結論:要在盡責中找尋歡樂。人生當勇于盡責,而不能躲避責任。小結:由前面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我們得出了兩個分論點和一個結論,即分論點一:背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分論點二: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歡樂。由此我們也明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歡樂。結論: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躲避責任。語言賞析精讀課文,品嘗語言特點。1.凝重的語言風格。首先,本文所談論的話題是關于人生的問題,談論起來自然多了一份審慎,多了一份深思熟慮,于是就形成了本文所特有的凝重風格。其次,作為近代頗有影響的高校者、大思想家,梁啟超深厚的思想文化修養和遠見卓識以及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情情懷也對本文凝重風格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2.朗朗上口,比較流暢。作者沒有堆砌過多華麗的詞藻,而是用比較輕松的語氣娓娓道來,表現在語言上就是比較簡潔。如用“海闊天空,心安理得”形容盡責任之后的歡樂。再看看這些句子:“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所以他究竟還是樂不是苦呀!”這些句子及語氣極口語化,讓肅穆的問題親切化,易于接受。3.運用修辭,讓人讀來心情愉悅。本文主要用的修辭:①設問:特點主要是自問自答(第1段);②排比:最顯明的符號就是分號,特點是句式相同或相近(第2、3段);③反問: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悟到表達者的真意。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第6段)。運用修辭使文章條理清楚,問題顯明,好玩味性。三、探究寫法通讀全文,探討本文的論證過程。(小組活動,找出每部分的論據)(1)事實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最有勸服力的論據。所謂“事實勝于雄辯”就是這個道理。事實論據包括詳細事例、概括事實、統計數字、親身經驗等等。(2、3段)道理論據:通過講道理來說明一個問題,支持作者的觀點,增加文章的勸服力。它也可以是對問題的分析、說明說明的過程。它包括經典性的著作和權威性的言論(如名人名言等)、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等。(4、5、6段)。(2)論證方法:①道理論證:引用了古語、俗語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論證(第4、5、6段)。②舉例論證:舉了圣賢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第5段)。③對比論證:最苦之事與最樂之事進行對比論證。(3)論證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4)通常的寫法:總論——分論——結論。本文結構有所不同:分論(最苦)——分論(最樂)——結論(苦中有真樂)。環節四點撥歸納文章主旨作者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應盡到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歡樂。教學板書事未辦對自己未盡最人生最錢未還對家庭背負將來的責任盡了苦苦的事恩未報對社會責責與禮未賠對國家任任最人生最到處盡責任、到處歡樂責任盡是是樂樂的事時時盡責任、時時歡樂完了最最人生勇責任越大不應逃大大于負責歡樂越大避責任的的痛快苦樂環節五拓展延伸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說說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變更心情。您雖不能變更容貌,但您可以呈現笑容。您雖不能躲避現實,但您可以英勇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提示:①培育酷愛集體、自覺維護集體利益的責任感;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對失敗;③培育學習的責任感。老師隨筆: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名言警句。知足常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羅曼·羅蘭:“最難忍受的苦痛,或許是想干一件事情而又不去干。真正的歡樂并非來自財寶或榮譽,而是來自于做了一些值得做的事情。”魯迅:“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的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慢慢瘦弱,也以為歡樂。”狄更斯:“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似乎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味道給抵消了。”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列夫·托爾斯泰:“一個人若是沒有熱忱,他將一事無成,而熱忱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毛姆:“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擔當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方法。”阿來:“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教學反思略讀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通讀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