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沙漠防治的先鋒樹種是沙柳,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對沙柳進行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葉片的處理。下列與之相關的敘述合理的是()A.上述過程去除了植物的頂端優勢,而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B.因為葉片無法合成生長素,故而可對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葉片C.沙柳的正常生長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調節的結果,同時還受基因組控制和環境影響D.掐尖留芽可使側芽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到根尖、促進根生長,從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2.下圖表示我國池塘中四大家魚混養時各種魚種群的分布情況以及食物的類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水體中所有的四大家魚都以消費者為食B.四大家魚分布在不同的水層可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間環境和食物C.各種魚之間存在著競爭會導致魚的總產量下降D.池塘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體現了種間的捕食關系,不利于各種魚的進化3.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點不包括()A.容易合成 B.原料廣泛C.效果穩定 D.在特定部位合成4.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1:1的性別比例最有利于種群數量增長B.種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種群數量變化趨勢C.我國放開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D.種群密度、年齡組成、種間關系都屬于種群基本特征5.園林工人為使灌木圍成的綠籬長得茂密、整齊,要對綠籬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側芽的生長 B.抑制其開花結果C.抑制向光性 D.促進側芽生長6.在一片草地上,靠近水源處與遠離水源處相比,物種數量多,牧草長勢好。這體現了群落的()A.垂直結構 B.水平結構 C.分層結構 D.時間結構7.農業生產中常利用瓢蟲來防治葉螨。某小組研究瓢蟲的饑餓程度和密度對其捕食作用率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在相同條件下,瓢蟲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B.饑餓程度和葉螨密度共同決定了瓢蟲的捕食作用率C.對瓢蟲進行適當饑餓處理可提高防治效果D.田間防治葉螨時應適當控制瓢蟲密度8.(10分)2,4-二氯苯氧乙酸是一種生長素類似物,簡稱2,4-D,用適宜濃度的2,4-D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頭,可獲得無子番茄。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2,4-D可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B.番茄雌蕊柱頭上存在與2,4-D特異性結合的受體C.2,4-D發揮作用后被滅活,不能持續發揮作用D.此無子番茄與有子番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二、非選擇題9.(10分)下圖是特異性免疫的大致過程,圖中數字表示生理過程,大寫字母表示相關細胞,小寫字母表示相關物質或結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抗原經抗原呈遞細胞攝取、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________(填細胞名字)。圖中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有________(填字母)。由圖可知,機體通過特異性免疫發揮了________功能,這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2)某人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一年后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機體仍然具備對該病毒的免疫能力。此時機體獲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能力,主要與圖中細胞________(填字母)有關。(3)為驗證細胞是細胞免疫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細胞,通過是否切除________(器官)來控制自變量;通過器官移植后,觀察有無________現象來斷定細胞免疫是否發揮作用。10.(14分)紅脂大小蠢是一種危害油松的林業害蟲,林業人員發現了一種以之為食的昆蟲甲,并對昆蟲甲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調查油松的受蟲害程度需要確定單位面積內受蟲害油松的數量,常用的調查方法為_________。調查發現,單一油松林比多樹種混合林的受害程度要_________(填“輕”或“重”),說明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的大小與_________有關。(2)寫出題中所涉及的食物鏈_________,昆蟲甲屬于第_________營養級。(3)昆蟲甲可以通過嗅覺找尋生活在油松樹干中的紅脂大小蠹,這種信息的傳遞屬于_________(填“物理”、“化學”或“行為”)信息的傳遞。為了研究昆蟲甲找尋食物的相關機制,研究人員用正己烷溶液分別提取了健康油松的揮發物A和受蟲害后的油松揮發物B,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中每組使用兩種物質,每組實驗隨機選取50只昆蟲甲,現察昆蟲甲對這兩種物質的選擇,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第一組第二組笫三組揮發物A對照揮發物B對照揮發物A揮發物B結果(只)35154371733實驗中的對照是_________。實驗結果表明昆蟲甲更趨向于_________(填“健康油松”或“受蟲害油松”),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如圖1為某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如圖2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請據圖作答:(1)圖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況下,位于營養級Ⅳ的生物個體數量會遠遠少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圖2中,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級II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C表示______________。若圖甲中營養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y,則營養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圖中所給字母表示)。(3)由圖2可以總結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圖1中營養級Ⅰ、Ⅱ、Ⅲ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構成的食物關系如圖3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為X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丙,則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kJ(用所給字母表示)。12.乙烯可促進香焦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變軟的成熟過程。同學們去香蕉種植合作社開展研學活動,以乙烯利溶液為處理劑,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不會受到乙烯影響B.實驗材料應選擇已經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C.根據實驗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D.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1、生長素的兩重性是指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生長。2、頂端優勢指植物的主莖頂端生長占優勢,同時抑制著它下面鄰近的側芽生長,使側芽處于休眠狀態的現象?!驹斀狻緼、對沙柳掐尖留芽過程去除了植物的頂端優勢,降低了側芽生長素濃度,而頂端優勢能體現低濃度生長素促進頂端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側芽生長,體現了生長素的兩重性,A正確;B、摘除一定量成熟葉片是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B錯誤;C、沙柳的正常生長,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控,C錯誤;D、掐尖留芽可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促進側芽的生長,但側芽合成的生長素能運輸到莖的接近根的基部,不能運輸到根尖,D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調節,要求考生識記生長素的合成、運輸及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2、B【解析】四大家魚因捕食對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層,出現了垂直分層現象;在混合放養時,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層現象,能合理利用水體的資源。詳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鰱魚和鳙魚還可以以浮游植物為食,A錯誤;B、四大家魚分布在不同的水層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可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間環境和食物,B正確;C、鰱魚和青魚、草魚的食物及生活的水層不同,不存在競爭關系,C錯誤;D、捕食關系的存在有利于各種魚的進化,D錯誤。故選B。3、D【解析】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驹斀狻恐参锷L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不是植物在特定部位合成的,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故選D。4、C【解析】種群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數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年齡組成可以預測一個種群數量發展的變化趨勢?!驹斀狻緼、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1∶1的性別比例未必最有利于種群數量增長,A錯誤;B、種群密度反映種群數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B錯誤;C、我國放開二孩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C正確;D、種間關系屬于群落的特征,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種群及其特征,要求考生識記種群的數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5、D【解析】頂端優勢是指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到側芽的部位積累,使得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高于頂芽的生長素濃度,從而使側芽生長受到抑制,頂芽生長速度較快?!驹斀狻抗嗄緡傻木G籬長得茂密、整齊,需要對綠籬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頂端優勢,促進側芽生長,D正確,ABC錯誤。故選D。6、B【解析】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其最顯著的特征具有分層現象。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呈鑲嵌分布。【詳解】在一片草地上,靠近水源處與遠離水源處相比,物種數量多,牧草長勢好,這是由土壤濕度引起的,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故選B。7、B【解析】分析題意可知,本實驗目的是研究瓢蟲的饑餓程度和密度對其捕食作用率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是瓢蟲密度和饑餓狀態,因變量為捕食作用率。據此分析作答?!驹斀狻緼D、據圖可知,在相同條件下(饑餓狀態相同條件下),瓢蟲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故為保證較高的捕食作用率,田間防治葉螨時應適當控制瓢蟲密度,AD正確;B、本實驗的自變量為饑餓程度和瓢蟲密度,因變量為捕食作用率,據圖可知饑餓程度和瓢蟲密度(而非葉螨密度)共同決定了瓢蟲的捕食作用率,B錯誤;C、結合題圖可知,在瓢蟲密度相同的情況下,饑餓24h和饑餓48h的捕食作用率均高于未饑餓的捕食作用率,故對瓢蟲進行適當饑餓處理可提高防治效果,C正確。故選B。8、C【解析】生長素類似物:由于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非常微少,提取困難,人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一些人工合成的物質與生長素有類似的功能,這些物質統稱為生長素類似物?!驹斀狻緼、2,4-D有與生長素有類似的功能,可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A正確;B、2,4-D可使未授粉的子房發育成果實,所以番茄雌蕊柱頭上存在與2,4-D特異性結合的受體,B正確;C、2,4-D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較穩定不易被滅活,C錯誤;D、利用2,4-D培育的無子番茄染色體數目不變,故無子番茄與有子番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D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9、(1)①.輔助性T細胞②.d、e③.免疫防御(2)D、G(3)①.胸腺②.免疫排斥反應【解析】由圖可知,A表示吞噬細胞,B表示T細胞,C表示B細胞,D表示記憶細胞,E表示漿細胞,F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G表示記憶T細胞。【小問1詳解】B表示輔助性T細胞,圖中d細胞因子、e抗體均為免疫活性物質。由圖可知,機體發揮了免疫防御功能?!拘?詳解】接種疫苗后,體內會產生D記憶B細胞和G記憶T細胞,會獲得關于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小問3詳解】T細胞成熟的場所是胸腺,故可以通過是否切除胸腺來控制變量有無T細胞,進行器官移植后,觀察有無免疫排斥現象,來判斷細胞免疫是否發揮作用,預期的結果是:實驗組不發生免疫排斥,對照組會發生免疫排斥?!军c睛】本題的關鍵在于判斷圖中各字母代表的含義,再進行相關的分析和解答。10、①.樣方法②.重③.營養結構④.油松→紅脂大小蠹→昆蟲甲⑤.三⑥.化學⑦.正己烷(溶液)⑧.受蟲害油松⑨.油松遭受蟲害后,能產生和釋放某種吸引昆蟲甲的化學物質【解析】本題考查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生態系統的結構及信息傳遞等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1)植物因為基本不活動,所以常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單一油松林因為物種單一,所以要比多樹種混合林的受害程度重。這說明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的大小與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有關。(2)食物鏈要從生產者開始,到不被捕食的生物為最高營養級,所以題中涉及的食物鏈是油松→紅脂大小蠹→昆蟲甲,其中昆蟲甲屬于第三營養級。(3)通過嗅覺聞到的是氣味,所以屬于化學信息。由題意可知揮發物A和揮發物B都是用正己烷溶液提取的,所以對照組應是等量的正己烷溶液。分析數據可知昆蟲甲更趨向于受蟲害油松,這種原因可能是油松遭受蟲害后,能產生和釋放某種吸引昆蟲甲的化學物質。11、(1).太陽能(或生產者固定的能量)(2).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3).營養級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少(4).Ⅱ同化的能量(5).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6).b/y×100%(7).單向流動、逐級遞減(8).25A/(1+4X)【解析】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等知識。分析圖1,在能量金字塔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是生產者,m1表示進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態系統食物鏈各營養級散失的能量熱能;能量在食物鏈各營養級間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則營養級越高,可利用能量少。分析圖2,每一營養級的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級Ⅱ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第Ⅱ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第Ⅱ營養級的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第Ⅱ營養級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儲存在生物的有機物中。分析圖3,食物鏈兩條:甲→丙、甲→乙→丙,由高營養級求低營養級能量,至少能量按照20%計算?!驹斀狻浚?)m1表示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部分能量是太陽能或生產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從該生態系統散失的能量,即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因此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個體數量往往也越少。(2)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級Ⅱ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圖甲中營養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y,而圖乙中營養級Ⅱ同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