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十大題型)-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舉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十大題型)-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舉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十大題型)-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舉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十大題型)-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舉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十大題型)-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舉一反三(人教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走進化學實驗室題型題型梳理【題型1】實驗安全問題及處理【題型2】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題型3】識別常見儀器【題型4】常見儀器的正確使用【題型5】藥品的取用【題型6】實驗操作正誤判斷【題型7】錯誤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題型8】實驗操作先后順序【題型9】氣密性檢查【題型10】實驗操作是否達到目的舉一反三舉一反三【知識點1】藥品的取用規則1.“三不準”原則:不嘗、不觸、不聞。即:①不準嘗藥品的味道②不準用手接觸藥品③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2.用量原則:嚴格按規定用量取用;無說明的——液體取12ml,固體蓋滿試管底部即可。3.剩余藥品:不放回原瓶、不隨意丟棄、不帶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題型1】實驗安全問題及處理【例1】在加熱過程中不慎把酒精燈碰到,灑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下列滅火措施簡便合理的是A.用嘴吹滅 B.先移走其他儀器及藥品,然后再用滅火器滅火C.趕快向桌面上灑水 D.立即用濕抹布撲蓋【變式11】下列對實驗意外事故的處理錯誤的是A.若不慎將燃著的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B.若不慎將燒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將腐蝕性藥液濺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沖洗D.若不慎被紅熱的金屬燙傷,應立即用大量涼水沖洗或浸泡,并涂燙傷膏【變式12】化學實驗過程中要規范操作,注意實驗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A.熄滅酒精燈用嘴吹滅 B.酒精燈側翻在實驗臺上失火,立即用濕抹布覆蓋C.加熱后的試管立即用冷水沖洗 D.實驗藥液濺進眼睛立即用紙巾擦拭【變式13】在實驗中應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守則和操作規范。下列操作或處理方法正確的是A.沾濃硫酸用水沖洗 B.拿加熱中的三腳架C.聞氣味 D.加熱試管【題型2】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例2】下面是一些危險化學品標識圖。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其包裝箱上應張貼的是A. B. C. D.【變式21】學校采購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噴霧。你建議在存放處張貼的警示標識是A.劇毒品 B.易燃固體C.易燃液體 D.腐蝕品【變式22】運輸汽油的油罐車上必須粘貼的安全標志是A.

B.

C.

D.

【變式23】下列在放的物質與所貼的警示標識不相符的是A.液化石油氣 B.氫氧化鈉C.濃硫酸 D.一氧化碳【知識點2】化學實驗常見儀器1.試管:在常溫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不能驟熱驟冷,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2.燒杯:溶解固體物質、配制溶液;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3.膠頭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4.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不能加熱。5.集氣瓶:①用于收集氣體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②用于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燃燒的反應器。6.廣口瓶:用于盛放固體試劑7.細口瓶:用于盛放液體試劑8.漏斗:用于制作過濾器或用于向小口容器內注入液體。9.長頸漏斗:用于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分液漏斗:制取氣體時可以控制液體滴加速度,從而控制產生平穩的氣流。可用注射器代替。

漏斗

長頸漏斗

分液漏斗10.試管夾:用于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11.鐵架臺: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于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12.酒精燈: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酒精燈;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熄。不要碰倒酒精燈,若有酒精灑到桌面并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火焰。【題型3】識別常見儀器【例3】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錯誤的是A.長頸漏斗

B.試管夾

C.蒸發皿

D.坩堝鉗

【變式31】化學實驗儀器是進行實驗的重要工具,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正確的是A.長頸漏斗B.試管夾 C.滴瓶 D.

蒸發皿【變式32】如圖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化學儀器,寫出字母對應的儀器名稱:

A;B;C;D;EF;G;H;I;J【變式33】下列實驗室常見的儀器中,能夠用來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A.燃燒匙 B.試管C.蒸發皿 D.錐形瓶【題型4】常見儀器的正確使用【例4】下列常見化學儀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項,說法錯誤的是A.試管:用作少量物質的溶解或反應容器,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防止炸裂B.量筒:用于量取液體體積,可直接加熱,但不能作反應容器C.集氣瓶:用于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不能加熱D.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用過后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品【變式41】丁丁用試管作實驗,實驗不同,試管口的朝向也不同(如圖)。丁丁正確的做法是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如圖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試管如圖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如圖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時,試管先如圖再如圖最后如圖A. B. C. D.【變式42】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1)請從下列常見儀器的圖示中,選擇恰當的字母序號填空:

①可以夾持試管的儀器是。②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需用到的儀器是。③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需用到的儀器是。④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熱源是。⑤貯存和收集氣體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⑥用作配制溶液或較多量試劑反應的容器是。⑦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⑧用于洗滌儀器內壁的工具是。(2)家庭小實驗通常利用生活中某些常見的物品作為一些實驗儀器的替代品,你認為醫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儀器中的(填名稱)。(3)實驗操作過程中,對于藥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藥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沒有規定用量時,液體一般量取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B.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三分之一C.量筒量取的液體體積通常應該稍小于或等于所用量筒的量程【變式43】下列有關儀器的用途敘述正確的是A.錐形瓶可用于直接加熱 B.膠頭滴管可用于攪拌溶液C.漏斗可用作加液器 D.燒杯可用于精確量取一定量液體【知識點3】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一、固體藥品取用1.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一橫二放三慢豎)2.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固體:用藥匙或紙槽。(一橫放二送底三直立)二、液體藥品取用1.取用原則:多用“倒”,少用“滴”,定量“量”2.取用大量液體:直接用試劑瓶傾倒。3.取用少量液體:用膠頭滴管滴加。要領:懸、垂。4.取用一定量液體:用量筒量取,配套使用膠頭滴管。三、給試管加熱①用干抹布擦拭試管的外壁②試管里液體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1/3③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從管底套上和取下④先預熱后固定加熱=5\*GB3⑤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管口不能對著自己和旁人,試管與桌面成45度=6\*GB3⑥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破裂。=7\*GB3⑦熱的試管不能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沖洗四、儀器裝置的連接:1.乳膠管、橡皮塞、玻璃導管的連接操作:關鍵掌握兩個字“潤、轉”。2.簡易裝置氣密性檢查步驟:①連接好裝置;②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③再用手緊握試管;④一段時間后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當手離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五、儀器的洗滌:水洗——刷洗——特殊物質特殊洗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題型5】藥品的取用【例5】化學實驗室藥品需按規定存放和取用:(1)藥品的存放:固體藥品一般存放于中;液體藥品一般存放于中;(少量液體可存放于滴瓶中)。(2)藥品的取用:粉狀固體用或紙槽直接送入儀器底部;塊狀或較大顆粒的固體的取用方法用夾取,放入平放的儀器管口中,然后,慢慢將儀器直立,使固體沿內壁滑落到儀器底部;(3)定量液體藥品的取用一般要用和(填儀器名稱);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項:量筒的精確度為0.1ml。量筒不能加熱,不能用于作反應容器,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讀數時,視線要與保持水平。【變式5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確的是A.未經老師允許,擅自把實驗室的藥品帶回家做家庭實驗B.用滴管滴加液體完畢,把它放在桌面上C.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面最低處保持水平D.實驗完畢把儀器洗滌干凈,廢液倒入原試劑瓶【變式52】基本的實驗技能是學好化學的基石。請完成下列題目:(1)實驗室中,固體藥品存放于瓶中,取用固體藥品用到的儀器是。(2)量取10mL液體時,應選擇的儀器有和膠頭滴管,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保持水平。(3)傾倒液體時,細口瓶的塞子要(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4)取用藥品注意節約藥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mL取用液體。【變式53】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時應嚴格按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只需。(2)如果要量取6mL液體,所需的儀器是。①10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膠頭滴管(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11.6g固體粉末時,錯將砝碼放在左盤,將藥品放在了右盤。該同學實際稱得藥品的質量為g。(1g以下用游碼)(4)某同學通過自學,初步學會了配制溶液的方法。經過計算需要水47.5mL,他應該選擇量筒的規格是(填“10mL”“50mL”“100mL”);實驗中量取水時,除了需要量筒外,還需要的儀器是。【題型6】實驗操作正誤判斷【例6】規范實驗操作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基礎。下列基本實驗操作錯誤的是A.

向試管中滴加液體 B.

傾倒液體C.

向試管中加入固體粉末 D.

加熱液體【變式61】試管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儀器,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取塊狀固體 B.傾倒液體C.加熱液體 D.加熱固體【變式62】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A.量取9.5mL的液體可用100mL的量筒B.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下端應緊貼試管內壁C.集氣瓶可以用作反應容器D.試管、燒杯、蒸發皿等儀器可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變式6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

B.

C.

D.

【題型7】錯誤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例7】下列圖示的“錯誤操作”與選項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A.讀數偏大 B.腐蝕膠帽C.標簽受損 D.炸裂試管【變式71】某同學制取氧氣時,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沒有給試管均勻加熱;②試管外壁潮濕;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忘了加催化劑;⑤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⑥收集完氧氣,先撤酒精燈;后將導管拿出水面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變式72】下列圖示的“錯誤操作”與對應項“可能產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A.擊破試管底部 B.引起試管炸裂C.讀數不準確 D.加熱試管炸裂【變式73】某同學在實驗室中有以下錯誤操作,請你指出造成的后果。(1)傾倒液體試劑時,細口瓶的塞子正放在桌面上:。(2)傾倒液體試劑時,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向下:。(3)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把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滴加試液:。(4)向豎直的玻璃儀器中加入金屬顆粒:。(5)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6)被加熱的試管外壁有水:。(7)加熱液體時,試管口朝著有人的方向:。(8)用冷水洗滌剛加熱過的試管:。【題型8】實驗操作先后順序【例8】嚴謹的實驗態度是實驗取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實驗完畢,先用嘴吹滅酒精燈,后蓋上燈帽B.制取氣體時,先裝入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與滴瓶配套的滴管使用完后,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回滴瓶D.點燃可燃性氣體時,先驗純,后點燃【變式81】化學實驗操作中常常有許多“先后”之分,否則就會出現事故或者使實驗失敗。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A.連接儀器時,先將玻璃管潤濕,后輕輕將玻璃管旋入膠皮管中B.滴管吸取液體時,先在空氣中捏膠帽排空氣,后伸入液體吸取C.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緊捂試管外壁中,后將導管伸入水D.塊狀固體放入試管,應先將試管橫放將固體放入管口,后將試管慢慢豎起來【變式82】化學實驗操作中常常有許多“先后”之分,否則就會出現事故或者使實驗失敗。下列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緊捂試管,后將導管伸入水中B.連接儀器時,先將玻璃管潤濕,后輕輕將玻璃管旋入膠皮管中C.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先加石灰石,后加稀鹽酸D.用滴管吸取液體時,先在空氣中擠捏膠帽排出空氣,后伸入液體中吸取【變式83】化學實驗操作的“先”與"后”,對化學實驗結果、師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實驗操作中的先后順序錯誤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握住試管,然后把導氣管的一端放入水中B.用托盤天平稱量時,先放質量大的砝碼,再放質量小的砝碼C.裝置組裝時,先用水潤濕導管,后與橡膠管連接D.給試管中固體物質加熱時,先預熱,后對準藥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熱【題型9】氣密性檢查【例9】如圖A用手緊握試管外壁,水中導管口有,松開手,管內有水柱,說明氣密性好。如圖B,夾緊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若液面,說明氣密性好。

【變式91】用下圖所示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若裝置的氣密性完好,則雙手握住試管外壁后觀察到的現象是,手離開一段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