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題號—*二三四五總分
得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0分)
1.下列描述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舉起兩個雞蛋需要100N的力
B.正在考試的場內大氣壓強約為5個標準大氣壓
C.一支中性筆的長度約為15cm
D.一個蘋果重約為50N
2.如圖,屬于應用了浮力知識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中“遼寧號”中國航母漂浮于海面
B.乙圖中“陽光動力2號”太陽能飛機的機翼“上凸下平”
C.丙圖中“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
D.丁圖中宇宙飛船在太空中航行
3.下列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4.以下是物理教材中演示實驗或示例圖片,不能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
5.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盲道上凸起圓點B.蚊子尖嘴插入皮膚
刀刃磨得很薄書包帶做得很寬
6.連通器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以下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B.下水管中“存水彎”
用吸管“吸飲料”
D.乳牛自動喂水器
7.將一支密度計先后放入甲、乙兩容器中,如圖,兩容器中液
體的密度分別是PA、P3,密度計受到液體的浮力是民、FB,
則密度和浮力的關系分別是()
A.PA<PB以=FBB.PA<PB自>
C.PA=PB以〉FBD.PA>PBFA=&
8.下列關于壓力、壓強和浮力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漂浮在水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入水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B.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C.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D.液體的密度越大,產生的浮力越大
9.甲、乙二人在沙地上行走,他們在沙地上留下的腳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積S中〉SQ,
深淺相同,他們對沙地的壓力及壓強相比()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尸乙,P甲=P乙D.F甲>F乙,P甲二P乙
10.一裝有飲料的密閉平底瓶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4),
然后翻過來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圖B),則正立、倒立時飲料瓶
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壓強變化情況是()
A.壓力增大,壓強增大
B.壓力減小,壓強不變
C.壓力不變,壓強增大
AB
第2頁,共35頁
D.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11.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鐵球和銅球(已知ptH>P?>p*>p*):⑨二益
放入水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鐵球沉底,則().二松:她
A.木球和銅球的浮力大小相等B.鐵球受到的浮力
最小
C.木球一定是實心的D.銅球的空心一定最大
12.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M型在大連造船廠正式下水。航母從大
海駛向內河時,將()
A.上浮一點B.下沉一點C.不變
13.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后,
在乙容器內放入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內放一個
實心小球懸浮在水中,此時,甲、乙、丙三個容器內
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容器中木塊的密度等于丙容器中小球的密度
B.三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P/水>P次),木塊受到的浮力變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P酒措<P次),小球受到的浮力不變
14.重慶一中某初二同學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尸與金
屬塊A下表面離液面的距離h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
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提著金屬塊A,使其緩慢浸入
酒精中(P酒林=0.8x10%/〃/且液體未溢出),得至U尸
與h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完全浸在液
體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屬塊A的密度分別為()
A.2N,2.5x103kg/m3B.2N,2.0x103kg/m3
C.47V,2.5x103fc^/m3D.4N,2.0x103kg/m3
15.質量分布均勻的A、B兩個實心立方體(力>。),放置在回
盛水的容器中、靜止時如圖所示:現將A、B撈起后放置在行口廠
水平桌面上,比較4、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A、成和它們對:L-Jjnim
水平桌面的壓強外、PB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J-------LLU
A.FA<FB,pA>pBB.片>FB,pA<pB
C.FA>FB,PA>PBD.=Fe,PA<PB
16.如圖所示,圖線a、b是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分
別用方兩種物質制成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實心球,緩慢放
入水中,甲、乙兩球受到的浮力之比為()
A.3:1B.1:1C.6:5
D.1:3
17.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均勻的環形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環形西己
底面積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甲、乙上::甘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則剩余部分的壓強關系()IL:JLJ
z.
A.p/>PzB.p甲<P乙C.p甲=P乙D.
無法確定
18.將體積之比為2:I的長方體物塊A(pA=l.2g/a/)和長方體物塊8
(p?=0.5g/cw3)浸沒在盛水容器中如圖位置,松手后至A、8靜止,它們
所受浮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
19.為了便于大眾隨時沖泡茶葉,商家用薄布或薄紙將茶葉二C-----
包裹成長方體的茶包。將茶包置于圓柱體容器中,注入
適量的水,茶包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水對容器底部壓強
為Pl;由于茶包吸水(茶包吸水后體積不變),便懸浮coaurr>
在水中,此時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為P2;茶包繼續吸水后沉底,此時水對容器底部壓
強為P3.泡茶前后無液體溢出,且忽略液體密度變化。關于Pl,P2,P3關系正確的
是()
A.Pl>p2>p3B.PI=P2>P3c.p3>p2>PlD.P2>P1>P3
20.如圖所示,某圓柱形薄壁容器裝有適量的水,其底面積為??dji
20a/,將物體B放入水中時,通過臺秤測得總質量150g。\Cly
使用一細繩提起物體B,物體B剛好有[體積露出水面時保
持靜止不動,此時臺秤示數為70g,測得容器內液面下降了1c”。則物體B的密度
是()
A.1.25x103kg/m3B.1.75x103kg/m3C.2.0x
103kg/m3D.3.0x103kg/m3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0.0分)
21.歷史上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著名實驗是,人們通常把機高的水銀柱產
生的壓強叫做1個標準大氣壓。
22.當居室前后兩面的窗子都打開時,“過堂風”會把居室側面擺放的衣柜的門“吹”
開。這是因為過堂風吹過時,衣柜外的空氣流速,氣體壓強,柜門受
到了向外的壓力差,才產生此現象。(均選填“大”,“小”或“不變”)。
第4頁,共35頁
23.將一個邊長為10c”的實心正方體木塊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內,待木塊漂浮時,水對
木塊下表面的壓力F=N,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壓強P=Pa.(p木
=0.6x1()3起加3)
24.我國某潛艇由湖北武昌造船廠制造完成后,由長江潛行(在液面以下航行)駛進東
海,已知pw次<p涉水,則潛艇在長江中時所受浮力為尸I,重力為Gi;在潛行在東
海里時所受浮力為B,重力為G2,則BFi,G.G2.(均選填“>”,
或"=")。
25.如圖所示,在一個底面積為150c>足夠深的柱形容器內裝有一定|_____I
量的水,容器底部固定一根足夠長的彈簧(在彈性限度以內,彈
簧受到的拉力每變化1N,彈簧的形變量為1cm),將一個邊長為
0」機的實心正方體木塊4(p木<pQ固定在彈簧頂端,使A剛I更占
好浸沒在水中,此時彈簧產生的拉力為5M現打開閥門K開始
放水,當彈簧產生的拉力變為豎直向上的3N時,水對容器底部
的壓強變化量為Pa;當總的放水量為1200c〃/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M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5.0分)
26.如圖所示,質量為50口,邊長為20a〃的正方體物塊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過輕質
繩系于輕質杠桿BOC的B端,杠桿可繞。點轉動,且CO=2B0.在C端用戶=150/V
的力豎直向下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繩被拉直,求:
(1)繩對8端的拉力F郵
(2)物體A對地面的壓強p。
27.底面積為200°j的薄壁柱形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體積
為10-3療的正方體木塊A放入水中后,再在木塊A的上方放一體積為10*加的物體
B,靜止后物體8有1/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甲所示。若將物體3取下放入水中,
如圖乙所示,靜止后物體4有3/5的體積浸入水中。求:
(1)甲圖中8物體受到的浮力;
(2)木塊4的重力;
(3)將B放入水中后,與取下B之前相比較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
甲乙
28.如圖甲所示,重力為2N,底面積為200C%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容器足夠高)放在
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著一個實心圓柱體A(PA<PQ,其重力為6N.現慢慢
向容器中加水,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水與所加水的質量巾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全程
共注入1.4版水。求:
(1)當加入0.6/水時,容器中水的深度;
(2)A恰好漂浮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3)停止注水后,將4物體往上提升1。機后保持靜止,靜止時的拉力大小。
四、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0分)
29.如圖所示,重為10N的小球在水中靜止,請畫出小球所受力的示
意圖;
I「^一1
30.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在力Q、匕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請畫出力出及其對
應的力臂位
第6頁,共35頁
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0分)
31.有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沒有標簽,小陳采用聞氣味
的方法判斷出無氣味的是水。小亭則采用壓強計進行探究,如圖示:
(1)若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
邊液柱的高度差變化(選填“大”或“小”)。把調節好的壓強計放在空氣
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該(選填“相平”或“不相平”)。實驗中通過
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比較液體壓強大小,這種科學探究方法稱為。
(2)小亭把金屬盒分別浸入到兩種液體中,發現圖甲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
較小,所以認為圖甲燒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結論是(選填“可靠”或“不
可靠”)的,理由是。
(3)小亭發現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離液面的距離越深,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
差就越大,表示液體的壓強越(選填“大”或“小”)。小亭還發現在同種
液體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
度差______(選填“不變”或“變化”)。
32.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甲圖中杠桿左端下沉,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
節,直到杠桿在_____位置平衡,主要目的是。
(2)如圖乙所示,杠桿上的刻度均勻,在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
平衡,應在B點掛_____個相同的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4、8兩點下方所掛的
鉤碼同時朝靠近支點。的方向各移動一小格,則杠桿的(選填“左”或
“右”)端將下沉。
(3)如圖丙所示,在A點掛一定數量的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斜向上拉(與
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丙所
示,大小為N,已知每個鉤碼重0.4N,則在4點應掛_____個鉤碼。
(4)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需要測多組數據。以下三個實驗也測了多組數據,其目
的和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目的相同的是o①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②測量某
個物體長度;③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
33.“彈珠”是小朋友喜愛的玩具。在古代彈珠由瑪瑙或石頭所造,現代則用玻璃制成。
喜歡科學探究的小李找來量筒、小玻璃杯和水測量彈珠的密度。如圖所示,步驟如
下:
(1)把小玻璃杯輕輕放入裝有20〃山水的量筒中使之在水面上,待水面靜
止后,水面對應的刻度值如圖甲所示,此時玻璃杯所受浮力為M
(2)把彈珠放入小玻璃杯中漂浮,待水面靜止后,水面對應的刻度值如圖
乙所示,則彈珠的質量為______g,水對量筒底的壓力增加了M
(3)取出彈珠,小李用一根粗線(不吸水)將彈珠綁好慢慢放入量筒使其沉底,
待水面靜止后,水面對應的刻度值如圖丙所示。則彈珠的體積為cw3,彈珠
的密度為kgR.實驗測得的密度和彈珠的真實密度相比(選填“偏
大”或“偏小”)。
第8頁,共35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
A、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則2個雞蛋的質量約為100g,其重力約為1N,
所以舉起兩個雞蛋需要1N左右的力;故A不符合實際;
B、正在考試的場內大氣壓強約為1個標準大氣壓;故B不符合實際;
C、一支中性筆的長度約為15cm,故C符合實際;
D、一斤(500g)蘋果有2?3個,則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其重力約為
2N;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
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
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
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2.【答案】A
【解析】
解:
A、“遼寧號”中國航母漂浮于海面,利用了浮力等于重力,應用了浮力知識,
故A正確;
B、飛機升空是因為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
從而形成向上的壓強差,即飛機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升空的,不
是利用浮力,故B錯;
C、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時,是通過向后噴出氣流,對氣體施加了一個向后的作
用力,從而使火箭受到了氣體對它施加了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是利用了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才使火箭得到向前的動力,故C錯;
D、宇宙飛船在太空中航行,不是利用浮力,故D錯。
故選:A。
解答此題要明確以下知識點:
(1)浮力等于重力,物體漂浮在液面;
(2)飛機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
越大)來升空的;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在施力的同時必然也受到另一個物
體對這個物體施加的反作用力。
本題考查浮力的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飛機升
空是因為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從而形成
壓強差,利用壓強差升空,易錯點。
3.【答案】D
【解析】
解:A、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托盤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
C、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D、鏡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故選:D。
結合生活經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
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
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4.【答案】A
【解析】
解:A、木桶爆裂,證明了液體壓強的存在,與大氣壓無關,故A符合題意;
B、圖中,去殼熟雞蛋進入瓶內,是典型的“瓶吞雞蛋”實驗,是大氣壓作用的
結果,故B不合題意;
第10頁,共35頁
C、圖中,吸盤吸在墻上,是由于大氣壓作用的結果,故C不合題意;
D、圖中,杯口的紙片不下落,是典型的“覆杯實驗”,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故
D不合題意。
故選:A。
大氣壓強的存在可以用實驗來證明,我們學過的實驗當中就有:馬德堡半球
實驗、瓶吞雞蛋實驗、覆杯實驗等。
此題考查的是大氣壓強存在的證明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瓶吞雞蛋實驗、覆
杯實驗等。要弄清楚大氣壓強和液體壓強的聯系和區別。
5.【答案】D
【解析】
解:A、盲道有凸起的棱和圓點組成,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
面積,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
B、蚊子尖嘴插入皮膚,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
強,不符合題意;
C、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不符合題意;
D、書包帶做得很寬,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符合題意;
故選:D。
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
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
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這是一道與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根據實
際情況來增大或減小壓強,要學會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這才是學習物理的
真正意義。解答時,要注意使用控制變量法。
6.【答案】C
【解析】
解:A、圖中三峽船閘在使用時,閘室分別與上游或下游構成上端開口下部連
通的容器,屬于連通器的應用,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圖中下水管中“存水彎”符合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屬于連通器的應用,
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C、人吸走管內的空氣時,管內的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壓著飲料進入管內,
使人喝到飲料,所以利用了大氣壓,本選項符合題意;
D、乳牛自動喂水器,符合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特點,故是連通器,本選項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根據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
動的情況下,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
本題考查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原來的應用,同時干擾選項涉及到大氣壓的應
用,屬于簡單題目,考試需要準確區分各物理知識點及其應用。此點中考出
現概率很高。
7.【答案】D
【解析】
解:???密度計漂浮,
?'?F浮=6,
???密度計在A、B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FA=FB),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
重力G,
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A〈VB,
.?.F浮=「液且丫排,
第12頁,共35頁
:.A、B液體的密度:PA〉PB。
故選:D。
密度計放在A、B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干密度計受到的重力,得出
了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從圖可以得出密度計排開液體體積的大小關系,再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利用好密度計漂浮/浮=6)是
解此類題目的關鍵。
8.【答案】B
【解析】
解:
A、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浮沉情
況無關;所以,漂浮在水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故A錯誤;
B、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
C、根據p=(可知,只有受力面積不變時,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才越大,故
C錯誤;
D、浮力的大小由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共同決定,所以,液體的
密度越大,產生的浮力不一定越大,故D錯誤。
故選:B。
(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6排=「液且丫排可知,物體浸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與液
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壓力的方向是垂直物體表面,指向受力物體;
(3)壓強的大小由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共同決定的;
(4)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本題考查浮力大小計算,比較,以及壓強公式的應用,有一定的難度。
9.【答案】D
【解析】
解:A、p甲〉p乙,壓力作用的效果不相同,不符合題意;
B、p甲〉p乙,壓力作用的效果不相同,不符合題意
C、由F=PS可知:P一定時,F和S成正正比關系,因S甲〉S乙,所以F甲〉F
乙,不符合題意;
D、效果相同,則壓強相同(p甲=p乙),由F=PS可知:P一定時,若S甲〉S乙,
則F甲〉F乙,符合題意。
故選:D。
物理學中用壓強來描述壓力作用的效果,根據腳印深淺相同,可知二人壓力
作用效果相同,也就是壓強相等,即p甲=p乙.然后利用P=g的變形公式
F=PS進行分析得出壓力的大小關系。
此題考查的是壓強物理意義和壓強計算公式的定性分析,運用了控制變量的
方法。
io.【答案】c
【解析】
解:壓力的判斷:正放時,瓶底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瓶子和飲料的重力之和;倒
放時,瓶蓋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瓶子和飲料的重力之和;所以壓力相等;
由于瓶蓋的面積小于瓶底的面積,根據公式p=!可知,侄防攵時,對桌面的壓
強大。
故選:C。
瓶蓋和瓶底對桌面的壓力,等干水和瓶子的重力之和;
根據公式p=:可比較瓶底和瓶蓋對桌面的壓強。
本題考查壓力和壓強的大小比較,關鍵知道在水平面上,物體對水平面的壓
力等干自身的重力,當容器裝滿液體,不管形狀怎么樣,不管怎樣放置,它對
桌面的壓力都等于自身和液體的重力之和。
11.【答案】D
【解析】
第14頁,共35頁
解:
(1)已知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鐵球和銅球(即它們的體積相等),則由圖可知
V排木〈V排銅=v排鐵,
由F浮=「水且丫排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F木<F銅=F鐵,故AB錯誤;
(2)銅球懸浮在水中,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因鐵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實心鐵球會沉底;若鐵球空心,且空心的體積
較小的情況下,也會沉底;
木頭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實心木球漂浮在水中;若木球是空心的,則也是
:西:學.
/示,子,
所以鐵球、木球可能實心,也可能空心,故C錯誤;
(3)因為它們的體積相同,銅和鐵的密度遠大于水的密度,銅的密度大于鐵的
密度,銅球懸浮,鐵球沉底,故空心部分的體積關系為V銅空〉V鐵空,
已知木球漂浮在水中,銅球懸浮,則F浮木=6木——①,F浮銅=6銅——②,
假設木球是空心的,由圖知,木球排開水的體積約為銅球的一半,根據F浮=p
水gV排可知,木球所受浮力約為銅球的一半,則結合①②可知木球的重力約
為銅球的一半,即可認為G銅=2G木,
由重力和密度公式可得:p銅V實銅g=2p木V實木g,
即:p銅V實銅=2p木V實木,
因為p銅>2p木,
所以實心部分的體積V實銅〈V實木,
因小球的體積相同,所以空心部分的體積V銅空〉V木空,
綜上所述,銅球的空心一定最大,
故選:D。
(1)已知三個小球的體積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并結合圖中排開液體的體
積判斷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關系;
(2)球的體積相同,銅的密度大,但銅球的平均密度小,說明銅球的空心體積
大。
解決此類型的題目,要求把物體的沉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聯合使用,本題
關鍵有二:一是根據物體和液體的密度關系確定物體的浮沉,二是利用好阿
基米德原理F浮=p水gV排。
12.【答案】B
【解析】
解:航母始終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航母受到的重
力不變,其受到的浮力也不變。航母從大海駛向內河時,水的密度減小,由F
浮=「液丫排g可知,航母排開水的體積就會增大一些,所以會下沉一點。
故選:B。
輪船是上浮一點還是下沉一點主要體現了排水體積的變化,而排水體積的變
化又受水的密度的影響,結合影響浮力大小的條件,即可判斷輪船的變化情
況。
判斷輪船是上浮一點還是下沉一點,關鍵要搞清在這一變化中,浮力大小是
不變的,再結合液體密度的變化判斷排水體積的變化。
13.【答案】B
【解析】
解:
A、乙容器中木塊漂浮,則p木<p水;丙容器中小球懸浮,則「球=「水,所以,P
木<p球,故A錯誤;
B、乙容器中木塊漂浮,即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且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
的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即表明乙容器中木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水重力,即
可以理解為,乙容器中木塊的重力補充了它排開的那些水的重力,能看出甲
乙兩個容器內物質的重力相等;同理可知,甲丙兩個容器內物質的重力相等,
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故B正確;
C、木塊漂浮在乙容器中,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液體密度增大,木塊仍然漂
第16頁,共35頁
浮在液面上,那么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木塊的重力不變,則木
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
D、小球懸浮在丙容器中,則「球=「水;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則液體密度
減小,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液且丫排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將減小,
故D錯誤。
故選:B。
(1)根據木塊和小球在水中的狀態,利用物體浮沉條件比較其密度大小;
(2)據漂浮和懸浮條件,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判斷;
(3)物體漂浮或懸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體重。
(4)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
度時,物體上浮(漂浮);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處于懸浮狀態。
本題考查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應用,涉及到重力、
密度公式的應用,綜合性較強,理清題意,分析清楚各種情況的狀態是解決
該題的關鍵,其難度很大。
14.【答案】D
【解析】
解:
(1)由圖知,當h=0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即金屬塊A的重力G=10N,
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時,金屬塊A受到液體的浮力:F浮=G-F=10N-6N=4N;
(2)根據F浮=「液gV排可得,金屬塊A排開酒精的體積:
V排一p酒w一O.SxKFA,g/vM'xlON/Ag"
金屬塊A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故金屬塊A的體積V=V排=5xl0"m3;
「iniv
金屬塊A的質量:m===[ON.=lkg,
金屬塊A的密度:p=£==2x103kg/m3;
I5x1()4nr
故選:D。
(1)當h=0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為金屬塊A的重力,由圖可知完全浸沒在液
體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兩者之差就是受到的浮力;
(2)根據F:?=pgV排即可求出金屬塊A的體積;根據金屬塊A的重力可求得其
質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本題考查了稱重法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應用,從圖
象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關鍵。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根據A和B的體積,根據F浮=「水且丫排比較出浮力的大小,根據漂浮和懸
浮的條件比較出浮力的大小;
(2)根據漂浮或懸浮得出AB的密度的關系,根據p=phg,判斷出壓強大小。
本題涉及到壓強大小及其計算,壓強大小比較,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
沉條件及其應用等知識點,綜合性較強;解答此題時注意兩點:一是靜止在水
平面上的物體其壓力等于其本身重力,二是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懸
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
【解答】
解:
由圖知VA排〉VB排,根據F浮=「水且丫排可知,FA>FB;
當將它們放入水中后,因為A懸浮,所以PA=P水;
因為B漂浮,所以PB〈P水,
所以PA>PB;
A、B兩個實心正方體的體積關系為VA〉VB,則hA>hB,
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U=噌=P物gh,
因為PA〉PB,hA〉hB,所以PA〉PB,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第18頁,共35頁
16.【答案】C
【解析】
解:
由圖象知,a物質的密度:Pa==2.5g/cmJ
因a物質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用a物質制成實心球放入水中后會沉底,
甲球沉底,則V排甲=V甲,
所以甲球受到的浮力:F甲=「水V排甲g=p水V甲g,
由圖象知,b物質的密度:pb=;'=/g/cm3,
因b物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用b物質制成實心球放入水中后會漂浮
在水面上;
由漂浮條件可得,乙球受到的浮力:F/=G7=P7V/g,且P/=Pb,
兩球的體積相等,即丫甲=丫乙,
所以兩球受到的浮力之比:?=空詈=:、="==6:5。
F乙PZY3P乙
故選:C。
(1)圖象所示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當體積V=6cn?
時a的質量是15g;乙的質量為5go所以得到兩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
(2)先根據圖象求出a、b的密度,判斷在水中靜止時的浮與沉,然后根據F浮
=p水gV排和物體漂浮條件求出甲、乙所受浮力,進而可求浮力之比。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物體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與掌握,
能根據圖象求出甲乙物質的密度是本題的突破口,靈活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和
漂浮條件是本題的關鍵。
17.【答案】A
【解析】
解:
環形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q=1='?=華=嗒=pgh,
已知原來兩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相同,即p=p甲gh甲=「乙811乙,且由圖知h甲
>h乙,
所以P甲<p乙;
當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
P甲=「甲g(h甲-h)=p-p甲gh-------①,
剩余的乙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
P乙=P乙g(h乙-h)=p-p乙gh--------②,
因p甲<p乙,則p甲gh<p乙gh,
所以P-P甲gh>p-p乙gh,即p甲>p乙。
故選:A。
由于兩個物體都是質量均勻的環形柱體,可利用p==塔=嚶
S3133
=pgh先判斷出兩個物體的密度大小,然后表示出切除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
對水平面的壓強,再做比較。
本題主要考查了壓強大小的比較,關鍵要掌握壓強的計算公式,特別是柱體
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強公式應用,在分析過程中要注意改變的量和相等的量,
要細心分析。
18.【答案】A
【解析】
解:(1)因為長方體物塊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A下沉,靜止時
沉在容器底部,在此過程中,A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變,故應該是一條
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2)因為長方體物塊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B上浮,靜止時漂浮
在水面上,在B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的過程中,B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浮力不
變;在B剛露出水面到靜止漂浮在水面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斷減小,浮
力不斷變小,所以,在B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應該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在B剛露出水面到靜止漂浮在水面上應該是一條斜向下的直線。
綜上分析可知,選項A正確,BCD錯誤。
第20頁,共35頁
故選:A。
首先比較長方體物塊A、長方體物塊B和水的密度大小,得出松手后至A、B
靜止它們在水中的狀態,進而得出所受浮力變化情況,然后對照各選項中浮
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分析解答。
此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關鍵是知道:如果被研
究的物體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則物體的浮沉條件可變成以下形式:
①P物<P液,上浮;②P物=P液,懸浮;③P物〉P液,下沉。
19.【答案】A
【解析】
解:由題知,茶包吸水,且茶包吸水后體積不變,
故茶包在漂浮、懸浮和沉底的過程中,水面深度不斷下降,即h]〉h2〉h3,
所以,根據p=p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壓強不斷變小,即P]〉P2〉P3。
故選:A。
根據題意分析茶包在漂浮、懸浮和沉底不同狀態下水面的變化,利用p=pgh
比較水對容器底部壓強大小。
此題考查壓強的大小比較,關鍵是分析出茶包在漂浮、懸浮和沉底不同狀態
下水面的變化。
20.【答案】B
【解析】
解:第一次通過磅秤測得總質量150g:則有G=mg可知,
G杯+G7j<+GB=m]g=0.15kgx10N/kg=l.5N...(T)
由“B剛好有:體積露出水面時保持靜止不動,測得容器內液面下降了1cm?!?/p>
可得1V=sh=20xl0-4m2x0.01m,
則V=8xl0'5m3,
第二次此時磅秤示數為70g:全部浸入時浮力為F浮,這里:體積浸入,故此時
的浮力為:F浮,
貝!jG杯+G水+:F浮=012g=0.07xl0N/kg=0.7N...②
由①-②得,GB-]Fj?=0.8N...(3)t
第二幅圖中液面比第一幅圖中液面降低了1cm,圓柱形容器裝有適量的水,
底面積為20cm2,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的水的重力,
即浮力F浮=p水gV排=l.Ox103kg/m3x10N/kgx8x10-3m3=0.8N
「14V
將F:s=0.8N代入③,解得GB=1.4N,則mB=-==0.14kg=140go
液面下降1cm或者說液面下體積減少20cm-對應B的:體積,則B的體積
VB=—p—=80cm<
4
333
則物體B的密度p=:==1.75g/cm=1.75xl0kg/mo
故選:B。
由“通過磅秤測得總質量150g”可知其總重力,然后列出等式G杯+G水
+GB=G],同理列出等式G杯+G水+、浮=62,兩式相減求得GB,再根據當B
完全出水,液面將再下降1cm,圓柱形容器裝有適量的水,底面積為20cm2,
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的水的重力,求出浮力,再根據液面下降1cm或者
說液面下體積減少20cm3,對應B的排開水的體積,可得B的體積,最后利用
p=:可求得此物體的密度。
解決此題的關鍵是利用公式和浮沉條件找等量關系,列等式,本題考查內容
較多,計算量較大,在做題時力爭能先進行細化逐個突破。
21.【答案】馬德堡半球實驗0.76
【解析】
解:(1)由物理史實可知,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并且最著名的實驗是馬德
堡市的市長奧托格里克做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2)科學家托里拆利用實驗測定了一個標準大氣壓能夠支持760mm=0.76m高
的水銀柱;人們通常把0.76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1個標準大氣壓。
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實驗;0.76o
第22頁,共35頁
(1)能夠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很多,但只要提到著名和首先的實驗,那就
確定了是哪一個。
(2)意大利著名的科學家托里拆利利用實驗測定了一個標準大氣壓能夠支持
760mm高的水銀柱,然后根據公式P=pgh計算出一個標準大氣壓強的數值。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大氣壓強的存在證明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以及大氣壓
強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和計算大氣壓強的數值。
22.【答案】大小
【解析】
解:衣柜門被打開,說明產生壓力差向外,即柜內的氣壓大于柜外的氣壓。柜
外的氣壓小,說明柜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的緣故。
故答案為:大;小。
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逐步分析。解答本題的思路是先確定壓力差向哪
兒,哪里的壓強小,哪里的流體流速大。
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要求較高,
是中考重點考查的內容。
23.【答案】6600
【解析】
解:
木塊的體積:
V*=(10cm)3=1000cm3=lxW3m3,
木塊受到的重力:G木二m木g=p木V木g=0.6x103kg/m3xlx10-3m3x10N/kg=6N;
因為木塊漂浮,所以F浮=6木=6N
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得,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F=F浮=6N,
木塊下表面的面積S=(10cm)2=100cm2=0.01m2,
則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P=9蒜=6哪孤
故答案為:6;600。
知道正方體木塊的邊長求出木塊的體積;根據p=;求出木塊的質量,進而求
出木塊重;根據漂浮條件求出浮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上下表面產生
的壓力差),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再根據壓強公式求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
的壓強。
本題考查了液體壓強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重力公式和密度
公式的應用,計算過程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24.【答案】<<
【解析】
解:
(1)因為潛水艇潛行(在水面下航行),所以V排不變;
潛水艇從江水到海水,液體的密度變大,根據F浮=「液8丫排可知,潛水艇受到
的浮力變大,即F1<F2;
(2)潛水艇潛行時,其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Gi,F2=G2,因F1<F2,
所以G|〈G2。
故答案為:
(1)潛水艇浸沒在水中,潛水艇的體積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浮力不變;
通過讓海水進、出壓力艙改變潛水艇受到的重力,然后再根據物體的浮沉條
件分析是怎么上浮或下沉的。
(2)因為潛水艇潛行(在水面下航行),所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根據阿基米
德原理可知,從江水到海水,液體的密度變大,所以浮力變大。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掌握和運用,潛水艇是物
體的浮沉條件的典型應用,應理解它們原理的,明確它懸浮在水中排開液體
的體積不變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5.【答案】16004.5
【解析】
解:(1)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
V排I=VA=(°1m)3=lxl0-3m3,
第24頁,共35頁
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F浮l=p水gV排i=l.°xlo3kg/m3xlON/kgxlxlO-3m3=ioN,
此時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豎直向上浮
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
由物體受力平衡時合力為零可得:G+F]=F浮1,
所以,木塊A的重力:
G=F浮[-F]=10N-5N=5N,
因在彈性限度以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變化1N,彈簧的形變量為1cm,
所以,此時彈簧的伸長量:
鬲=5加;
打開閥門K開始放水,當彈簧產生的拉力變為豎直向上的3N時,
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力
F2作用處于平衡狀態,
由物體受力平衡口寸合力為零可得:G=F浮2+F2,
則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由F浮=pgV排可得此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
V==-----------------------------=?x1(T4m3
排2〃表。L()xl()-3A?g/〃/3xl()N/A:g1
則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
,修)2x1()%/
-
h==-Tn;~~2=0.02m=2cm,
乙2S木(0.1m)
此時由于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2,則彈簧的縮短量:
3N
△
L,2=1A/c-m-3cm,
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
△h=(AL]+AL2)+(L木42)=(5cm+3cm)+(10cm-2cm)=16cm=0.16m,
則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
33
△p=p7kgAh=1.0x10kg/mx1ON/kgxO.l6m=1600Pa;
(2)當木塊A恰好漂浮時,受到的浮力F浮3=G=5N,
此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3=普==5xl0-4m3=500cm3,
則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
Vjll3500c〃7
卜3=鼠=際廠5cm,
此時水面下降的高度:
△h-ALJ+h3=5cm+5cm=1Ocm,
此時放水量:
;2333
V7K=SAh-V排3=150cmx10cm-500cm=1000cm<1200cm,
所以,當總的放水量為V放=1200cm3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設彈簧的壓縮量為AL3,水的深度下降Ah",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m,
則此時?水面下降的高度:
,
△h-(AL1+AL3)+(L木-hQ=(5cm+AL3)+(10cm-h4)-----①
則總的放水量:
V放=5/^”-5木卜4,即1200cm3=150cm2xah”-(10cm)2xh4--------②
此時彈簧產生的支持力F3=AL3xlN/cm,
3322
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4=p水gS木h4=1.0xl0kg/mx1ON/kgx(0.1m)x(h4xl0-),
因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
力F3作用處于平衡狀態,
由物體受力平衡時合力為零可得:G=F浮4+F3,
332-2
fiP5N=1.0x10kg/mx1ON/kgx(0.1m)x(h4x10)+AL3xIN/cm---(3)
由①②③可得:h4=4.5cm,△L3=0.5cm,
第26頁,共35頁
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3322
F浮4=P水gS木h4=1.0xl0kg/mx1ON/kgx(0.1m)x4.5xl0-m=4.5No
故答案為:160045。
(1)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阿
基米德原理求出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此時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彈簧
產生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豎直向上浮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物體受
力平衡合力為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木塊A的重力,根據“在彈性限度以內,彈
簧受到的拉力每變化1N,彈簧的形變量為1cm”求出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當彈
簧產生的拉力變為豎直向上的3N時,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
浮力和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2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物體受力平
衡合力為零求出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此時木塊排開
水的體積,然后求出木塊浸沒的深度,此時由干彈簧產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
力F2求出彈簧的縮短量,進一步求出水面下降的高度,利用p=pgh求出水對
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
(2)當木塊A恰好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求出此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進一步求出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然后得出此
時水面下降的高度得出此時放水量,然后判斷出總的放水量為V放=1200cm3
時彈簧處于的狀態,設出彈簧的壓縮量、水的深度下降、木塊浸入水中的深
度,據此表示出水面下降的高度、總的放水量,表示出此時彈簧產生的拉力、
木塊受到的浮力,此時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彈簧產
生的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3作用處于平衡狀態,根據物體受力平衡合力為零得
出等式即可求出木塊浸沒的深度,然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此時木塊受到
的浮力。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液體壓強公式和力的平衡條件等,
弄清水面下降的高度和彈簧形變量、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之間的關系是關
鍵。
26.【答案】解:(1)由題意可知,C端豎直向下拉杠桿的力F=150N,且C0=2B。,
所以,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CO=F^BO,
則繩對8端的拉力:/拉=獸F=2xl50N=300N;
BO
(2)物體4對地面的壓力:
F壓二GA-F拉拉=50Zgx10N/kg-300N=20bN,
受力面積:
S=L2=(20cm)2=400cw2=0.04zn2,
物體A對地面的壓強:
p=^=3絲產5000&。
尸s0.04m2
答:(1)繩對B端的拉力為300M
(2)物體A對地面的壓強為5000出。
【解析】
(1)知道C端豎直向下拉杠桿的力和CO=2BO,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出繩
對B端的拉力;
(2)繩對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樓宇贖回貸款合同模板
- 銷售合同范本正規范本
- 社區科學理論知識
- 組建與管理創業團隊
- 房屋轉讓合同范本大全
- 運動解剖學練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租賃合同的可變性與調整策略
- 等待戈多課件
- 簡約商務述職報告
- 航空貨物運輸代理合同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語文期中必刷??碱}之作文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瘜W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2025屆高三3月聯考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兒童福利政策課件解讀
- 公司關聯擔保效力裁判規則完善研究
- 茶臺買賣合同5篇
-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數學試卷
- 2025年法治素養考試試題及答案
- 居室空間設計 課件 項目一居室空間設計概述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滿分作文《盤中餐》
- 沖床基礎板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