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22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意義第一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病理生理機制 2第二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表現 5第三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診斷方法 7第四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分類 9第五部分基因突變與基礎代謝異常 10第六部分外部因素對基礎代謝異常的影響 13第七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合并癥 15第八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治療策略 17
第一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病理生理機制關鍵詞關鍵要點中樞神經系統調控異常
1.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導致體溫設定點改變,進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2.交感神經系統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受下丘腦調控,異常會導致能量消耗異常,影響基礎代謝率。
3.垂體激素分泌異常,特別是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分泌失調,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基礎代謝率。
激素調節異常
1.甲狀腺激素:調節線粒體功能和產熱,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都會導致基礎代謝率異常。
2.兒茶酚胺:促進脂肪分解和產熱,兒茶酚胺分泌異常會影響能量消耗,導致基礎代謝率變化。
3.性激素:影響肌肉質量和產熱,性激素水平改變會對基礎代謝率產生影響。
細胞代謝缺陷
1.氧化磷酸化異常:線粒體負責能量產生,氧化磷酸化過程異常會影響基礎代謝率。
2.離子轉運異常:離子泵調節細胞內外的離子濃度,異常會導致細胞能量消耗增加或減少,影響基礎代謝率。
3.葡萄糖利用異常:葡萄糖是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利用異常會影響基礎代謝率。
遺傳因素
1.單基因缺陷:某些基因突變可直接導致基礎代謝異常,如甲狀腺激素受體基因突變。
2.多基因缺陷:基礎代謝率受多基因調控,多個基因的變異共同作用可導致基礎代謝異常。
3.表觀遺傳改變:表觀遺傳修飾可影響基因表達,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環境因素
1.營養不良:營養缺乏或過剩都會影響基礎代謝率,如蛋白質缺乏會導致肌肉質量下降。
2.溫度變化:環境溫度變化會影響產熱和能量消耗,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3.藥物和毒素:某些藥物和毒素會影響細胞代謝或激素分泌,導致基礎代謝異常。
衰老
1.肌肉質量減少:衰老過程中肌肉質量逐漸減少,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
2.神經內分泌功能減退:下丘腦和垂體功能隨著衰老而減退,影響激素分泌和基礎代謝率。
3.細胞衰老:細胞衰老導致線粒體功能下降和能量消耗減少,影響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異常的病理生理機制
基礎代謝率(BMR)是一項重要的健康指標,反映著機體維持基本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消耗。基礎代謝異常,包括BMR升高(高代謝)和BMR降低(低代謝),可提示多種病理生理狀態。
高代謝
高代謝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甲狀腺功能亢進(亢甲):亢甲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從而增加能量消耗。
嗜鉻細胞瘤:這種罕見的腫瘤會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使BMR升高。
重度感染或炎癥:感染和炎癥會釋放炎性細胞因子,刺激能量消耗。
長期心理壓力:持續的壓力會導致皮質醇釋放,繼而增加BMR。
某些藥物:包括甲狀腺激素、咖啡因和利尿劑,均能增加能量消耗。
低代謝
低代謝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減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從而降低能量消耗。
垂體功能減退:垂體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甲狀腺腺促激素(TSH)的產生,繼而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神經性厭食癥:這種飲食失調癥會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和BMR降低。
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減少,BMR相應下降。
某些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降糖藥和巴比妥類藥物,均能降低能量消耗。
外源性因素
除了內源性因素外,外源性因素也可以影響BMR:
環境溫度:寒冷環境會增加能量消耗,以維持體溫。
運動:規律的運動可以提高BMR,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降低BMR。
飲食習慣:高蛋白飲食和間歇性禁食可能會暫時提高BMR。
BMR異常的后果
基礎代謝異常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高代謝:長期的能量消耗增加會導致體重減輕、疲勞、心律失常和骨質流失。
低代謝:能量消耗不足會導致體重增加、疲勞、便秘和情緒障礙。
診斷和治療
診斷基礎代謝異常需要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治療通常針對病因進行,例如:
亢甲:抗甲狀腺藥物、碘-131治療或手術。
甲減: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垂體功能減退:激素替代治療。
神經性厭食癥:心理治療、營養咨詢和藥物治療。
衰老:通過保持肌肉質量、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來減緩BMR下降。第二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表現關鍵詞關鍵要點【基礎代謝率升高】
1.基礎代謝率升高的常見原因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褐色脂肪組織活性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等
2.臨床表現為心跳加快、多汗、體溫升高、食欲亢進、體重減輕和情緒激動等
3.基礎代謝率升高的評估方法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熱量測量,包括氧氣消耗量測定、二氧化碳產生量測定、能量消耗儀檢測等
【基礎代謝率降低】
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表現
基礎代謝率(BMR)是機體在安靜狀態下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基礎代謝異常可表現為基礎代謝率偏低(低代謝)或偏高(高代謝)。
基礎代謝率偏低(低代謝)
*原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垂體功能減退癥、慢性饑餓、惡病質、神經性厭食癥等。
*臨床表現:
*耐寒性下降,怕冷、畏寒
*精神萎靡、嗜睡、乏力
*體重增加
*皮膚干燥、粗糙、蒼白
*便秘
*心動過緩、血壓低下
*月經失調(女性)
*兒童生長發育遲緩
基礎代謝率偏高(高代謝)
*原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慢性感染、癌癥、藥物(如甲狀腺素、咖啡因)等。
*臨床表現:
*耐熱性下降,怕熱、多汗
*精神亢奮、焦慮、失眠
*體重下降
*皮膚溫熱、潮濕、發亮
*腹瀉
*心動過速、血壓升高
*月經失調(女性)
*兒童生長發育加速
根據臨床癥狀可初步判斷基礎代謝異常的類型:
*低代謝:畏寒、乏力、體重增加、皮膚干燥
*高代謝:怕熱、多汗、體重下降、皮膚濕潤
其他可能相關的臨床表現:
*甲狀腺功能相關:頸部腫大(甲狀腺腫)、震顫、心悸、眼球突出
*垂體功能相關:生長發育遲緩、性發育不良、面色蒼白
*神經性厭食癥:強烈體重控制欲望、營養不良、閉經(女性)
*惡病質: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的消瘦、乏力、貧血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心悸、心律不齊、心力衰竭
*糖尿病相關:口渴、多飲、多尿、視力模糊、體重減輕
注意事項:
*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表現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可能存在重疊或合并癥狀。
*確診基礎代謝異常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生化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等。
*基礎代謝異常的治療方案取決于病因,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節、生活方式干預等。第三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診斷方法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
1.仔細詢問患者的個人史、家族史、癥狀、生活方式和環境暴露史。
2.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重點關注體重、身高、體脂分布、皮膚狀況和心血管系統。
主題名稱:實驗室檢查
基礎代謝異常的診斷方法
1.臨床評估
*病史采集:包括既往代謝異常、家族史、藥物使用史、飲食習慣等。
*體格檢查:注意體重、身高、體脂分布、皮下組織厚度、甲狀腺大小等。
2.實驗室檢查
2.1基礎代謝率(BMR)測定
*直接法:通過測量吸入氧氣量和呼出二氧化碳量計算BMR。
*間接法(哈里斯-貝內迪克特方程):根據年齡、性別、體重和身高估計BMR。
2.2激素水平檢查
*甲狀腺激素(T3、T4、TSH):評估甲狀腺功能。
*生長激素(GH):評估垂體功能。
*腎上腺激素(皮質醇、腎上腺素):評估腎上腺功能。
2.3營養指標檢查
*葡萄糖和胰島素:評估糖代謝。
*脂質譜:評估脂代謝。
*電解質:評估體液平衡。
3.影像學檢查
3.1甲狀腺超聲
*評估甲狀腺形態、大小、血流等。
3.2計算機斷層掃描(CT)
*評估垂體、甲狀旁腺等內分泌器官。
3.3磁共振成像(MRI)
*評估下丘腦、垂體等中樞神經系統結構。
4.基因檢測
*某些基礎代謝異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檢測可明確診斷。
5.其他檢查
*睡眠障礙評估: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障礙可影響基礎代謝。
*運動負荷試驗:評估運動對代謝的影響。
6.綜合診斷
根據臨床評估、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基因檢測等結果綜合判斷,得出基礎代謝異常的診斷。第四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分類基礎代謝異常的分類
基礎代謝率(BMR)異常根據其方向可分為以下幾類:
1.基礎代謝率偏低(BMR下降)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最常見的原因,表現為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組織代謝減慢。
*營養不良:長期饑餓或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能量消耗減少。
*全身衰竭:如重癥感染、創傷或嚴重疾病,導致身體器官功能減弱,代謝減緩。
*垂體性侏儒癥:垂體前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全身生長發育遲緩,影響代謝。
*其他:腦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神經性厭食癥等。
2.基礎代謝率偏高(BMR升高)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組織代謝。
*嗜鉻細胞瘤:兒茶酚胺分泌過多,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代謝增加。
*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分泌過多,促進糖異生和蛋白分解,增加代謝。
*發熱性疾病:體溫升高,導致能量消耗增加。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咖啡因、甲狀腺激素等,可刺激代謝增加。
*其他:惡性腫瘤、糖尿病非酮癥高滲透壓狀態、焦慮癥等。
3.基礎代謝率無明顯異常(BMR正常)
*正常狀態:機體處于健康狀態,基礎代謝率正常。
*代謝代償:當一種因素導致基礎代謝率異常時,另一種因素可能發生代償性變化,使BMR保持正常。
*檢測誤差:測量技術或計算公式誤差,導致BMR異常結果假象。
4.基礎代謝率波動性異常
*周期性發熱:體溫周期性升高,引起代謝波動。
*甲狀腺激素分泌節律紊亂:甲狀腺激素分泌節律異常,導致BMR波動。
*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或減弱,導致代謝波動。
*其他:內分泌調節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第五部分基因突變與基礎代謝異常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基因突變與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荷爾蒙受體(TR)基因突變可以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包括突變型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SHR)基因,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TRα1基因突變導致的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以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性下降、甲狀腺腫大、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為特征。
-甲狀腺過氧化酶(TPO)和甲狀腺球蛋白(Tg)基因突變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的發生有關。AIT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狀腺炎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為特征。
主題名稱:基因突變與甲狀腺功能減退
基因突變與基礎代謝異常
一、線粒體病
線粒體是細胞內負責產生能量的細胞器。線粒體基因突變可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從而影響基礎代謝。常見的線粒體疾病包括:
*Leigh綜合征:一種致命的嬰兒期腦病,由線粒體ATP合成酶缺陷引起。
*MELAS綜合征:由線粒體tRNA基因突變引起的線粒體腦肌病,表現為癲癇、中風樣發作和乳酸酸中毒。
二、甲狀腺激素信號傳導異常
甲狀腺激素是調節基礎代謝的關鍵激素。甲狀腺激素信號傳導異常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常見的基因突變包括:
*TSH受體突變:導致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受體過度活性,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基因突變: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有關,因為TPO酶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三、肥胖相關基因突變
肥胖與基礎代謝率密切相關。某些基因突變與肥胖易感性有關,這可能通過影響能量消耗和食欲調節途徑來影響基礎代謝。常見的基因突變包括:
*LEP基因突變:編碼瘦素,一種抑制食欲的激素。LEP突變可導致瘦素缺乏,從而增加肥胖風險。
*MC4R基因突變:編碼黑皮質素受體4,一種調節食欲的受體。MC4R突變可導致食欲亢進和肥胖。
四、其他基因突變
其他罕見的基因突變也可影響基礎代謝,包括:
*交感神經系統基因突變:交感神經系統調節能量消耗。交感神經系統基因突變可導致代謝異常。
*褐色脂肪組織基因突變:褐色脂肪組織是一種產生熱量的脂肪組織。褐色脂肪組織基因突變可影響產熱能力,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臨床意義
遺傳性基礎代謝異常的臨床意義在于:
*診斷:基因檢測可幫助明確基礎代謝異常的病因,指導靶向治療和管理。
*預后:某些基因突變與預后不良相關,了解突變狀態可幫助預測疾病進程和制定干預措施。
*遺傳咨詢:已確診的基因突變攜帶者需要接受遺傳咨詢,了解其后代遺傳疾病的風險。
*治療策略: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可能存在靶向治療方案,如線粒體疾病的輔酶Q10補充劑治療。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并非所有基礎代謝異常都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疾病狀態也可能影響基礎代謝率。因此,在確立基礎代謝異常的病因時,仔細評估病史和進行全面的代謝評估至關重要。第六部分外部因素對基礎代謝異常的影響關鍵詞關鍵要點環境溫度:
1.環境溫度升高可抑制基礎代謝率,降低產熱,以適應熱應激。
2.環境溫度降低可刺激基礎代謝率,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
3.長期暴露于極端溫度下可導致基礎代謝率永久性改變,影響能量平衡和體重調節。
食物攝入:
外部因素對基礎代謝異常的影響
環境溫度
*低溫會增加基礎代謝率(BMR),因為身體需要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
*高溫會降低BMR,因為身體需要減少能量消耗以避免過熱。
研究表明,在溫度從22°C降低到15°C時,BMR平均增加3-4%。
飲食
*食物的熱效應(TEF)是指進食后消耗的熱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具有較高的TEF,因為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消化和代謝它們。
*暴飲暴食會導致BMR暫時性升高,而節食則會導致BMR降低。
研究表明,進食蛋白質飲食后,TEF可達到BMR的15-30%。
身體活動
*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增加BMR,即使在休息時。
*劇烈運動后,BMR可以升高數小時,甚至數天。
研究表明,耐力訓練可以使BMR增加10-20%。
疾病
*感染、創傷和嚴重疾病可以導致基礎代謝率升高。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導致BMR升高的內分泌疾病。
研究表明,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使BMR增加50-100%。
藥物
*咖啡因、茶堿和麻黃堿等興奮劑可以增加BMR。
*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可以降低BMR。
研究表明,咖啡因攝入可使BMR增加10-15%。
年齡
*基礎代謝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這是肌肉量減少和身體活動減少所致。
研究表明,60歲以上人群的BMR比20-30歲人群低約20%。
其他因素
*吸煙可以輕度增加BMR。
*懷孕會增加BMR。
*高海拔會增加BMR,因為身體需要產生更多的血紅細胞以攜帶氧氣。
臨床意義
了解外部因素對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對于以下臨床情況至關重要:
*能量需求的評估:BMR可以幫助確定個體的能量需求。外部因素的變化會影響能量需求,因此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肥胖管理:肥胖個體往往具有較低的BMR。改變外部因素(如飲食和運動)可以幫助提高BMR并促進減肥。
*甲狀腺疾病的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減退癥都會導致BMR異常。外部因素的變化可以影響甲狀腺功能檢測,因此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運動表現:耐力運動員需要高BMR。外部因素的優化可以幫助提高BMR和運動表現。
*藥物劑量調整:藥物的BMR效應會影響藥物劑量的調整。外部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影響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因此必須考慮這些因素。第七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合并癥基礎代謝異常的合并癥
基礎代謝率(BMR)異常可導致一系列合并癥,這些合并癥會對個體的整體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BMR升高的疾病,可導致多種合并癥,包括:
*心血管合并癥: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力衰竭
*神經系統合并癥:煩躁、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肌肉骨骼合并癥:肌肉無力、骨質流失、關節疼痛
*眼部合并癥:突眼、復視
*生殖合并癥:女性月經不調,男性性功能障礙
*胃腸道合并癥:腹瀉、惡心、嘔吐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一種BMR降低的疾病,可導致多種合并癥,包括:
*心臟合并癥:心動過緩、心力衰竭
*神經系統合并癥:嗜睡、抑郁、記憶力減退
*肌肉骨骼合并癥:肌肉無力、關節疼痛、腫脹
*皮膚合并癥:干燥、粗糙、蒼白
*胃腸道合并癥:便秘、食欲減退、惡心
*生殖合并癥:女性月經異常,男性性欲低下
肥胖癥
肥胖癥是一種BMR降低的疾病,與以下合并癥有關:
*心血管合并癥:高血壓、冠心病、心臟衰竭
*代謝合并癥: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高脂血癥
*呼吸合并癥:睡眠呼吸暫停、哮喘
*肌肉骨骼合并癥:骨關節炎、背痛
*心理合并癥:抑郁、焦慮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一種BMR升高的疾病,可導致多種合并癥,包括:
*肌肉骨骼合并癥:肌肉萎縮、骨質流失、生長發育遲緩
*免疫系統合并癥: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風險增加
*神經系統合并癥:認知功能下降、情緒障礙
*生殖合并癥:女性閉經,男性性功能障礙
*胃腸道合并癥:腹脹、腹瀉、便秘
其他合并癥
除了上述常見的合并癥外,BMR異常還可與以下疾病有關:
*Addison病:一種罕見的疾病,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和皮質醇激素水平降低,導致BMR下降
*庫欣綜合征:一種罕見的疾病,可導致皮質醇激素水平升高,導致BMR升高
*垂體功能減退癥:一種罕見的疾病,可導致多種激素水平降低,包括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和BMR降低
*神經性厭食癥:一種飲食失調癥,可導致營養不良和BMR升高
重要的是要注意,所有這些合并癥的嚴重程度和表現因人而異,具體取決于BMR異常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以及個體的整體健康狀況。第八部分基礎代謝異常的治療策略關鍵詞關鍵要點【生活方式干預】
1.健康飲食:均衡飲食,攝入充足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控制熱量攝入,避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和糖分。
2.定期運動: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加肌肉質量,提高新陳代謝水平。推薦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運動。
3.改善睡眠:充足的睡眠對于調節激素水平和新陳代謝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確保每晚有7-9小時的優質睡眠。
【藥物治療】
基礎代謝異常的治療策略
1.藥物治療
*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適用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首選左甲狀腺素鈉(T4),起始劑量根據體重和年齡調整,定期監測甲功水平,調整劑量。
*抗甲狀腺藥物:適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常用藥物包括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根據甲功水平調整劑量。可能需要長期治療,復查頻率根據病情而定。
*β受體阻滯劑:可用于緩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癥狀,如心悸和震顫。常用藥物包括美托洛爾和普萘洛爾,根據癥狀調整劑量。
2.手術治療
*甲狀腺切除術:適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結節壓迫等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全甲狀腺切除術或部分甲狀腺切除術。
*甲狀旁腺切除術:適用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根據血鈣水平和甲狀旁腺激素水平決定切除范圍。
3.放射治療
*碘-131治療:適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通過甲狀腺對碘的親和力選擇性破壞甲狀腺組織。治療后需監測甲狀腺功能,可能需要補充甲狀腺激素。
4.生活方式干預
*飲食管理: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保證充足的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入,避免食用卷心菜、花椰菜、抱子甘藍等甲狀腺腫大素含量高的食物。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限制高熱量、高脂肪、高碘飲食,避免食用咖啡因和酒精。
*運動: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和類型,避免過度勞累。
*戒煙:吸煙會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癥狀。
5.其他治療
*碘化劑治療:適用于甲狀腺濾泡性癌。
*甲狀腺激素受體激動劑:適用于重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抑制甲狀腺激素受體活性。
*血漿置換:適用于妊娠期甲狀腺風暴,通過血漿置換清除高水平的甲狀腺激素。
治療監測
*甲狀腺功能監測:定期監測甲狀腺激素水平(T4、T3、FT4、FT3)、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和甲狀旁腺激素(PTH)等指標,調整治療方案。
*臨床評估:評估患者的癥狀、體征和生命體征,監測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
*影像學檢查:定期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或核醫學掃描,了解甲狀腺大小、結構和功能變化。
注意事項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程階段制定個性化方案。
*應密切監測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患者應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應避免使用碘造影劑,因為可能會誘發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應避免使用β受體阻滯劑,因為可能會加重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基礎代謝率偏高
關鍵要點:
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基礎代謝率升高,出現心慌、多汗、消瘦等癥狀。
2.垂體功能亢進癥: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促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基礎代謝率升高。
3.交感神經興奮:如感染、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第七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6章 溶解現象 基礎實驗5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教學設計 (新版)滬教版
- Module 3 Unit 1 Where's the orange cat(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一年級下冊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We love animals The sixth period教學設計 人教PEP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專題1.1 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3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18《懸崖邊的樹》教學設計2 冀教版
- 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
- 2024學年八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8 Accidents Unit 1 While the car were changing to reda car suddenly appeared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Unit 1 What's he like?Part B(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較大數的估計》(教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西師大版
- 做自己: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核工業集團794礦4.6有害氣體中毒事故分析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對外漢語教學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
- 樂泰膠用戶手冊
- 社會工作行政教案
- 通力電梯ctp-10.65s2a kce控制系統
- 課件:國產C919大飛機
- 反應釜泄漏事故應急處置卡
- GB/T 701-2008低碳鋼熱軋圓盤條
- GB 9706.19-2000醫用電氣設備第2部分:內窺鏡設備安全專用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