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課件-0緒論_第1頁
《 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課件-0緒論_第2頁
《 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課件-0緒論_第3頁
《 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課件-0緒論_第4頁
《 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課件-0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一課程紀律要求課程紀律要求:采用形成性(過程)考核和總結性(考試、隨堂考試)考核進行考評。曠課1次,扣形成性考核10分;遲到1次,扣形成性考核5分;早退1次,扣形成性考核5分;上課看手機、睡覺1次,扣形成性考核10分;曠課5次、缺作業達總量的1/3,將影響課程考核是否合格。

學習目標、教學方式1.學習目標:能指導砌體結構施工,能進行質量及安全控制。2.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到實訓基地、施工現場進行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真實任務進行教學等。二學習目的、教學方法

砌體結構是由各種塊材(如磚、各種型號的混凝土砌塊、毛石、料石、土塊)用砂漿通過人工砌筑而成的一種結構形式。

萬里長城三緒論遠在夏代(距今約4000多年),我們的祖先就會用夯土來構筑城墻。殷代(公元前1388年一公元前1122年)以后又逐漸學會了用自然風干的粘土磚(土坯磚)砌筑房屋。到西周時期(公元前1122一公元前771年)已出現燒制成形的瓦。

公元前403年一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時期,已出現了燒制而成的大尺寸空心磚,而且這種空心磚在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8年的西漢時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安濟橋三緒論東晉(公元317年一419年)以后,空心磚的使用已很普遍。隨著地下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我們的祖先創造砌體材料及砌體結構的文明史將還可能提前。已有的史料表明,我國砌體結構的歷史漫長而悠久。古老而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始建于秦代)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的河北趙縣的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建于隋代,距今1400多年),凈跨37.02m,橋面寬約10m,橋長64.4m,無論是材料使用、結構受力,還是藝術造型、建筑經濟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1991年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選為第12個國際歷史上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三緒論建于公元520年(南北朝時期)的河南登封縣嵩山嵩岳寺塔,塔共15層,高約40m,完全由磚砌成,是我國最古老的佛塔,它標志著該時期我國在砌體結構技術方面已取得偉大成就。北宋年間(1055年),在河北定縣建造的料敵塔,高82m,共11層,為磚樓面,磚砌雙層筒體結構,是我國古代保留至今的最高砌體結構。它采用的筒中筒結構體系,仍然是現代高層建筑中采用的結構體系之一。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結構體系的選取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緒論明代(1368-1648年)建造的蘇州開元寺的無梁殿和南京靈谷寺的無梁殿是我國古代典型的磚砌穹隆結構。它將磚砌體直接用于房屋建筑中,使抗拉承載力低的砌體結構能跨越較大的空間,顯示了我國古代應用砌體結構方面的偉大成就。

開元寺的無梁殿

三緒論從鴉片戰爭(1840年)以后到建國前的約100年的時間內,由于水泥的發明,砂漿強度的提高,促進了砌體結構的發展。此時期我國建筑受歐洲建筑風格的影響,開始改變原砌筑空斗墻的薄型磚而燒制八五磚(規格為216mm×105mmx43mm),廣泛地用以砌筑實心承重磚墻,建造單層或兩、三層的低層房屋。這個時期的砌體材料主要是粘土磚。從設計理論上采用容許應力法進行粗略的估算,而缺乏對砌體房屋結構靜力分析的正確理論依據。

建國后我國逐步開始廣泛地采用240mm×115mm×53mm的標準磚來建造單層、多層房屋。砌體結構的潛力得到發揮。在非地震區,厚度為240mm的墻建造到6層,加厚以后可以造到7層或8層。在地震區用磚建造的房屋也達到6層或7層。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重慶市用粘土磚作承重墻建造了12層的房屋。砌體結構不僅用于各類民用房屋,而且也在工業建筑中大量采用,不僅作承重結構,也用作圍護結構。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北京市已廣泛地利用工業廢料制造的粉煤灰砌塊或煤灰礦渣混凝土墻板來建造居住建筑。

三緒論磚砌體房屋三緒論框架結構填充墻三緒論我國砌體結構的現狀:1.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廣泛地采用磚砌多層房屋,各種石橋的高度增長幅度很大;石砌拱橋不但拱跨顯著加大,而且厚度也大為減小;在非地震區,經過改進的非承重空斗墻用以建造二至四層房屋的承重墻等。這樣,磚、石材的強度得以充分的利用。三緒論2.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具體表現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型結構形式的采用。在新材料方面,包括混凝土空心砌塊、硅酸鹽和泡沫硅酸鹽砌塊、各種材料的大型墻板,以及非承重空心磚的采用和不斷改進;在新技術方面,包括振動磚墻板、各種配筋砌體(含預應力空心磚樓板)、預應力磚砌圓形水池及鋼絲網水泥與磚砌體組合而成的圓水池等;在新型結構方面,包括各種形式的磚薄殼結構。三緒論3.具有中國特色的砌體結構設計理論的創立和發展根據大量的試驗和調查研究的資料,于1973年形成并頒布了我國第一部《磚石結構設計規范》(GBJ3-1973),從而結束了我國長期沿用外國規范的歷史。這本開創了我國結構設計先河的《磚石結構設計規范》(GBJ3-1973),提出了一系列適合我國國情的各種強度計算公式、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公式和考慮風荷載下磚砌體房屋空間工作的計算方法等。

1988年頒布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一1988),其中內容涵蓋了砌塊結構。它的特點之一是采用了各種結構統一的以近似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統一了各種砌體的強度計算公式,將偏心受壓計算中的三個系數綜合為一個系數,對局部受壓的計算進行了較為合理的改進,提出了墻梁、挑梁計算的新方法,并將單層房屋的計算推廣到多層房屋。三緒論

2002年頒布的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是在1988年頒布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1988)的基礎上經過修訂而成的。經過修訂后的規范,注入了當時發展起來的新型砌體材料的內容,并對原有的砌體結構設計方法作了適當的調整和補充。2012年頒布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又對10年前的版本進行了全新修訂,增補了2001-2011年砌體結構領域成熟的新材料、新成果、新技術;簡化了砌體結構設計計算方法;補充了砌體結構的裂縫控制措施和耐久性要求,使砌體結構設計規范更為完善和先進。我國砌體結構的構筑技術,以石拱橋為代表的建筑居世界領先地位;我國砌體結構的設計理論,以其鮮明的特點而位居世界先進行列。誠然,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在砌體結構方面的某些研究還有待加強,對某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三緒論

三緒論砌體結構的應用范圍:由于砌體結構的抗壓承載力高,因此適于用作受壓構件,如在多層混合結構房屋、外磚內澆結構體系中的豎向承重構件(墻和柱)。此外,采用砌體不但可以建造橋梁、隧道、擋土墻、涵洞等構筑物,還可以建造像壩、堰、渡槽等水工結構,可以建造如水池、水塔支架、料倉、煙囪等特種結構。在盛產石材的福建,人們用整塊花崗石建造樓(屋)面板和梁柱以砌筑多層建筑。由于傳統砌體結構的承載力低,且具有整體性、抗震性能差等缺點,因此限制了它在高層建筑和在地震區建筑中的應用。三緒論砌體結構的發展趨勢

1.尋求輕質高強的砌體材料

塊材強度和砂漿強度是影響砌體強度的主要因素。采用輕質高強的塊材和高強度砂漿,對于減輕結構自重,擴大砌體結構的應用范圍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要做到“輕質”,常常要在材料的孔洞率上做文章。空心磚的孔洞體積占磚的外輪廓所包圍體積的百分率,稱為孔洞率。為了擴大孔洞率,于是有了空心磚。我國墻用空心磚的空心率一般在40%左右。我國空心磚的產量很低,僅占磚總量的15%左右。而國外空心磚的產量較高,如瑞士的空心磚產量占磚總產量的95%。

三緒論國外的高強度磚發展較快,一般磚的強度為40~60MPa,有的達到160MPa,甚至200MPa。而我國的磚的強度一般為7.5~15MPa,相差較大。高強特別是高粘結強度砂漿的生產,在一些國家也發展較快。1978年丹麥摻微硅粉制成的砂漿,其邊長為100mm立方體試塊的抗壓強度已達到350MPa。由于磚墻的抗震能力主要取決于砂漿的粘結強度,因此國外早已采用高粘結砂漿。我國磚混結構所占的比例很大,而很多地方又處于抗震設防地區,因此研究開發廉價的高粘結砂漿的意義尤為重要。三緒論2.加強配筋砌體結構的研究和應用配筋砌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砌體結構整體性差、抗震性能差的缺點,而在世界各國得以迅速發展。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有三分之一的國土處于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及其以上的地區,有一百多個大、中城市需要抗震設防。我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用地十分緊張,因此發展抗震性能好、施工簡單、造價較低的高層和中層配筋砌體結構體系對我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三緒論3.利用工業廢料發展混凝土小型砌體在城市建設中,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工業廢料,如粉煤灰、爐渣、煤矸石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