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_第1頁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_第2頁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_第3頁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_第4頁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設計史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中國設計史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

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

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第七節紡織品、服飾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

第八節科學智慧——文化類用品設計8中國設計史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九節外來文化對設計的影響9

第十節本章小結10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

第十一節思考題11中國設計史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公元581年到960年時中國封建制度繼續發展并達到繁榮昌盛的隋唐五代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二個鼎盛期該時期的中國時世界發在最文明先進、最繁榮發達、最富庶強大的國家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強大的封建帝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階段,隋代是唐朝崛起的前夜,而五代十國時這一時期的衰落期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隋朝(公元581年~618年)①政治上:確立“三省六部”制的政治體制;創立科舉制度;制定簡便易行的法制(《開皇律》)②經濟上:采用北朝以來的田畝制,推動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③文化上:促進思想文化南北合流、中外合流隋朝的設計在此社會基礎上得到了新發展1.隋朝時期的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唐朝(公元618年~907年)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政治體制;完善科舉制和教育體系;②經濟上:采用均田制,促進農民取得相對獨立地位,商業政策寬松③文化上:敢于和樂于融合國內外各民族的文化2.唐朝時期的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南平、北漢)(公元907年~960年)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給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帶來了嚴重的破壞3.五代十國的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中國古代官辦手工業主要分為五大項:一、土木建筑(官室、陵墓、河渠等)二、供皇家日常生活及典禮儀節時所需的各種器物三、各種軍器四、貨幣及部分銅器五、官府壟斷手工業(鹽、鐵等)4.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一節歷史發展概況1唐代官辦手工業設有四個機構:一、少府監(與藝術設計關系最大)二、將作監三、軍器監四、都水監4.隋唐五代的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隋唐進入瓷器設計發展的璀璨生輝時代隋瓷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孕育著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了唐代瓷器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南青(南方越窯青瓷)北白(北方邢窯白瓷)”的鼎盛格局唐代瓷器設計的最大特色是青瓷與白瓷,最有創意的設計是唐三彩,最新出現的瓷器品種有秘色瓷、花釉瓷、絞胎瓷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隋代青瓷裝飾設計有青釉裝飾設計和釉面裝飾設計組成創造了很多新器型,造型飽滿,線形設計為直線或弧線,直線硬挺,弧線富有彈性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隋安陽窯青釉四系罐隋青釉貼花四系罐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代青瓷側重造型和釉色設計,不重紋飾,大多數器素面無紋,種類很少造型設計方面突破以圓形為主的格局,出現多棱形、仿生形設計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唐鳳首龍柄壺唐越窯青釉花瓣口碗唐定窯瓜棱壺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五代青瓷多為素面,主要靠造型的多變和青釉的淡雅溫潤取勝,越窯的釉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詩人常用“古鏡破苔”、“嫩荷涵露”、“千峰翠色”等佳句贊美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隋代白瓷白瓷設計是中國陶瓷發展史的里程碑隋代白瓷造型設計最優創意的是連體設計,白胎白釉展示了材質設計的素雅之美,顯示了隋朝咋瓷器設計方面的偉大創造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隋白釉龍柄雙聯瓶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隋代白瓷隋代白瓷裝飾美感設計主要體現在材料方面,成功地在瓷胎上采用白色化妝土進行設計。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隋李靜訓墓白釉雞頭壺隋白釉罐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代白瓷最有特色的造型源于唐代金銀器的設計,具有穩重、大方、實用的特點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白瓷契丹皮土囊造型壺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代白瓷最有創意的裝飾設計是文字,最有創意的造型設計師仿生設計1.“古鏡破苔”與“類銀似雪”——青瓷與白瓷設計唐定窯海棠式“宮”字款高足杯唐“官”字款白瓷碗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三彩陶的設計在盛唐時達到極盛階段唐三彩在釉色設計方面最有特色,當時的設計師對化學原料特性的認識、對火焰的控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設計技術水平唐三彩的設計成就主要體現在將中國畫的筆墨技術與構圖法巧妙運用到三彩瓷的裝飾中2.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唐三彩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三彩最有創意的設計是融合多民族文化與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題作為三彩的裝飾母題,民族大融合促進了陶瓷設計的創新與發展2.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唐三彩設計唐駱駝載樂俑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三彩的功能是隨葬,與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哲學思想有關,具有很深的文化意義,對研究古代的造物設計、輿服制度、軍陣排布、生活方式及西方文化交流有重要意義2.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唐三彩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唐三彩釉彩的使用、世俗化題材的流行、富有生活情趣的設計、民族融合的優勢,使得唐三彩的種類很多2.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唐三彩設計唐三彩馬唐三彩女傭唐三彩男傭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一、秘色瓷設計越窯中釉色設計最巧妙、科技含量最高的是秘色瓷,秘色是青如湖水清澈泛綠的釉色,是越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色調。秘色瓷說明唐代越窯在燒制技術方面取得了兩個重大突破:(1)使用匣缽,實施“單件燒”;(2)革新裝燒技術,提高支墊3.“千峰翠色”與“出窯萬彩”——新品類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一、秘色瓷設計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為其鑒別提供了最早標準器,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八棱秘色瓷凈水瓶3.“千峰翠色”與“出窯萬彩”——新品類設計唐八棱秘色瓷凈水瓶唐秘色葵瓣瓷盤(1989年法門寺出土)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二、花釉彩繪瓷設計花釉瓷是黑釉帶乳白色或乳白中呈現針狀藍色斑的瓷器,創意主要體現在釉色設計和技術設計3.“千峰翠色”與“出窯萬彩”——新品類設計唐黑釉斑點紋花瓷腰鼓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二、花釉彩繪瓷設計唐代還利用不同金屬氧化物的釉料,掌握兩色釉技術,設計黑釉藍斑器,或在白釉上施青釉斑彩,形成獨特風格3.“千峰翠色”與“出窯萬彩”——新品類設計唐魯山窯花瓷短流壺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二節千峰之上——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2三、絞胎瓷設計兩種不同顏色的胎泥相互重疊,搓揉成型,是唐代陶瓷設計一“絕”,分為全絞胎和貼面絞胎3.“千峰翠色”與“出窯萬彩”——新品類設計唐白釉綠彩菱形紋枕唐黃絞胎陶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隋唐時期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富有創造力的高潮,建筑與國家禮制、民間習俗密切結合,形成了穩定的建筑設計體系,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隋安濟橋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中國古代的宮殿、寺院、宅第等的布局和形式設計在唐代已基本定型唐代建筑最有創意的設計思想是“審曲面勢(工匠做器物,要仔細觀察看曲直,根據不同情況處理材料,也指察看地勢進行設計,同“審曲面埶”。)”,對唐代建筑設計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唐代為了控制建筑規模,訂立了法規《營繕令》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營建都城是國之大事,關系到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斯”)隋朝興建的大興城,布局采用中心設計觀念,取北齊鄴城、北魏洛陽城先例,規模宏大唐朝的都城長安設計成就位居歷代之首,是當時世界東方中心1.“建邦設都,必稽玄象”——都城、宮殿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長安城規劃設計特點:①采用都城與宮城組合設計的方法,一內一外,里應外合②布局設計理念:“中心觀念”特別明顯③創意設計方面:“建邦設都,必稽玄象”的象天思想得到發揮④功能設計方面:都城是政治中心,宮城是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⑤最有特色的是棋盤式的里坊布局設計1.“建邦設都,必稽玄象”——都城、宮殿設計唐代長安城平面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大明宮是中國宮殿建筑的巔峰之作,其功能是用于舉行元旦、冬至的大朝會1.“建邦設都,必稽玄象”——都城、宮殿設計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尊卑等級思想在唐代佛觀寺塔設計中占主導地位2.“樓閣殿宇”——寺觀佛塔設計唐南禪寺正殿唐佛光寺大殿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代佛塔類型設計有三種:①模仿木構之磚塔設計;②單層密檐塔設計;③單層墓塔設計2.“樓閣殿宇”——寺觀佛塔設計唐慧崇塔唐大雁塔唐小雁塔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代石塔的形式結構設計主要是石塊砌和石板拼疊2.“樓閣殿宇”——寺觀佛塔設計房山云居寺石塔濟南神通寺四門塔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帝王陵“以山為陵”的設計風格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峰設計陵寢、門闕、城墻,表現帝王至尊地位乾陵與山峰渾然一體的設計使唐以后的帝陵大都延用乾陵的建制設計3.“以山為陵”——皇陵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乾陵與是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是世界唯一一座兩個皇帝合葬墓3.“以山為陵”——皇陵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隋朝皇家園林設計成就最高的是隋大興苑,其設計布局繼承了漢代“一池三山”的形式,苑中造山為海,以湖、渠水系為主體,將宮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這是中國園林從建筑宮苑演變為山水建筑宮苑的轉折點4.山水園林——宮苑與私人園林設計風尚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朝皇家園林設計的代表作是華清宮,是因地制宜的設計典范,體現我國早期自然山水園林設計的藝術特色4.山水園林——宮苑與私人園林設計風尚華清宮華清宮最大的特色是引水入林的設計,設計與自然渾然一體,體現了設計的最高境界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朝私人園林設計的成就更高,開始有體現山水之情的創作形成了比較全面的園林觀——以泉石竹木養心,借詩酒琴書怡性4.山水園林——宮苑與私人園林設計風尚輞川別業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唐朝私人園林設計最有創意的是將水墨畫效果運用于園林設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廬山草堂4.山水園林——宮苑與私人園林設計風尚廬山草堂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隋唐兩代的文人士大夫酷愛園林的風氣盛行的原因:①兩晉南北朝以來文人園林在給予知識分子的精神寄托和心靈凈化上,起到過不可低估的作用,作為傳統風尚保留了下來②唐代國家強大、經濟發達、文化藝術欣欣向榮的社會大背景下,知識分子的形態是積極的,不放過躋身仕途、建功立業的機會4.山水園林——宮苑與私人園林設計風尚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三節審曲面勢——隋唐五代的建筑設計3“審曲面勢”(工匠做器物,要仔細觀察看曲直,根據不同情況處理材料,也指察看地勢進行設計,同“審曲面埶”。)是很重要的建筑美學概念:“曲”——屋頂、“勢”——陰陽五行(柳宗元《梓人傳》)表明象天思想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梓人傳》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筑師的概念5.“審曲面勢”——建筑師的職業理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隋唐五代時期的金屬產品設計在中國設計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唐朝的金屬工藝技術進步,功能設計實用與審美結合,既保留本土特色又吸收外來文化隋唐五代時期的金屬產品主要分為青銅器和金銀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隋唐五代社會比較穩定,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銅鏡設計得到了發展隋代銅鏡大都是鏡背裝飾最外廓是一圈端正的楷體銘文,銘文多是駢(pián)體(要求詞句整齊對偶的文體,重視聲韻的和諧和辭藻的華麗)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唐代在銅鏡設計史上又是一個高峰,形成了自由、豪放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獨特風格設計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技術設計上,錫和銀的合金比例加大,鏡面均凈光潔、顏色較淺唐代銅鏡質地精良、制作精細、造型多樣、紋飾絢麗的特點,達到了設計制作的最高水平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一、打馬球紋飾銅鏡設計唐代銅鏡中最有歷史意義的是體育紋飾設計,證明足球運動起源于中國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唐打馬球鏡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二、萬字鏡設計唐代首創的銅鏡紋飾是萬字鏡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唐萬字鏡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三、詩歌銘文銅鏡設計唐代銅鏡中最有創意的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裝飾母題設計和銘文詩歌設計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唐海獸葡萄鏡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四、對鳥紋鏡設計唐代銅鏡最流行的是鳥紋飾設計,一改漢魏六朝以來千篇一律的具有升仙思想的仙人異獸紋1.隋唐五代的青銅器唐對鳥紋鏡2.隋唐五代的金銀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唐代是我國金銀器最為輝煌的時代,皇室是金銀器的最大占有者,是中國金銀器發展繁榮鼎盛階段,在設計時將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結合唐金筐寶鈿(diàn)團花紋金杯2.隋唐五代的金銀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唐代金銀器數量劇增,品種豐富,有各種飾品、酒器和飲食器金銀器制作吸取外域文化并融本土文化,形成獨立的民族風格由于金銀器有貨幣的作用,不易保存,所以遺留很少2.隋唐五代的金銀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唐代金銀器除了繼續博山爐制作外,也有新興的樣式唐法門寺出土的熏球博山爐唐銀薰球2.隋唐五代的金銀器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四節金屬工藝與設計4唐代社會穩定,婦女們對自己頭部的裝飾十分重視,發飾及發髻樣式多樣,繼承前代遺風,又刻意創新南唐四蝶銀步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使南北兩地服裝彼此效仿,相互融合唐代服裝設計一方面上承歷代官服制度,下啟后世衣冠之徑道,另一方面采取開放政策,對西域、吐蕃(bō)的服飾兼收并蓄,廣采博收,大放異彩隋唐服飾表現其開發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設計中由一件以上的若干件服裝培育形成一個系列),有四個方面組成規范性一、禮服制度設計二、官式常服設計三、官服的色彩設計四、官袍的紋飾設計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一、禮服制度設計①隋朝推行漢代已形成的服飾制度,也難以擺脫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②唐代官服博采眾長,是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的重要時期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二、官式常服設計圓領衫是隋唐時代產生的漢服重要變體,成為官室常服唐代各級官員的常服效仿帝王,采用圓領襕(lán)衫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唐圓領衫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三、官式的色彩設計官服分顏色傳統是從唐代開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唐代官服色彩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四、官袍的紋飾設計隋朝的服飾表現趨于華貴,圖案紋樣的運用多是云紋唐代圖案設計普遍實用花卉圖案,達到了歷史高峰唐代服飾圖案設計的突破之處是用真實的動物進行寫生設計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官服采用系列化設計方法四、官袍的紋飾設計武則天時期在不同級別官員的官袍上繡不同的圖案(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1.天賦神授——隋唐五代官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隋唐女裝是中國服飾史上最為精彩的篇章,也是中國古代女子著裝最大膽的這一種在造型設計上,多用大袖,以表現婉轉、舒展、飄然若仙之感唐代女服千變萬化,可歸納為三種類型:胡服、襦裙、長裙等,最有創意的設計是:胡服設計、帔(pèi)帛設計、回鶻(hú)裝設計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一、胡服設計唐代在服飾設計上吸納胡服簡易方便的特點,重新設計,形成改良型短衣,由短衣、長褲和靴子組成,穿胡服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唐胡服美人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一、胡服設計唐代胡服盛行的原因是唐代前期社會開放,婦女參加社會活動較多,唐代婦女自我表現意識較強胡服設計影響深遠,今天的日本、朝鮮半島的傳統服裝大都受唐服影響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唐胡服美人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二、帔帛設計唐代女裝中以裝飾功能設計取勝的是帔帛,這種裝扮一直到五代還能見到隋唐女服多用帔帛,通常以輕薄的紗羅裁成,上面印有圖紋,一般長度在兩米以上帔帛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西亞服飾文化代表,與中國當時的服裝發展的內因結合而流行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二、帔帛設計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唐人《宮樂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二、帔帛設計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周昉《簪花仕女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二、帔帛設計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張萱《虢(guó)國夫人游春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三、回鶻裝設計回鶻裝設計的特點是:翻折領連衣窄袖長裙,衣身快大,下長曳地,腰際束帶,翻領及袖口處均有紋飾,紋飾多為鳳銜折枝花紋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回鶻王族女供養人像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四、女裝的結構設計女裝結構設計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襦裙設計上,將上衣和裙配套,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唐代襦裙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五、半露胸式裙裝設計這種大膽的設計源自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的開放程度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六、“半臂”款式設計“半臂”是一種上衣,又叫“半袖”,是唐時期男女通用服裝樣式,有里子的夾外衣,對襟樣式,功用在于擋風塵,袖子齊肘,衣身很短,類似于現在的坎肩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唐半臂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第五節博采眾長——隋唐五代服飾設計5七、舞衣設計唐代舞衣設計把服裝與舞蹈進程結合起來并考慮到時空效果進行設計,使觀眾獲得幻覺般的新鮮感受,很有創意2.雍容華貴——隋唐五代女服設計唐紅衣舞女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隋唐五代時期,由于瓷器制作技術的成熟,漆器設計開始向工藝品方面發展金銀鑲嵌漆器更加精致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一、唐朝的漆器發展唐朝的漆器裝飾工藝富麗堂皇,金銀平脫、漆雕和螺鈿鑲嵌工藝相當發達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一、唐朝的漆器發展①金銀平脫唐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是西安出土的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唐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一、唐朝的漆器發展②螺鈿鑲嵌螺鈿鑲嵌漆器是中國漆器史上非常奇特的工藝,以華麗多變的色彩豐富了漆器裝飾藝術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唐嵌螺鈿漆器銅鏡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一、唐朝的漆器發展唐朝漆器品種不斷豐富和精致,有生活日用品,也有工藝品和部分家具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唐九霄環佩琴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一、唐朝的漆器發展唐朝漆器工藝特點:①華麗潤妍的金銀平脫工藝②創新工藝漆雕③發展中的螺鈿工藝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二、五代十國的漆器發展五代漆工藝在素面漆器器型、風格基本保持了晚唐特色五代平脫漆器工藝已是強弩之末1.隋唐五代的漆器發展五代嵌螺鈿藏經箱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唐代家具以雍容華貴為特征,造型華美,寬大舒展,許多家具仍采用壺門式結構;裝飾才采用螺鈿、金銀平脫、金銀繪、木雕、漆雕等高檔裝飾工藝五代家具造型向簡練方向發展,許多家具在結構上借鑒中國建筑土木構架的框架機構;構建采用圓形斷面,線條流暢明快;腿與牙之間加有牙子和矛頭2.隋唐五代的家具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六節漆器的發展與家具設計

6隋唐五代家具的兩個變化:①坐具類家具的品種增多和桌的出現②家具種類增多,大致可按使用功能分類2.隋唐五代的家具設計韓熙載夜宴圖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隋唐五代時期工具設計的巨大成就在于里利用自然力(水力、風力等),設計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劃時代工具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新型生產工具的設計制作標志生產力的發達水平耕犁在唐代已基本定型,江南地區的農民設計制造出了輕便的短曲轅犁1.人力的解放——曲轅犁的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根據唐陸龜蒙的《耒經》記載,曲轅犁由11個部件構成,1.人力的解放——曲轅犁的設計重新設計改進有三處:①形式設計方面長直轅改成短曲轅②結構設計方面加裝了犁評③技術設計方面改進了犁壁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唐代所用的灌溉工具有:戽(hù)斗、桔槔(gāo)、轱轆、翻車和筒車,其中筒車是唐代開始設計并使用的2.“連筒灌小園”——筒車的設計筒車中國設計史

|第06章隋唐五代的設計

第七節開拓創新——工具、儀器設計7世界上最早的輪船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設計創造的車輪船(明輪船),是最早的人力驅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