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大田縣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夏商周時期曾采用過不同的歷法,分別稱為夏歷、殷(商)歷和周歷。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及姬姓諸侯國多奉行周歷,其他諸侯國則是三歷并行。這說明A.周天子的權威被嚴重削弱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體C.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認同D.大一統國家體制尚未形成2.1886年(光緒十二年)天津買辦吳懋鼎與兩個合伙人共同投資創建天津自來火公司,后來更名天津華昌火柴公司:1917年與北平丹鳳火柴,合并成立天津舟華火柴公司。該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火柴公司。對該企業發展的相關因素敘述正確的是①國民政府倡導使用國貨給予資金支持②西方各國減少對華商品輸出③“實業救國”思潮的促進④該類企業受近代洋務運動刺激產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劉少奇在1954年的報告中說:“這個憲法草案是我國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產物,是我們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產物?!贝恕熬薮笞兓笔茿.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B.三大改造的大規模開展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 D.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完成4.下列文字是出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是A.“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等……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自由的權利的。”B.“扶助農民,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保證農民的人權、政權……借以改善農民生活?!盋.“漢奸、賣國賊及內戰罪犯……其家庭未參與犯罪者分給與農民同樣的土地及財產。”D.“聯合蘇聯、各人民民主國……站在國際和平民主陣營方面,共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良渚文化是距今約5000年的長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有明顯的社會分化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古城以宮殿區為中心向外輻射。它把中華文明起源前推到與古埃及等文明約同的時間。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異的格局 B.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社會體系C.豐富了中華早期文明的內涵 D.說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6.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思想家高爾吉亞指出:人的本性自然不是人能選擇的,而合乎自然、無法選擇的就是必然。既然合乎自然的行為正當和無可指責,那么與之相違背的倫理規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就應當廢棄和變更。這一思想A.否定了法律的作用 B.促進了人文思想的產生C.凸顯了人性的重要 D.阻礙了民主政治的發展7.唐朝薛元超曾說:“吾不才,富貴過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門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國史。”宋代蔡襄則抱怨:“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對上述變化理解正確的是A.科舉制的產生瓦解了門閥制度B.商品經濟發展改變了社會觀念C.唐宋婦女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D.唐宋開放的社會風氣已然形成8.馬丁·路德曾說:“除了以《圣經》為根據證明我是錯誤的以外,我將永不改悔?!薄懊恳粋€基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边@表明該宗教改革家A.主張“信仰得救”,張揚個人行為的自主和權利B.否定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會C.使人們以本民族語言解讀《圣經》D.批判神權統治,否定宗教禮儀,鼓吹人性解放9.“酋邦”是指介于氏族和國家間的早期社會組織,該組織不存在中央管理和權威。據此,中國史上的“酋邦”出現在A.炎黃時期 B.夏商時期 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10.1908年,列寧在《公社的教訓》一文中,對巴黎公社革命進行總結時提出:“盡管俄國革命在目的和任務方面與1871年法國革命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俄國無產階級還是必須采取巴黎公社首創的斗爭方式”的主張。這表明A.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唯一形式B.巴黎公社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經驗C.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嘗試D.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被列寧完全接受11.毛澤東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20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戰略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此次軍事行動A.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 B.基本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C.標志著解放戰爭開始了偉大轉折 D.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12.如下圖是1984年創作的漫畫《做實驗》。“實驗”的最終目的是A.實現國家統一B.推進改革C.調整外交政策D.籌建經濟特區13.1942年初,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軍隊在長沙會戰中取得了長沙大捷,打死打傷日軍約六萬人。英國《泰晤士報》稱:“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下列有關長沙大捷的表述正確的是A.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B.長沙會戰時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C.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D.說明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戰場之一14.中國夏商之際的“方國”名稱來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稱呼這些諸侯部落或國家,它們與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構成一種政治聯盟關系,而西周在廣闊的疆域內授土授民,既封且分。這表明A.夏商實現了對方國的直接統治 B.方國與夏商王朝政治關系平等C.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15.嚴復在翻譯《天演論》時,認為自然界進化規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在當時,對此觀點反響最為熱烈的是A.洋務派 B.維新派 C.革命派 D.立憲派16.1943年,美國提出懷特計劃,主張建立總額為50億美元的國際貨幣基金,由會員國按規定的份額繳納,份額的多少由各國黃金外匯儲備、國民收入等因素決定;表決權則取決于會員國繳納份額的數量。懷特計劃的提出A.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 B.體現了互惠互利的原則C.符合美國經濟擴張的需要 D.為馬歇爾計劃奠定基礎17.14世紀的某意大利學者說:“上帝教導人們,我將你們造就為有靈性的生物……那么,作為一個自由和自豪的塑造者,就按你們自己所喜歡的形式去塑造你們自己吧!”在此,該學者A.強調了上帝萬能思想 B.宣揚了人的自主精神C.提倡自由的宗教觀念 D.批判了宗教權威地位18.羅斯福指出:1936年全國47%的家庭和個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當于這47%的家庭的總收入;少數人暴富而多數人貧窮,民主制度國家的自由就不會是安全的。這說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賑增加就業B.防止貧富差距過大C.維護資本主義政治制度D.完善社會福利制度19.愛德華·吉本(1737--1794)認為,(基督教)神學家可以隨心把宗教描繪為降自于天,披著原有的純潔;史學家則必須發現宗教在久居地上之時,已在一個軟弱和墮落的人類中受到了不可避免的錯誤和腐化相混雜的污染。由此可知,吉本A.強調歷史時空觀念 B.具有歷史的批判精神C.力圖還原歷史真相 D.具有唯物辯證法思想20.下表為古代關于諸子百家起源分類的兩種學說。對表中信息解讀合理的是學說出處內容簡介“六經”說《莊子·天下》諸子百家雖各有短長,但“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即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經”演變出來的“王官”說《漢書·藝文志》王官掌管“六經”。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廟之守,雜家出于議官,農家出于農稷之官……A.“王官”說與“六經”說具有相通之處B.兩種學說都揭示了諸子學說真諦C.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發展與完善D.諸子學說旨在維護統治階級利益21.18世紀60—80年代,北美地區“人民主權”的觀念經歷了一個從付諸實踐到走向激進,再到被抑制的發展軌跡。這一變化表明,美國建國之初A.直接民主的弊端充分顯現B.背離了啟蒙思想的原則C.忽視了對個人自由的保護D.強化了中央政府的權力22.彼得蓋伊在《啟蒙運動》中認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中間,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刻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這說明文藝復興A.完全沒有擺脫神學的束縛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學體系C.以宗教形式表現人文精神 D.繼續倡導天主教的價值觀23.有學者認為,明清山西商人利潤的封建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捐輸助餉;購置土地;轉化為高利貸資本;窖藏;作為宗族活動和封建慈善事業開支;奢侈消費。這導致A.商業資本大量轉化為產業資本 B.晉商成為當時實力最雄厚商幫C.近代中國逐漸落后于西方列強 D.新型生產關系發展緩慢而滯后24.某學者撰文指出,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從勤儉節約到消費至上的消費觀念變遷歷程,伴隨消費觀念變遷的是人們的消費行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發生的深刻變化,實際上反映了我國A.發展新興工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B.城鎮化的水平不斷提高C.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D.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25.二戰結束后,毛澤東提出了“兩個陣營”“一個中間地帶”理論,認為美蘇之間或早或遲會達成某種妥協,但“中間地帶”國家并不需要因此放棄自己的斗爭而隨之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A.正確估計了敵我斗爭形勢 B.已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C.認識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 D.與蘇聯結盟出于迫不得已26.郁達夫,浙江富陽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和詩人,抗戰爆發后,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月18日在武漢寫下“年年風雨黃花節,熱血齊傾烈土墳。今日不彈閑涕淚,揮戈先草冊倭文”一詩。結合所學,指岀下列選項中與之相關的說法錯誤的是A.以激昂的心情緬懷了黃花崗起義死難的烈土B.可能與日本軍隊侵占郁達夫的故鄉富陽有關C.凝聚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必勝的信念D.表達出了他要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的決心27.以下選項,材料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材料結論A距今(2019年)4500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出土了陶紡輪當時我我國已有紡織手工業B北京平谷商代遺址出土了鐵刃銅鉞我國從商代開始掌握冶鐵技術C春秋初年,楚國在吞滅的小國設縣郡縣制度在春秋時期已經確立D戰國時期,晉國用鐵來鑄刑鼎,刻錄刑法鼎在戰國時期開始成為禮器A.AB.BC.CD.D28.下表為1958~1963年中國產業結構變動情況,其中20世紀60年代初數據變化表明當時A.國民經濟“八字”調整方針的卓有成效B.向現代化工業社會的轉型已基本完成C.以工業化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得以貫徹D.中蘇關系破裂導致中國工業發展停滯29.梭倫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級公民負擔昂貴的騎兵裝備,充當騎兵;第三等級自備重裝武器,充當重裝步兵;第四等級是輕裝步兵,更窮的公民沒有武器,只能劃船、搬東西和吶喊助威。這表明,雅典的財產等級制A.平衡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B.激化了城邦內部的矛盾C.忽視了公民權利的平等性 D.暴露了民主改革的局限30.在12世紀西歐法學家眼里,“羅馬法的救令和解答,無論是單個的或整體的,都構成了在羅馬法學家自己心目中絕沒有構成的一種書面理性,他們將羅馬法連同《圣經》、教父著述以及教會的法律一起視為神圣的典籍”。據此可知,羅馬法A.沿用到了12世紀 B.與教會法融為一體C.是理性主義的起源 D.具有普世法律價值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代歷史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明太祖與明成祖的創制時期,即明人所稱“二祖之制”時期;二是明仁宗至明武宗的守成和腐敗時期;三是嘉靖至萬歷初年的變革自救時期;四是張居正死后至崇禎自殺的失控衰敗時期。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嘉靖革新”這一概念,并認為這是明代在第三階段的核心變革時期。作為藩王入即皇位的世宗,要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和樹立自己的新形象,就必須進行變革,清除積弊。作為張璁、桂萼等新進之臣,也只有像議大禮那樣協助世宗,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有效地打擊舊勢力,確保政局的穩定。嘉靖革新的內容主要有:整肅科舉;倡行三途并用,以激勵士氣;整頓學政;打破重內輕外的觀念;整飭言路;清除翰林院積弊;裁革冗濫;限革莊田;推行一條鞭法;正視哈密問題,以解除邊疆危機。張居正是一位相對務實的明代閣臣,效法祖制是其政治行為的顯著特征。但他所效法的不僅僅是明太祖和明成祖,而是遠法“二祖”,近效世宗,而全力效法嘉靖前期堪稱張居正法祖的核心內容。他將嘉靖前期世宗與張璁等人的革新措施奉為“皇祖之制”而加以效法,形成了其革新思想的鮮明特色。——摘編自田澍《嘉靖革新的歷史定位》(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代嘉靖革新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代嘉靖革新的意義。32.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葉杰出的畫家、文學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牽連,痛感社會黑暗。為了排遣胸中煩悶,他遠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領略湖山之勝。唐寅的繪畫,初學“院派”畫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工,筆墨精細,形象真實。后師法宋元以來諸名家,以詩畫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氣。唐寅的詩歌,初學唐人,“多凄怨之詞”,“不計工拙,興寄爛漫”,風采斐然,消極自放,卻飽含著辛酸的人生感受。他還出入秦樓楚館,放浪形骸,以盡量享受短暫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羈,“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晚年,唐寅還歸心佛教,從色空觀與人生夢幻說中尋求寄托。唐寅的一生,懷才不遇,但卻以詩畫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貢獻,后人把他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為畫家“吳門派”的四杰,視為重振和發展文人畫的大家?!幾园讐垡汀吨袊ㄊ贰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寅詩畫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寅詩畫風格形成的背景。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啟蒙運動者堅信,科學技術將推動社會前進。孟德斯鳩認為,要是摒棄科學技術和工業,只靠小土地有限生息度日,那么“民生必日漸凋敞,國家也將削弱到這樣的程度,以致任何小邦都可以征服它”。愛爾維修主張,為了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有知識,自然科學即是知識的一部分。霍爾巴赫則更為直接、更為具體地表白他對知識價值的見解:幾何學可區分人們占有的土地,否則將陷于混亂,物理學可引導人們在自然中研究那有助于增進人類幸福的東西,而教授科學的人理應受到尊重、愛戴、得到報償。啟蒙運動者要求科學家參與啟蒙運動,投身于社會進步之中。作為一位礦物學家,霍爾巴赫本人是這么做的。百科全書派,還有生物學家布豐等也是這樣做的?!幾詤文嘶犊茖W與文化的足跡》材料二新文化運動的科學傳播,完成了科學精神的啟蒙,使中國的科學傳播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這場科學精神的傳播,終究僅僅是一個啟蒙,新文化運動對科學和科學精神的理解,還是有著諸多問題。科學傳播者對科學精神的理解,主要并非出自自己的科研經歷,而是通過西方著作間接獲得的。中國科學傳播者沒有充分區分西方盛行的科學觀中,哪些是依據于科學實踐,哪些是唯科學主義的產物,為科學與人文的分裂與對立種下了隱患。新文化運動對西方人文傳統理解得不夠全面,尤其是對形而.上學的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存在著偏頗,局限了對科學精神理解的深度與廣度。新文化運動的主流對傳統文化的批判過于極端,從長遠看不利于科學在中國的移植與生長?!幾詮堨汀⒑略贰犊茖W精神的啟蒙——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科學傳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啟蒙運動者的科學觀并加以簡評。(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文化運動者與啟蒙運動者科學傳播的主要不同之處,并說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由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王室和諸侯國之間沒有強制實行統一的歷法,任由異姓諸侯推行周歷之外的歷法,說明D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周代的整體情況,并不是春秋戰國與西周的不同,A項“嚴重削弱”無從體現;材料中沒有說明分封姬姓諸侯的比重之多,B項說法不符合題意;在周代“三歷并行”的現象與C項說法矛盾。2、B【解析】
1886到1917年吳懋鼎創辦的天津自來火公司建立和發展的主要原因有,19世紀后期受近代洋務運動刺激產生,19世紀末“實業救國”思潮的促進,一戰期間西方各國減少對華商品輸出等,②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廣州國民政府是在大革命時期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統一全國,國民政府對1917年之前天津民族企業的發展,沒有產生促進作用,①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ACD三項錯誤。3、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從1953年起,我國已經按照社會主義的目標進入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逐步開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1954年憲法的頒布奠定了基礎,故B項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在憲法中確立,排除C項;1954年我國工業化并未完成,排除D項。故選B。4、A【解析】
依據材料“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等……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自由的權利的?!笨梢缘贸觥吨腥A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體現了打擊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的政策,A正確;B材料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雙交雙減政策,排除;C材料反映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的內容,排除;D材料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政策,排除。5、C【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諸多信息說明其是比較成熟的文明形態,時間比較早,豐富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內容和特征,這也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圍內都比較早,但并不能說明世界早期文明源頭一致,故選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從中國早期整體生產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體現,排除A;良渚文化時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權,排除B。故選C。6、C【解析】
材料中高爾吉亞認為人的本性是必然的,倫理規則、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等要適應人性的需要,從而凸顯了人性的重要,故選C項;材料只是說“與之相違背的倫理規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和法律就應當廢棄和變更”,并沒有否定法律的作用,故A項錯誤;材料本身屬于人文思想的范疇,無法起到“促進了人文思想的產生”的作用,故B項錯誤;題干思想體現了人文精神,對民主政治有促進作用,故D項錯誤。故選C。7、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門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保@說明社會婚姻觀念由唐代重視出身門第到宋代重視資財,這是受到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社會觀念發生了改變,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出現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進士擢第”的現象,門閥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婚姻觀念的變化,并未體現婦女社會地位的變化;D選項不能說明唐宋時期社會觀念的不同。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8、A【解析】
從材料反映的信仰《圣經》和個人對上帝的真誠懺悔等信息可以看出,馬丁·路德主張“信仰得救”,張揚個人行為的自主和權利,故答案為A項;材料沒有涉及對教會和國家關系的看法,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用本民族語言解讀《圣經》,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對宗教禮儀的否定,材料反映的是反對購買贖罪券,排除D項。9、A【解析】
酋邦“介于氏族和國家間的早期社會組織,該組織不存在中央管理和權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炎黃傳說時代處于氏族部落聯盟時期,符合酋邦特征,A正確;夏商、春秋和戰國時期已經進入國家階段,具備了權威,排除B、C、D。10、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首創的斗爭方式”指的是暴力革命。列寧提出“俄國無產階級還是必須采取巴黎公社首創的斗爭方式”表明巴黎公社為俄國十月革命提供了經驗,故B正確;“唯一形式”說法絕對,故A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嘗試,故C錯誤;“完全接受”說法絕對,故D錯誤。11、C【解析】
根據題干“20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戰略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后……轉為戰略進攻”可知為自土地革命開始,共產黨一直處于對國民黨的戰略防御局面,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共產黨展開全國性戰略進攻奠定基礎,故C項符合題意;題干與抗戰無關,排除A項;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指三大戰役,排除B項;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指渡江戰役,排除D項。故選C。12、A【解析】時間是1984年,注意漫畫上的文字“、香港”,結合所學知識應該是關于國家統一問題的“一國兩制”,所以A項正確。13、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初的長沙大捷重創了日本侵略軍,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說明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戰場之一故D項正確;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故A項錯誤;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故B項錯誤;1943年7月后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故C項錯誤。14、C【解析】
夏商時期中原王朝和地方諸侯方國構成政治聯盟,到西周時期“授土授民、既封且分”建立諸侯國,形成中央與地方的統屬關系,表明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C項正確;夏商時期中原王朝與方國是政治聯盟,還未實現對地方的直接統治,A項錯誤;夏商王朝是各方國的“共主”,與方國不是平等關系,B項錯誤;材料分析的是中央與地方關系,不僅局限于邊遠地區的開發,D項錯誤。15、B【解析】
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書中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進步觀點,啟發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激勵人們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而被維新派利用成為他們進行改良的一種發動形式,從而達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故答案為B;嚴復翻譯《天演論》時洋務運動已經失敗了,A錯誤;革命派主張暴力革命,與《天演論》思想不符,C錯誤;嚴復在翻譯《天演論》時是1898年,而中國的立憲派出現在20世紀的清末新政中,不符合題意,D錯誤。16、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懷特計劃明顯是建立在美元的基礎之上,是符合美元經濟擴張需求,故選C;材料信息與各國經濟聯系無關,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互惠互利的原則,B錯誤;1947年馬歇爾計劃是專門針對西歐,與懷特計劃無關,D錯誤。17、B【解析】
根據材料“14世紀的某意大利學者說”“作為一個自由和自豪的塑造者,就按你們自己所喜歡的形式去塑造你們自己吧!”可知該學者的說法符合文藝復興提出的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強調人的自主精神,故選B;A曲解了學者的說法,排除;材料內容不是提倡宗教觀念,而是強調精神的塑造,C錯誤;D不符合題意,排除。18、C【解析】
根據材料“少數人暴富而多數人貧窮,民主制度國家的自由就不會是安全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在當時是不希望人均收入過于懸殊,因為這不利于“民主制度國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維護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故C選項正確;以工代賑主要是為了增加就業,緩解經濟危機的影響,是羅斯福新政的具體措施,故A選項錯誤;防止貧富差距過大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因此該選項從屬于C選項,故B選項錯誤;完善社會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選項錯誤。19、B【解析】
材料表明吉本在承認基督教的同時,也在批判基督教發展過程中的缺陷,具有歷史的批判精神。B正確;歷史時空觀念指的是對事物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觀察、分析,材料未體現,A排除;基督教的教義本身就不是真實歷史,‘真相’的說法錯誤,C排除;吉本具備的唯心主義,并不是唯物主義,D排除。故選B。20、A【解析】
據《莊子》可知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經”演變出來的;據《漢書》認為諸子百家都起源于“六經”,而王官又是掌管“六經”的,所以“王官”說與“六經”說具有相通之處,故選A;《莊子》沒有揭示諸子學說的起源真諦,B錯誤;CD從材料不能體現,排除。21、D【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建國之初,由松散的邦聯體制到聯邦制的建立過程中,過度的民主受到了抑制,中央政府的權力得到了加強。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人民主權并不等于直接民主,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建國之初沒有實行直接民主制;B選項錯誤,美國并未否定“人民主權”思想,沒有背離啟蒙思想的原則;C選項錯誤,材料涉及的是政治自由問題,并未涉及個人自由的問題。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2、C【解析】
根據材料“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刻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精神的主要載體是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選項C正確;選項A表述絕對,排除;選項B是啟蒙時期的內容,排除;文藝復興批判天主教的價值觀,排除D。23、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依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這導致商人群體普遍不愿意將資本用于擴大再生產,而是更多地將資本用于購置土地、發展高利貸等,最終這導致了新型生產關系的發展受到了阻礙,故選D;材料中晉商并未將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而是將其封建化,排除A;奢侈消費和捐輸助餉等行為顯然不會幫助晉商成為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商幫,排除B;導致近代中國逐漸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封建專制制度,材料中晉商的行為也是無奈之舉,其不可能是導致中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排除C。24、C【解析】
勤儉節約說明物資匱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而隨著人民消費觀念的變化,尤其是消費至上觀念的出現,說明市場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此可見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C正確;人們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變化與新興工業發展無關,排除A;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與人們消費觀念之間無必然聯系,排除B;我國與世界聯系日益密切不能導致人民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變化,排除D。25、B【解析】
毛澤東主張“中間地帶”國家不需要放棄自己的斗爭而跟隨美蘇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主張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故B正確;材料和敵我斗爭形勢無關,故A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第三世界的重要性,故C錯誤;材料沒有與蘇聯結盟的信息,故D錯誤。26、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故C符合題意;“年年風雨黃花節”體現了緬懷黃花崗起義死難烈士的激昂心情,故A不符合題意;1937年10月日軍占領富陽,身負國仇家恨的郁達夫前往武漢,故B不符合題意?!敖袢詹粡楅e涕淚,揮戈先草冊倭文”體現了郁達夫要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的決心,故D不符合題意;27、A【解析】
據所學可知,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陶紡輪和骨梭、骨針、骨錐等器物,可見,紡織技術在當時已經萌芽,A正確;據所學可知,中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器,是春秋晚期的遺物,B結論錯誤;據所學可知,在春秋戰國時期,列國陸續出現了郡、縣等新的地方行政區劃形式,但秦朝確定以郡縣制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C結論錯誤;鼎在商朝時期已成為禮器,故D結論錯誤。28、A【解析】
本題以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八字”調整方針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表中20世紀60年代初數據顯示第一產業比重迅速增加,而第二產業比重相對下降。這是由于落實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八字”方針,解決“大躍進”以來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問題,A項正確,C項錯誤;60年代中國工業化轉型并沒有完成,B項錯誤;60年代第二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但工業發展并非停滯,D項錯誤。29、A【解析】
梭倫改革根據財產將雅典居民劃分為四個等級,第四等級由于貧窮不能擔任政府官員和參加“四百人會議”。同樣由于收入高,前三個等級要負擔昂貴的軍備費用,第四等級的軍備負擔就輕,從而實現了享受的權利多,負擔的義務就大的原則,平衡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故選A;B材料沒有體現,排除;由于劃分不同等級,公民權利本來就不平等,而不是忽視了公民權利的平等,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民主改革,排除D。30、D【解析】
題干信息“將羅馬法連同《圣經》、教父著述以及教會的法律一起視為神圣的典籍”可知,體現了羅馬法的敕令和解答充滿了理性,到十二世紀仍然被西歐法學家所大力推崇,被視為神圣的典籍,這說明羅馬法具有普世法律價值,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羅馬法的價值,沒有沿用到12世紀,A項錯誤;體現的是羅馬法具有普世法律價值,而不是與教會法融為一體,B項錯誤;古希臘時期的蘇格拉底的理性主張是理性主義的起源,C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特殊皇位更迭形成了全新的君臣關系,使革新具有可靠的政治保障;新君新臣都有充分的自信和強烈的變革意識;革新內容廣泛;革新的效果明顯。(2)意義:部分實現了嘉靖帝的政治抱負,有效地打擊舊勢力,確保政局的穩定;確立了全新的人事格局,避免了歷史上新舊黨爭所導致的政局混亂,最大限度地掃除明代百余年來的積弊,激發統治階層的活力;直接影響到后世的張居正改革等。【解析】
(1)特點,根據材料“作為藩王入即皇位的世宗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和樹立自己的新形象……作為張璁、桂萼等新進之臣,也只有像議大禮那樣協助世宗,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有效地打擊舊勢力,確保政局的穩定。嘉靖革新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特殊皇位更迭、君臣關系、政治保障、變革意識、革新內容和效果等方面概括明代嘉靖革新的特點。(2)意義,根據材料“整肅科舉;倡行三途并用……清除翰林院積弊;裁革冗濫;限革莊田;推行一條鞭法……全力效法嘉靖前期堪稱張居正法祖的核心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抱負、打擊舊勢力、政治人事格局、掃除積弊、影響張居正改革等方面簡析明代嘉靖革新的意義。32、(1)風格多樣,兼具寫實與寫意;創作隨性,張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昭通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末測試卷數學試題(一診康德卷)含解析
- 泰州學院《現代漢語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甘肅省白銀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二次模考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溫州市文成縣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
- 湖北省鄂州市鄂州高中2025屆高考生物試題倒計時模擬卷(3)含解析
- 造紙噴嘴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湖南邵陽市區初三第二學期期終質量調研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遵義醫科大學《文學理論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生物醫藥進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南農業大學《組織職業生涯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熱風爐耐材砌筑施工方案
- (完整版)高中狀語從句練習題帶答案
- 人教版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課件 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4 地球——我們的家園
- GIS導論筆記整理
- (完整word版)宿舍建筑平面圖
- 《理工英語1》課程導學PPT課件
- 電梯臺賬表格(精編版)
- 關于“最美鄉村教師”和“優秀鄉村教師”結果的通報
- 禁止吸煙管理制度
- 鼻膽管護理 (2)ppt課件
- 田字格硬筆書法練字專用A4打印版紅藍兩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