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件+視頻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件+視頻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件+視頻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件+視頻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件+視頻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框文化的內涵與功能一、什么是文化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內涵:2、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3、文化與文明的關系:4、文化的特點:5、文化的載體:1、引領風尚功能2、教育人民功能:3、服務社會功能:4、推動發展功能:5、塑造人生功能:6、促進民族復興功能:(1)含義:(2)功能:(3)形式:(1)廣義的文化:(2)狹義的文化:溫故知新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七課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思考:1.視頻中出現了哪些傳統文化?2.你是否還能列舉生活中其他的傳統文化?一三夢回唐宋,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特點二守護寶藏,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立足時代,知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總議題:穿越時空,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壹夢回唐宋,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特點材料一:唐朝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陶俑,都塑造得精致細膩,神靈活現,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雕塑品。其藝術創作,深刻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材料二:文成公主入藏,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材料三:玄奘從印度帶回的657部梵文佛教經典,翻譯工作前后近二十年,玄奘的大量佛教譯著成為佛教在我國傳播的重要典籍,促進了我國佛教文化的發展。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結合教材思考“中華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①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②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1)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根本原因)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BYYUSHEN勞動創造的

——根本原因

(2)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內部:國內各民族)(3)中華文化是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外部:中國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總和≠各民族文化趨同≠全盤吸收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1.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夢回大宋:走進故宮“書畫館”思考:蘇軾的處世哲學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哪些主要內容?他為官時始終為民著想,惠民利民,為疏浚西湖淤泥,修建了著名的蘇堤父親去世后,他辭官回家,守孝三年一生官宦生涯四十余年,長期被貶謫,卻依然寫下大量灑脫豁達的詩詞核心思想:傳統美德:人文精神:仁孝向上向善探尋之旅:走進故宮“書畫館”BYYUSHEN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2)中華傳統美德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等。(3)中華人文精神仁、和、同、民、信、義注意:1.中華傳統文化有優秀與落后之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2.傳統文化不等于歷史文化。過去的文化,部分被歷史淹沒,在長期的的歷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傳統文化。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3)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論語》(4)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文天祥《正氣歌》(5)禮之用,和為貴。——《論語》(6)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以下體現的“核心思想理念”分別是什么?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3.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義田記》4.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陳情表》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以下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分別是什么?1.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禮記·禮運篇》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社會和諧社會和諧向上向善以下體現的“中華人文精神”分別是什么?國家產生時間發展結果古巴比倫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倫王國滅亡煙消云散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臘化、羅馬化、伊斯蘭化面目全非古代中國公元前2100年殷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流傳至今四大文明的發展情況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呈現什么特點?源遠流長:縱向、動態、歷史悠久BYYUSHEN文

學科技醫

學藝術哲學博大精深:橫向、靜態、內涵豐富天文學、氣象學、醫藥學、農學、數學等領域獨特的成就——P95相關鏈接這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什么特點?BYYUSHEN①表現: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化。②見證:漢字、史書典籍(2)博大精深(橫向、靜態、內涵豐富)(1)源遠流長(縱向、動態、歷史悠久)表現:涵蓋內容豐富,如文學、藝術、哲學、科學技術等。(3)包容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一個重要原因)聯系:二者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因源遠流長才有時間發展、豐富自己;因博大精深才具有了強大生命力,才能源遠流長。求同存異:與其他民族、國家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能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BYYUSHEN①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持久)②對周邊國家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古代中國作為當時世界上的經濟強國、文化大國,其文化受到別國追捧、效仿,特別是在東亞出現了包括周邊國家在內的“漢字文化圈”,中秋節習俗從唐朝開始就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思考:這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什么意義?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貳立足時代,知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如果說,最近有什么審美潮流席卷了我們的生活,那一定是“新中式”。盤扣褂子搭馬面裙、中式襯衫搭亞麻闊腿褲、旗袍搭盤發……然而,有一些傳統中式審美已經被時代拋棄裹小腳這種行為是封建社會的畸形審美觀念所致。在封建社會,宮廷和官場是社會風氣的濫觴。由于統治階級和貴族們認為小腳是美麗的,上行下效,愚昧的民間也就視小腳為美,乃至把小腳喚作“三寸金蓮”。在當時的人看來,小腳就是“女性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思考:中國傳統文化有何局限性?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文化經濟、政治決定反映中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地主階級為統治階級中華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如封建特權思想、等級意識等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1.中華傳統文化的局限性“新中式”成2024年第一輪流行趨勢,搜索量暴增超200%在現代中式設計風格存在兩種傾向:民族化與國際化,在審美風格方面存在著兩種極端:狹隘民族主義和盲目崇洋媚外,你認為這兩種極端的審美風格是否可取?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為什么?BYYUSHEN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側重于繼承)②

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側重于發展)③

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2.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先后的兩個過程(不是先繼承后發展)。(1)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2)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3)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辦好今天的事情,推動國家發展。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3.為什么要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叁守護寶藏,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高二某班的同學們正在舉行“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主題班會,以下是幾位同學的發言。學生甲: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未來。所以,毛主席早就告誡我們,“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學生乙:每逢佳節倍思親。中華民族為什么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學生丙: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稿中經常引經據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治國理政中大有可為,有助于提高我們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學生丁: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導“和為貴”,不但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大智慧,更是處理國與國關系的道義準則,已為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高度認同。

對國家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對中華民族: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進民族團結。對解決今天的問題: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問題提供有益借鑒。對處理國際關系:強調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平發展,這些思想觀念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上述同學的發言,談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有哪些?中國角度(1)國家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推動國家發展。(2)中華民族: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原因: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②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

前進,我們才能辦好今天的事情。原因: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世界角度(3)解決當今問題: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4)處理國際關系: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原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諸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原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平發展。特別注意:無論是認識傳統文化的內容還是認識傳統文化的作用,以及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都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有區別地對待傳統文化。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歸納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弘揚和傳承的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①國家:才能辦好今天的事情,推動國家發展。②民族: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解決問題: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④處理關系: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1.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①②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①②③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4.中華文化的作用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①②③④1.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

推陳出新、革故鼎新③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力和連續性、民族性、包容性課堂小結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1)中華文化全面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等內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來文化中有腐朽文化,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質疑辨析(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等。()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內在精髓,是為了全面傳承傳統文化,做文化傳承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于中華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傳承。質疑辨析(6)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質疑辨析1.(2023·全國新課標Ⅱ卷)“歲朝圖”原是文人雅士為祈福新年而以鮮花、果蔬等為素材創作的繪畫作品。到了近代,齊白石等繪畫大師將“歲朝圖”生活化、世俗化,他的“歲朝圖”中寓意吉祥富貴的牡丹花綻放,鞭炮、紅燈籠、酒杯等“俗物”匯聚,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年畫”。人們喜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