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目低碳經濟理論文獻綜述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專業經濟學年級學號姓名指導教師成績_____________________低碳經濟理論文獻綜述摘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其中解決氣候問題已經是刻不容緩。低碳經濟是應對氣候變化,解決能源問題,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文章首先闡述了低碳經濟的概念以及研究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低碳經濟國外及國內的研究現狀,淺析了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發展方向,最后總結了我國目前低碳經濟研究的總體狀況與不足。關鍵詞:低碳經濟;氣候變化;發展現狀低碳經濟概念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產生背景人類社會伴隨著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開發和利用,逐步從原始社會的農業文明走向現代化的工業文明。然而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上升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規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環境問題及其后果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近年來,廢氣污染、光化學煙霧、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已被確認為人類破壞自然環境、不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常規能源的利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及以前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3.國外低碳經濟理論研究現狀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布蘭特蘭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從一個地球到一個世界》拉開人類重新評價西方工業化及其后果,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序幕。首次出現低碳經濟(LowCarbonEconomy)術語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發表的《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白皮書。白皮書指出,英國將在2050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減排60%,從根本上把英國變成一個低碳經濟的國家。Sehmalesee(1998)、Galeotti(1999)證實了人均收入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里倒“U”型曲線。Grubb(2004)等通過對早期英國的研究得出,在工業化初期,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較高,但是經過這一階段之后二者之間的關系就顯得較弱。Treffera(2005)等學者對德國GHG排放量的減少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實現GHG排放量的減少與經濟的較快發展。Wara(2007)認為,清潔發展機制不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場,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種補貼和政治機制,因為它在實現政治目標方面是最有效的。萊斯特·布朗(2003)掀起了一場“A、B發展模式”之爭。“A模式”即以化石燃料為基礎、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以經濟為絕對中心的傳統發展模式。“B模式”則是以人為本,以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資源、小型水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巴里·康芒納(2006)認為,環境危機的根源,不在于經濟增長本身,而在于造成這種增長的現代技術。這種技術往往是從單一的追求生產效率的角度,或從單一的消費使用的目的出發,而發明出來的。它忽略了整體,忽略了這種技術賴以發展的基礎—生態系統,從而粗暴地破壞了不斷循環運動的生命之圈。因此,要克服危機,首先要克服這種技術上的缺陷;要做到這點,則必須樹立生態學的觀點。國內低碳經濟理論研究現狀4.1低碳經濟的內容方面劉揚(2010)認為低碳經濟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1)低碳經濟是涉及經濟、環境、社會的綜合性問題;(2)低碳經濟是對于高污染、高排放、沒有約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高碳經濟而言的;(3)低碳經濟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經濟是針對碳排放量來講的,目的是為應對氣候變化、解決人類生活、企業生產過程中過多的排放CO等溫室氣體而引發的地球生態圈碳失衡而進行的自救行為。王濤(2011)認為低碳不僅僅是環保,與低碳相關的科技,主要是能源生產和使用方式的新科技,而不僅僅是環保科技。低碳經濟是與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的。付允(2008)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4.2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及意義方面孫志剛(2009)指出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安全威脅的必然選擇,是各國占領未來低碳技術和產品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掌握發展主動權的戰略舉措。王濤(2011)認為發展低碳經濟,是擯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錢志新繼農業化、工業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將迎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走向低碳化時代是大勢所趨。馮之浚(2009)認為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增強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以及緩解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上所面臨的國際壓力的需要。這既符合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對來自國際上的挑戰。4.3我國低碳經濟的基本途徑及措施付允等認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有四個方面:(1)節能優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3)設立碳基金,激勵低碳技術的研究和開發;(4)確立國家碳交易機制。夏勁(2012)認為我國應從技術創新方面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主要措施有:依靠技術創新優化經濟結構,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積極優化能源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研發低碳技術;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相結合,力爭掌控低碳核心技術;不斷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低碳經濟發展保障制度。黃志峰(2012)從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城市、低碳金融五個方面闡述了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具體措施包括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限制高碳產業市場準入;農業方面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走“有機、生態、高效”農業的新路子;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開發低碳居住空間,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設立碳交易市場機制,開發碳減排期貨、期權市場以及溫室氣體減排全球交易,逐步形成一個特殊的碳金融市場等。劉卓,王蕊從經濟學角度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一些可行的財政政策。主要有:(1)基于庇古稅理論,減少企業碳排放量的稅收政策。(2)基于政府轉移支付、政府支出等財政補貼政策,發展低碳經濟。(3)基于產權理論的低碳經濟政策,主要是碳排放量產權交易理論。4.4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夏勁認為我國低碳技術創新面臨的制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1)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必然伴隨著“高碳模式”。(2)我國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落后的能源技術不利于走向低碳經濟。(3)研發能力低下是中國“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最大制約因素。(4)尚處于產業鏈條低端的中國承受著發達國家的“轉移排放”。(5)缺少應有的國際社會減排資金和技術的支持。(6)政府科技政策及其措施的缺陷導致低碳技術進步動力不足。總結通過對國內外低碳經濟相關文獻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經濟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發展低碳經濟是一項長期而又緊迫的重大任務。從相關文獻的總結中可以看出,關于如何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方面的文獻相當豐富,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深化碳排放的交易機制研究以及加大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投入,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兩個重要切入點。低碳經濟的研究也存在很大不足,一方面關于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的研究文獻較少,說明低碳經濟的指標體系與評價體系研究尚未得到足夠重視,相關的建設尚不完善。另一方面,關于大范圍內低碳經濟發展狀況的橫向比較的文章較為缺失。無法知道各個地區之間低碳經濟發展的先進點與不足點。參考文獻[1]SternN.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2]OECD.Indie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fromEconomicGrowth[R].SummaryReport,OECDSG/SD,2002.[3]DTI(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eaLowCarbonEconomy[M].London:TSO,2003.[4]BerniceLee,etal,StrategicShifttowardsaGlabalLowCarbonEconomy:MappingInternationalExperiences,theChatnamHouse.2009.[5]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counting(MaterialFlowCostAccouting:MFCA),Ministry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ofJAPAN.[6]WorldBank,2003.CapacitYBui1dingfortheKyotOProtOCOl(WorkshopReport).Wash[ng—ton,DC:TheWorldBank,2003.[7]Johnston.D.lowe,R.Bell.M.AnExplorationoftheTechnicalFeasibilityofAchievingCO2EmissionReductionsinExcessof60%WithintheUKHousingStockbytheYear2050[J].EnergyPolicy.2005(33):1643-1659[8]UK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2003[9]IEAWorldEnergyOutlook2007[J].ChinaandIndiaInsights.2008[10]LILian-xiuStudyonproblemsofmagnetostrictionandmegneticmemory[J].Non-destructiveTesting.2004(03)[11]朱守先.城市低碳發展水平及潛力比較分析[J].開放導報,2009(8)[12]郭萬達,鄭宇.低碳經濟:未來四十年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開放導報,2009(8):5-9.[13]潘家華,莊貴陽,陳迎等.英國氣候變化政策:通過激勵機制促進低碳發展[N].中國環境,2006.1.27.[14]呂學都,劉德順.清潔發展機制在中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5]劉世錦,康韋,史蒂格森.國合會政策研究報告[J].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2009[16]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8(3):79-87.
[17]黃棟.低碳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J].中國科技論壇,2O10(2)[18]陳俊榮.從“歐盟2020戰略”看歐洲低碳經濟發展[J].環境保護,2011[19]張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國:地位、挑戰與戰略[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18(3):1-7[2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應對氣候變化課題組.當前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與政策建議[R].中國發展觀察,2009(8):13一l5.[21]安東尼·B·阿特金森,(美)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經濟學[M].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l994.[22]李佐軍.“十二五”推進我國低碳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中國經濟報告,2011(1).[23]王敏.“低碳”將成國際貿易新壁壘[N].深圳特區報,2010(11)[24]郭萬達,鄭宇劫.低碳經濟:未來四十年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開放導報.2010(4).[25]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低碳發展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26]彭近新.人類從應對氣候變化走向低碳經濟[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12).[27]潘家華.怎樣發展中國的低碳經濟[J].綠葉,2009(5).[28]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Z].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收入分配差距與公平效率考核試卷
- 護理病情評估與匯報指南 2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練習題
- 5-18一般時序電路的設計3-化簡、編碼和實現
- 安徽省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4月期中試題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精美課件
-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聯考2024-2025學年中考化學試題原創模擬卷(四)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2025屆中考模擬最后十套:數學試題(二)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統計學基礎與SPSS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焦作大學《財務會計綜合模擬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茶百道結業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濮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農田水土保持的技術與治理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農業考試重要措施試題及答案
- 甲亢病人護理講課
- 2025年安徽滁州中鹽東興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陜西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金麗衢十二校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聯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教程題庫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重慶渝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