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百校大聯盟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兩宋之世。”其表現有①文人山水畫興起②指南針在航海中應用③理學興起④彩瓷生產時代到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早期,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蘭的愛爾蘭移民從幾萬人迅速增長到一百多萬人。這反映了A.移民潮促進了英國農業近代化B.愛爾蘭圈地運動導致農業破產C.英國的工業化改變了社會結構D.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革命3.在二戰后的民族解放浪潮中,亞非拉地區誕生了一大批新興民族國家。六七十年代,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將大約30個經濟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大的國家和地區稱為“新興市場”、“新興經濟體”。從以上變化可以看出A.新興力量重塑著戰后世界秩序 B.區域經濟集團的影響擴大C.發展問題是戰后世界的首要問題 D.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南北差距4.如圖是美國學生學習圖。這樣的畫面應該最早出現于A.手工工場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5.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鄭超麟在回憶錄中寫到:“中華民國八年,寫成世界公歷是最容易記憶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這一年A.新民主主義理論正式提出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一步傳播C.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D.知識分子群體發起白話文革命6.據記載,秦在統一后將原六國的許多大工商業者遷徙到邊遠地區,但這些人憑借其技術、經營手段和財力又很快在當地發展起來。這說明當時A.區域間長途貿易較為發達 B.私營工商業仍有發展空間C.重農抑商政策的力度有限 D.秦朝尚未控制住全國局勢7.“仁者,愛人”在孔夫子看來,“愛人”應始于愛A.君主 B.父母 C.兄長 D.夫妻8.厘金稅是晚清征收的商業稅。1853年,清政府為籌措軍餉,在揚州設局勸捐,按地畝多寡抽捐。同時向揚州附近米行抽捐,每米一石捐錢五十文助餉,對華商征收商稅,以后厘金制度逐漸遍行全國。厘金制度代替處于癱瘓狀態的國內常關(過境稅)的職能,增加了政府稅收。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廣A.加劇了中國的殖民地化 B.促進了中國外貿的繁榮進步C.削弱了本國商品競爭力 D.推動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9.1985年9月,為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美日等國簽訂《廣場協議》,宣稱各國政府將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促使美元貶值,在此后3個月時間里,美元兌日元迅速下跌20%,此事表明A.美無徹底喪失了主導地位 B.美國實施了利益優先原則C.日本消除了對美國的依賴 D.世界貿易正式走向規范化10.下面是南京國民政府關于國旗的規定。這些規定旨在A.動員民眾參與抗戰 B.維護國家的統一安定C.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D.塑造民眾的意識形態11.大連是一座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城市。下列項中對其表述正確的是①秦朝歸遼東郡管轄②甲午戰爭期間遭受日軍侵略③日軍設立滿洲731部隊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④設立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秦朝實行御史監郡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大夫派出御史到郡監督,與郡守、尉并列,還兼有領兵、舉官和開渠等行政大權。漢文帝時一度派遣丞相史刺州,監察郡守和監御史,屬臨時性質,有事始岀而事畢即還。漢武帝于“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創立了刺史制度。可見,刺史制度的創立是監察制度不斷完善的結果,其主要表現在A.監察權力逐漸分散 B.刺史直接參與地方政治C.政治決策封閉性日趨明顯 D.監察身份、職責和區域相對固定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中國古代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紀年,一直沿用到清末的“宣統”。革命黨人深諳紀年在革新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極力推廣紀年的革新。民國建立,孫中山通電全國使用公歷。同時規定以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起始的紀年方法,與公元紀年法并行。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在議決使用陽歷的問題時,便是遵從“以崇正朔,而便日用”的基本原則,提出了編訂歷書的四條規定:“一、由政府于陰歷十二月前制定歷書,頒發各省;二、新舊二歷并存;三、新歷下附星期,舊歷下附節氣;四、舊時習慣可存者,擇要附錄,吉兇神宿一律刪除”。紀年符號易改,然而民眾的習俗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校正”。1913年《大公報》記載了陰歷新年與陽歷新年的不同景象:“官廳賀喜,街市懸旗,此新新年之氣象。千家爆竹,萬戶桃符,此舊新年之景色也。”有人就調侃此種官民各自過年的狀況:“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摘編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紀年“變革與國家建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國初年紀年變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民國初年的紀年變革。14.(20分)材料19世紀末,金本位制已成為各大商業國的唯一本位貨幣制度。國際金本位制的確立及隨之而來的國際銀價的跌落,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實行銀本位制的國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處于不利地位。《辛丑條約》簽訂后,列強要求中國將賠款折算成各國貨幣支付。根據當時國際貨幣匯率,清政府每年在支付賠款本息之外,還要支付300萬兩左右的“鎊虧”。1902年底,清政府正式請求美國政府出面幫助穩定金本位國家與銀本位國家之間的貨幣比價。美國試圖通過普及金本位制穩定國際匯率,便利其貿易和投資;同時,推進美元國際化,與長期主宰國際貿易的英鎊展開競爭。1903年9月美國政府任命精琪為赴華“會議貨幣專使”,他提出17條建議,大致可分三方面:一是劃一國內貨幣,實行金匯兌制度;二是推行新幣制和維持金銀比價之法;三是中國幣制改革應接受外國列強的指導和監督,并聘請外國人全權主持中國幣制改革。此外,他認為新貨幣制度有可能損害地方督撫官員、錢莊甚至外國銀行的利益,普通百姓對新幣制缺乏了解,以及新幣制須獲得列強和外商的同情與支持等。1905年11月19日,清廷頒布上諭,公開宣布采用銀本位制《——摘編自崔志海《精琪訪華與清末幣制改革》(1)根據材料,概括精琪來華主導清末幣制改革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精琪貨幣改革方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試題分析:兩宋時,文人山水畫興起;指南針在航海中使用;火藥武器出現;活字印刷術出現;理學興起,“程朱理學”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到南宋朱熹集為大成。但是④中彩瓷的生產繁榮時代是明清時期。【詳解】2、C【解析】

根據材料“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城市”并結合所學,當時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結構開始改變,故選擇C選項;材料并不是說明農業近代化,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并不是側重于圈地運動的影響,故排除B選項;材料重點是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并不是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革命,故排除D選項。3、A【解析】

從新興民族國家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再到一些國家成為新興市場和經濟體,這些新興力量沖擊著戰后舊的世界秩序,故選A;材料反映的是一些經濟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大的國家和地區稱為“新興市場”、“新興經濟體”,并非都是區域經濟集團,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發展情況,并非強調戰后世界的首要問題是發展問題,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發達國家發展情況,無法體現南北差距加大,排除D。4、D【解析】

圖片反映美國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故D符合題意;ABC時期計算機尚未發明,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5、B【解析】

根據“中華民國八年”可知這一年是1919年,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爆發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故選B項;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提出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排除A項;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排除C項;知識分子群體發起白話文革命是在新文化運動中,排除D項。6、B【解析】

秦統一后被遷到邊遠地區的原六國大工商者很快在當地將工商業發展起來,說明當時秦朝私營工商業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B項正確;材料沒有長途販運的信息,A項錯誤;遷工商業者到邊遠地區不能說明國家在重農抑商政策上的力度有限,C項錯誤;秦朝沒有控制全國局勢與其可以將許多工商業者遷到邊遠地區不符,D項錯誤。7、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孔子認為仁就是關愛他人,而孝悌為仁之本,故“愛人”應始于愛父母,故B項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8、C【解析】

材料中的厘金制度代替了國內的過境稅,征收的對象是華商,這是在國家征稅的基礎上的重復征稅。由此可知,厘金制度加重了華商的負擔,華商為追求利潤,會提高商品價格,從而削弱了本國商品競爭力,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外來侵略的問題,排除A項;厘金制度的推行加劇了外貿的蕭條,排除B項;國內的統一市場在古代中國就已存在,D項錯誤。9、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美國為擴大出口,扭轉貿易赤字,要求他國作出犧牲和讓步,突出了美國利益優先的原則,B項正確;“徹底喪失”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美國此舉,恰恰證明美日之間經濟聯系密切,排除C項;世界貿易走向規范化的標志是1995年是世貿組織的成立,排除D項。故選B。10、D【解析】

南京國民政府關于國旗的規定旨在增強民眾對國旗的尊重和敬畏,提升民族凝聚力,從而塑造民眾的意識形態,故選D;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是在1937年,因此談不上動員民眾參加抗戰,排除A;關于國旗的規定無法體現維護國家的統一安定,排除B;表格內容和經濟干預無關,排除C。故選D。11、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秦朝時在東北設立遼東郡,大連包括在內;甲午戰爭期間日軍進行了旅順口大屠殺,位于大連;1984年,中國在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大連市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故①②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日軍設立滿洲731部隊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位于今哈爾濱平房區,并非大連,故③錯誤,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2、D【解析】

秦朝的御史監郡、漢文帝派遣丞相史監察郡、漢武帝置刺史監察郡和國,由此可知,古代監察制度的監察身份、職責和區域相對固定,故D正確;材料體現不出監察權力逐漸分散,故A錯誤;秦朝的御史能夠直接參與地方政治,故B錯誤;材料無法得出政治決策封閉性,故C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政府推行,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凸顯政治權威);受西方影響,體現出中西時間的碰撞與交融;呈現新舊雜陳的特點。(2)評價:構建了新的紀年體系;適應了政治革新的需要;順應了世界發展潮流,推動了國家的現代化;與民眾風俗和日常生活不符,受到民眾的抵制;反映了社會變革的艱難與復雜性。【解析】

(1)根據材料“革命黨人深諳紀年在革新政治中的重要作用……遵從‘以崇正朔,而便日用’的基本原則”得出民國初年的紀年改革體現了政府推行,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特點;根據材料“新舊二歷并存;三、新歷下附星期,舊歷下附節氣……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得出民國紀年改革受西方影響,體現出中西時間的碰撞與交融,同時呈現新舊雜陳的特點。(2)綜合上述材料可從構建新的紀年體系、適應了政治革新的需要、順應了世界發展潮流,推動了國家的現代化等積極方面進行闡述,同時根據材料“紀年符號易改,然而民眾的習俗卻并不是……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可知,紀年改革與民眾風俗和日常生活不符,受到民眾的抵制,體現了社會變革的艱難與復雜性。14、(1)中國在國際交往中處于不利地位;清政府為了減輕財政負擔;促進美國貿易和投資;推進美元國際化,與英鎊競爭。(2)方案順應了國際金融發展的趨勢;損害中國權益;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損害列強在華權益。【解析】

(1)依據材料“包括中國在內的實行銀本位制的國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處于不利地位”來看,中國在國際交往中處于不利地位;依據材料“清政府每年在支付賠款本息之外,還要支付300萬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