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及近代化的探索精練習題_第1頁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及近代化的探索精練習題_第2頁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及近代化的探索精練習題_第3頁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及近代化的探索精練習題_第4頁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及近代化的探索精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檢測·知能升級一、選擇題1.毒品危害之烈使我們想起不堪回首的鴉片戰爭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下列對鴉片戰爭的表述,正確的是()A.挑起戰爭的國家是美國B.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成為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C.戰爭的結果是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D.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2011·河北中考)下圖數據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簽訂了()A.《南京條約》B.《璦琿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3.“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后,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下圖是2003年保利集團以3千多萬港幣的價格拍下的圓明園故物——猴、虎、牛三銅首。搶走它們的外國侵略者和時間是()A.俄國——1858年B.英國——1859年C.英法聯軍——1860年D.八國聯軍——1900年4.英國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記載:“1862年9月21日,這個美國兵痞,頭一個為清軍服務的美國人華爾,在率軍攻打……慈溪的時候,中彈身亡。”這反映的是()A.清軍抗擊美軍B.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C.鴉片戰爭D.太平軍抗擊洋槍隊5.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左宗棠收復新疆②鄧世昌抗擊日軍③林則徐虎門銷煙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6.(2011·綿陽中考)“七一”學校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幾位同學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歷史人物的看法產生了分歧。一位同學認為他采用西方科技興辦近代企業,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另一位同學認為他簽訂了《馬關條約》,是個賣國賊。這兩位同學討論的歷史人物是()A.林則徐B.曾國藩C.袁世凱D.李鴻章7.有一張發行于1900年的外國明信片,畫面描述的是8個身著不同制服的外國士兵正在圍攻“中國龍”。它所反映的列強侵華戰爭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2012·江西中考)有人對中國近代某條約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槍實彈的強盜不僅蠻橫地拆除了我們家的大門,而且耀武揚威地開進我們的院子,旁若無人地站在我們家的甬路兩側。甚至還頤指氣使地闖進我們的堂屋,用槍指著我們的腦袋?!贝藯l約的主要影響是()A.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海主權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D.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9.某同學制作了下面圖示。根據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空白方框內應填寫()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10.(2012·佛山模擬)李鴻章認為“西洋方圓千里,歲入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洋務運動中清政府仿效西方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A.創辦軍事工業B.發展民用工業C.籌建新式陸海軍D.派遣留學生11.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表現在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新變法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其表現主要在于()A.興辦近代軍事工業B.傳播新思想C.開始興辦新式學堂D.籌建海軍12.(2012·張家港模擬)某處名勝古跡有這么一副對聯:“廢兩千年帝制,首義歸功先行者;積四十載經驗,遺言啟迪后來人”。你認為該對聯評價的歷史人物是()A.康有為B.孫中山C.陳獨秀D.蔣介石13.有人認為,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變”,辛亥革命是個“飛躍”。這里的“飛躍”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C.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14.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因此時時被那無數吃慣孔孟的老頭子們跳腳痛罵,怪他不識貨?!鄙衔闹小盀⑺宓馈钡摹八笔?)A.林則徐B.陳獨秀C.李鴻章D.康有為15.1918年底,北大學生解萬民翻開散發著油墨清香的雜志《每周評論》,立即被其犀利的文筆和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這種思想主要是指()A.“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思想B.“變法維新”的思想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D.馬克思主義思想二、非選擇題16.(2011·雞西學業考)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等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材料二經歷了從“師夷長技”到變法維新的探索,人們發現溫和的改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舊制度。于是,人們舉起義旗,發動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接著,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吹響了思想解放的號角。(1)材料一中“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指的是哪四次侵華戰爭?(2)材料二中,“師夷長技”指的是什么事件?“變法維新”指的是什么事件?(3)材料二中,“人們舉起義旗,發動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指的是什么事件?該事件的領導者是誰?(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我們能從中國近代抗爭和探索的歷史中吸取什么教訓?17.(2012·菏澤模擬)近代以來,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仁人志士們為實現強國之夢不斷汲取先進思想,不斷探索民族復興之路??磮D,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1)圖一著作的作者是誰?他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后來哪一派別最先實踐了這一主張?(2)圖二是誰的譯著?傳播了哪些進步觀點?(3)在圖三(同盟會的機關刊物)的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十六字革命綱領闡發為什么?以其為指導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么?(4)以圖四為主要陣地的思想解放運動高舉哪兩面大旗?列舉這次思想解放運動的主要內容。(5)圖一至圖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試概括這一歷程的特點。答案解析1.【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840年,英國挑起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A、C、D三項的表述均錯誤。故選B。2.【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出,1843年以來,英國輸入中國的商品總值不斷增加。從時間段分析,與《南京條約》的簽訂有關?!赌暇l約》簽訂于1842年,《璦琿條約》簽訂于1858年,《馬關條約》簽訂于1895年,《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故選A。3.【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大量文物流失海外。4.【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斗中,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了洋槍隊。5.【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878年,左宗棠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區;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鄧世昌抗擊日軍,壯烈犧牲;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故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B。6.【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19世紀60至90年代,以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所以D項符合題意。7.【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根據題干中的“1900年”“8個身著不同制服的外國士兵”即可推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中國近代某條約的危害”,鏈接所學知識辨析備選項,B項是《南京條約》的影響,C項是《馬關條約》的影響,D項是《辛丑條約》的影響,因為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列強的行為與題干中描述的相似,他們首先在天津拆毀大沽炮臺,占領天津后又向北京進犯,然后攻入北京,在北京大肆燒殺搶掠,最后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而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所以D項正確。9.【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為維護清朝的統治,一些開明的官員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故選A。10.【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從“財賦……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即可推知措施是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開辦的民用工業。故選B。11.【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洋務運動側重于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興辦近代軍事工業、開始興辦新式學堂、籌建海軍都是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維新變法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故選B。12.【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題干的關鍵信息是“廢兩千年帝制,首義歸功先行者”,再結合選項,可知是指孫中山,故選B。13.【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對辛亥革命歷史影響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故答案為C。【拓展延伸】如何正確認識辛亥革命的進步性與局限性進步性:(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經濟上沖擊了封建制度,有利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3)思想文化上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4)社會生活上,頒布了剪辮、易服、廢止纏足等法令,使用新式稱呼和禮儀,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平等思想。局限性: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王朝,沒有推翻封建制度,中國仍然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14.【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孔孟”,即儒家思想;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掀起新文化運動,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李鴻章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的統治;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變法圖強。所以B項符合題意。15.【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16.【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的能力。第(1)題緊扣“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2)題“師夷長技”即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洋務運動,“變法維新”指的是戊戌變法。第(3)題根據“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共和國”可知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第(4)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3)辛亥革命。孫中山。(4)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等。(答出其中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17.【解析】本題以中國近代化在思想層面的探索過程為切入點,考查學生綜合理解能力。第(1)題《海國圖志》是早期中國人面對外國的堅船利炮,認識到與西方的差距,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先進思想,洋務派的洋務運動則是對這一思想的實踐。第(2)題,《天演論》強調的是制度上的變革。第(3)題是孫中山的舊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歷史功績也就是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第(4)題,是新文化運動,可根據所學知識組織答案。第(5)題是對這一過程的總結,說明中國的近代化探索過程是在探索中發展演進、步步深入的。答案:(1)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2)嚴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西方勝過中國的地方,不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國只有實行變法維新,才能“自強保種”。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3)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臨時約法》,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4)民主,科學。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