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甘肅省酒泉地區瓜州一中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30年,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問世,真實地再現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法國社會的狀況,標志著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誕生。小說中的“紅”代表了A.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時代 B.貴族復辟勢力及教會組織C.歐洲蓬勃興起的工人運動 D.新興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2.1921年開始,蘇俄大部分文化藝術企業被取消并收歸國有,但是允許私人或集體電影企業的存在。為了逐利,一些私人電影企業以少量的資金到外國購買現成的影片,結果導致了庸俗化的外國電影廣泛上映,助長了資產階級思潮的泛濫?!半娪皩嶋H上已成為受資產階級影響的傳教士或是勞動群眾的腐蝕劑”。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蘇聯開始生產自己的電影。這一歷程表明此時的蘇俄(聯)A.新經濟政策已基本被廢止 B.政府關注意識形態影響C.文化市場被西方思想占領 D.積極應對美國冷戰政策3.如表為1990年,美國商務部對美、日、歐12項主要新興科技領域的研究即新產品的科技水平進行的比較結果。結合所學知識,根據下列數據,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科技自主創新提供國家發展動力②為“新經濟”時代到來提供保障③西歐與日本崛起瓦解了兩極格局④美國國有化提供了科技發展潛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4.有學者指出:“行中書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機關駐扎在外面,這因蒙古人征服中國,不敢把政權分散,要完全把它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書省?!庇纱丝梢?,元代設置行省的目的是A.監察地方B.方便地方自治C.從軍事上控制地方D.提高漢族官僚的權力5.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得狂潮,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該政策A.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 B.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C.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 D.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6.黃宗羲素有“中國伏爾泰”之稱譽。他痛斥君主專制是天下最大的禍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他又指出,“有明治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這反映了黃宗羲A.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接受西方主權在民思想C.主張恢復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臼7.宋代各宗族編寫的家訓中充斥著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訓和以義田為代表的族內公產的條例。這一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是A.社會流動性的加強 B.新興市民階層的崛起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 D.士大夫義利觀的轉變8.997年,北宋政府將全國州郡劃分為十五路(以后路的數目有所增加),并陸續在各路設轉運司等“監司”機構。并規定路、州、縣的官員都由中央官員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樹立皇帝絕對權威C.完善地方監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據隱患9.哥倫布《航海日志》:“兩位隆下(指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作為直接史料,該日志可用于研究當時A.印度人的政治制度、風俗習慣 B.葡萄牙王室對航海活動的支持C.東非人的生產生活宗教信仰 D.歐洲人遠洋航行的技術與條件10.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加強了對礦產資源的勘探,對全國的礦產進行了有計劃的普查,特別是對有些稀缺的資源(如石油)作了更為詳盡的普查工作和和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收回列強對華資源控制權 B.適應了生產關系變革的需要C.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的比例 D.配合“一五”計劃順利實施11.1919年1月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宣稱:“…我們在此集會有兩個目的:一是就解決此次戰爭引起的問題,提出若干當前必要解決的措施;另一是通過當前的這些措施…,以保證持久和平。我認為,成立國際聯盟對于上述兩個目的都是必需的?!睂Υ私庾x錯誤的是A.“集會”是指巴黎和會 B.“我”代表美國政府C.“此次戰爭”是指“一戰” D.“措施”包含加入“國聯”12.20世紀上半葉的某一時期,蘇聯平均每公頃土地每日需要的勞動者數量從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規模卻大幅度增長,例如莫斯科人口從212萬增加到413萬人。由此可知當時A.新經濟政策帶動市場活躍 B.反法西斯戰爭的人力調整C.農業集體化生產效率提高 D.工業化建設改變人口布局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現代大學理念在歷史上有三次重大轉變:從英國模式到德國模式,再到美國模式英國模式開啟“博雅教育”的先河,始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兩校均創建于中世紀)。學生在大學要學習經典文科課程而非“有用”課程,因為大學是學習“做人”的地方到了19世紀,德國開創了一種新的大學模式——研究型大學模式。與英國模式不同的是,在研究型大學中,教學和研究是結合在一起的。研究是為了創造新知識,不是簡單地存儲已有知識。早期的美國大學模式完全是按照英國模式建立的。…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美國大學發生了重大變化。19世紀后豐期的美國大學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注重科學技術,不再是《耶魯報告》中強調的經典課程了;第二,注重研究,不再只強調教學;第三,來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資金涌入大學。——摘編自錢穎一《大學的改革》材料二中國古代書院出現于唐朝,到宋代書院興盛。在范仲淹的理想中,應天府書院就是“天下庠序”的樣板工程,其所反映的教育概念大致有三:一是以經義、文學為主要教學內容,而講求博涉。二是以培養廊廟之器為教學目標,進而心憂天下,退而遒樂古人,是一個理想的人才標準。三是贊賞魁甲英雄,主張教育學生的書院與錄取進士的科舉相互結合?!幾脏嚭椴ā吨袊鴷菏贰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英、德、美三國大學各自的辦學特點及其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比宋代書院與近現代西方大學在育人理念上有何不同。(3)結合材料,談談宋代書院與近現代西方大學對今天人才培養的啟示。14.(20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甘地認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爭取擺脫英國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確方法;同時,他認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著對外國統治和其他罪惡的屈服。他寫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兩者之間加以選擇時,我將勸人選擇暴力……我寧愿要印度采用暴力來保護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聽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榮譽??墒俏艺J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薄耙虼宋也⒉皇且驗橛《人ト醪盘栒儆《葘嵭蟹潜┝χ髁x,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我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薄醮毫肌妒澜绗F代史諸問題》(1)據材料一,甘地選擇非暴力主義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請結合史實說明實際原因又是什么?(2)概述甘地領導國大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目標及其主要事跡。材料二甘地的偉大人格幾乎是舉世公認。他具有赤誠的愛國熱誠,崇高的犧牲精神,追求真理的執著信念,堅強的意志;他不分貴賤善惡一視同仁,沒有種族歧視和宗教偏見……愛因斯坦:我們的下代子孫恐怕很難相信,世界上曾經活生生的出現過這樣的人。——徐友珍《甘地傳》(3)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你評價甘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據“再現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法國社會的狀況”,結合所學知識,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小說中的“紅”代表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時期,故A正確;“黑”代表貴族復辟勢力及教會組織,排除B;C不符合題意,排除;1870年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排除D?!军c睛】本題考查法國大革命,解題的關鍵是“再現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法國社會的狀況”。2、B【解析】
引入外國電影導致“電影實際上已成為受資產階級影響的傳教士或是勞動群眾的腐蝕劑”,由此蘇聯生產自己的電影,說明當時政府關注意識形態影響,B正確;斯大林執政后逐漸廢除新經濟政策,排除A;C過分夸大了當時引入電影的影響,排除;冷戰不是二戰后出現的政治格局,排除D。3、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在研究高科技項目和已成產品的高科技項目都保持相當優勢,而20世紀90年代美國逐步進入新經濟時代,說明科技自主創新提供國家發展動力,為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保障,①②正確,A符合題意;1990年兩極格局尚未瓦解,③錯誤,BD排除;這一時期美國未實行國有化,④錯誤,C排除。故選A。4、A【解析】
材料主要說明了元朝行中書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機關,“行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書省”說明了行中書省是代表中央監察地方的一個機關,故A項符合題意。行省制下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不可能自治,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從軍事方面對地方的控制,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統治機構中長官和掌權的官吏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其次才是漢人,而南人在宋亡后的一個長時期內,幾乎很少人在中央做官。故D項錯誤。5、B【解析】
據材料“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1899年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內容是列強在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B正確;義和團運動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而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是因為當列強瓜分中國時,美國忙于美西戰爭,無暇東顧,A錯誤;《辛丑條約》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C錯誤;“門戶開放”政策使列強對中國侵略加深,不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錯誤。6、D【解析】根據“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可知,黃宗羲認為,政治變壞是從明太祖廢除丞相開始的,在他看來,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君權,防止權力過于集中,說明黃宗羲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巢,D正確;近代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A材料無法體現,排除;近代西方主權在民思想傳入我國,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A【解析】
根據材料“防止破家的教訓和以義田為代表的族內公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科舉制較為完善,因此社會階層流動性加強,部分望族子弟容易被淘汰,即出現材料所謂的“破家”,因此各宗族在編寫家訓時會充斥著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訓和以義田為代表的族內公產的條例,選項A正確;市民階層的崛起不是宗族家訓內容變化的原因,排除B;選項C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族內部的家訓,與士大夫的義利觀無關,排除D。8、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強中央集權、消除地方割據隱患的手段,因此D選項正確;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中央集權的加強,并非皇帝絕對權威的樹立,B選項錯誤;C選項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選D。9、D【解析】
哥倫布《航海日志》反映出哥倫布是在國王和王后(西班牙)的支持下進行的航?;顒樱撊罩究捎糜谘芯慨敃r歐洲人遠洋航行的技術與條件,故選D;哥倫布并沒有到達印度,排除A;西班牙王室支持哥倫布航?;顒?,排除B;哥倫布到達美洲,該日志不能用于研究當時東非人的生產生活宗教信仰,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哥倫布《航海日志》”,聯系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分析解答。10、D【解析】
據材料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探列入了國家發展計劃其目的是奠定新中國礦業的初步基礎,促進“一五”計劃順利實施,利于國家工業體系的建立,D正確;“收回列強對華資源控制權”與我國對礦產資源的勘探目的無關,A錯誤;據材料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探目的是要合理的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基地,正確地確定工業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而不是“適應生產關系變革的需要”,B錯誤;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的比例是農輕重等比例關系,材料沒有涉及調整國民經濟結構,C與材料無關。11、D【解析】
依據題干“1919年1月”和材料內容可知,“集會”指巴黎和會;“我”代表美國政府;“此次戰爭”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故ABC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錯誤”的,所以ABC不選;美國沒有加入國聯,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期蘇聯的工業化建設吸引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人口布局得到改變,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不是此時人口大量轉移的原因,排除;戰爭使城市人口減少,并非增加,B選項錯誤;C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英國:博雅教育,注重人文課程;強調做人教育。德國:研究與教學相結合;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美國:注重科學技術;研究與教學并重;大學資金來源多樣化。原因:英國:受中世紀貴族教育和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受工業革命的影響。美國:現代物理學的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2)不同:宋代書院:強調儒家經典和理論的教育;以修齊治平為人生理想追求;注重教育與科舉并重;為專制統治服務。西方大學:從注重個人人文素養的發展,轉向重視科學理論與實用技術;注重科研與創新;與時俱進。(3)啟示: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以德為本,加強人文主義教育;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科研與實用技術并重?!窘馕觥?/p>
(1)特點:英國:依據材料一“博雅教育”“學習經典文科課程”“學習‘做人’”歸納出博雅教育以及注重人文課程和強調做人教育。德國:依據材料一“教學和研究是結合在一起的。研究是為了創造新知識”可以歸納出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和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美國:依據材料一“注重科學技術,注重研究,不再只強調教學,來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資金涌入大學?!钡男畔淖⒅乜茖W技術、研究與教學并重以及大學資金來源多樣化回答。原因:英國的原因依據所學從中世紀貴族教育和文藝復興的影響回答;德國的原因依據材料和所學從工業革命的影響回答。美國:依據材料的時間和所學從現代物理學的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以及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回答。(2)不同:宋代書院依據材料二“以經義、文學為主要教學內容”可知強調儒家經典和理論的教育;依據材料二“以培養廊廟之器為教學目標,進而心憂天下,退而遒樂古人”可知以修齊治平為人生理想追求;依據材料二“主張教育學生的書院與錄取進士的科舉相互結合”可知注重教育與科舉并重;結合所學可知書院教育是為專制統治服務。西方大學:依據材料一的信息從注重個人人文素養轉向重視科學理論與實用技術、注重科研與創新以及與時俱進等分析不同。(3)啟示:依據中國宋代書院教育和西方大學育人的理念從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加強人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