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下圖是資本主義生產因素萌芽示意圖。其中①應是(

A.手工工場B.現代工廠C.西歐莊園D.家庭農場

2、在西歐尼德蘭地區,城市沿著商業傳播所經過的一切天然道路出現。開始時,城市僅僅出現在海邊或河岸,而后城市沿著聯系這些最早的商業活動中心的橫斷道路建立起來。尼德蘭地區城市的起源和發展可以用來論證(

)A.羅馬起源說:西歐中世紀城市是從羅馬帝國直接繼承而來的B.封建領地起源說:城市居民和城市機構是在王室領地或貴族領地上產生的C.馬爾克起源說:中世紀城市是從古代日耳曼自由農村公社(即馬爾克公社)演變而來的D.商業起源說:城市的發展必須依靠工商業,城市是商人圍繞聚居地發展起來的

3、16世紀初,歐洲學者伊拉斯謨出版了強烈指責教會和貴族腐敗的作品《愚人頌》。他借“愚人“之口說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樂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還配得上稱作生活嗎?“伊拉斯謨想要表達的本意是A.抨擊愚昧B.倡導平等C.反對宗教D.推崇人性

4、“1492年,二位陛下決意派臣等前往印度各地,令臣一反昔日之舊徑,專取海路西行,直到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曾經過此路線。”據此推斷,這位航海家是(

)A.麥哲倫B.達·伽馬C.迪亞士D.哥倫布

5、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明朝的這些遠航,……肯定是非商業方面的原因而進行的。……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意在說明A.文藝復興的原因和條件B.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和條件D.工業革命的原因和條件

6、明朝時,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西班牙和荷蘭則分別占據了我國臺灣的北部和南部。這反映了(

)A.莊園經濟的盛行B.文藝復興的傳播C.早期殖民掠奪D.西歐城市的繁榮

7、油畫能夠形象生動地反映歷史。依據下列三幅油畫中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概括的主題應是(

)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A.問道政治——不同選擇的革命B.技術創新——機器生產的時代C.尋夢東方——艱難的探險之路D.人性之光——文藝與人的解放

8、林·亨特在《人權的發明:一部歷史》一書的開篇提到: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被視為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權文獻…”。其中《人權宣言》與《權利法案》《獨立宣言》相比,其顯著特點是(

)A.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B.宣告獨立,脫離殖民統治C.宣告保護私有財產的基本原則D.是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9、錢乘旦在《英國通史》中寫道:1407年確定了稅收的動議權,即由下院制定,上院同意……從而形成了稅收法案的完整流程。這段材料說明(

)A.征稅權掌握在國王手中B.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C.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D.英國推行君主專制

10、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作為領導人的律師、地主和商人,需要很多人支持,為達此目的,他們甘愿向下層階級許愿和做出讓步,如若不然,平民就會用暴力或恫嚇來攫取讓步。該研究表明當時北美殖民地(

)A.階級矛盾異常尖銳B.全民參與反英斗爭C.權力制衡得到認同D.民主源自現實需求

11、下圖所描述的法律文件是(

)△頒布于1804年

△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以法律形式固定了革命成果A.英國《權利法案》B.法國《人權宣言》C.《拿破侖法典》D.美國《獨立宣言》

12、對下圖解讀最準確的是(

A.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B.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C.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D.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

13、1878年,法國大作家雨果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爭。”材料中的“敵人”是指(

)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B.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C.領導法國大革命的羅伯斯庇爾D.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

14、2022年11月30日,江澤民同志在上海逝世,舉國哀痛。在《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中寫道“江澤民同志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作為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精神武器,其誕生的標志是(

)A.《資本論》的完成B.第一國際的建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5、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展趨勢示意圖,與①②③處對應的歷史事件分別是

A.英國憲章運動

《共產黨宣言》發表

法國巴黎公社B.《共產黨宣言》發表俄國十月革命法國巴黎公社C.《共產黨宣言》發表法國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D.英國憲章運動

法國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二、綜合題

16、閱讀下面大事年表,回答問題:14世紀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興起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1836-1848年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

(1)根據所學知識繪制一個知識簡圖,清晰反映上述各事件之間的聯系。

(2)請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大事年表,總結世界近代史的三條線索。

(3)請為大事年表補充一例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并闡述該事件與大事年表中某州事件之間的聯系。

17、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構成了17-18世紀的歐美社會巨變,拿破侖更是用刺刀加速了這一巨變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兩者的關系不調解好,英國將永遠在痙攣中震顫。終于,這個關系調解好了,不過,這一次沒有用對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產生出嶄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國再也沒有發生過重大的社會動蕩,取得了驚人的進步。——錢震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改》材料二

爆發于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首先,兩者都根源于同樣的啟蒙觀念自由、平等和正義;其次,兩圍在革命之初曾經互相撥助、互相鼓舞,許多法國將軍和士兵曾參與了美國革命……美國政治家們也樂意為法國政體設計出謀劃策;再次,兩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標,即建立一種以公共主權和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政府——蘇珊·鄧恩《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材料三

拿破侖撼動了歐洲各國的舊制度,井將近現化歐洲各國的新秩序的各項原則推廣到了歐洲其他地區,大大加快了這一演變的過程,蓬勃發展的文化,人民主權的宣布,浪漫主義的傳播都預示了民族主義的,拿破侖進行的領上調整和種種改革促進了這種覺醒。——喬治勒·費弗爾《拿破侖時代》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融合的手段”及“新的制度”的含義。

(2)據材料二指出“18世紀末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共同的思想根源。尤概括當時的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是怎樣“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

(3)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拿破侖將“新秩序的各項原則推廣到了歐洲其他地區”的文獻、并據材料三歸納拿破侖對近代歐洲發展的影響。

18、世界歷史是無聲的河流,工業文明發展史是一幅整體的“大圖景”。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剛剛從英格蘭回來。在那個國家,偉大的成就——我或許該說是難以置信的成就——已經取得。英國的經驗成功證明了被灌輸了同樣精神、抱定同樣目標的個人聯起手來一同工作會造就何等偉業。但是,這幅圖景還有另一面:商品實際生產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辦公桌后面的人——的處境,并不值得羨慕,盡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萬的英國工廠的工人沒有一個擁有哪怕一小片土地。”——摘編自韓德森《費希爾和他的工業英格蘭日記(1814—1851)》材料二

1859年,美國鉆出第一口現代工業油井,標志著近代石油產業的開端。1861年,一船煤油從美國抵達英國倫敦,打開了石油貿易的大門。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汽車、飛機等新產業興起,歐美各國在政府支持下大力發展石油產業,極大帶動了石油業的成長。1900年,世界石油總產量為2100萬噸,到1940年猛增至3億噸。美孚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等眾多石油公司涌現出來,迅速擴張規模,壟斷了煉油工業與銷售市場。——摘編自王才良《世界石油工業140年》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能夠“造就偉業”是因為采取了什么新的生產方式?英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對階級結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同時期中國錯過學習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