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029-2021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_第1頁
(高清版)GBT 41029-2021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_第2頁
(高清版)GBT 41029-2021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_第3頁
(高清版)GBT 41029-2021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_第4頁
(高清版)GBT 41029-2021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Specificationforoffshorewellabandonmentopera2021-12-31發布2022-07-01實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前言 I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棄井作業總體要求、原則及規程 4.1總體要求 4.2臨時棄井作業規程 24.3永久棄井作業規程 24.4其他棄井原則及要求 55棄井資料和報告 55.1棄井計劃編制 55.2棄井報告編寫與收存 5參考文獻 6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5)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1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在海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作業中棄井作業規程和資料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進行的油氣勘探開發作業等。在境外的水域作業亦可參照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39油井水泥試驗方法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海底井口遺留物wellresiduumonseabed棄井作業結束后,遺留在海底(內水水域時為水體底部)井口附近泥面以上的物體。根據油氣井棄置前的最終狀態,滿足以下一個或一個以上條件的油氣井:a)氣井及標準狀態下氣油比超過350(m3/m3)的油井;b)地層含H?S、CO。等腐蝕性流體、棄井后易發生腐蝕的井;c)最大地層孔隙壓力當量密度高于1.30g/cm3的井。4棄井作業總體要求、原則及規程4.1總體要求4.1.1棄井作業前,應評估井筒完整性,對不符合完整性要求的應采取補救措施。4.1.2棄井作業后,應有效封隔油氣層和其他滲透性地層,使不同壓力層系之間的地層流體不能相互竄通,應至少有兩級屏障保證地層流體無泄漏到海底泥面的通道。4.1.3沒有達到有效水泥封隔的套管及環空不應作為永久棄井的隔離屏障。4.1.4射孔段、裸眼以上套管內或尾管懸掛器上方第一個水泥塞應探水泥塞頂并試壓合格。4.1.5永久棄井最后一個封隔水泥塞長度不應小于50m,且水泥塞頂面位于海底泥面下4m~30m。4.1.6永久棄井時,用水泥塞封堵油、氣、水滲透層之間流動通道時,單個水泥塞長度不應少于50m;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的油、氣、水滲透層頂部以上水泥塞垂直高度不應小于30m。4.1.7在領海以內水域永久棄井時,所有套管、樁等的切割位置應深于海底泥面4m。在領海以外的海2底井口遺留物,不應妨礙其他海洋主導功能的使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報告。4.2臨時棄井作業規程4.2.1套管或尾管射孔完成探井4.2.1.1應在每組射孔段頂部以上15m內注水泥塞或下入可鉆式橋塞并傾倒水泥封隔油氣層。頂部油氣層以上15m內應下入可鉆式橋塞、試壓合格并在其上注長度不少于30m的水泥塞。層間距較短時,用可鉆式橋塞進行封隔時橋塞頂部應傾倒水泥。4.2.1.2對于特殊井,油氣層間用注水泥封隔時水泥塞長度不應少于30m;層間距較短時,用可鉆式橋塞進行封隔時橋塞頂部應傾倒水泥。頂部油氣層以上15m內應下可鉆式橋塞、試壓合格并在橋塞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4.2.1.3在環空有有效水泥封固的內層套管內,向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特殊井此位置水泥塞長度不應小于100m),探水泥塞頂面。水泥塞位置宜靠近表層套管鞋。4.2.1.4在水面以上保留井口時,完成最后一個棄井水泥塞作業后,根據需要在水泥塞以上采取防腐、防凍措施;在水面以下保留井口時,應裝好井口帽或泥線懸掛器的防護帽,根據需要可采取防腐、防水合物等措施。4.2.1.5棄井結束,應設置井口標志物和安全保護設施。4.2.1.6臨時棄井結束,應對棄井作業資料進行歸檔備案并向行政主管部門報告。4.2.2裸眼或裸眼篩管完成探井4.2.2.1根據井況,在裸眼井段或篩管內充填保護油氣層的完井液或鉆井液。4.2.2.2在裸眼上層套管鞋或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上30m內坐封一只可鉆式橋塞并試壓合格,在橋塞上注長度不小于30m的水泥塞。特殊井應在橋塞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4.2.2.3在環空有有效水泥封固的內層套管內,向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水泥塞位置宜靠近表層套管鞋,探水泥塞頂面。特殊井應在此位置坐封一只可鉆式橋塞,試壓合格并在其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4.2.3.1鉆遇異常壓力層段、油氣層段下套管(或尾管)固井后未射孔的井應全井筒試壓合格,井口應安裝可監控井口壓力并能提供壓井通道的井口裝置。水下井口宜下入一個可回收式橋塞并試壓合格。4.2.3.2已射孔井或裸眼完成井宜下入生產管柱、安裝采油樹并對井口裝置試壓合格,或通過下橋塞、注水泥塞和安裝臨時井口等措施至少實現兩道地層流體控制屏障。其他井況參照4.2.1、4.2.2執行。4.3永久棄井作業規程4.3.1套管或尾管射孔完成探井自每組油氣層底部以下不少于30m向上注水泥塞,水泥塞頂面應不低于射孔段以上30m,層間距較短時可連續注水泥塞一次性封隔多層;特殊井宜在層間下橋塞,并向上繼續注水泥塞封隔。34.3.1.2.1最上部油氣層的水泥返高不應低于射孔段頂部以上50m,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或在最上部射孔段頂部以上15m內下入橋塞、試壓合格,并在橋塞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4.3.1.2.2特殊井宜在頂部射孔段以上15m以內下入擠水泥封隔器,采用試擠注、間歇擠水泥的方法向油氣層擠水泥,擠入量應滿足封固射孔段或最高擠入壓力達到該井段原始地層破裂壓力。擠水泥結束后,應在擠水泥封隔器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在尾管懸掛器、分級箍以下約30m處向上注長度不小于60m的水泥塞。4.3.1.4.1在表層套管鞋深度附近且環空有有效水泥封固的內層套管內,向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確認。4.3.1.4.2特殊井應在表層套管鞋深度附近且環空有有效水泥封固的內層套管內坐封一只橋塞,試壓合格后在其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確認。切割、回收套管和套管頭。最后一層套管切割深度要求見4.1.7。在已切割的每層套管割口位置以下至少30m處向上注水泥塞,水泥塞向上覆蓋至切割位置以上至少30m。按海區所屬行政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執行。永久棄井結束后,應根據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提交資料備案。4.3.2裸眼或裸眼篩管完成探井4.3.2.1.1在裸露井眼井段,對油、氣、水等滲透層進行全封,在其上部打至少50m水泥塞,以封隔油、氣、水等滲透層,防止互竄或者流出海底。裸露井眼段無油、氣、水時,在最后一層套管鞋以下和以上各打至少30m水泥塞。4.3.2.1.2在裸眼篩管井段,若井況允許可采用封隔裸眼井段的方式進行封堵,或者在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上30m內坐封一只擠水泥封隔器,采用試擠注、間歇擠水泥的方法向油、氣、水等滲透層擠水泥。4.3.2.2.1在裸眼上層套管鞋或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下30m附近向上注水泥塞,水泥塞頂面應高出套管鞋或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上50m,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4.3.2.2.2特殊井宜在裸眼上層套管鞋或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上30m內坐封一只擠水泥封隔器,采用試4擠注、間歇擠水泥的方法向油氣層擠水泥,擠入量應滿足封固擠水泥封隔器以下套管環空和剩余裸眼段要求或最高擠入壓力達到該井段原始地層破裂壓力。擠水泥結束后,在擠水泥封隔器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后續按4.3.1.3~4.3.1.8的要求完成作業。4.3.3井內管柱可以回收的開發井壓井并起出井下生產管柱。用水泥塞封堵裸眼井段或封隔裸眼篩管井段的油、氣、水滲透層之間流動通道,單個水泥塞長度不應少于50m。用水泥塞封堵油、氣、水層時,應自所封堵油、氣、水層底部30m以下向上覆蓋至所封堵層頂以上不少于30m。4.3.3.3.1自每組射孔段底部以下不少于30m向上分段注水泥塞,水泥塞頂面應高出每組射孔段頂部不少于30m。層間距較短時可連續注水泥塞一次性封隔多層;特殊井宜在層間下橋塞,并向上繼續注水泥塞封隔。4.3.3.3.2用分層管柱開采或注入但層間距短時,可關閉分層管柱上部滑套,一次性向下擠注水泥封堵相鄰產層,水泥塞頂面應高出所封堵層段頂部不少于30m。4.3.3.4.1封固頂部油、氣、水層的水泥返高應高于所封堵層頂部不少于50m,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4.3.3.4.2特殊井宜在油氣層頂部、裸眼上層套管鞋或篩管頂部封隔器以上30m內坐封一只擠水泥封隔器,采用試擠注、間歇擠水泥的方法向油氣層擠水泥,擠入量應滿足封固油氣層段要求或最高擠入壓力達到該井段原始地層破裂壓力。擠水泥結束后,在擠水泥封隔器上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后續作業按4.3.1.3~4.3.1.8的要求完成作業。4.3.4井內生產管柱不能全部回收的開發井井內生產管柱不能全部回收的開發井宜采取以下措施:a)在無法解封的封隔器或落物魚頂以上避開接箍打孔或割斷生產管柱,進行洗井和壓井作業,然后切割、回收上部自由生產管柱;b)上部生產管柱回收后,在井內殘存管柱內距打孔或割斷位置以上2m~5m坐封擠水泥封c)通過擠水泥封隔器,采用試擠注、間歇擠水泥方法進行擠水泥作業,設計最小擠入量滿足封固產層段要求或最高擠入壓力達到該井段原始地層破裂壓力;5d)在擠水泥封隔器上部注長度不小于50m的水泥塞,探水泥塞頂面并試壓合格。4.4其他棄井原則及要求4.4.1不再使用的生產井段應按永久棄井方式棄置。4.4.2棄井水泥應按照GB/T19139的要求檢測合格。4.4.3下橋塞井段應保證橋塞坐封質量,水泥封固井段應保證水泥與套管壁的膠結質量。4.4.4浮式鉆井裝置完成棄井作業前后,宜分別下入遙控潛水器(ROV)對井口周圍(半徑30m內范圍)檢查、攝影以及繪制海底井口遺留物圖。4.4.5自升式或固定式鉆井裝置完成棄井作業后,必要時可進行水底檢查、攝影以及繪制海底井口遺留物圖。5棄井資料和報告5.1棄井計劃編制探井鉆井設計應包括棄井設計。5.1.2油氣田總體開發方案油氣田總體開發方案應包括棄井方案。5.1.3棄井作業計劃書作業前應編寫棄井作業計劃書,并向行政主管部門報備。計劃書應包括:a)棄井作業或者清除井口遺留物安全風險評估。b)棄井或者清除井口遺留物施工方案、作業程序、時間安排、井液性能等。5.2棄井報告編寫與收存5.2.1收集和整理棄井作業資料并編制棄井作業報告。5.2.2棄井作業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a)油田/區塊名稱與所在海域地理位置;b)井名以及井位坐標;c)水深與轉盤補心海拔高度;d)棄井作業過程概述,包括棄井作業起止日期等;e)井身結構和各層套管尺寸、實際下入深度;f)各層套管外各級固井水泥返高和試壓數據;g)各組油氣層深度以及油氣層原始壓力、射孔層段及深度;h)橋塞下入數量、下入深度及試壓數據;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