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八年級上冊(單元內分課時呈現)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解析版)_第1頁
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八年級上冊(單元內分課時呈現)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解析版)_第2頁
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八年級上冊(單元內分課時呈現)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解析版)_第3頁
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八年級上冊(單元內分課時呈現)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解析版)_第4頁
三年(2021-2023)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八年級上冊(單元內分課時呈現)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1.(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長征途中,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會議是(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征途中,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會議是遵義會議,C項正確;八七會議召開于長征之前,排除A項;古田會議召開于遵義會議之后,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排除B項;中國七大召開于1945年長征已經結束,排除D項。故選C項。2.(2023·天津·統考中考真題)《地球的紅飄帶》一書中描寫了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以及翻雪山、過草地等場景。這些場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國民革命軍北伐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C.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D.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答案】B【詳解】據題干“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以及翻雪山、過草地”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場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1934年10月,由于紅軍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一路上敵人圍追堵截,紅軍拼死英勇沖殺,沖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紅軍人員損失過半。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巧渡金沙江,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此后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大雪山、草地,在1935年10月到達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B項正確;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與材料場景不符,排除A項;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與材料地點不符,排除C項;1949年4月,渡江戰役勝利后,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與材料地點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2023·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皣恕?,由于博古、李德等在軍事上的錯誤,紅軍遭到嚴重削弱、蘇區大部喪失。其結果是紅軍(

)A.被迫開始了長征 B.展開了北伐戰爭C.改編成為八路軍 D.千里躍進大別山【答案】A【詳解】根據“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畤恕捎诓┕?、李德等在軍事上的錯誤,紅軍遭到嚴重削弱、蘇區大部喪失?!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1933年秋,蔣介石調集50萬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由于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紅軍英勇奮戰一年,付出了重大犧牲,也沒能打破敵人的“圍剿”,反而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A項正確;北伐戰爭是在1926年開始,排除B項;改編成為八路軍是在1937年全民族抗戰之后,排除C項;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在1947年,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毛澤東說:“從1921年黨成立到1934年,我們吃了先生的虧。綱領由先生起草,中央全會的決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別是1934年,使我們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從那以后,我們就懂得了要自己想問題?!薄皬哪且院螅覀兙投昧艘约合雴栴}”的歷史事件是指(

)A.國共合作實現 B.南昌起義爆發 C.八七會議召開 D.遵義會議召開【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特別是1934年,使我們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從那以后,我們就懂得了要自己想問題”可知,這是說,在共產國際影響下,產生了左傾冒險主義,它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不得不進行長征,在長征中,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自己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熟了,D項正確;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合作實現,南昌起義爆發揭開了建立人民軍隊的序幕,八七會議召開決定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5.(2023·湖北武漢·統考中考真題)據統計,紅軍長征時三大主力部隊行軍里程加起來超過8萬里。他們在極度疲憊和極寒的情況下,在“前有圍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進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這主要體現紅軍(

)A.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 B.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恪守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大眾 D.強調一切繳獲要歸公,顧全大局【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據統計,紅軍長征時三大主力部隊行軍里程加起來超過8萬里。他們在極度疲憊和極寒的情況下,在‘前有圍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進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苯Y合所學可知,這主要體現紅軍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A項正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恪守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大眾,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強調一切繳獲要歸公,顧全大局,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A項。6.(2023·內蒙古通遼·統考中考真題)“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傳奇。”這里的“偉大傳奇”(

)A.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 B.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C.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 D.影響了世界局勢的變化【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傳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持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得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因此“偉大傳奇”是指長征勝利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A項正確;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排除B項;新中國成立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影響了世界局勢的變化,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排除CD項。故選A項。7.(2023·貴州貴陽·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期重要歷史事件(部分)”的時間軸,其中▲處應為(

)A.遵義會議 B.飛奪瀘定橋 C.翻越夾金山 D.吳起鎮會師【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時間軸關鍵信息“1935年1月?!笨芍?,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A項正確;飛奪瀘定橋是1935年5月29日,排除B項;翻越夾金山是1935年6月12日至18日,排除C項;吳起鎮會師是1935年10月19日,排除D項。故選A項。8.(2023·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睡到了半夜過,門口嘛在過兵……大家都不要怕,這是嘛賀龍軍……”這是反映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軍民魚水情深的一首民歌。1935年11月19日,賀龍、任弼時領導這支軍隊開始長征,其出發地是(

)A.永定區 B.武陵源區 C.慈利縣 D.桑植縣【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賀龍”“長征”,結合所學可知,當時賀龍元帥率領的是紅二方面軍,他們開始長征的出發地是湖南省桑植縣,D項正確;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和桑植縣都是湖南省張家界市的下轄區縣,但賀龍元帥率領紅二方面軍開始長征的地方是他的家鄉桑植縣,而不是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9.(2023·湖南常德·統考中考真題)在紅軍長征途中,中央紅軍“通道轉兵”的作用是(

)A.獲得了軍事上的主動權 B.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C.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D.粉粹了消滅紅軍的企圖【答案】A【詳解】在長征中,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長征途經湖南懷化的通道境內時召開了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史稱“通道會議”。中央軍委按照通道會議的精神,放棄了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巴ǖ擂D兵”初步扭轉了紅軍長征以來的被動局面,使紅軍開始在軍事上獲得主動權,A項正確;遵義會議后,紅軍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排除B項;遵義會議后,紅軍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排除C項;長征勝利,實現了偉大的戰略轉移,粉碎了敵人消滅紅軍的企圖,排除D項。故選A項。10.(2023·內蒙古赤峰·統考中考真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毛澤東這首詩反映的革命精神是(

)A.五四精神 B.長征精神 C.井岡山精神 D.延安精神【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紅軍不怕遠征難”可知,詩句反映的是紅軍進行長征這一偉大戰略轉移的歷史,“萬水千山只等閑”等詩句反映了紅軍不懼任何艱難險阻,進行長征鑄就的長征精神,B項正確;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鑄就的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主席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過程中鑄就的革命精神,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以延安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優良作風的概括,由此可知,ACD三項中的革命精神與長征這一歷史事件關聯不大,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11.(2023·四川達州·統考中考真題)“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在長征中,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是(

)A.強渡烏江 B.四渡赤水河 C.巧渡金沙江 D.飛奪瀘定橋【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毛澤東指揮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佯攻貴陽,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B項正確;紅軍強渡烏江,攻克貴州北部重鎮遵義,排除A項;紅軍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排除C項;在長征中,紅軍北上,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雪山,過草地,突破臘子口,進入甘肅,排除D項。故選B項。12.(2023·山東煙臺·統考中考真題)對下文解讀最準確的是(

)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了樹身和樹根。懂嗎?保存了樹身和樹根!——金沖及《周恩來傳(1898-1949)》A.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B.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紅軍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D.長征保存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答案】D【詳解】據題干“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了樹身和樹根。懂嗎?保存了樹身和樹根!”結合所學可知,紅軍長征損失慘重,但長征粉碎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D項正確;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與長征無關,排除A項;題干未涉及遵義會議,排除B項;紅軍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與題干“保存了樹身和樹根”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3.(2023·安徽·統考中考真題)黃鎮將軍在親歷某歷史事件過程中創作了由二十四幅漫畫組成的畫集,被譽為“真實的革命史料”,下圖所示為其代表作。據此判斷,該“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井岡山會師 D.紅軍長征【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圖片“瀘定橋”“草地行軍”,結合所學可知,紅軍長征經歷了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艱難險阻,鑄造了長征精神,因此圖片反映的是紅軍長征,D項正確;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后,經過兩年多的斗爭,廣東革命政權得到統一和鞏固,全國工農革命運動空前高漲,為北伐戰爭奠定了政治、經濟、軍事和群眾基礎,排除A項;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排除B項;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原寧岡縣龍市鎮)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排除C項。故選D項。14.(2023·陜西·統考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內容或意義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事件名稱內容或意義A南昌起義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B中共三大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C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八七會議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并建立革命統一戰線A.A B.B C.C D.D【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項正確;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排除A項;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排除B項;中共三大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并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排除D項。故選C項。15.(2023·山東濱州·統考中考真題)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可知(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A.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B.長征前,紅四方面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江西C.紅二方面軍途經安順場、瀘定橋、毛兒蓋到會寧D.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的行軍路線變得機動靈活【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中央紅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D項正確;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即長征,而不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排除A項;長征前,紅一方面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江西,而不是紅四方面軍,排除B項;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途經安順場、瀘定橋、毛兒蓋到會寧,而不是紅二方面軍,排除C項。故選D項。16.(2023·湖南衡陽·統考中考真題)“馬嘶人叫角號吹,萬面紅旗天際揮。赤水金沙輾轉渡,雪山草地等閑飛?!痹姼杳枥L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紅軍長征 C.百團大戰 D.淮海戰役【答案】B【詳解】據題干“馬嘶人叫角號吹,萬面紅旗天際揮。赤水金沙輾轉渡,雪山草地等閑飛。”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紅軍長征。紅軍在長征過程中,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后來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B項正確;北伐戰爭以消滅軍閥為目的,排除A項;百團大戰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排除C項;淮海戰役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17.(2023·湖南衡陽·統考中考真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開始獲得軍事主動權的事件是(

)A.湘江之戰 B.常德會戰 C.通道轉兵 D.長沙會戰【答案】C【詳解】據所學可知,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湖南通道境內時,召開了通道會議。會上,毛澤東主張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會后,紅軍立即向貴州進軍?!巴ǖ擂D兵”使蔣介石在湘西消滅紅軍的企圖破滅,標志著紅軍初步擺脫了軍事上的被動局面,獲得軍事主動權,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創造了關鍵性的前提條件,C項正確;湘江戰役,在廣西北部湘江地區突破國民黨軍第4道封鎖線的戰役,排除A項;常德會戰又稱湘北戰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侵華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常德地區進行的會戰,排除B項;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國民黨正面戰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重大勝利,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排除D項。故選C項。18.(2023·陜西·統考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探索救國教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內容或意義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事件名稱內容或意義A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八七會議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并建立革命統一戰線C南昌起義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D中共三大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A.A B.B C.C D.D【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項正確;中共三大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排除B項;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排除C項;中共三大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并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排除D項。故選A項。19.(2023·河南·統考中考真題)“縱橫十幾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粉碎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前進至陜甘寧地區?!辈牧厦枋龅氖牵?/p>

)A.國民革命軍北伐 B.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C.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縱橫十幾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粉碎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前進至陜甘寧地區”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征經歷了爬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經歷艱難險阻到達陜北吳起鎮,最終到達甘肅會寧。C項正確;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以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排除A項;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排除B項;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排除D項。故選C項。20.(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我們黨領導紅軍戰勝千難萬險,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A.三灣改編 B.吳起鎮會師 C.井岡山會師 D.會寧會師【答案】D【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由于黨內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于1934年10月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D項正確;1927年9月-10月,毛澤東主持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與長征無關,排除A項;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在吳起鎮會師,但不是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排除B項;1928年4月,毛澤東與朱德等人的隊伍在井岡山會師,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但與長征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1.(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該材料敘述的會議是(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詳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題干材料敘述的會議是遵義會議,C項正確;八七會議,毛澤東提出政權是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排除A項;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排除B項;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1.(2022·江蘇淮安·統考中考真題)對下列四幅地圖反映的信息解讀準確的是(

)A.圖1:北伐軍第四軍獨立團在湖南、湖北戰場殲滅孫傳芳主力B.圖2: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革命轉危為安C.圖3: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D.圖4: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長江,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B項正確;北伐軍在湖南、湖北戰場殲滅吳佩孚的主力,排除A項;圖3反映的是百團大戰,不是平型關大捷,排除C項;圖4反映的是三大戰役,不是渡江戰役,排除D項。故選B項。2.(2022·貴州遵義·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其中②處發生的事件(

)A.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B.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答案】C【詳解】材料中的②是貴州的遵義,在這里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C項正確;A項是中共二大的內容,排除A項;B項與古田會議有關,排除B項;D項是八七會議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3.(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史實就是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

)A.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B.1927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C.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答案】D【詳解】根據“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可得出這是對遵義會議的評價,屬于史論,D項正確;ABC項都是歷史史實的描述,排除ABC項。故選D項。4.(2022·廣西貴港·統考中考真題)“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詩中描繪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秋收起義 C.紅軍長征 D.挺進大別山【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詩句出自《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低頭、迎兩字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毯、氈兩字展現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C項正確;北伐戰爭并沒有爬雪山過草地,排除A項;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舉行起義。起義軍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排除B項;D項是解放戰爭時期戰略反攻的序幕,排除D項。故選C項。5.(2022·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張家界是一塊紅色的熱土。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賀龍、任弼時率領一支紅軍主力從桑植出發開始長征。這支紅軍主力是(

)A.紅一方面軍 B.紅四方面軍C.紅二、六軍團 D.紅二十五軍【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窘獯稹吭谙娑醮ㄇ鶕氐募t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率領下,于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轉戰湖南、貴州、云南三省,擊潰國民黨軍的攔截,渡過金沙江,經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與張國燾率領的南下受挫的紅四方面軍會師。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6.(2022·湖南益陽·統考中考真題)紅軍長征初期的一次軍事行動,打亂了敵人的部署,初步扭轉了紅軍長征以來的被動局面,在長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次行動是(

)A.湘南暴動 B.通道轉兵 C.湘西會戰 D.長衡會戰【答案】B【詳解】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通道境內時,曾召開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史稱“通道會議”。按照通道會議的精神,放棄了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使蔣介石在湘西消滅紅軍的企圖破滅。通道會議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創造了關鍵性的前提條件。B項正確;ACD項與材料的內容不符合,排除ACD項。故選B項。7.(2022·湖南婁底·統考中考真題)一些文學與藝術作品反映了歷史事件,與下列圖片相關的詩句是(

)A.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B.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C.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D.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敬鸢浮緽【詳解】通過讀圖可以找出信息“飛奪瀘定橋”、“紅軍過雪山”,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發生于紅軍長征期間,B項正確;“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是毛主席在1956年巡視南方所作,排除A項;“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于1930年寫成,排除C項;“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是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時所作,排除D項。故選B項。8.(2022·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有一首歌唱到:“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边@首歌反映了(

)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 B.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C.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答案】B【詳解】據材料“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笨芍?,材料反映了紅軍長征時期爬雪山、過草地,克服艱難險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B項正確;A項是1921年共產黨一大,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C項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延安精神主要反映抗日戰爭時期,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9.(2022·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美國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指出:“從紅軍1934年10月在華南渡過淺淺的于都河,直至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征把中國這段歷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段話突出說明了(

)A.長征及其精神的影響 B.民主革命任務的變化C.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 D.統一戰線的歷史地位【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從紅軍1934年10月在華南渡過淺淺的于都河,直至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征把中國這段歷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分析可知,美國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認為長征及其精神對中國人民爭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民主革命任務的變化,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革命根據地、統一戰線”的內容,排除CD項。故選A項。10.(2022·廣西河池·中考真題)這次會議結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達四年之久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中國共產黨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這次會議”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信息“在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可知,“這次會議”指的是遵義會議。結合所學可知,1935年,在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項正確;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排除A項;八七會議是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排除B項;古田會議是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11.(2022·湖北襄陽·統考中考真題)“紅軍從瑞金出發時八萬多人,歷經十一個省,到陜北僅剩六千多人?!边@一艱苦卓絕的革命壯舉是(

)A.秋收起義 B.紅軍長征 C.百團大戰 D.渡江戰役【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紅軍長征從瑞金出發時八萬多人,歷經十一個省,到陜北僅剩六千多人。最終在甘肅會寧會師,B項正確;ACD三項不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12.(2022·遼寧盤錦·統考中考真題)在歷史學習中應正確區分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924年5月,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B.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甲午戰敗后,張謇在南通創辦大生紗廠D.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等法令【答案】B【詳解】歷史解釋就是對歷史事件進行解讀,比如從歷史事件的性質、意義以及評價等進行解讀?!白窳x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對遵義會議地位的定性,屬于歷史解釋,B項正確;A、C和D均屬于歷史事實,排除。故選B項。13.(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某位同學在課外閱讀時,整理了以下表格,它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部隊名稱起止時間經過省份行軍里程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2.5萬里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紅軍長征 D.淮海戰役【答案】C【詳解】由于紅軍在反擊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時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被迫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從瑞金出發,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歷經艱難險阻,終于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與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會寧,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經過了11個省份,行軍里程達2.5萬里。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跡。C項正確;北伐戰爭是1926年,排除A項;南昌起義是1927年,排除B項;淮海戰役是1948年,排除D項。故選C項。14.(2022·廣東·統考中考真題)20世紀30年代.紅軍反“圍剿”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援。鄂豫皖根據地中的湖北黃安流行一首歌謠:“小小黃安,人人稱贊;鑼鼓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辈牧厦枋龅氖牵?/p>

)A.根據地的經濟發展 B.紅軍完成戰略轉移C.軍民團結共同對敵 D.土地革命深入開展【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紅軍反“圍剿”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援”可得出材料體現了軍民團結共同對敵,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了經濟發展,排除A項;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紅軍完成戰略轉移,排除B項;材料與土地改革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5.(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某同學在歷史課上,整理出如表所示表格,由此判斷。他學習的是(

)時間關鍵詞1934年戰略轉移1935年轉折點1936年轉危為安A.五四運動 B.國民大革命 C.紅軍長征 D.解放戰爭【答案】C【詳解】據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C項正確;五四運動中1919年,國民大革命是1924年到1927年,解放戰爭是1946年到1949年,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16.(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長征途中,紅軍跳出了敵人重重包圍的歷史事件是(

)A.強渡烏江 B.攻克遵義 C.渡過金沙江 D.會寧會師【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紅軍長征從1934年開始,紅軍一直受到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渡過金沙江后,跳出敵人的包圍圈,B項正確;強渡烏江、攻克遵義為紅軍獲得了修整時間,排除AB項;甘肅會寧會師標志紅軍長征結束,排除D項。故選C項。17.(2022·廣西·統考中考真題)1934年,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在桂北渡過湘江時,與國民黨軍隊發生激戰。“敵機瘋狂掃射渡江的戰士,江水慢慢變成了紅色,但是戰士們浴血奮戰,終于突出了重圍?!睆难獞鹣娼剿亩沙嗨?,從爬雪山到過草地,紅軍戰士艱苦卓絕的斗爭鑄就了(

)A.“紅船精神” B.井岡山精神 C.長征精神 D.“鐵人”精神【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從血戰湘江到四渡赤水,從爬雪山到過草地”可得出紅軍戰士艱苦卓絕的斗爭是在長征時期,鑄就了長征精神,C項正確;“紅船精神”是在中共一大時期,排除A項;井岡山精神誕生于土地革命時期的井岡山根據地,排除B項;鐵人精神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排除D項。故選C項。18.(2022·廣西賀州·統考中考真題)賀州市某中學八年級歷史興趣學習小組開展一次以“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長征故事”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同學們選擇的主題材料應是(

)A.北京學生愛國宣傳活動 B.北伐先鋒第四軍獨立團C.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 D.四渡赤水與過雪山草地【答案】D【詳解】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開始長征,轉移路線:江西瑞金—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進軍貴州—強渡烏江—攻克遵義—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翻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八亩沙嗨c過雪山草地”符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長征故事”主題活動內容,D項正確;長征沒有經過北京,排除A項;北伐是1926年開始,排除B項;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是在長征之前,排除C項。故選D項。19.(2022·湖南郴州·統考中考真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是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七屆二中全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是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笨芍@是遵義會議,B項正確;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排除A項;中共七大是1945年召開,排除C項;七屆二中全會于1949年召開,排除D項。故選B項。20.(2022·湖北隨州·統考中考真題)鄧小平曾說:“在歷史上,這次會議之前,我們黨沒有形成過一個成熟的黨中央?!边@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材料中的“這次會議”是指(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可知是遵義會議,C項正確;其余三項與材料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21.(2022·湖南邵陽·統考中考真題)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既能抒發個人情懷,也能反映歷史的真情實況。下圖所示詩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紅軍長征 D.遼沈戰役【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圖示詩歌是毛澤東《七律·長征》的內容,所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紅軍長征,C項正確;這首詩歌反映的是紅軍長征,和北伐、南昌起義以及遼沈戰役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22.(2022·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將他們(博古、李德)‘轟’下了臺.這樣重大的決定,不是經共產國際提出。而是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做出,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辈牧纤鍪肥掳l生在(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答案】D【詳解】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會議結束了博古、李德等人領導地位,確立毛澤東的中央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會議,D項正確;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排除A項;八七會議提出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排除B項;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23.(2022·云南昆明·統考中考真題)遵義會議后,紅軍經過整編,提高了戰斗力,1935年5月初,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從云南祿勸皎平渡口順利渡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揮師北上。這反映的是紅軍長征途中(

)A.強渡湘江 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 D.飛奪瀘定橋【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5月初,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從云南祿勸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揮師北上,C項正確;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軍強渡湘江,終于突破敵軍重兵設防的第四道防線、1935年1月至3月,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于1935年5月29日,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24.(2022·江蘇連云港·統考中考真題)“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辈牧现械摹斑@次會議”(

)A.宣告了中國共產黨誕生 B.決定建立革命統一戰線C.保證紅軍勝利結束長征 D.指明中共戰后奮斗方向【答案】C【詳解】根據“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可得出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因此會議保證紅軍勝利結束長征,C項正確;A項是中共一大,排除A項;B項與國民黨一大有關,排除B項;D項是中共七大會議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25.(2022·四川自貢·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繪畫作品。該圖以人民的視角,描繪了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召開的標志著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會議。該會議(

)A.第一次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C.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建黨建軍原則D.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黨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答案】D【詳解】圖片反映的是遵義會議的場景。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標志著黨“從幼年走向成熟”,D項正確;1922年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排除A項;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但不是我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依據,排除B項;1929年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建黨建軍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26.(2022·四川遂寧·統考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調整方針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學習筆記,表中劃線部分應填入(

)會議名稱重要內容(部分)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士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______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A.中共三大 B.瓦窯堡會議 C.中共七大 D.遵義會議【答案】D【詳解】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項正確;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大會上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排除A項;1935年12月的瓦窯堡會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排除D項;1945年春的中共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27.(2022·江蘇南通·統考中考真題)2020年7月,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周年,某夏令營決定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我的長征”活動,重走了當年中央紅軍的長征路,他們選擇的正確路線正確的是(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過草地--會寧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過草地--翻雪山--吳起鎮C.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過草地--會寧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過草地--翻雪山--吳起鎮【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后,毛澤東指揮了四渡赤水戰役,打破了敵人的追剿計劃;隨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緊接著飛渡大渡河、翻雪山、過草地,最終在1936年10月在會寧和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長征順利結束;A項正確。先過金沙江后過大渡河,排除B;強渡大渡河后翻雪山,排除C項;先過雪山后過草地,排除D項。故選A項。28.(2022·山東濟寧·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我國近代某軍事行動的行軍路線示意圖。這次行動的背景是(

)A.袁世凱復辟帝制 B.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C.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D.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答案】C【詳解】依據圖片信息“瑞金、遵義、金沙江、會寧、吳起鎮”可知是紅軍長征行軍路線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長征的出發地是江西瑞金,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標志著長征勝利結束。故C符合題意;袁世凱復辟帝制引發了護國戰爭,排除A;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是國民大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排除B;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了全民族抗戰,排除D。故選C。29.(2022·四川成都·統考中考真題)學校將組織同學們開展“打卡紅色博物館”的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紅色博物館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星星之火到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光輝歷程;展示了開拓先驅們在苦難中求索、在風雨中前行所鑄就的紅色精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確立一個自己參觀紅色博物館的研學主題,在圖中選取三個與該主題相關的博物館,寫出它們的名稱,分別列舉與所選博物館展出內容相關的史實,豐富你的研學內容。【答案】【示例一】研學活動:打卡紅色博物館我的研學主題:回望偉大歷史時刻,重溫革命光輝歷程選取的博物館相關的史實(1)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選舉了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等。(2)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領導人是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3)遵義會議紀念館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在革命極其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等。【示例二】研學活動:打卡紅色博物館我的研學主題:追尋偉人足跡,傳承紅色基因選取的博物館相關的史實(1)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參加了中共一大;開辟了井岡山革命道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等。(2)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鄧小平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92年,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等。(3)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周恩來領導南昌起義;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為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作出巨大貢獻等?!臼纠垦袑W活動:打卡紅色博物館我的研學主題:紀念抗日戰爭,感悟民族精神選取的博物館相關的史實(1)“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不到4個月,相繼占領了東北三省:該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等。(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1931年一1945年,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等。(3)東北烈士紀念館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從東北開始:東北各族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等?!驹斀狻勘绢}是開放性題目,只要在紅色博物館找到具有共同點的三個博物館,提煉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分別將選取的的這三個博物館的相關史實回答出來即可。如: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南昌起義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他們的共同點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重大事件,可以確定的主題為:中國共產黨的成長、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等,然后分別把三個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等史實敘述即可。30.(2022·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A(填地名)召開會議,開始確立以(填人名)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2)紅軍四渡之后,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3)紅軍渡過,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4)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B(填地名)地區,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敬鸢浮?1)遵義(貴州遵義);毛澤東。(2)赤水(赤水河)。(3)金沙江。(4)會寧。【解析】(1)結合題干信息“1935年1月”、“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可以判斷這次會議是遵義會議。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遵義會議召開的地點是在貴州遵義,會議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2)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3)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紅軍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這是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的生動體現,是紅軍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典范。(4)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1.(2021·遼寧盤錦·中考真題)某學校以“重溫歷史·奮進追夢”為主題開展研學活動,同學們應該在下圖任務單的★處填寫(

)A.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C.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會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擺脫共產國際的指示,開始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共內部的矛盾和問題,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C項正確;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排除A項;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的是古田會議,排除B項;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七大,排除D項。故選C項。2.(2021·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讓青少年與黨史共鳴,青島市某中學組織了以“講述長征故事·傳征精神”為主題的演講活動。下列素材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A.南昌起義 B.遵義會議 C.四渡赤水 D.飛奪瀘定橋【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而南昌起義的時間是1927年8月,和長征無關,A項正確;紅軍長征期間召開了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故BCD均和長征有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項。3.(2021·內蒙古·統考中考真題)下列歷史事件,排序正確的是(

)A.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古田會議→遵義會議B.井岡山會師→秋收起義→遵義會議→古田會議C.秋收起義→古田會議→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D.古田會議→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答案】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根據國情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開辟了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28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中國紅軍有了自己的堅強隊伍,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因會議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成為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下列歷史事件,排序正確的是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古田會議→遵義會議,A項正確;由以上可知,BCD三項的順序都是錯誤的,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4.(2021·廣西河池·統考中考真題)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的第一站是桂林全州縣湘江戰役紀念園,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追憶歷史,“湘江戰役”是發生在(

)A.辛亥革俞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紅軍長征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湘江戰役”是發生在紅軍長征時期,1934年11月,湘江戰役打響。由于大部隊攜帶輜重過多,行動遲緩,遭受優勢敵軍的夾擊。紅軍冒著槍林彈雨前行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彈盡糧絕,大部分壯烈犧牲。經過五晝夜苦戰,紅軍最終突破第四道防線。湘江戰役是長征以來最壯烈的一戰。渡過湘江后,紅軍人數由出發時的8萬多銳減到3萬多,C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C。5.(2021·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下圖以“轉”字串起中國革命的某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是指(

)A.國民大革命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答案】B【詳解】根據“1934—1936年”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一階段是長征時期。1934年中央紅軍開始進行戰略戰役,1935年召開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6年長征的勝利結束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故選B;綜上所述可知ACD都與長征無關,排除。6.(2021·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的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

)A.古田會議 B.中共二大 C.遵義會議 D.中共八大【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選項C符合題意;古田會議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A排除;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排除;中共八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D排除。故選C。7.(2021·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在蘇區內同敵人拼命抗戰、大量消耗紅軍的有生力量,退出蘇區變成了一種恐慌失措的逃跑的與搬家式的行動?!边@段材料應出自下列哪一會議的決議?(

)A.中共二大 B.八七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迫使紅軍放棄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長征初期,“左”傾教條主義者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并且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使部隊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致使敵人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兵力,對紅軍實行圍追堵截,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因此,題干這段材料是指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的經驗教訓,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據此可知,這段材料應出自遵義會議的決議,故D項正確;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指明了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方向,與題干“蘇區(中國第一個蘇區誕生于1927年11月)”不符,排除A項;1927年,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與題干“蘇區(中國第一個蘇區誕生于1927年11月)”不符,排除B項;1929年12月,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與題干“退出蘇區”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8.(2021·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是(

)A.南昌起義 B.八七會議 C.秋收起義 D.遵義會議【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國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D項符合題意;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1927年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的又一次著名武裝起義,均與題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項。9.(2021·河南·統考中考真題)這次會議是在紅軍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的,它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這次會議(

)A.創建了工農紅軍第四軍 B.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宣告了長征的勝利結束 D.為人民指明了抗戰后的奮斗方向【答案】B【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故B正確;1928年,朱、毛兩部合編為工農紅軍第四軍,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征,AC與題意不符,故錯誤;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故D錯誤。綜上故選B。10.(2021·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召開的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

)A.古田會議 B.中共二大 C.遵義會議 D.中共八大【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召開的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選項C符合題意;古田會議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A排除;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B排除;中共八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D排除。故選C。11.(2021·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1.7萬余人在賀龍、任弼時的領導下開始長征。其長征的出發地是(

)A.永定區 B.慈利縣 C.桑植縣 D.武陵源區【答案】C【詳解】結合湖南地方史,1935年11月19日傍晚,紅二、紅六軍團主力1.7萬余人,在桑植縣的劉家坪和轎子埡地區集結出發,在夜色中離開了湘鄂川黔蘇區,開始了長征,C正確,ABD排除。故選C。12.(2021·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這一革命壯舉"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該壯舉"是指(

)A.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 B.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C.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 D.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性,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故選項C符合題意;“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都是在土地革命時期,與“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不符,故選項AB不符合題意;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的時間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與“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不符,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3.(2021·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瓜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沒漫的掀進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這一“行軍”中發生的成為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轉折點的重大事件是(

)A.遵義會議 B.加渡赤水 C.強渡烏江 D.會寧會師【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可知反映的是紅軍長征。結合課本所學,紅軍長征途中,攻占貴州北部重鎮遵義。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軍擴大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符合題意;BC項發生在紅軍長征期間,但不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紅軍會寧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D排除。故選A。14.(2021·江蘇南京·統考中考真題)“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這是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辈牧显u述的是(

)A.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 B.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C.工農紅軍的戰略轉移 D.劉鄧大軍的千里躍進【答案】C【詳解】依據“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一”和所學知識可知與長征有關,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或工農紅軍的戰略戰役勝利結束,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C正確;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標志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A排除;1928年,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后成立工農紅軍第四軍,B排除;1946年夏,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D排除。故選C。15.(2021·山東濰坊·統考中考真題)有人將長征喻為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棋局,收官之時,毛澤東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盤贏得勝利的新棋局?!靶缕寰帧敝械囊徊胶闷迨牵?/p>

)A.勝利召開遵義會議 B.避敵主力進軍貴州C.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D.取得了臺兒莊大捷【答案】A【詳解】1935年,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會議糾正了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故選A;避敵主力進軍貴州,無法體現“毛澤東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盤贏得勝利的新棋局”,排除B;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12月12日,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1938年國民黨取得臺兒莊大捷,排除D。16.(2021·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辈牧戏从车膽窍铝心囊粴v史事件的影響(

)A.中共三大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詳解】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會議。會議內容是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C符合題意;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國共統一戰線,排除A;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排除B;中共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指導思想,排除D。故選C。17.(2021·四川南充·統考中考真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澤東這首《七律·長征》體現了(

)A.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 B.不怕犧牲樂觀向上的精神C.萬眾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 D.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精神【答案】B【詳解】依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和所學知識,毛澤東這首《七律·長征》高度概括了長征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通過生動典型的事例,熱情洋溢地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B正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對應的是1919年五四運動,A排除;“萬眾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對應的是全民族抗戰,C排除;“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精神”對應的是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工作作風,D排除。故選B。18.(2021·云南昆明·統考中考真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這次會議是(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長征途中的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成為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故C正確;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1929年召開古田會議,1945年召開中共七大,故ABD錯誤。19.(2021·四川涼山·統考中考真題)“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25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

)A.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 B.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