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滿分必刷)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滿分必刷)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滿分必刷)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滿分必刷)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滿分必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造成我國的經濟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是(

)。A.地震B.洪澇和地質災害C.臺風D.干旱2.下列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臺風B.地震C.泥石流D.車禍3.世界環境日是(

)。A.2月2日B.4月22日C.6月5日D.7月11日4.近百年以來,地球的人口在不斷地(

)。A.增加B.減少C.反復5.清潔能源不包括(

)。A.太陽能B.生物能C.石油6.下列關于防災減災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災害預報,可以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B.地震發生時,應該躲在家里不要出門C.自然災害發生時,采取適當方法可以有效避災D.減災防災是大人們的事情,與我們無關二.填空題(共6題,共34分)1.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

)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2.除了(

)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

)也會誘發或加重(

)。3.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

)、(

)、(

)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

)、(

)、(

)等非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

)。4.(

)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但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5.2月2日是(

);4月22日是(

);6月5日是(

)。6.提高防災避險的意識、自救自護的(

),可以(

)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傷害。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黃色預警信號表示特別嚴重,藍色預警信號表示一般。(

)2.保護環境是大人的事,不需要小學生來保護。(

)3.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35%,但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

)4.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5.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類,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6.為了防御自然災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斷研究發明各種抗災技術。(

)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連線題。3月12日

世界地球日6月5日

世界環境日2月2日

中國植樹節9月16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4月22日

世界濕地日五.簡答題(共5題,共46分)1.你的家鄉經歷過什么自然災害?2.破壞森林可能會引發哪些自然災害?為什么?3.請你說說什么是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4.為什么說里約奧運會的獎牌為歷屆奧運會中最環保的獎牌?5.結合生活實際,請你制定幾條班級環保公約?六.材料題(共2題,共24分)1.材料:《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稱,汶川地震發生后,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愿者超過300萬人,而在后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愿者超過1000萬人。鏡頭一:在災情最重的北川縣,一名受災者從廢墟中爬出來。他強忍著在地震中失去15個親人的悲痛,到處救人,用雙手從廢墟中刨出10名幸存者。鏡頭二:一天中午,一名頭發花白的拾荒老人,用顫抖的手從口袋里掏出5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又捐出了100元。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了整錢。“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問:①請列舉你身邊類似的示例,這些事例體現了怎樣的抗災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2.2020年春節是一個難忘的春節,也是我們最長的寒假。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斗,從一月份全國人民開始打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民人人都是戰斗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你所在的家鄉在哪個省哪個市或縣?你關注家鄉的疫情報告了嗎?(2)在抗擊疫情戰爭中,你是如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3)寫兩條抗擊疫情的宣傳標語。七.綜合題(共1題,共4分)1.你有避險意識嗎?仔細閱讀下面的圖片與文字,你覺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在括號里畫上“√”。(

)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

)山區山洪、泥石流的高發期,在山區露營時,選擇在山谷扎營。(

)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撒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

)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D3.C4.A5.C6.C二.填空題1.不合理的行為2.自然;不合理的行為;自然災害3.森林;湖泊;濕地;煤炭;石油;天然氣;全球氣候變暖4.陸地5.世界濕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6.知識和能力;防止或減輕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地震、泥石流2.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涵養水源,易造成洪澇災害。破壞森林,使森林無法保持水土,易引發山體滑坡。3.在自然災害面前,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壯舉,就是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力量。4.金牌中的黃金在提煉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水銀;銀是從回收舊鏡面和廢棄X光片中提取而來;銀牌和銅牌有30%的成份采用了可回收材料;獎牌掛帶中的塑料成份有一半來自回收塑料瓶。5.愛護花草樹木、節約糧食、節約水電、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六.材料題1.①我身邊的事例:三年級時我用積攢的零花錢為災區捐款10元。以上事例體現的精神是對災害,我們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強面對災害,不能被災害打倒;面對災難,我們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災難,我們應該有尊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②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首先應該學會自救、自護,降低災害的危害。在災害面前,我們要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危害。2.(1)我的家鄉在湖北省武漢市。疫情被確定為高風險。(言之有理即可)(2)響應政府號召,我堅持居家隔離。支持爸媽到社區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覺上網課,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堅持課間鍛煉,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覺做一些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