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南省商水縣聯考中考歷史最后沖刺濃縮精華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伴隨著英國成長的歷史,我們看到:17世紀資產階級政體的建立令它引領潮流;18世紀經濟的突飛猛進讓它獨占鰲頭……材料中17世紀“引領潮流”和18世紀“獨占鰲頭”指的是()A.確立君主立憲制和成為世界工廠 B.確立君主立憲制和成為殖民帝國C.確立民主共和制和為世界工廠 D.確立民主共和制和成為殖民帝國2.創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藥行業著名老字號。1954年同仁堂響應國家號召,順利實現了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出現在()A.土地改革運動時期 B.“三大改造”時期C.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3.有學者認為: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之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這里“希臘思想之復活”指的是A.文藝復興B.資產階級革命C.啟蒙運動D.城市自治運動4.某同學利用下邊的行政系統簡表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主題應該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B.西漢強化監察制度C.唐朝創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強專制統治5.總書記曾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下列關于我國古代文化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元朝軍隊用火炮攻打臨安城B.唐太宗閱讀《資治通鑒》尋求治國方略C.東漢時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記》D.鑒真東渡日本時船上帶有指南針6.奧運會的奧運火種來自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A.古埃及 B.古希臘 C.古羅馬 D.古巴比倫7.紅軍長征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壯舉,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長征途中的下列事件①四渡赤水②渡過湘江③巧渡金沙江④會寧會師⑤爬雪山過草地⑥飛奪瀘定橋。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⑥③①②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③⑤⑥④8.下列各項改革措施中,完全屬于彼得一世的一組是①加強中央集權②創建新式常備軍③向西方學習④廢除農奴制⑤推行文化教育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9.最近大熱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個劇名頗有來歷“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出自于宋代婉約派的女詞人《如夢令》,請問是下列哪一位?A.蘇軾B.柳永C.李清照D.辛棄疾10.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中日戰爭前列強主要的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就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面理解正確的是()A.甲午戰后中國民族工業迅速發展B.甲午戰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C.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D.《馬關條約》使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11.十三世紀后半期,佛羅倫薩市政府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并專門發布公告稱,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材料體現出當時佛羅倫薩()A.人文主義廣泛傳播 B.文藝復興運動開始C.市民階級發展壯大 D.教會控制佛羅倫薩12.文化古籍中蘊含著中華文化精髓,故宮館藏的《絲路山水地圖》是幅以青綠山水風格繪面的組本手卷地圖,道該畫作繪制于16世紀上半葉,早于利瑪竇的(坤與萬國全圖)因此成為了中國古代具有實際科學意義的最早地圖,和此圖產生處于同一世紀的是下列哪部典籍A.《天工開物》B.《齊民要術》C.《傷寒雜病論》D.《本草綱目》13.北京大學鄧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帶”這一理念,意即陸上絲綢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貿動機,衍生成為一種高于經濟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態。例如宗教、建筑、音樂、雕像服飾和語言,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由此說明陸上絲綢之路A.締造了燦爛的草原文化B.形成了高級文明形態C.促進了文明融合發展D.側重于塑造文化特色14.與阿拉伯國家興起與統一密切相關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天主教15.“這是一個重要的條約,使中、俄得到和解,為中、俄兩國帶來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紀中國與遼帝國澶州和解帶來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樣重要。”這個條約是()A.紹興和議 B.《尼布楚條約》C.澶淵之盟 D.《璦琿條約》16.下列選項中,屬于冷戰的產物的是A.德國分裂B.二戰后,德國被分區占領C.杜魯門主義的提出D.蘇聯解體17.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通過關于阿富汗問題的決議,呼吁國際社會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識,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決定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C.開羅會議 D.雅爾塔會議18.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發展尤為迅速的兩個地區是()A.東部和北部 B.南部和北部 C.西部和南部 D.東部和西部19.“選民通過普選選舉議會,議會多數黨或若干黨派的聯合組成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根據黨派原則挑選內閣,內閣指導各部工作。國王雖世襲而且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國王的職務完全是禮儀性的,不具有任何行政功能。”材料反映的是哪國政治體制?()A.前蘇聯 B.中國 C.美國 D.英國20.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聯系成一個整體。B.雇傭關系的出現,標志著西歐資本主義的萌芽。C.“三角貿易”為西歐、美洲和非洲都帶來巨額的財富D.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21.歷史學家羅英渠在《美洲史論》中寫道:“他所指揮的軍隊解放的國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國土,比西、法、德、英、意五個國家加在一起還大一倍半……成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拿馬六個國家的奠基者”。“他”是A.華盛頓B.章西女王C.甘地D.玻利瓦爾22.劉細君嫁給烏孫國王,成為“萬里和親第一人”。這件事發生在A.漢武帝時期B.唐太宗時期C.元世祖時期D.明太祖時期23.歷史變遷往往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細節來反映。下列各項中能反映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是A.糧票→股票B.大人→先生C.法幣→人民幣D.臣民→公民24.利用立法手段鞏固革命成果,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特點之一。以下為鞏固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文獻是A.《權利法案》B.《臨時約法》C.《1787年憲法》D.《人權宣言》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1年,列寧實施__________,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1933年,美國實施____________,逐步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26.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事件。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一歷史事件是________。打破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的事件是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________。27.列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標志及時代特征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見證了國家百年巨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81年6月9日,唐胥鐵路終于完工。1883年,李鴻章寫給醇親王的一井信中指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東西洋均已盛行,中國阻于淳議,至今未能試辦。將來欲求富強制敵之策,舍此莫由。……有鐵路則運兵神逑,畛域(地域界限)無分,糧餉煤槭,不慮缺乏。﹣﹣摘編自吳汝綸《李文忠公全集》等材料二新中國鐵路發展大事年表一五時期西部地區首次開通成都至重慶、寶雞至成都等鐵路。1994年中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建成,成為第一家境外上市鐵路。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建成通車。2008年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整理自《中國鐵路發辰史》材料三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他們不但采用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采用中國標準。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據紀錄片《中國高鐵》解說詞整理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唐胥鐵路的修建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并概括李鴻章認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根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鐵路建設取得的成就,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結合材料三,談談你對“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的理解。綜合上述材料,從我國鐵路的發展歷程看,哪些因素推動了鐵路的發展?29.(6分)法律文件的頒布是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表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停止法律的實施或廢除法律;未經議會準許,國王不得隨意征稅;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英國《權利法案》材料二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條:國家主權屬于民。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材料三《拿破侖法典》,1804年公布。拿破侖一世主持編制工作。它規定了資本主義財產制度,保證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穩定了小農土地所有制,保證了農民利用自己的小塊土地。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辭海》材料四1862年9月24日,合眾國總統發出一道宣言: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當地人民尚在反抗合眾國的任何一州之內,或一州的指明地區之內,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請回答:根據材料一,《權利法案》頒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它的頒布對英國政體有怎樣的意義?材料二來自于什么法律文獻?該文獻的起草者?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拿破侖為什么要頒布《法典》?該法律文件在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材料四的內容出自哪個國家的哪一法律文件?該文件對這個國家當時產生了什么影響?上述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有什么共同的歷史作用?并從中舉出一例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法律文獻。30.(7分)二十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的變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國家的政治家們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決辦法。雖然議事日程上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列入《凡爾賽和約》加以解決,但是有些問題到1923年仍為懸案。戰后歐洲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一系列民族國家出現;法國收回了阿爾薩斯—洛林,盟軍占領了萊茵蘭,英法肢解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德國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遠東,日本將山東歸還了中國,卻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島嶼群。在1921—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各國承認了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的領土現狀,并同意根據相對標準來限制各自的作戰艦隊的規模,從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因此,20世紀20年代初,國際體系已趨于穩定。所遺留的難題,現在都可以通過國際聯盟來解決,盡管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盟仍定期地在日內瓦舉行會議。——摘編自(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材料二在過去的50年里,歐洲一直存在兩個聯盟,一個側重經濟領域,一個側重政治軍事領域,它們共同維系著歐洲的穩定、和平和發展。在21世紀可預見的時間內,歐洲仍然是兩個聯盟共存的歐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紀兩個聯盟的主次關系將會發生變化。——姜憲明《國際關系與大國戰略》材料三……經濟一體化在全球范圍內達到普遍程度,出現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長期增長;一大批發展中國家成長為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巴西等國更是從全球化進程的跟隨者轉變為重要的推動者,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國家之間普遍形成廣泛深入的相互依賴的經濟關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動搖了二戰結束以來西方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經濟新機制中成為重要角色,世界多極格局開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時代與多極化世界》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構建了哪一新的國際體系?簡要評價這一新的國際新秩序。結合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側重政治軍事領域”的聯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標志著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根據材料三,分析冷戰結束后國際政治經濟演變的根源是什么?這一演變在政治方面呈現怎樣的發展特點?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我國該如何應對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發展的趨勢?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頒布《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證,英國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成為世界工廠。因此“17世紀資產階級政體的建立令她引領潮流”指的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經濟的突猛進讓她獨占鰲頭”指的是通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53﹣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和手工業采取的是建立生產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的,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實行的是公私合營的方式,北京同仁堂屬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理應采取公私合營的方式進行改造,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是1950—1952年,C項是1958年,D項是1966—1976年。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3、A【解析】
根據材料“希臘思想之復活”,即希臘的思想文化重新興起。結合所學知識,14世紀中葉,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產生了新興資產階級。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起了一場嶄新的、促進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人們把這場運動稱為文藝復興。B項符合題意;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城市自治運動與“希臘思想之復活”無關,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4、C【解析】
通過觀察圖片,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選C。5、A【解析】
據所學知,元朝時期已經有用火炮,A符合題意;《資治通鑒》出現于宋朝,唐太宗不可能閱讀《資治通鑒》尋求治國方略,B排除;活字印刷術出現在北宋,C排除;指南針也出現在北宋時期,D排除。故選擇A。6、B【解析】
回顧已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沿岸平原狹小,不利于農業發展。但地中海在古代各國就可以廣泛聯系,故商業和殖民活動發達,便形成海洋開放型的商業文明,即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故選B。7、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的經過是從瑞金出發,渡過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三軍在會寧會師。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C。故答案是C。8、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出現了嚴重危機,農奴暴動此起彼伏,嚴重威脅著沙皇的封建專制統治,為擺脫農奴制危機,沙皇被迫進行了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題意;17世紀末,沙皇彼得一世進行改革,在政治上,設立參議院,掌管國家行政事務;經濟上,扶植發展工場手工業,引進西方技術和人才,實行重商主義政策,鼓勵出口;軍事上,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常備軍和海軍等;同時,他還發展文化教育,改革社會習俗,仔細審查A.①②③⑤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9、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是宋詞著名詞人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詞句。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0、C【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信息“甲午戰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則變為‘投資+特權’”,這說明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極大的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甲午戰后,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排除;B項甲午戰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甲午中日戰爭前列強已經獲取貿易和投資特權,排除。故選C。11、D【解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3世紀教會建立起“宗教裁判所”,對“罪名”成立的“異端”分子實行判決,輕者罰款,重者監禁。因此13世紀后半期,佛羅倫薩市政府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心靈相一致”,充分體現出當時佛羅倫薩是教會控制。故D項符合題意;AB兩項都是在14世紀文藝復興之后出現,故排除AB;C項與題干材料主旨矛盾,故排除C;故本題正確的選項是D。12、D【解析】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因此A不符合。《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因此B不符合。《傷寒雜病論》成書于東漢,因此C不符合。《本草綱目》是由明朝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成書于16世紀中期,與材料中《絲路山水圖》繪制時間相近,故D正確;因此本題選D。【點睛】本題的解題關鍵在于“16世紀上半葉”,可根據時間來排除選項。13、C【解析】
依據題干“陸上絲綢之路由最初的商貿動機,衍生成為一種高于經濟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態”說明,陸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文明的融合發展,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表明陸上絲綢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態,但不能判斷是否屬于較高級的文明形態,A項錯誤;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經濟交流,不是塑造獨有文化特色,也沒有締造出燦爛的草原文化,BD兩項錯誤。故選C。14、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傳教,622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630年,兵臨麥加城,最終與麥加貴族達成協議,穆罕默德成為政治和宗教領袖。伊斯蘭教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15、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并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沙俄軍隊被迫投降。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尼布楚條約》為中、俄兩國帶來一百七十年的和平,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6、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冷戰進行,美蘇在各自占領區扶植建立起相互對抗的兩個國家,德國由此分裂,直到近半個世紀后伴隨蘇聯的結束才最終再度完成統一。A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在雅爾塔等國際會議上,美、英、蘇等國討論了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戰后和平等問題,二戰后,德國被分區占領。B不符合題意。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C不符合題意。戈爾巴喬夫不成功的改革,激化了社會矛盾,促使東歐聚變,最終導致蘇聯解體,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選A。17、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協調盟國作戰以盡快打敗法西斯,1945年,在美、英、蘇三國主導下,召開了雅爾塔會議,作出了戰后成立聯合國的決定,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巴黎和會的核心是對德問題,A選項排除;華盛頓會議主要解決的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劃分問題,B選項排除;開羅會議主要是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后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C選項排除。18、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因為戰時的資本積累、政府有效的財政政策以及科技的進步,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19、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根據黨派原則挑選內閣”“王雖世襲而且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可知,材料指的是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在這一政體下,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任命內閣,國王統而不治,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故D項正確。前蘇聯建立的是蘇維埃制,A項錯誤。中國建立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項錯誤。美國實行總統共和制,C項錯誤。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0、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6世紀開始的"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它為歐洲帶來的財富,為非洲帶來了災難,故C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ABD說法均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C。21、D【解析】
依據“成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拿馬六個國家的奠基者”可知這位美洲歷史上的偉人是玻利瓦爾。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軍隊,打敗了西班牙軍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1813年玻利瓦爾領導委內瑞拉人民舉行起義,相繼建立了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并被共和國授予“解放者”的稱號。他率領軍隊從委內瑞拉出發,越過安第斯山脈,先后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北部、厄瓜多爾、秘魯等地。1825年,上秘魯獨立,為紀念玻利瓦爾,以他的名字給這個國家命名,即現在的玻利維亞,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美國獨立戰爭的代表人物,B項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的代表人物,C項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代表人物。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2、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國王,被稱為“萬里和親第一人”。故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23、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糧票是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生產出來的產品少,于是實行憑票購買。改革開放以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司實現股份制,可以發行股票。故A符合題意。辛亥革命以后稱呼發生了變化,故排除BD兩項。法幣是舊中國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貨幣的名稱。故排除C項。故選A。24、A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為了限制君主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1787年憲法》是美國1787年制定,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其內容是:立法、司法與行政權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權力平衡。為鞏固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文獻是《權利法案》、《1787年憲法》。AC符合題意,BD不符合題意,故選A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結束了國內戰爭之后,為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了的經濟,蘇俄于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應對嚴重的經濟危機,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后,立即實行新政,《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新政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26、南京大屠殺新航路的開辟薩拉熱窩事件【解析】
(1)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937年2月,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日軍占領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日軍占領南京后的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從整個世界來看,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世界文明的交流開始由分散到整體、由區域到全球的演變。(3)根據課本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17歲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奧匈帝國皇太子夫婦,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27、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信息時代【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核心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故答案為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信息時代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事件:洋務運動。理由:修筑鐵路可以,富強制敵。(2)成就:鐵路從無到有,快速發展。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開啟“高鐵時代”,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鐵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3)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4)因素: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了高鐵發展;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于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了高鐵技術提高;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引逬來”和”走出去”,促使高鐵走向世界。【解析】
(1)依據材料“將來欲求富強制敵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鐵艦,陸有鐵道,此乃真實聲威,外人斷不敢輕于稱兵恫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胥鐵路的修建與洋務運動有關。李鴻章認為“興修鐵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是修筑鐵路可以,富強制敵。其意圖是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清朝統治。(2)根據材料“新中國鐵路發展大事年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鐵路建設取得的成就,鐵路從無到有,快速發展。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開啟“高鐵時代”,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際鐵路開通,最高時速達每小時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鐵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3)根據材料三“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他們不但采用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采用中國標準。中國高鐵,帶給民族的是自信,帶給民眾的是福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品質。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高速鐵路創造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開放的新格局,使絲綢之路復活在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高鐵已經走向世界。(4)依據課本內容結合題意可從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及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等角度分析作答。【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期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上海政法學院《數據預處理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鎮江市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中考猜題卷(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沈陽工學院《水利水電工程造價》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瀘溪一中2025年上學期高一第四次階段檢測數學試卷參考答案
- 2025年中考英語三輪復習之寫作-時代變遷
- 居間服務協議(知識研究版本)
- 神經內科生命體征護理
- 高一英語同步訓練:訓練二LearningaboutLanguage
- 壓瘡護理教學查房
- 攪拌站安全培訓試卷
- 茶葉市場營銷講義
- 走進中國傳統節日 詳細版課件
- GB∕T 37244-2018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 氫氣
- API SPEC 5DP-2020鉆桿規范
- (完整版)有機太陽能電池課件2
- 新中初中課程建設匯報材料
- 乙肝兩對半ppt課件
- 鍋爐空氣預熱器拆除安裝方案
- 蓮中器樂演奏活動方案
- 0730土木工程概論 練習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