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的十年對峙(2018·高考全國卷Ⅰ,T29)五四運動后,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富力”,發展實業;還有人主張“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知識定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素養解讀】全國卷高考命題以素養考查為主,本題主要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唯物史觀”等方面,考查考生全面準確解讀材料和審題的能力,具體解讀如下:本題考查方法指導時空觀念“五四運動后,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的信息說明題干時間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歷史解釋唯物史觀2019年是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2018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馬克思主義成為2018年高考歷史試題的“鮮亮底色”,突出了高考歷史命題的政治性。本題切入了當今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四個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歷史結論【解析】五四運動后的這場爭論會使更多的人接受社會主義,這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故C項正確。經過井岡山地區的革命實踐,毛澤東等人探索出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材料中的這場爭論并沒有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故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歐美的社會制度,故排除B項;D項中“消除了”一詞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D項。【答案】C(2016·高考全國卷Ⅱ,T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英山縣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達到五成,出現“赤色區米價一元一斗,白色區一元只能買四五升”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根據地()A.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高漲B.紅軍英勇奮戰保衛農民生產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產D.人民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知識定位】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共產黨的根據地建設【素養解讀】全國卷高考命題以素養考查為主,本題考查“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兩方面,具體解讀如下:本題考查方法指導時空觀念由“1930年”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推知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歷史解釋由“赤色區米價一元一斗,白色區一元只能買四五升”可知是因為土地革命極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才促進了革命根據地農業生產的發展【解析】由題干材料可知,根據地的水稻產量大大提高,米價較國統區低。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A項正確。B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說法錯誤,當時根據地政府的主要精力應該用于粉碎國民黨的“圍剿”;D項“打破”說法錯誤,排除。【答案】A■練真題———————————————————1.(2018·高考全國卷Ⅱ,T29)1923年底,孫中山認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則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則由于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前此因無可仿效。法國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國革命血戰八年而始得獨立,因均無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其意在()A.走蘇俄革命的道路B.放棄資產階級代議制C.加強革命的領導核心D.改變反封建的斗爭目標解析:選C。由材料信息可知,孫中山對俄國、中國、法國和美國革命情況進行對比后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中國與俄國比較,中國的革命沒有完善的組織領導核心;二是革命沒有固定的方法,要選取合適的方法,就是俄國的方法。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目的是強化革命的領導核心,C對。“走蘇俄革命的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的選擇,A錯;孫中山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家,走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的目標沒有改變,只是方法、途徑有所變化,B錯;1924年,中國進入國民革命時代,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錯。2.(2015·高考全國卷Ⅰ)《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義和團運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 D.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解析:選D。本題關鍵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當時中國處在大分裂時期,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混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局面出現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故D項符合題意。3.(2013·高考全國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過的《政治議決案》指出:各省自發的農民游擊戰爭,只有和“無產階級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聯結起來”,才可能變成“全國勝利的民眾暴動的出發點”。這反映了當時中共中央()A.主張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B.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視農民戰爭與城市暴動的結合D.認為農民階級是取得革命勝利的主導解析:選B。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注意時間“1928年”。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論的觀點,B項正確。A項與材料觀點相反,C、D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練模擬———————————————————1.(2019·湖南十三校高三聯考)吳佩孚等在致大總統徐世昌的電報中稱:“有北京學生因開會宣講被捕者數百余人,滬商全體罷市……仰懇大總統以國本為念,以民心為懷,一面釋放學生,以培養士氣。一面促開國民大會,宣示外交得失緣由,共維時艱,俾全國一致力爭,收回青島,以平民氣,而救危亡。”下列對材料解析正確的是()A.當時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B.發電報時中國面臨主權受損的新危機C.當時學生強力抗爭,北京是運動中心D.吳佩孚等人積極呼吁促成初步勝利解析:選B。當時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還未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故A項錯誤;發電報時日本要侵占山東,中國面臨主權受損的新危機,故B項正確;“滬商全體罷市”,這是五四運動第二階段,上海是運動中心,故C項錯誤;促成初步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工人罷工,材料也沒有反映出吳佩孚等人積極呼吁的影響,故D項錯誤。2.(2019·襄陽、荊州、荊門、宜昌四地七校聯考)從1921年7月召開的中共“一大”到1922年7月中共“二大”的召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進步卻是明顯的,革命綱領逐漸由脫離中國革命實際的單純理論轉變為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中共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產生這樣巨大飛躍的主要原因是()A.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正確分析B.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理解C.建立了廣泛的民主聯合戰線D.已經成為獨立成熟的現代政黨解析:選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正確分析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后得出的,即當時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革命對象,據此形成了民主革命綱領,A項正確。3.(2019·新鄉、許昌、平頂山高三調研)對于蔣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國共產黨雖對他有不滿,但仍盡力“去幫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戰事失敗,不使他離開北伐革命的戰線,不使他失去軍事上的地位”,并極力主張第四軍、第八軍東下對他進行增援。材料表明當時()A.蔣介石展現較強的革命性B.國共積極維護統一戰線C.中共右傾思想占據上風D.革命統一戰線名存實亡解析:選A。在北伐戰爭的前期,蔣介石還是展現出了較強的革命性,所以得到了中共最強力的支持,故A項正確;材料并沒有體現出國民黨對于統一戰線的積極維護,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對中共在此時右傾思想的提及,故C項錯誤;革命統一戰線名存實亡的標志是1927年蔣介石于北伐戰爭后期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故D項錯誤。4.(2019·衡陽高三聯考)下圖是1927-1928年中共黨員成份構成變化示意圖。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B.湖南農民運動高漲C.新的革命道路開辟 D.工人運動轉入低潮解析:選C。分析材料可知,1927年中共黨員以工人階級為主,而1928年中共黨員以農民階級為主。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量屠殺中共黨員與革命人士,使中共革命運動進入低潮,因而不會出現1928年農民大量增加的情況,故A項錯誤;經歷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后,湖南農民運動也進入低潮,B項不符合史實,故B項錯誤;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轉戰井岡山,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新的革命道路,因而大量吸引農民加入革命隊伍,故C項正確;1927年中共開展武裝斗爭,發動工人運動,D項與史實不符,故D項錯誤。(建議用時:45分鐘)一、選擇題1.(2019·衡水中學模擬)下表信息表明五四運動前夕,中國()1894年中國產業工人10萬人1871-1911年有記載的罷工斗爭達105次1912-1919年罷工斗爭達130多次至1919年中國產業工人約200萬人中國還有1000萬左右手工業工人和店員工人1915-1920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黃金時代”A.工人階級政治覺悟程度有所提高B.具備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基礎C.階級矛盾逐步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初步進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嘗試解析:選B。材料中并沒有對工人階級政治覺悟的提及,故A項錯誤;從1894年至1920年,中國的工人階級數量激增了100多倍,這就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故B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涉及社會主要矛盾,故C項錯誤;工人階級的數量劇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嘗試,故D項錯誤。2.“世界似乎沒有一個國家的學生像中國的學生這樣,一致而熱切地追求現代的和新的思想。”這種社會和思想的醞釀,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全國性運動。這場“大規模的全國性運動”的主要影響是()A.推動現代科學的傳播 B.促進民眾的思想解放C.加速國家統一的進程 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解析:選B。材料中“大規模的全國性運動”是指五四運動,推動現代科學的傳播并非五四運動的主要影響,故A項錯誤;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大大促進民眾的思想解放,故B項正確;五四運動對國家統一沒太大影響,故C項錯誤;五四運動發生時日本還未大舉侵華,因而五四運動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響,故D項錯誤。3.(2019·江西重點中學盟校高三聯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綱領,規定“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這表明中共成立后,要進行()A.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舊民主主義革命C.新民主主義革命 D.社會主義革命解析:選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材料中的“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不符合,故A項錯誤;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所以不可能“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故B項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與題干不符,故C項錯誤;據材料中“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可知是無產階級性質的社會主義革命,故D項正確。4.《中共二大宣言》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目前利益計,引導工人們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使工人和貧農與小資產階級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這導致了()A.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質變化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革命統一戰線建立D.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建立解析:選C。中共二大沒有改變中國共產黨代表工人階級的性質,故A項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1919年五四運動,故B項錯誤;從中共二大內容可知中國共產黨要與小資產階級建立民主主義聯合戰線,其結果是推動了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故C項正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形成于解放戰爭時期,與材料中1922年召開的中共二大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5.(2019·武漢模擬)1924年孫中山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工人部、農民部,負責指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并親自核準了《農民協會章程》《工會條例》。這一做法有利于()A.改組中國國民黨B.喚起民眾投身國民革命C.壯大中國共產黨D.提高工人農民經濟地位解析:選B。從材料“1924年孫中山在新成立的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專門設立了工人部、農民部”,可知該措施是在改組國民黨之后實行的,故A項錯誤;材料中孫中山重視工人、農民,這一做法有利于喚起工人和農民參與革命,故B項正確;孫中山是國民黨領導人,故其做法不是為壯大共產黨,故C項錯誤;從“負責指導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為提高工人和農民的經濟地位,故D項錯誤。6.(2019·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擬)中共機關報《政治生活》載:“(1925年)北方地區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表現出了長足進步。”這主要得益于()A.中國國民黨的正確領導B.國民革命運動的影響推動C.北伐戰爭的強有力支援D.國民黨在一大后迅速發展解析:選B。據材料可得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國民黨的新變化,這除了國民黨自身的改組外,還得益于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故A項錯誤;據材料可得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北方國民黨組織的改造,并發展了黨員,取得廣泛的群眾基礎,故B項正確;北伐戰爭從1926年7月開始,時間不對,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了國民黨一大后迅速發展這一現象,但題干問的是這一現象的原因,故D項錯誤。7.(2019·衡陽高三聯考)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在上海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狠批毛澤東放棄進攻長沙、轉向井岡山是“完全違背中央策略”,是“單純的軍事投機”,應予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這次會議()A.是王明“左”傾錯誤理論突出例證B.力圖壓制工農運動避免國共新沖突C.直接促發了毛澤東創立蘇維埃政權D.反映當時黨中央缺乏靈活務實方針解析:選D。“1927年11月初”王明沒有主持中央工作,故A項錯誤;材料所體現的是要求盲目跟國民黨優勢兵力硬打硬拼,故B項錯誤;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是井岡山根據地鞏固之后的措施,故C項錯誤;“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在上海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狠批毛澤東放棄進攻長沙、轉向井岡山是‘完全違背中央策略’,是‘單純的軍事投機’,應予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體現了當時黨中央并不了解中國的國情,沒有根據國情的需求及時調整政策,故D項正確。8.在1929年中國共產黨制定的《興國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的《井岡山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權所有”的內容,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興國工農兵代表會議下政府所有”。這一轉變說明了()A.當時黨內“左”傾思想的泛濫B.共產黨保護農民階級的利益C.共產黨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根據地的革命形勢日趨嚴峻解析:選B。據材料可得這一轉變的出發點是調動農民對生產和革命的積極性,當時黨內“左”傾思想的泛濫材料無體現,故A項錯誤;據材料“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權所有”到“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興國工農兵代表會議下政府所有”可得這一轉變結合了國情和革命的實際(尤其是土地革命的發展),說明了共產黨保護農民階級的利益,從而調動農民革命的積極性和維護蘇維埃政權的穩定,故B項正確;據材料可得共產黨的土地革命政策,符合革命的需要,不涉及土地政策尚未成熟,故C項錯誤;根據地的革命形勢日趨嚴峻材料不涉及,事實上根據地在不斷發展壯大,故D項錯誤。9.(2019·淄博模擬)1928年2月,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提出:“故今后本黨在民眾中,其目的為建設的組織、建設的宣傳、建設的訓練,不特共產黨之方法應徹成清除,即本黨青年黨之幼稚行為,亦須根本糾正。”這反映了國民黨()A.力圖維護一黨獨裁 B.全力圍剿工農紅軍C.推進國民經濟建設 D.與共產黨爭奪民眾解析:選A。根據題目中“故今后本黨在民眾中……不特共產黨之方法應徹成清除”得知,國民黨力圖維護一黨獨裁,故A項正確;國民黨全力圍剿紅軍是在1930-1935年,與題目中的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國民政府推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是在1935年,與題目中的時間不相符,故C項錯誤;根據題目中“不特共產黨之方法應徹成清除”得出,D項表述片面,故D項錯誤。10.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高舉“抗日反蔣”的旗幟,轉戰湘黔川滇尋求新的落腳點,集中全力粉碎敵人的圍追堵截。1935年6月轉入川西北會合紅四方面軍,明確提出“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由此可知()A.中共對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B.紅軍長征進入到一個新階段C.中日民族矛盾開始趨于激化D.中共獨立自主地解決了路線方針問題解析:選B。1935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了《關于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這個指示正式改“抗日反蔣”為“逼蔣抗日”,這是中共政策極為重大的改變,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根據題干信息“1935年6月轉入川西北會合紅四方面軍,明確提出‘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可知紅軍長征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故B項正確;中日民族矛盾開始趨于激化是在1935年華北事變后,與題干信息不符,故C項錯誤;中共獨立自主地解決了路線方針問題是在遵義會議上,故D項錯誤。11.(2019·唐山模擬)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會議通過了張聞天《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總結的決議》,集中全力解決當時最緊迫的軍事路線和組織領導問題,但卻沒有提出政治路線的錯誤問題,反而確認“黨中央的政治路線無疑義的是正確”而且講得有根有據,連路線錯誤的暗示都沒有。主要是因為()A.擔心黨內發生嚴重分裂B.缺乏穩定的政治大環境C.錯誤性質沒人認識清楚D.政治路線問題并不重要解析:選A。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沒有提出政治路線的錯誤問題”“黨中央的政治路線無疑義的是正確”“連路線錯誤的暗示都沒有”得出擔心黨內發生嚴重分裂,故A項正確;材料中做法正是為了維護政治環境的穩定,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錯誤性質沒人認識清楚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政治路線問題并不重要說法錯誤,故D項錯誤。12.(2019·邯鄲模擬)美國記者斯諾根據在延安采訪所得到的資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國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詳盡介紹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和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無私奉獻、甘愿犧牲的偉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轟動,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而廣為流傳。這反映出()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B.國共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戰的轉變C.長征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D.長征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有力支持解析:選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初步形成,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詳盡介紹了紅軍長征途中……在西方引起轟動,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而廣為流傳”得出長征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故C項正確;根據材料“1937年10月在英國出版”可知,題中現象發生在長征之后,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19·三明高三質檢)“改訂新約運動”是南京國民政府的重大外交舉措,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6月,北伐軍進入北京,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全國性的中央政權。當時有部分不平等條約已經滿期,英美等國家表示愿意放棄部分在華特權。為樹立形象的需要,國民政府認為:“對于一切不平等條約之廢除,及雙方平等互尊主權新約之重訂,久已視為當務之急。”7月,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顧及過去及過去不平等的條約、協定與慣例的前提下,運用大膽而強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與群眾運動的強大支持下,在脅迫性或半脅迫性的情況下,以達到我國外交談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這一策略被他譽為“于鐵拳之外,罩上一層橡皮”。——摘編自陳家晶《評南京國民政府之改訂新約運動》等材料二1928年7-12月,在南京國民政府與列強簽訂的各種新條約中,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都承認中國關稅自主,且與中國在條約中的關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對于“在華領事裁判權”,只有比利時、意大利、丹麥等五國家在新約中有條件地放棄了“在華領事裁判權”,如比利時提出“耶應于現有領事裁判權之國半數以上承認放棄該項特權時耶才放棄”。而美英等主要國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態度,就是提出種種苛刻條件來保持。列強強硬的態度,使談判幾乎沒有進展。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國內形勢的驟變迫使中國的外交重心不得不發生轉變。國民政府前期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的交涉就半途而廢了。——摘編自《中華民國史·中華民國外交志(2)》(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南京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的原因并談談你對“革命外交”策略的理解。(2)根據材料二,概括歐美列強對待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的態度及原因。(3)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改訂新約運動的歷史影響。解析(1)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一“1928年6月,北伐軍進入北京,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全國性的中央政權”“當時有部分不平等條約已經滿期,英美等國家表示愿意放棄部分在華特權”“為樹立形象的需要”可知,北伐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全國性中央政權,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條約到期;南京國民政府意圖通過外交進取樹立形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長;五四運動后,中國人民族意識增強,掀起愛國運動;列強對華政策發生改變,為改訂新約運動提供了可能;一戰后,世界民族自決潮流創造了較為寬松的國際環境;北洋軍閥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有效。第二小問理解,根據材料一“在不顧及過去及過去不平等的條約、協定與慣例的前提下,運用大膽而強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與群眾運動的強大支持下,在脅迫性或半脅迫性的情況下,以達到我國外交談判的目的”可從目的和手段兩個方面理解革命外交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斗爭目標,帶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的手段,用溫和的談判方式。(2)第一小問態度,根據材料二“在南京國民政府與列強簽訂的各種新條約中,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都承認中國關稅自主,且與中國在條約中的關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對于‘在華領事裁判權’,只有比利時、意大利、丹麥等五國家在新約中有條件地放棄”“而美英等主要國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態度,就是提出種種苛刻條件來保持。列強強硬的態度,使談判幾乎沒有進展”可以看出其態度是對政治與經濟要求區別對待(政治上強硬,經濟上配合);主要大國與小國態度有別。第二小問原因,歐美列強維護領事裁判權是為了維護其在華的利益;歐美列強在經濟上對中國配合是因為中國經濟水平與列強差距大,威脅小;不同國家態度不同是因為列強在華利益不同。(3)從積極和局限兩個角度分析,積極方面從政治、外交、經濟上分析,局限性從改訂新約的目標沒有實現方面考慮。答案(1)原因:北洋軍閥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有效;北伐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全國性中央政權,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條約到期;南京國民政府意圖通過外交進取樹立形象;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長;五四運動后,中國人民族意識增強,掀起愛國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說明文閱讀(事理)(測試)(解析版)
- DB41∕T 1764-2019 小麥有機栽培技術規程
- Unit 6 Preparing for the Topic Function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人工價格調整黃岡職院建筑成如剛課件
- 前廳服務與數字化運營前廳賓客關系管理模塊七課件
- 施工組織設計與概預算人李洪梅81課件
- 認識鐵路限界與超限貨物貨運值班員課件
- 捷豹汽車品牌線下推廣策略
- 2018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第八單元 課題2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 2025年三期員工能否在合同期內解除勞動合同
- 2024年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急性腦卒中的早期識別和急診處理
- 軟件使用授權書
- 第四章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測算
- 工程材料調差樣表
- 機構與零件應用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 哈薩克斯坦勞動法中文版
- SHANLONG山龍 CA100-X雕刻機控制系統中文使用手冊 V1.3
- 第十一章-瑪莎·E·羅杰斯的整體人科學模式
- 森林管護措施及造林工作思考
- 漢語拼音音節全表(A4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