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及文化交流一、選擇題1.(2023山東青島高三期末)詞最早出現于晚唐五代,北宋后以柳永為代表的詞人把愛情作為創作的主題,同時在詞中加入許多俗話俚語,使詞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學藝術。詞這一文學形式的發展()A.推動了詩歌的表現形式B.降低了文人的審美情趣C.適應了市民階層的需要D.力圖沖破程朱理學束縛2.(2023廣東六校聯考)下圖是漢代牛郎織女畫像石,石右舉鞭牽牛者為牛郎,其上三星相連者為牛郎星(河鼓三星),石左下角四星相連成房子狀,內有一女子跪坐,當為織女。左上角七星相連環繞一兔者為畢宿,石中部為白虎星座。此畫像石()A.體現了漢代繪畫注重寫實B.凸顯了精耕細作生產模式C.證實了民間傳說的真實性D.反映了當時的天文學成就3.(2023湖北武昌高三質檢)魏晉南北朝時期,《孝經》《論語》等課程下移為普通鄉村教材。南朝人顧歡在鄉中學校外旁聽的是《孝經》《詩經》《論語》;北魏后期的劉蘭在家鄉隨師所學的也是《春秋》《詩經》《周禮》。魏晉南北朝時這一現象說明()A.儒學基礎得到拓展B.儒學已克服佛道帶來的挑戰C.文化專制空前強化D.儒學理念出現世俗化的趨勢4.朱元璋統治時期,程朱理學被定為一尊,一時間風頭無兩;明朝中后期,陽明心學“其教大行”,致使“篤信程朱不遷異說者,無復幾人矣”。這一變動說明()A.思想變動植根于時代需要B.心學成為官方正統思想C.理學遭到知識分子的擯棄D.儒家的價值取向得以重構5.(2023廣東名校聯盟大聯考)宋仁宗無嗣,死后以濮王之子趙曙繼位,是為英宗。歐陽修、韓琦主張英宗當稱生父濮王為“皇考”,而司馬光等絕大多數大臣主張英宗當稱生父為“皇伯”。司馬光等人的主張()A.彰顯對父子親情的重視B.體現對綱常禮教的維護C.為理學的產生奠定基礎D.是不畏強權的諍諫行為6.(2023湖南衡陽高三模擬)先秦兩漢時期,詩所言之志天然具有社會政治性,而魏晉詩歌以“情”為“志”,正是要剝離“志”的社會屬性,以個體性取代社會性,以“情”取代“志”。魏晉時期詩歌的這一變化()A.體現了文人對社會強烈不滿B.根源于商品經濟發展的繁榮C.強調了個性抒發和情感表達D.反映了人文主義文學的興起7.(2023廣東高三名校聯考)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張拋棄所謂的圣賢智慧,人民將獲得百倍的利益;拋棄所謂的仁義名譽,人民將恢復孝慈的本性;拋棄貪取巧利之風,盜賊將會絕跡。這表明兩人()A.積極為諸侯出謀劃策B.實現社會理想的途徑不同C.思想對立且辯論激烈D.對禮崩樂壞現狀深感憂慮8.(2023湖南長郡中學模擬)柳宗元在他的文章里說,天地雖大,但其實本質和草木是一樣的,并無主觀意識,是不能賞善罰惡的,雷霆霜雪不過是自然現象。所以施政應該順應人事,而不應該固執于虛無的天命。據此可知,柳宗元()A.摒棄了儒家舊有的天命觀B.繼承了孔、孟的人文精神C.回應了道家對儒學的挑戰D.發展了中國傳統唯物思想9.(2023天津和平模擬)秦始皇采納韓非“集權”學說,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明末清初黃宗羲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這些思想的共同之處在于()A.是自然經濟發展的產物B.儒家思想不斷發展、完善C.推動了封建專制的發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執政水平10.(2023廣東深圳一模)在唐代,中原政權向一些周邊政權賜書,唐太宗曾賜《吉兇禮要》等給新羅,唐玄宗曾賜《毛詩》《禮記》《左傳》等給吐蕃。新羅、吐蕃與唐朝往來頻繁,多次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求學。這()A.實現了中央對邊疆的有效管轄B.維護了宗藩關系長期穩定C.體現了羈縻政策取得明顯成效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11.(2023河北石家莊期末)東漢末年,孔融和陳群就“汝、潁人物孰優孰劣”的問題進行了論爭。孔融列舉了多位汝南歷史上的名人,并對他們進行品評,或凸顯其功業,或凸顯其德行名節。陳群則以潁川大族的當世功勛為例回應孔融。這種評價人物的現象在漢末較為普遍。這表明當時()A.官員考核注重德行與功業B.門第成為選官主要依據C.士人具有激濁揚清的風貌D.社會動蕩亟需儒學復興12.朱熹在《堯典》注中討論了天文學的歲差、置閏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討論了早期的渾天說、渾天儀的結構。朱熹對地質、天文、生物與人類起源、中醫、農業等問題都有自己的見解。朱熹開展這些研究的目的是()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規律B.實現經世致用的儒家理想C.達到對普遍真理的認識D.建立自然科學的理論體系13.(2023湖北十一校聯考)西晉王衍妙善玄言,自比子貢,及為石勒所殺,將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鳖櫻孜鋵Υ嗽u論說:“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由此可知,顧炎武()A.呼吁知識分子反清復明B.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C.反對王陽明的心學理論D.倡導經世致用的思想14.(2023河北唐山一模)我國古代習慣把從西域傳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稱。據《資治通鑒》記載,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至咸陽集賢宮,饑餓困頓之際,楊國忠買胡餅獻上。在唐代街市上銷售胡餅的店鋪隨處可見。這反映出()A.文化交流影響社會生活B.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C.先進文明強大的吸引力D.胡漢差異的逐漸消失15.(2023安徽高三聯考)漢代,“書皆竹簡,得之甚難”,以致“若不從師,無從寫錄”。五代以后,“學者無筆札之勞,(即可)獲睹古人全書”,不僅“購買極易”,且可通過租借方式獲得,“無漢以前耳受之艱,無唐以前手抄之勤”。這反映出()A.印刷術拓展了知識流傳方式B.儒家思想傳播渠道得以擴大C.書籍商業化推動了文化發展D.文化的大眾化傾向不斷增強16.(2023湖北武漢高三調研)《清明上河圖》中繪有三處中醫診所,其中兩處是小兒科,另一診所門前豎有“專門接骨”的牌子。圖中還繪有一處藥鋪,招牌上“本堂法制應癥煎劑”八字依稀可辨,藥鋪不僅看病賣藥,還為病人代煎中藥。材料主要表明宋代中醫()A.專業分科開始出現B.深受理學思想的影響C.面向市場服務大眾D.致力總結醫藥學成果二、非選擇題17.(2023湖南邵陽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東亞文化圈也可稱為漢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國為核心,包括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家在內的,使用或曾經使用漢字,承襲漢文化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單元。古代東亞文化圈孕育于4—5世紀,形成于8世紀。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與農工技藝、中國化佛教等。這些要素給東亞諸國的語言文字、思想意識、社會組織結構、生產力發展水平以深刻影響,主導了東亞各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生活……現代東亞共同體的構建,應著眼于經濟、文化、安全的一體化,拋開意識形態的差距,形成一個穩定的地區性結構和體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幾郧嘈度寮宜枷氲膬炘叫浴⒕窒扌耘c東亞共同體的構建》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的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8.(2023廣東高三名校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蓋歷法有屬法之數,有立法之理,設惟有其法之數,而無其法之理,即如人惟有形體而無靈性……夫歷理為諸星恒動定規之所由……臣自欽取來京,至今二十四載,晝夜竭力,以全備理推之法,詳察窮理之書,從西字已經翻譯而未刻者,皆校對而增修之、纂集之;其未經翻譯者則接續而翻譯,以加補之,輯集成帙,庶幾能備理推之要法矣?!酌现畬W萬世不磨,理推之學亦然。——摘編自南懷仁《窮理學存(外一種)》材料二“西學東漸”以西學的發展為前提,而正是生產力的發展造就了相對發達的西學,使之有資格“東漸”?!拔鲗W東漸”一開始就是資本主義在向全球擴張中面對東方大國而采取的一種略區別于殖民擴張的交往形式。最早傳播西學的是明末來華的傳教士?!幾粤_本琦、方國根《明末“西學東漸”的緣起申說》材料三西學中源說最初是明清之際的黃宗羲、方以智、王錫闡等人提出的,依據孔子的“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可說明晚明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技術是中國古代學術流傳到西方后,由他們(西方人)發揚光大了的。康熙帝在《三角形論》中提出,“古人歷法流傳西土,彼土之人習而加精焉”??滴醯鄣恼f法立即被士人所理解,天文學家梅文鼎也積極響應,御制“《三角形論》言西學貫源中法,大哉王言,著撰家皆所未及”。于是,西學中源說成為清代文化思想中對待西學態度的主流。——摘編自張西平《明清之際西學東漸的歷史反思》(1)分別概述每則材料關于西學東漸的信息,并說明其對研究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價值。(2)簡析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發展的原因。(3)談談你對明清時期西學東漸的認識。答案1.C根據材料可知,詞發展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學藝術,更加平民化,適應了市民階層的需要,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詞的內容的變化,與表現形式無關,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詞的發展也適應了文人的審美情趣,排除B項;朱熹是南宋理學家,排除D項。2.D漢代牛郎織女畫像石中有牛郎星、織女星、畢宿、白虎星座等,這反映了當時的天文觀測成果,故選D項;畫像石本身以牛郎織女的傳說為媒介,展示出了當時人們對于天象觀測的成果,但是這些畫像中的位置是否是天文觀測的具體位置沒法確定,所以不能據此說漢代繪畫注重寫實,排除A項;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畫像石中牛郎織女的圖像是后人根據上面的圖案進行的歷史解讀,并不能據此證實民間傳說的真實性,排除C項。3.A漢武帝時期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儒學于各郡縣得到推廣,所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孝經》《論語》等課程下移為普通鄉村教材”,儒學基礎得到拓展,故選A項;“已克服”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空前強化”不符合史實,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動蕩,國家對文化的控制力弱,排除C項;“世俗化”不符合邏輯,世俗化即平民化,儒學代表著官方的意識形態,排除D項。4.A根據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發展,原有的程朱理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而一定程度上強調個性解放的心學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故選A項;宋明時期,程朱理學一直是官方正統思想,排除B項;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是理學的兩大流派,排除C項;儒家一貫強調重義輕利,這一價值取向并未變化,排除D項。5.B根據材料司馬光等人主張英宗稱生父為“皇伯”可知,司馬光等人是以封建綱常倫理為標準,而非單純的血緣標準,故選B項。6.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時期社會混亂,詩歌更加強調對于人的個人情感的重視,故選C項;材料僅涉及詩歌對于個人感情的關注,且“強烈不滿”一詞過于夸大,排除A項;魏晉時期詩歌這一變化根源于當時社會局勢的動蕩,而非商品經濟發展的繁榮,排除B項;早在先秦時期,人文主義文學就已經產生,排除D項。7.B根據材料可知,孔子希望通過德政建立理想社會,老子則主張統治者無為也能建立理想社會,由此可見,二者雖然途徑不同,但都希望建立理想社會,故選B項;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與“積極為諸侯出謀劃策”不符,排除A項;雖然儒道思想不同,但兩者并非對立關系,只是主張的途徑不同,排除C項;材料中的孔子和老子都主張構建一個新的理想社會,而沒有表現出對禮崩樂壞現狀的看法,排除D項。8.B柳宗元認為雷霆霜雪是自然現象,天不能賞善罰惡,批判天人感應學說,這是批判漢儒董仲舒的理論,但繼承了孔、孟的人文精神,故選B項。9.D秦始皇采納韓非“集權”學說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通過神化君權以加強統治;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通過重建倫理綱常維護統治;明末清初黃宗羲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通過反君主專制以維護統治,由此可知這些思想的共同之處是便于提高君主的執政水平,故D項正確。10.D根據材料可知,唐朝擴大影響力的方式為傳播文化,結合所學可知,《吉兇禮要》《毛詩》《禮記》《左傳》均是關于儒家典章禮儀和文化的書籍,故選D項;結合所學可知,新羅是朝鮮半島的古國之一,不屬于唐朝時期管轄的邊疆地區,排除A項;吐蕃屬于唐朝疆域的邊疆地區而非藩屬國,排除B項;羈縻政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11.C根據材料可知,當時品評人物的做法大多依據其德行、功業和當世功勛,有利于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弘揚傳統美德,促進激濁揚清的社會風氣的形成,故選C項。12.C根據材料可知,朱熹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是為了探求世界的本原,達到對普遍真理的認識,故選C項。13.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顧炎武用西晉王衍空談誤國的例子提醒知識分子“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是在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主張經世致用,故選D項;材料沒有體現反清復明、反對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排除A、C兩項;材料也沒有體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故排除B項。14.A根據材料可知,我國古代中原和西域之間存在文化交流,“胡餅”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飲食,通過材料可知,文化交流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大,故選A項;材料沒有體現中原文化對少數民族的影響,不能體現相互性,排除B項;就古代中原農耕文明和少數民族游牧文明相比較,農耕文明更先進,材料體現的是少數民族文化對中原民族文化的影響,不屬于先進文明對落后文明的影響,排除C項;D項說法絕對化,排除。15.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唐時期出現雕版印刷術,印刷術的發明和使用,使得書籍便于購買和租借,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故選A項;材料并未涉及其他傳播渠道,不能說明“渠道擴大”,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從漢代到五代書籍從竹簡到印刷的變化,“書籍商業化”不能概括材料變化,排除C項;印刷書籍出現于隋唐時期,其促進了文化的傳播,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模塊二《編排板報》第六課時教學設計
- 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上 第三課管理計算機的資源1教學設計 泰山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My Holiday第2課時教學設計 陜旅版(三起)
- Unit 6 第3課時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教學設計)三年級英語上冊同步高效課堂系列(人教PEP版·2024秋)
- 城市規劃的韌性策略:理論與實踐
- 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價值重塑與倫理探討
- 航天技術類博物館AI應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足球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版健身房會員入會合同范例模板
- 運輸承包合同與運輸車輛承包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三只松鼠公司基于哈佛框架的財務探析(13000字論文)》
- 某連鎖公司工資方案
- 國家安全概論
- 2024年計算機軟考(中級)網絡工程師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
- 舊房改造施工成品保護措施方案
- 臨床成人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護理團體標準解讀
- 醫療器械公司組織機構圖和部門設置說明
- 單位職工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組建方案
- 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題及答案
- 物 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
- 《海南省安居房建設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