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_第1頁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_第2頁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_第3頁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_第4頁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頁提綱一、中藥飲片判別目標意義二、中藥飲片性狀判別方法三、中藥飲片及其常見易混同品判別四、中藥飲片及其常見偽劣品判別五、其它特殊判別方法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頁一、中藥飲片判別目標意義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加工炮制后使其成為可直接配方或制劑藥品,為了適應中藥臨床治病、防病及制藥需要,中藥飲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種中藥材飲片規格少則一、二種,多則四、五種,由此可見,中藥飲片品種繁多。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瀝半夏、半夏曲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頁一、中藥飲片判別目標意義中藥材大多起源于植物,尤其是同科同屬植物器官形態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態、顏色近似,不易區分,輕易發生混同,另外還經常出現假冒摻偽現象,給飲片判別增加了難度,比如用紙絲染色充西紅花,用紫蘇子充菟絲子,月季花當玫瑰花使用,蘇木當降香使用等,所以判別中藥飲片品種真偽、優劣,掌握慣用中藥飲片判別特征是中藥師中藥調劑員基本功,有必要提升執業中藥師判別中藥飲片能力。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頁二、中藥飲片性狀判別方法中藥飲片性狀判別,實際上就是傳統經驗判別,是用人感官,采取看、嘗、嗅、聽、手摸及水試和火試等方法,主要內容包含形狀、規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顏色、特征、質地、折斷現象、氣味,主要工含有放大鏡,紫外光燈等。它簡便易行,不論場地,即可進行,判別時可利用植物分類學、解剖學理論知識進行判別。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頁1、看外觀,注意觀察藥材外表特征,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藥材軟硬、輕重,疏松還是致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判別藥材好壞。

3、口嘗和鼻聞。藥材氣味與其所含成份相關,鼻聞是比較主要判別方法。

常規判別關鍵點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6頁4、特殊判別方法:水試和火試。有些藥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現象。

5、特征性理化判別、特征性顯微判別(經典品種天麻、川烏與草烏)。

6、全草類:主要依據花、果實、種子來判別真偽。

常規判別關鍵點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7頁形狀中藥飲片因其起源不一樣,植物器官不一樣及炮制方法不一樣,飲片類型有各種,如圓片,有白芷、白芍、澤瀉等,長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黃芪等,條片狀,多為皮類藥材及葉類藥材,如丹皮、厚樸、枇杷葉等,段狀片,多為草本類及細長枝條根,如荊芥、紫蘇、黨參、牛膝等,果實、種子普通為類圓球形,如五味子飲片,扁圓形如酸棗仁飲片,心形如苦杏仁飲片等,大者常切成類圓形片狀等,如木瓜飲片、檳榔飲片。中藥飲片片型長短厚薄,是飲片規格、質量一項主要指標,《中國藥典》一部有詳細要求。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8頁白芍杜仲黃芪丹皮枇杷葉荊芥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9頁牛膝五味子酸棗仁苦杏仁木瓜檳榔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0頁

水梔子較長梔子紅花西紅花呈線形三分枝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1頁

滇刺棗仁酸棗仁粉葛葛根紫紅或紫褐紅棕或黃棕富粉性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2頁

牛蒡子根川牛膝香加皮地骨皮異形維管束排列成環香氣特異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3頁表面

飲片最具特征地方,切片飲片可分為周圍(即外表面)和切面(即橫切面)。外表面屬植物保護組織,切面是植物分生組織,薄壁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分泌組織綜合反應。如白芷周圍具縱皺紋,木香周圍具網狀皺紋,即雙子葉植物根、根莖、莖、皮最外層常由木栓細胞組成,所以飲片外表面顯得較為粗糙,有時呈鱗片狀剝落,單子葉植物根、根莖外表無木栓層,外表面較為光滑,如麥冬、天冬。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4頁白芷麥冬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5頁飲片切面大多為橫切面,特征非常主要,可經過觀察皮部與木部百分比,維管束排列方式,射線分布,油點多少等特征區分不一樣品種及易混同飲片。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6頁觀察飲片橫切面應注意區分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及蕨類植物,普通說來,雙子葉植物根、根莖等,形成層成環,呈放射狀紋理,根莖、莖中央有髓。單子葉植物根為內皮層環,皮部寬、中央有髓,中柱普通較皮部小,如百部、麥冬等。單子葉植物根莖皮層及中柱都有維管束小點散布。如白及。蕨類植物根莖、葉柄基部中柱有一定形狀或分體中柱環列,如狗脊根莖飲片中柱呈圓形環,紫萁貫眾飲片葉柄基部中柱“U”字形,綿馬貫眾飲片葉柄基部分體中柱環列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7頁有中藥飲片具異常結構如牛膝、川牛膝,具同心多層異型錐管束環,商陸飲片切面上顯“羅盤紋”;何首烏飲片切面上顯“云錦狀花紋”,大黃根莖飲片髓部具多數“星點”等。木質藤本植物導管較粗大,飲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飲片。皮類中藥有干皮組織中纖維束和薄壁組織相間排列,折斷面顯層狀結構,如黃柏飲片、秦皮飲片。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8頁大血藤何首烏大黃雞血藤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19頁

分泌組織在切面上也是主要識別特征,如人參、西洋參、五加皮具樹脂道,飲片皮部具棕黃色小點;蒼術具大型油室,飲片顯“朱砂點”;雞血藤具分泌細胞,飲片皮部有樹脂樣紅棕色分泌物等。中藥飲片表面顏色與藥材質量相關,如黃芩變綠后質量降低,所以黃芩色要黃,丹參色要紅,紫草色要紫,烏梅色黑,黃連斷面以紅黃色為佳。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0頁黃芩烏梅黃連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1頁質地中藥飲片質地與細胞組織結構、細胞中所含成份有一定關系,常有硬、脆、實、輕、重、松、粘、粉、韌、角質等區分,以薄壁組織為主,結構較疏松飲片普通較脆,如丹參飲片、甘松飲片;以薄壁組織為主,結構較酥松,空隙大飲片普通較松泡,如南沙參飲片、生曬山參飲片;淀粉多飲片呈粉性,如山藥飲片、半夏飲片;淀粉多、結構緊密飲片普通較重實,如大黃飲片、川芎飲片;纖維多飲片則韌性強,如葛根飲片、桑白皮飲片;含糖、黏液多飲片普通粘性大,如地黃飲片、黃精飲片;富含淀粉、多糖成份飲片經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質狀,如紅參飲片、延胡索飲片、天麻飲片等。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2頁折斷面

指中藥飲片折斷時現象,常有平坦、纖維性、顆粒性、分層、刺狀、粉塵飛揚、膠絲、海綿狀等,以薄壁組織、淀粉為主飲片折斷面普通較平坦,如牡丹皮飲片、太子參飲片;含纖維多飲片具纖維性,如黃芪飲片、厚樸飲片;含石細胞多飲片呈顆粒性,如肉桂飲片、木瓜飲片;纖維束或石細胞群與薄壁組織相間排列,即有硬韌與軟韌之分,飲片常現層狀裂隙,可層層剝離,如秦皮、黃柏;木類中藥主要由木纖維組成,質硬,飲片折斷面常呈刺狀,如沉香飲片、蘇木飲片;含膠質飲片折斷時有白色膠絲,如杜仲飲片;薄壁組織結構疏松飲片有呈海綿狀,如陳皮內表面飲片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3頁氣味飲片中所含不一樣化學成份能反應出不一樣中藥飲片氣和味,如木蘭科、傘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揮發油,有顯著而特殊香氣如辛夷、白芷、當歸、防風、羌活、川芎、北柴胡、薄荷、紫蘇、荊芥等。有飲片含有某種特異成份使其有特有香氣,如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楊醛,牡丹皮含牡丹酚等。味是由口嘗而感覺,常有酸、甜、苦、辣、咸、澀、淡等。木瓜、烏梅飲片含有機酸而味酸;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4頁氣味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穿心蓮含穿心蓮內酯而味苦;干姜含姜辣素而味辣;海藻飲片含鉀鹽而味咸;檳榔飲片含鞣質而味澀。有特殊氣味,如黃芪和山豆根都有豆腥氣,每種藥材味感是比較固定,所以中藥飲片氣味也是衡量中藥飲片品質標準之一。對有毒性藥材口嘗時要尤其小心,取樣少,嘗后馬上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5頁水試水試法,是依據一些中藥飲片在水中或遇水后會產生顯著而特殊反應現象,從而來判別其真偽和質量優劣一個慣用方法。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6頁水試(1)一些中藥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份會使水變色,或因為某種成份水解產物易被氧化從而使藥材本身變色,還有些有色中藥投入水中,水不變色。如蘇木投入熱水后,水液染成紅色,并逐步轉為深紅色;西紅花少許入水,花本身不褪色,水液染成金黃色,而非紅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顯碧藍色熒光;梔子、槐米(炒)浸入熱水中,水均呈鮮黃色;青黛本身呈深藍色,但投入水中振搖后放置片刻,水液不顯深藍色。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7頁水試(2)

一些中藥投入水中,因為所含成份親水性強弱不一樣,產生表面張力大小不一,加之質地、比重差異,其潤濕過程有難有易、有快有慢,所以,在一定時間與溫度下,這些中藥在水中或沉或浮,成為判別其真偽優劣伎倆。如降香、沉香等以入水下沉者為質佳;豬苓、海浮石、爐甘石等以入水不沉、浮于水面者為質佳;海金沙在冷水中浮于水面,加熱后漸下沉者為真品;黃連以投入水中下沉又浮起者為質佳。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8頁水試(3)

一些中藥因含皂苷、樹膠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熱)水強烈振搖會產生泡沫,且在一定時間內不消失,如遠志、知母、威靈仙、懷牛膝、皂角刺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29頁水試(4)

一些樹脂類中藥,因含樹脂、色素、樹膠等成份,與水共研后,會形成顏色較為固定乳狀液。如乳香呈白色或黃白色乳液;沒藥呈黃棕色至棕褐色乳液;進口阿魏呈白色或橙黃色乳液;藤黃則顯黃綠色乳液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0頁水試(5)

一些中藥因含多糖類成份或吸水膨脹類物質,或者質地輕泡,結構疏松,產地加工干燥時大量失水,這么遇水后會快速膨脹,體積或重量顯著增加。如胖大海水浸后膨脹呈海綿狀,體積可增6倍;黃明膠在冷水中久浸則軟化膨脹,重量可增5倍以上。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1頁水試(6)

一些中藥含大量黏液質,遇水膨脹并產生顯著黏性。如葶藶子水浸后,黏滑而體積膨脹;牽牛子水浸后,種皮呈皸裂狀,手捻有顯著黏滑感;決明子水浸時從一處脹裂,并有黏性;車前子加水振搖并放置片刻后,種皮膨起,并顯黏性。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2頁水試(7)

一些中藥本身無香氣或臭氣,遇水后則產生特殊濃烈香、臭氣,或者本身原有氣味加重。如取苦杏仁數粒加水共研,會產生苯甲醛特殊香氣;黃芥子研碎加水濕潤,會產生強烈異臭。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3頁水試(8)一些中藥遇水可展現特殊狀態或現象,利于判別其真偽。如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發軟者為真品;正品阿膠溶于水中,水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狀,有少許類白色物析出;滑石粉在水中不應崩散;厚樸花用沸水泡開后,花瓣厚,以手揉之顯肉質者為佳;血竭不應溶于水,但在熱水中軟化,其細粉入沸水中則成團發黏;熊膽粉投入清水中,在水面旋轉并呈黃色直線下沉而不擴散;牛黃投入水中,可吸水變潮濕而不變形,若快速膨脹崩解,則為偽品。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4頁火試有飲片用火燒能產生特殊氣味、顏色、煙霧、閃光和響聲等現象,可作為判別伎倆之一,如麝香少許用火燒之香氣四溢,起油點如珠,灰燼白色;海金沙易點燃有爆鳴聲并閃光,而蒲黃、松花粉無此現象以此區分。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5頁火試(1)

降香火燒有黑煙及油冒出,殘留白色灰燼;沉香火燒發出濃煙及強烈令人愉快香氣,并有黑色油狀物流出,燒完后留有白色灰燼;乳香遇熱變軟,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并遺留黑色殘渣;血竭取粉末置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則熔化,但無擴散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血紅色,以火燃燒則發生嗆鼻煙氣;青黛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煙霧發生;冰片點燃發生濃煙,并有帶光火焰;珍珠將少許珍珠直接加熱,可見表面變為無光澤乳白色,3~5分鐘后可聽見爆鳴聲,無氣味,易研成粉末,無任何雜質。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6頁火試(2)

雄黃燃燒時熔成紅紫色液體,并冒出白煙,有強烈蒜臭氣;朱砂取本品粉末,用鹽酸浸潤后,在光潔銅片上磨擦,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后,銀白色消失;自然銅取本品于高溫灼燒后,變為青色,產生藍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氣體生成,使濕PH試紙變為紅色;信石將信石撒在鐵片上加熱,有青煙冒出,并有蒜臭味逸出。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7頁三、中藥飲片及其常見易混同品判別易混同品普通指兩種以上飲片在形態、顏色、質地等方面相同而易發生相互混同品種,如人參飲片與西洋參飲片、天花粉飲片與葛根飲片等。偽品指用其它植物或人為加工以后冒充正品,如用小天南星塊根飲片冒充半夏飲片、小浙貝母冒充川貝母、桔梗片冒充人參片、玉米須或紙絲染色冒充西紅花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8頁1、土茯苓

【起源】百合科光葉菝葜根莖。【混同品】菝葜百合科菝葜根莖切片。【判別】土茯苓斷面為淺紅色;菝葜斷面為棕紅色。土茯苓菝葜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39頁2、山藥

【起源】薯蕷科薯蕷根莖。【混同品】木薯大戟科木薯根切片。【判別】山藥斷面粉性粗糙,顆粒狀,散有淺棕色點狀維管束;木薯斷面粉性細膩,有時有裂隙,黃棕色點狀維管束放射狀排列。山藥木薯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0頁3、山豆根

【起源】豆科越南槐根及根莖。【混同品】土山豆根(豆科植物華東木藍等)根及根莖。【判別】山豆根斷面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皮部色澤深于木部,味極苦;木藍斷面皮部與木部均為黃白色,色澤相近,味苦。山豆根土山豆根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1頁4、天花粉

【起源】葫蘆科栝樓或雙邊栝樓根。【混同品】葫蘆科長萼瓜蔞根。【判別】該品與正品十分相象,特點苦味顯著,直徑較小,斷面粉性細膩,近皮部纖維性顯著;有時呈淺紅色;粉末顯微鏡下觀無石細胞。天花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2頁5、防風

【起源】傘形科防風根。【混同品】傘形科竹節前胡、田葛蔞子根。前者又名西防風。【判別】防風外皮灰棕色,緊縮而不易脫落;似敗油氣濃,味微甘;西防風根頭部環紋不顯著,上端無棕褐色毛,香氣淺,味微甘或淡;田葛蔞子皮淺棕色,易脫落;香氣濃,味辛.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3頁6、麥冬

【起源】百合科麥冬塊根。按產地不一樣,商品有浙麥冬與川麥冬之分。【混同品】山麥冬百合科湖北麥冬塊根。【判別】麥冬紡錘形,兩端尖,木心可抽出;山麥冬長橢圓形,兩端圓鈍,木心不易抽出.顯微特征:橫切面內皮層細胞壁,麥冬呈均勻性加厚,而山麥冬則為內壁及側壁加厚.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4頁7、何首烏

【起源】蓼科何首烏塊根.全體紅色,故名赤首烏.橫斷面可見云錦狀花紋.氣微,味微苦澀.【混同品】白首烏蘿摩科大根牛皮消塊根,斷面白色,無異型維管束.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5頁8、明黨參

【起源】傘形科明黨參根。【混同品】傘形科川明參根。【判別】明黨參橫切面皮部僅見數圈白色細環紋,其環紋與韌皮射線等寬,味淡;川明參橫切面皮部可見數圈白色粗環紋,其環紋粗于韌皮射線之寬,味甘。明黨參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6頁9、秦艽

【起源】龍膽科秦艽、麻花秦艽、粗莖秦艽或小秦艽根。【混同品】龍膽科西藏黑秦艽。【判別】偽品表面有黑色膠狀物。秦艽西藏黑秦艽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7頁10、柴胡

【起源】傘形科柴胡或狹葉柴胡帶根莖根。前者習稱“北柴胡”,后者習稱“南柴胡”。【混同品】傘形科小葉黑柴胡及錐葉柴胡根。【判別】1.外表棕色至黑色,頂端有毛狀葉鞘纖維,上端可見環紋.質脆,易折斷,具敗油氣.南柴胡莖較細小,莖基多為1個.根上端環紋顯著,皮孔突出較多,多呈棕色.錐葉柴胡莖較粗壯,莖基多個,根上端環紋不顯著,皮孔突出較少,多呈黑色.2.外表淺棕色或黑色,頂端無毛狀葉鞘纖維,上端無環紋.氣清香,非敗油氣.

北柴胡表面淺棕色,頂端僅殘余莖基;質韌.小葉黑柴胡表面黑色,頂端有殘余莖基及綠色葉鞘;質脆.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8頁

1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49頁11、銀柴胡

【起源】石竹科銀柴胡根。【混同品】石竹科絲石竹或燈芯蚤綴以及旱麥瓶草根。【判別】銀柴胡斷面木部黃白相間顯著,顯微特征多見砂晶。旱麥瓶草斷面木部黃白相間不顯著,顯微特征多見簇晶。絲石竹斷面有多數環狀排列異型維管束,味苦澀;銀柴胡斷面無異型維管束。燈芯蚤綴根上部有多數細環紋,味淡,久后微苦、辛;銀柴胡根上部無細環紋,味微甘或淡。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0頁銀柴胡絲石竹燈心蚤綴旱麥瓶草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1頁12、藁本

【起源】傘形科藁本或遼藁本根莖。【混同品】同科新疆藁本。【判別】較長,略呈圓柱形,莖痕較多。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2頁13、厚樸

【起源】木蘭科厚樸或凹葉厚樸樹皮。【混同品】同科非厚樸和凹葉厚樸樹皮。【判別】斷面:正品有顯著石細胞環帶,偽品不顯著。氣味:正品有香氣,味苦而辛,辣感顯著;偽品香氣幾無,味苦和不苦,無辛辣感。厚樸

厚樸偽品-大葉木蘭(騰沖厚樸)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3頁14、地骨皮

【起源】茄科枸杞或寧夏枸杞根皮。【混同品】蘿藦科鵝絨藤根皮。【判別】正品味苦,嚼之無砂粒感。偽品味淡,嚼之砂粒感顯著。偽品-鵝絨藤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4頁15、玫瑰花

【起源】薔薇科玫瑰花蕾。【混同品】同科植物月季花。【判別】玫瑰花花梗上具毛茸,花柱頭略高出花托口,遠低于雄蕊;月季花花梗上無毛茸,花柱頭遠高出花托口,長于雄蕊。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5頁16、密蒙花

【起源】馬錢科密蒙花花蕾及其花序。【混同品】瑞香科結香花蕾及其花序。【判別】密蒙花花序多呈不規則圓錐狀排列;全體密被灰黃色或棕黃色短茸毛;單朵花有花萼與花冠之分,花冠鐘狀,雄蕊4枚,一輪排列.結香花序多呈半球形;全體密被黃白色絹絲狀柔毛;單朵花無花萼與花冠之分,花萼管狀,花冠退化,雄蕊8枚,二輪排列.密蒙花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6頁17、瓜蔞子【起源】葫蘆科栝樓或雙邊栝樓種子。【混同品】同科長萼瓜蔞種子。【判別】瓜蔞呈扁圓形或長圓形,環圈近邊緣,邊緣較厚而飽滿;長萼瓜蔞呈類長方形,環圈近中部,邊緣較厚而飽滿。混同品-長萼栝樓

中藥飲片的性狀鑒別和圖片專家講座第57頁18、巨勝子

【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