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_第1頁
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_第2頁
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_第3頁
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_第4頁
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頁血液安全存在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無償獻血血站本身醫療機構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頁無償獻血方面用血量逐年上升血源招募越來越困難保數量保質量矛盾矛盾存在矛盾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3頁按發達國家標準計算年需血總量為10920噸,我國用血總缺口7609噸。我國用血情況與發達國家差距:

WHO標準年人均用血量8ml我國現實狀況年采供血量在3300噸以上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4頁無償獻血方面存在具體問題1、“高危人群”占到50%以上。2、經血傳播疾病的潛在風險加大。3、現行檢測手段的局限性。4、血源招募困難重重。5、固定無償獻血隊伍比例不足40%。6、季節性存在的“血荒”。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5頁1、“高危人群”占到50%以上?,F年采供血總量3300噸以上獻血總人數(次)1650萬高危人群百分比50%血檢工作量增加增大了安全隱患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6頁我站近5年采血情況年份累計第一次獻血人數180131556016765211642522896730總獻血人數3470330550332103841341556178432百分比51.90650.93350.48255.09660.70854.211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7頁2、經血傳輸疾病潛在風險加大。四項病毒檢測陽性比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未檢未知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8頁n初篩確證陽性數陽性率(%)陽性數陽性比1988年1008040.0419.9/10萬*1999年20904530.250025410780.3113.9/10萬342532110.6238.7/10萬413221180.2912.4/10萬424681630.3912.4/10萬434091250.2900419531170.2800504241040.2135.9/10萬630511250.2011.6/10萬661081180.1834.5/10萬753023190.421418.6/10萬累計514684153528數據起源于《中國輸血雜志》論文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9頁3、現行檢測伎倆不足現有檢測技術依然不能確保血液篩查到達100%安全。伴隨大家對疾病傳輸認識深入,又有新發覺病原體在考驗著咱們。“窗口期”是指HIV最初進入機體到產生可檢測出病毒抗體時間,通常為14-21天。這就是說,一個獻血者在感染病毒14-21天內獻血,這份血液篩查試驗將展現出“未感染”假性結果。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0頁4、血源招募困難重重。無償獻血公益性商業行為利益宣傳因為社會各界對無償獻血不夠了解,將血站公益宣傳當成了商業行為,致使無償獻血宣傳效果不佳,且宣傳費用逐年增大。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1頁5、固定無償獻血隊伍百分比不足40%。為確保充分安全血液,必須建立低危人群固定隊伍。但當前百分比太低。安全血液應該是不含任何病毒、寄生蟲、藥品、酒精、化學物質或其它能夠使受血者遭損害、危險或疾病外來物質血液。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2頁6、季節性存在“血荒”6、季節性存在“血荒”一直影響各地無償獻血正常發展,日益遞增用血需求和輸血病人詰難對血站形成壓力越來越大。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3頁二、醫療方面臨床用血告急不合理輸血大量浪費不合理輸血仍在繼續血站確保血液安全矛盾矛盾醫療輸血方面主要存在著兩個困擾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4頁血液安全迷惑*世界技術水平至今沒有處理“窗口期”問題。*缺乏優質輸血服務*缺乏安全固定獻血者或出現不安全獻血者(同性戀)*缺乏標準臨床用血程序*無須要和不適當用血*缺乏資金、檢測設備和受過培訓醫務人員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5頁1、輸血制約機制還未建立,從血管到血管全方面質量管理體系未實現真正對接,臨床缺乏全方面有效地約束機制,不合理輸血占50%以上,浪費十分嚴重。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教授說:“當前全國不合理用血量占到50%以上,假如這些不合理用血能夠防止,不但醫院能夠進行更多手術,病人也能夠防止因為輸血可能出現不良反應”。起源于網絡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6頁2、不合理輸血造成經血傳染疾病不停加大,經血傳輸疾病訴訟案件不停上升,且有繼續加大趨勢。據互聯網消息,聯合國衛生組織對中國輸血后感染HIV患者評定達5.1%。這個評定顯然夸大,但足以說明問題嚴重性。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7頁HIV(+)0.09%HBsAg(+)0.42%HCV(+)0.25%梅毒(+)0.34%ALT(+)1.36%血液檢測不合格原因(年)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8頁3、對臨床醫師培訓沒有顯著效果。資深大夫依然受傳統觀念影響固執己見,妨礙了輸血新技術推廣。輸血伴隨風險*在輸血同時也負擔著被感染其它疾病危險*天天都有數以千計人在獻血和接收輸血,不過,天天都有些人在獻血和輸血過程中受到了感染;*接收HIV感染血液受血者被感染機率超出90%*截止10月底,我國累計匯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匯報死亡49845例。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19頁4、臨床輸血和血站之間信息溝通受阻,各自為戰,無法實現全方面血液質量安全管理。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0頁5、醫院輸血科人力資源缺乏。人員配置不到位,人員組成不合理,缺乏符合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員。6、醫院輸血科軟硬件建設不到位?;A設施配置不齊,更缺乏必要監控制約辦法,造成無章可循,臨床輸血指征無從判斷,也無人落實。7、自體輸血技術開展滯后,使臨床擇期手術病人血資源白白浪費。8、臨床計劃用血不周,加大了血站工作流程,增加了血液成本。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1頁三、血站方面存在問題當前,血液質量管理工作依然難以逾越“四大原因”制約(試劑誤差、儀器誤差、“窗口期”、人為原因)。什么是人為原因:原來能夠不輸血治療卻要輸血治療,因人素責問題操作中出現無須要差錯。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2頁其中人為原因是最大制約原因,血站與臨床輸血脫節,就是說即使血站做到100%,結果也只能到達50%。況且血站本身管理水平當前大個別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假如血站法定代表人質量意識和法制意識也停留在初級階段話,那么,質量管理就是100%失控。詳細問題有: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3頁1、盡管我國采供血機構在“一個方法、兩個規范”基礎上有了標準化雛形,但各地了解和執行有較大差異,最終造成落實效果不佳。2、我國采供血機構還沒有建立一個最規范和標準試驗室作為樣板,以提供全國采供血機構作為對照,有放矢,明確差距。3、血站人力資源配置還有差距。真正醫學專業,檢驗、輸血專業人員占不到50%。西部更缺乏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淺談我國輸血安全的風險與挑戰第24頁4、采供血機構輸血軟件我國當前大致有6個版本,造成血站與血站、血站與相關部門之間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在輸血質量管理上也參差不齊。5、采供血機構人員培訓盡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培訓效果不顯著。6、采供血機構法定代表人法律意識不強,全國每年發生經血傳染疾病糾紛、事件呈上升趨勢。7、價格體系對提升血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