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_第1頁
第2(1)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_第2頁
第2(1)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_第3頁
第2(1)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_第4頁
第2(1)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課件高一下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新課導入: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新航路開辟19C末20C初第12課第13課第16課第20課1課標要求:通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

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第三

世界國家的變化,認識其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第21課

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多中外歷史綱要(下)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

、世界殖民

面崩潰二、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的全體系TNETNOC3

、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4英帝國的無奈材料一: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艙中滿載彈藥而在大洋中著火的船。當時的問題是要在大

火延燒到彈藥之前把火撲滅。事實上,除了像我們所做的那樣去做之外,在我們面前并無選擇的余地。——伊斯梅

材料二:如果印度選擇獨立——在我們看來,

她有權這樣做,我們將幫助他們盡可能地實現

這個轉變。——英國殖民當局5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1.亞洲:

(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①斗爭的概況:二戰后初期亞洲國家獨立形勢圖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

的表現:1.亞洲:

(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①斗爭的概況:國

黨成立于1885年,

一直采取對英不合作態

度,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第一次世界大戰

結束后,甘地成為國大黨和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著名

領袖。二戰后,

國大黨繼續領導印度民族獨立運動,

甘地、尼赫魯是國大黨的主要領袖。國大黨主要代表

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也代表了以印度教為宗教

信仰的印度人民的要求。穆斯林聯盟成立于1906年,也是一個在印度民族獨立中涌現出的民族主義

政黨。穆斯林聯盟的主要領袖是真納,代表了英屬印度以伊斯蘭教為宗教信仰的

穆斯林群眾的要求,真納主張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團結,但由于英國殖民者的挑撥離間,國大黨與穆斯林之間的分歧也是存在的。

6」印度教為主的地域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域佛教為主的地域基督教為主的地域錫克教為主的地域急禁數」缺資料:帶北朝派系之爭南亞的宗教分布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1.亞洲:(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尼赫魯印度首任總理真納巴基斯坦國父①斗爭的概況:甘地印度國父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一)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現:1.亞洲:

(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①斗爭的概況:獨立的代價1947年7月18日英國議會正式通過了《印度獨

立法案》即《蒙巴頓方案》。基主要內容是:①

印度分為兩個獨立的自治領:印度教徒占多數的

印度斯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占多數的巴

基斯坦國家;巴基斯坦由東西兩部分組成。②8500萬人組成的562個土邦有權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抑或兩者都不加入,保持原來與英國的

關系,但不能自治。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稱為獨立的

自治領。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為

共和國。印

度阿拉伯海名伊朗分治后的印度分治后的巴基斯坦穆斯林難民遷移方向

印度數難民遷移方向尼赫魯、蒙巴頓勛爵、真納印巴分治孟加拉灣映

籍面句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一)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現:1.亞洲:

(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②斗爭的結果:在印度人民反抗斗爭的壓力下,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

稱為獨立的自治領。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

基斯坦都成為共和國。1947年前1971年1947年孟加拉國9【拓展研討】印巴分治帶來了怎樣的后果?分治使數萬人死于教派沖突,使上千萬人離鄉

背井,淪為難民。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居住的地區犬

牙交錯,根本不可能截然分開。分治嚴重破壞了印度經濟地域的統一。印、巴

分界線主要根據居民成份劃分,

……這就無法顧及

經濟地域的統一。結果,劃歸巴基斯坦的地區主要

是農業區,工業城市大都劃歸印度。幾乎百分之九

十的工業歸印度,而這些工業的原料有不少依賴于

巴基斯坦境內的農業。——孫澄《論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響》次數原因結果第一次1947克什米爾地

區爭端大部分繁華地區劃給印

度,其余劃

給巴基斯坦第二次1956克什米爾地

區爭端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顯

勝利第三次

1971巴基斯坦內

部矛盾激化,

印度趁機出

兵孟加拉國獨立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1.亞洲:

(1)印度獨立與印巴分治歷史上的三次印巴戰爭10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1.亞洲:

(2)亞洲其他國家的獨立印度獨立前后,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緬甸、錫蘭、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等也紛紛獨立。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李光耀新加坡國父昂山

緬甸國父菲律賓第一任總統印度尼西亞國父蘇加諾羅哈斯11蘇伊士運河1956年,埃及宣布從英國和法

國手中收回蘇伊士運河。英國、

法國、以色列隨即發動對埃戰

爭。納賽爾帶領埃及人民英勇

抵抗,最終成功收回蘇伊士運

河。(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2.非洲:

(1)埃及的甲成或剩比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埃及1952年,

納賽爾發動武裝起義,

次年成立共和國。非洲業洲法屬西非茅利塔尼豆地中海洋12現:阿爾及利亞1954年,阿爾及利亞成立民族

解放陣線,領導民族解放軍與

法國殖民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

武裝斗爭。法國付出了沉重的人力物力代

價,國內反戰運動高漲,政局

不穩。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2.非洲:

(2)

阿爾及利亞的里波成洛mmgp

利比盟

埃茅利塔尼登*內加中

比法屬西非世

克系利器西洋①利特里○丹Masug阿比西尼豆德屬束非囊隆赤道非洲比屬剛果皇

理安哥拉罪高子

山肯

要角

省期

0蘇及13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2.非洲:

(2)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諸國1957年宣布獨立,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個獨立的非洲國家。1960非洲殖民體系的崩潰至20世紀70年代末60年代以前獨立的國家

60年代獨立的國家170年代獨立的國家」至70年代尚未獨立的地區殖民體系瓦解

141960年有這一年被拉利1960

19001960

年達尼時費

巴布書

器馬利塔尼亞里加納安

納米比重作196

01010厘內英自治領196

加斯加1960尼日爾扎

爾馬1960阿東及利亞尼日利業(南)世界殖民體系崩潰(

)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

現:3.拉丁美洲:

(1)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59年,以卡斯特羅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進行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

扶植的傀儡政權。1961年,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古巴距美國只有90海里,長期受美國的控制和剝削。美軍一直占領著古巴的關塔納摩海軍基地,古巴出口的2/3輸往美國,全部進口的3/4來自美國。殖民主義統治使古巴形成以生產糖為主的單一經濟。——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

(下卷)人們教導我們熱愛和保護美麗的獨星旗并且每天晚上唱國歌,這個曲子告訴我們,生活在枷鎖下等于在羞辱中生活,為祖國而死就是永生。

我們學會了這一切并且永不會忘記,盡管今天,在我們祖國的人們,由于要實踐從搖籃中起就教導給他們的思想而遭到殺戮和監禁。——卡斯特羅《歷史將宣判我無罪》◎卡斯特羅(

1926-2016)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

潰(一)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表現:3.拉丁美洲:

(

2)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巴拿馬人民不斷開展斗爭,終于在1999年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16◎巴拿馬運河區示意圖一名巴拿馬學生遭美1964

軍槍殺,十余萬巴拿馬人民為死者送行雙方簽署《巴拿馬運河條約》和《關

于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營運條約》巴拿馬兩次爆發大規模示

威運動巴拿馬再次爆發群眾性反

美運動1999

1977收回主權巴拿馬收

回運河區主權斗爭美國占領運河區197119031959一些西方學者和政治家認為,

一些殖民地的獨立

是宗主國自愿結束殖民統治的結果。例如英國前

首相艾德禮就在一次講演中宣稱:“在世界歷史

上,有許多大帝國興起,繁榮一個時期,然后垮

掉了。……只有唯一一個帝國,這個帝國在沒有

外來壓力下或沒有對統治的負擔感到厭倦的情況

下,統治民族自愿地放棄了對臣服民族的統治,

把自由給予了它們。

……這個唯一的例子就是大

英帝國。”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

潰(

)

殖民

的原因: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個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以驚人的速度摧毀了世界殖民體系。你贊同嗎?17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二)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原因:【課堂探究】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獨立浪潮與世界殖民

體系崩潰的背景。(以下材料均摘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材料一: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嚴重危機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原來作為資本主義中心區域的西歐創傷累累,實力大為削弱,在原有基礎上已不可能繼續主導世界體系,也無力繼續維持龐大的海外殖民帝國。1.殖民地宗主國國力衰落及其在世界體系中地位下降:材料二:以美國為中心的當代資本主義體系建立在戰后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基礎上,資本的流動和世界市場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來的領土范疇,而是更多地表現出超地域的全球網絡特征,在這種條件下,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為前提。2.戰后形成的資本主義體系新結構和現代工業文明向更

高層次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殖民主義的舊形式;18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二)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原因:【課堂探究】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獨立浪潮與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背景。(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材料三: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中,極大地增強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義意識,這種覺

醒了的民族主義在打敗法西斯后自然地轉化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武器。同時,經歷

了戰爭鍛煉的殖民地人民在政治領袖、組織力量、外部聯系、斗爭策略等方面都積累3.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提供了思想武器

和政治條件;材料四:為了把民族解放運動納入世界革命運動,組成世界范圍的反帝統一戰線,蘇聯

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鞏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殖民地的民族獨立斗爭給予了積極士

助4.三戰后兩大陣營對峙的世界格局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獲得社會主義

陣營的國際支持。19世界殖民體系的全面崩潰(三)世界殖民體系崩潰的意

義:1.對世界:(1)是20世紀的偉大變化之一,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2)改變了世界格局,改善了國際經濟政治秩序,推動國際關

系向民主化方向發展。2.對殖民國家: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選擇自身發展道路的機會,為新興國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礎。20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21“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

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一)概念:發展中國家又稱第三世界

,是指原來

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

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

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毛主席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1974-22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

)

現:1.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問題(1)成就:

①“亞洲四小龍”: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中國的臺灣和香港等亞洲國家或地區抓住西

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發

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課堂探究】結合圖片,試析新加坡崛起的背景。a.地理位置優越;b.

利用比較有利的外部世界發展環境及時調整產業結構;c.

受儒家文化及西方價值觀念的影響,政治穩定。23馬六甲,海峽朗桑島印南

海加坡上加巴淡島

賓坦島尼

西亞11

.2%◎新加坡產業結構比重圖◎新加坡地理位置示意圖小卡里摩島度馬來西亞新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

)

現:1.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問題(1)成就:

②“海灣國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也出現了“石油繁榮”和經濟起飛。沙特政府把部分資金存放國外銀行或投放股市,每年獲利100

多億美元,僅次于其石油收入。科威特的石油蘊藏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國土面積不及沙

特的1%。

……石油收入1961年為4.67億美元,1971年為9.64億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億美元,20年內增長40多倍。——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

(下卷)70年代,沙特的石油產量迅猛增長,1970年石油

出口量為378.6萬桶/日,1980年高達922.3萬桶/日;

石油收入1976年為335億美元,1980年增至1042億美元。海灣那旮噠挺鬧心

美英合伙欺負人?24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

)

現:1.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2)挑戰:①問題:部分國家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1997年

的亞洲金融危機曾使它們受到巨大打擊。②對策:重新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中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1995年10.51.99.29.88.24.81996年9.63.45.910.08.05.81997年8.81.8-1.47.34.55.21998年7.8-1.1-10.5-7.4-13.1-0.61999年7.10.14.46.10.83.42000年8.02.84.68.34.84.42001年7.30.41.90.43.33.2東亞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比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示意圖0.00%60年代70年代80年代1990年

1991年1992年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非洲國家獨立后,經濟一度發展較快。1960—1975年,非洲工農業生產總值

大約增長了一倍。20世紀70年代中期

以后,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經過調整

90年代中期經濟又開始增長。

挑戰:非洲是發展最不平衡的地區,到21世紀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貧困

·

線以下。對策:成立了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謀

。求發展。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

)

現:2.非洲發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東非共同體”

徽標“南部非洲發展

共同體”徽標“非洲聯盟”

徽標5.00%4.00%3.00%2.00%1.00%26民族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實現使拉美

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改

變了過去以農礦業初級產品出口為基礎的單

一制經濟結構。1960-1980年工業總產值增

長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