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1頁
《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2頁
《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3頁
《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4頁
《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規范植物

微生物聯合修復》團體標準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一、制定標準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制定標準的背景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城市

用地再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心城市大力推進“退二進三”,即

為調整城市市區用地結構,逐步遷出或關閉市區污染大、占

地多的工業企業,為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騰出空間。在這個

過程中,大量的工業企業經過拆除、搬遷,土地轉為建設用

地再利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土壤污染風險和隨之而來的人

居安全隱患。《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于2014年發布。

公報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總體情況并不樂觀,污染面積

大、程度深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耕地、工礦業廢棄地環境污

染尤為嚴重。據測算,重污染企業用地及周邊土壤、工業廢

棄地、采礦區、工業園區作為土壤污染最為突出的問題,其

污染地塊點位超標率分別是36.3%、34.9%、33.4%、29.4%。

農用地中的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

10.0%、10.4%;重金屬污染物鎘、汞、砷、銅、鉛、鉻、鋅、

鎳的點位超標率分別為7.0%、1.6%、2.7%、2.1%、1.5%、1.1%、

0.9%、4.8%,有機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環芳烴的點位

超標率分別為0.5%、1.9%、1.4%。

據農業部調查顯示,我國24個省(市)的320個重點污

染區中,污染超標的大田農作物種植面積為60.6萬hm2,

約占調查總面積的20%。其中,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農作物種

植面積約占污染物超標農作物種植面積的80%以上,尤其以

鎘(Cd)、鉛(Pb)、汞(Hg)、銅(Cu)污染最為突出。而農

田在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非常嚴重的有機

物污染。例如,因多環芳烴(PAHs)、農藥(滴滴涕DDT、六

六六HCH等)等主要有機污染物而造成的污染耕地近3600萬

hm2。可見,農用地土壤環境中的污染物正趨于多元化和復

雜化,以各種污染物構成的復合污染為主,尤以重金屬-有機

物復合污染問題最為突出。

我國華東地區廢舊電器拆解行業由于歷史上大多為“散

亂污”企業,作坊式非正規拆解,“三廢”排放嚴重,導致當

地拆解場地及其周邊污染區土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

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對

生態環境安全和居民健康造成重大隱患和風險。隨著華東地

區廢舊電器拆解產業“退二優二”和“圈區管理”政策的

大力實施,關停了大量的“散亂污”拆解企業,遺留污染場

地數量多、分布廣、污染重、風險高,場地及周邊其污染區

土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

溴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迫在眉睫。

針對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及其周邊污染區土壤復合污染

過程不清、通量不明、修復技術單一、工程修復效率低、缺

乏修復技術集成體系、難以實現規模化工程應用等科學技術

問題,2020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牽頭啟動科技部重

點研發計劃項目《華東廢舊電器拆解場地污染區修復技術集

成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2019YFC1803700),開展拆解場

地及其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研究,植物微生

物聯合修復是課題研究驗證的重要技術之一。

2.制定標準的目的

當前,我國農用地污染較為突出,污染物類型包括重金

屬和有機污染物。農用地土壤環境中的污染物正趨于多元化

和復雜化,以各種污染物構成的復合污染為主,尤以重金屬

-有機物復合污染問題最為突出。《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

染區修復技術規范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以下簡稱“本規

范”)擬針對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壤重金屬(如鎘、

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復合污

染突出特性,采用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修復,形成有效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體系規范,包括對技術總體要求、

污染狀況評估與修復目標確定、修復技術篩選與組合、修復

實施過程維護管理、修復安全利用與修復效果評估,解決廢

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復合污染問題,為持續保障人體

健康和環境安全、指導我國同類型污染場地修復提供支撐和

參考。

3.制定標準的意義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

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

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鞏固提升,其中安全利用率提升至93%。

本規范的制定能填補當前國內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

區復合污染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規范空白,可以為華東

地區乃至全國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地周邊污染區的修復及

安全利用提供技術支撐,指導開展周邊污染區污染農用地安

全利用與治理修復工作,是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的重要

現實需求。

二、工作簡況

1.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和起草人員任務分工

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是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臺

州市路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

江省溫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

起草人員是戚路、趙浙卿、陳齊、鐘重、張弛、滕應、

趙玲、駱永明、馬文亭、汪海珍、唐先進、楊曉丹、柯偉、

吳玉峰、趙智博、李婉怡、余瓊陽、陳謇。

2.主要工作過程

2020年7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滕應研究員團

隊啟動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華東廢舊電器拆解場地污

染區修復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

2019YFC1803700),并提出我國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

術規范編制計劃,參與單位包括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

究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臺州市路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浙江省溫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等。

2020年6月,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中國科

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臺州市路

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省溫

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等有關單位及人員成立編制組。初步

探討了規范內容,確定規范制定原則、制定計劃、基本框架

和基本內容,并對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展開調研。

2021年1月,編制組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搭建

了本規范的編制框架,并開展全過程跟蹤植物微生物聯合修

復技術在丘陵區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工程集成技術在

工程示范區的應用過程。

2022年7月,編制組內部多次討論和修改,梳理并明確

了規范框架和主要內容,完成了規范文本草案。經浙江省環

境學會組織召開標準立項專家會,討論標準立項的必要性、

可行性、范圍和編制的內容,會議一致同意立項。

2023年3月,編制組組織多位同領域專家對本規范進行

函審,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于3月底形成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發布并征求意見。

三、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

1.標準編制原則

(1)規范性原則。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

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的規則起草,確保標準編制程序、格式規范。

(2)針對性原則。結合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

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

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特性,針對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

術本身特點,提出技術總體要求、污染狀況評估與修復目標

確定、修復技術篩選與組合、修復實施過程維護管理、修復

安全利用與修復效果評估等。

(3)可操作性原則。根據華東地區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

地周邊污染區實際情況,提出的修復技術成熟且效果穩定,

有效解決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地周邊污染區復合污染治理

的技術需求,具備較強可操作性,可以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

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地周邊污染區的修復及安全利用提供

全面技術支撐和決策指導。

2.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

本規范編制依據包括:

NY/T3343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評價準則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NY/T2149農產品產地安全質量適宜性評價技術規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

管控標準

GB/T36197土壤質量土壤采樣技術指南

GB/T16483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和項目順序

HJ/T415環保用微生物菌劑環境安全評價導則

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鹽漬化的分級指

GB/T15163封山育林技術規程

主要內容包括:技術總體要求、污染狀況評估與修復目

標確定、修復技術篩選與組合、修復實施過程維護管理、修

復安全利用與修復效果評估等。

四、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和其他有關標準

的關系

本規范的編制在調研國外相關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充分

銜接了國內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和其他有關標

準,為污染地塊修復的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1.國內外相關工作的開展

國外對土壤污染物的修復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包

括英國的《環境保護法》《土壤框架指令》《棕地再生綜合管

理》、確立了英國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包括基于人體健

康風險評估的土壤指導值(soilguidelinevalues,SGVS)

和基于生態風險的土壤篩選值(soilscreeningvalues,

SSVS)。農用地的土壤篩選值體系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只與土

壤指導值相關,由針對租賃農地制定的土壤指導值確立。英

國在制定租賃農地相關的土壤指導值的過程中,首先預設敏

感受體,并針對敏感受體預設一系列的標準暴露參數,包括

年齡、身高、體重、呼吸速率、單位人體質量的體表面積以

及暴露于土壤的皮膚面積分數等。日本的《農用地土壤污染

防治法》《土壤污染對策法》,把對農用地的土壤污染防治納

入其中,規定了農用地土壤污染的管理鏈條。荷蘭的《土壤

修復臨時法》《土壤修復通告》、荷蘭土壤環境管理體系不僅

包含土壤保護污染預防還包含土壤修復和可持續利用的政

策。德國的《聯邦土壤保護法》《聯邦土壤保護與污染場地條

例》,建立了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治理修復的統一方式和標

準。但是仍缺乏專門針對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壤

復合污染修復的相關技術規范。

2.與現行法規、標準的關系

迄今為止,我國已頒布實施的土壤環境保護相關標準已

有數十項,包括《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展

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暫行)》(HJ350-2007)、《食

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HJ/T332-2007)等,自

2016年以來,全國各省(市)紛紛積極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

作,均已出臺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政策及技術、資金支持方案,

為我國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提供有力支撐。其中與

農用地安全利用與治理修復相關標準的有12項。包括廣東

省發布了《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總則》、《耕

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風險評價》、《耕地土壤

重金屬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安全利用技術》、《耕地土壤重

金屬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嚴格管控技術》、《稻田土壤水稻

鎘、砷污染生理阻隔技術規范》、《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鈍化

調理技術指南》、《重金屬污染菜地土壤安全利用技術指南》、

《重金屬污染稻田土壤安全利用技術指南》、《稻田土壤鎘、

鉛、汞、砷、鉻鈍化調理技術規范》共9項;江蘇省發布了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治理修復技術指南》1項;河北省

發布了《河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規范》1項;

云南省發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規范》、《受污染耕地

協同監測技術規范》、《受污染耕地嚴格管控技術規范》3項。

以上技術規范主要是針對重金屬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術、

嚴格管控技術、治理修復技術,以及針對相關的風險評價、

協同監測技術進行了規范性說明。但是仍缺乏專門針對廢舊

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壤復合污染修復的相關技術規

范。本規范的制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浙

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國家和省級法律規范為引領,

能填補當前國內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復合污染植

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規范空白,可以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

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地周邊污染區的修復及安全利用提供

技術支撐,指導開展周邊污染區污染農用地安全利用與治理

修復工作,是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的重要現實需求。

五、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六、標準實施的環境效益及經濟技術分析

我省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

念的發源地,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一直保持著“走在前列、

勇立潮頭”的態勢,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擺在十分重要和突

出的位置。同時我省處于沿海發達地區,隨著廢舊電器拆解

產業“退二優二”和“圈區管理”政策的大力實施,關停了

大量的“散亂污”拆解企業,遺留污染場地數量多、分布廣、

污染重、風險高,場地及其周邊污染區土壤重金屬(如鎘、

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復合污

染突出,亟需合理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復技術。

本規范實施后能填補當前國內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

污染區復雜污染組合式修復技術規范空白,為我國廢舊電器

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治理修復及安全利用提供重要科學技

術支撐和決策指導,有效降低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的生態風

險和居民健康風險,保障污染地塊安全、合理、有序開發利

用,緩解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實現生態環境安全和社會和

諧發展的良性互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巨大。

七、貫徹實施標準的措施和建議

1.加強標準培訓及宣傳

建議由學會組織,編制單位向相關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

開展規范宣傳活動,組織關于本標準的宣傳貫徹培訓,以幫

助相關單位及技術人員正確理解和應用本標準

2.做好實施準備和試點

做好相關條款的執行與實施的準備,必要的情況下可選

擇實際典型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進行試點示范工

作。

八、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本標準受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華東廢舊電器

拆解場地污染區修復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

2019YFC1803700)支撐。

目錄

一、制定標準的背景、目的和意義...........................2

1.制定標準的背景....................................2

2.制定標準的目的....................................4

3.制定標準的意義....................................4

二、工作簡況.............................................5

1.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和起草人員任務分工.................5

2.主要工作過程......................................5

三、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6

1.標準編制原則.....................................6

2.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7

四、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和其他有關標準的關系...8

1.國內外相關工作的開展...............................8

五、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經過和依據........................10

六、標準實施的環境效益及經濟技術分析....................10

七、貫徹實施標準的措施和建議............................11

1.加強標準培訓及宣傳................................11

2.做好實施準備和試點................................11

八、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11

一、制定標準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制定標準的背景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城市

用地再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心城市大力推進“退二進三”,即

為調整城市市區用地結構,逐步遷出或關閉市區污染大、占

地多的工業企業,為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騰出空間。在這個

過程中,大量的工業企業經過拆除、搬遷,土地轉為建設用

地再利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土壤污染風險和隨之而來的人

居安全隱患。《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于2014年發布。

公報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總體情況并不樂觀,污染面積

大、程度深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耕地、工礦業廢棄地環境污

染尤為嚴重。據測算,重污染企業用地及周邊土壤、工業廢

棄地、采礦區、工業園區作為土壤污染最為突出的問題,其

污染地塊點位超標率分別是36.3%、34.9%、33.4%、29.4%。

農用地中的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

10.0%、10.4%;重金屬污染物鎘、汞、砷、銅、鉛、鉻、鋅、

鎳的點位超標率分別為7.0%、1.6%、2.7%、2.1%、1.5%、1.1%、

0.9%、4.8%,有機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環芳烴的點位

超標率分別為0.5%、1.9%、1.4%。

據農業部調查顯示,我國24個省(市)的320個重點污

染區中,污染超標的大田農作物種植面積為60.6萬hm2,

約占調查總面積的20%。其中,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農作物種

植面積約占污染物超標農作物種植面積的80%以上,尤其以

鎘(Cd)、鉛(Pb)、汞(Hg)、銅(Cu)污染最為突出。而農

田在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非常嚴重的有機

物污染。例如,因多環芳烴(PAHs)、農藥(滴滴涕DDT、六

六六HCH等)等主要有機污染物而造成的污染耕地近3600萬

hm2。可見,農用地土壤環境中的污染物正趨于多元化和復

雜化,以各種污染物構成的復合污染為主,尤以重金屬-有機

物復合污染問題最為突出。

我國華東地區廢舊電器拆解行業由于歷史上大多為“散

亂污”企業,作坊式非正規拆解,“三廢”排放嚴重,導致當

地拆解場地及其周邊污染區土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

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對

生態環境安全和居民健康造成重大隱患和風險。隨著華東地

區廢舊電器拆解產業“退二優二”和“圈區管理”政策的

大力實施,關停了大量的“散亂污”拆解企業,遺留污染場

地數量多、分布廣、污染重、風險高,場地及周邊其污染區

土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

溴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迫在眉睫。

針對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及其周邊污染區土壤復合污染

過程不清、通量不明、修復技術單一、工程修復效率低、缺

乏修復技術集成體系、難以實現規模化工程應用等科學技術

問題,2020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牽頭啟動科技部重

點研發計劃項目《華東廢舊電器拆解場地污染區修復技術集

成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2019YFC1803700),開展拆解場

地及其周邊污染區修復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研究,植物微生

物聯合修復是課題研究驗證的重要技術之一。

2.制定標準的目的

當前,我國農用地污染較為突出,污染物類型包括重金

屬和有機污染物。農用地土壤環境中的污染物正趨于多元化

和復雜化,以各種污染物構成的復合污染為主,尤以重金屬

-有機物復合污染問題最為突出。《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

染區修復技術規范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以下簡稱“本規

范”)擬針對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壤重金屬(如鎘、

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復合污

染突出特性,采用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修復,形成有效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體系規范,包括對技術總體要求、

污染狀況評估與修復目標確定、修復技術篩選與組合、修復

實施過程維護管理、修復安全利用與修復效果評估,解決廢

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復合污染問題,為持續保障人體

健康和環境安全、指導我國同類型污染場地修復提供支撐和

參考。

3.制定標準的意義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

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

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鞏固提升,其中安全利用率提升至93%。

本規范的制定能填補當前國內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

區復合污染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規范空白,可以為華東

地區乃至全國廢舊電器拆解污染場地周邊污染區的修復及

安全利用提供技術支撐,指導開展周邊污染區污染農用地安

全利用與治理修復工作,是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的重要

現實需求。

二、工作簡況

1.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和起草人員任務分工

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是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臺

州市路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

江省溫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

起草人員是戚路、趙浙卿、陳齊、鐘重、張弛、滕應、

趙玲、駱永明、馬文亭、汪海珍、唐先進、楊曉丹、柯偉、

吳玉峰、趙智博、李婉怡、余瓊陽、陳謇。

2.主要工作過程

2020年7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滕應研究員團

隊啟動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華東廢舊電器拆解場地污

染區修復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

2019YFC1803700),并提出我國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技

術規范編制計劃,參與單位包括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

究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臺州市路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浙江省溫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等。

2020年6月,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中國科

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臺州市路

橋區農(漁)技總站、臺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省溫

嶺市植保耕肥能源總站等有關單位及人員成立編制組。初步

探討了規范內容,確定規范制定原則、制定計劃、基本框架

和基本內容,并對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展開調研。

2021年1月,編制組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搭建

了本規范的編制框架,并開展全過程跟蹤植物微生物聯合修

復技術在丘陵區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修復工程集成技術在

工程示范區的應用過程。

2022年7月,編制組內部多次討論和修改,梳理并明確

了規范框架和主要內容,完成了規范文本草案。經浙江省環

境學會組織召開標準立項專家會,討論標準立項的必要性、

可行性、范圍和編制的內容,會議一致同意立項。

2023年3月,編制組組織多位同領域專家對本規范進行

函審,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于3月底形成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發布并征求意見。

三、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依據

1.標準編制原則

(1)規范性原則。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

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的規則起草,確保標準編制程序、格式規范。

(2)針對性原則。結合廢舊電器拆解場地周邊污染區土

壤重金屬(如鎘、銅等)和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多溴

聯苯醚等)復合污染突出特性,針對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

術本身特點,提出技術總體要求、污染狀況評估與修復目標

確定、修復技術篩選與組合、修復實施過程維護管理、修復

安全利用與修復效果評估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