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建設單位(蓋章):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20年12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它建議。1--情況項目名稱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建設單位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西城街道辦迎賓大道南段東府國際六號商鋪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715100建設地點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莊鎮立項審批單位渭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批準文號2020-610523-44-03-048180建設性質新建團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D4420電力供應(平方米)5461m2綠化面積(平方米)594總投資(萬元)20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40.8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2.04%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21年12月容及規模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場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莊鎮、中漢村一帶,占地面積約為2500畝,海拔330~400m。場址緊鄰G108國道,距韋羅高速6公里。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MWp,擬以一回110kV線路接入至同州110kV變電站。2020年9月,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陜西中綠源環境科學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編制了該光伏電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0年10月23日取得渭南市生態環境局大荔分局《關于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荔環發〔2020〕038號)。為便于該光伏電場電力輸出,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中能建投大荔許莊2--光伏電場規劃區域內投資建設了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線路接入至同州110kV變電站(本次工程僅涉及升壓站工程,不涉及輸電線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等有關規定,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應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因此,大荔中能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26日正式委托陜西天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編制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見附件1)。1.2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接受委托后,我單位組織環評技術人員開展了現場調查、資料收集、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等工作。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工程技術資料及項目實際建設情況,在綜合分析項目當地環境條件的基礎上,并結合當地相關規劃,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技術導則,編制完成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1.3分析判定相關情況、產業政策符合性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規定,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不屬于國家限制類、淘汰類項目,符合我國產業政策要求。而本項目屬于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的組成部分,故本項目也符合我國產業政策要求。2020年8月13日,渭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下發《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備案確認書》(2020-610523-44-03-048180)(見附件2),允許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建設(本項目屬于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的組成部分)。2、規劃符合性分析(1)與相關能源發展規劃文件符合性分析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發改能源[2016]2744號)、《陜西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渭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2020年),本項目對照分析如下。表1項目與相關能源發展規劃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覽表規劃名稱相關要求本項目符合性《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堅持技術進步、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完善體系。優化太陽能開發布局,優先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擴大“光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符合3--伏+”多元化利用,促進光伏規模化發展。穩步推進“三北”地區光伏電站建設,積極推動光熱發電產業化發展。繼續強化定點扶貧,加大政府、企業對口支援力度,重點實施光伏、水電、天然氣開發利用等扶貧工程。互補項目為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屬于清潔能源開發工程,將農業與光伏發電有機結合在一起,一地多用,綜合開發,節能減排效益顯著。本項目屬于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的組成部分。《陜西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堅持水風光并舉、分散式與集中式并重,穩妥推進低風速風電、風光互補、干熱巖供熱、地熱能發電、新能源微電網、氫燃料動力電池、物理儲能等新技術示范,降低開發成萬千瓦,其中風電、光伏各750萬千瓦,水電500萬千瓦,生物質20萬千瓦。符合《渭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2020年)加快推進大荔、蒲城、白水、潼關、合陽、澄城光伏基地及大型公共建筑、公用設施、工業園區、農村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打造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和全省地熱綜合開發利用基地。加快再生能源建設,提高風電、太陽能光伏、生物質等再生能源比重。符合(2)與土地利用規劃符合性分析本項目工程區域無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制約性因子,且工程區域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項目已取得渭南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出具的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用字地610500202000006),該升壓站用地全部為建設用地,不涉及占用耕地,占地符合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3)與電網規劃符合性分析渭南地區是陜西電網重要的發電基地,現有330kV變電站8座,110kV變電站60座。“十三五”期間,隨著經濟發展,大荔縣用電負荷大幅提高。本項目建成后接入大荔縣電網,可在大荔供電區內全額消納,有助于減輕區域供電壓力,優化網架結構。因此,本項目建設符合電網相關規劃。選址可行性該項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莊鎮,占地范圍屬于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所在范圍,占地類型為荒草地,地質結構穩定。根據渭南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出具的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用字地610500202000006),該升壓站用地全部為建設用地,不涉及占用耕地,占地符合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另外,升壓站站址周圍無4--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點文物古跡和珍稀古樹等環境敏感區域,無居民、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在采取相應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后,項目運行期間污染物產生量較少,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在嚴格落實本報告提出的環保措施前提下,項目的運行不會對外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選址可行。1.4建設項目的特點⑴本項目建設一座110kV升壓站,主變容量為1×100MVA,不涉及輸電線路工程。⑵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于2020年8月13日取得渭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備案確認書。1.5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本工程主要關注的環境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⑴項目建設完成后生態環境恢復情況;對周邊生態環境、電磁環境、聲環境的影⑵項目運營期噪聲和電磁污染防治措施、固廢綜合利用途徑的可行性。1.6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結論項目符合我國產業政策及當地規劃要求,選址合理、可行;在采取工程設計、報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后,可減緩項目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從滿足環境質量目標要求出發,項目建設可行。依據2.1法律法規、部門規章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1日);⑵《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30日);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⑷《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⑸《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⑺《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2020年9月1日);5--⑼《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09年8月27日);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10月1日修訂);⑾《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1999年3月18日);物名錄》(2016年8月1日);⒀《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8年4月28日修訂);⒂《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1997年3月25日);⒃《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的有關規定。2.2技術規程、評價標準和導則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⑵《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⑶《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⑷《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⑹《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⑺《35kV-110KV升壓站設計規范》(GB50059-2011);⑻《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⑼《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⑾《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⑿《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⒀《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3委托書及工程資料⑴《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書》;⑵《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備案確認書》(2020-610523-44-03-048180)。項目名稱: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6--建設規模:占地面積5461m2,建設110kV升壓站1座,主變容量為1×100MVA建設地點: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莊鎮工程性質:新建投資總額:2000萬元3.2地理位置與交通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位于大荔縣城往北約12km處漢村鄉,站址往西100m處G108國道南北向通過,站址往北500m處X311縣道東西向通過,站址周邊鄉村道路縱橫交錯,交通條件便利。升壓站位于光伏方陣區西側,緊鄰108國道,進站道路由西側G108國道引接。擬以一回110KV線路接入至同州110kV變電站。本項目所在地理位置圖見附圖1。3.3工程內容與規模3.3.1項目基本組成本項目主要為110kV升壓站工程,不涉及輸電線路工程,工程基本組成見表2。表2升壓站項目基本組成類別對象建設內容主體工程10kV升壓站主要建筑物配電艙1座、接地、站用變艙1座,采用鋼筋混凝基礎,艙體采用預制鋼結構艙。變壓器規模主變容量1×100MVA5461m2變壓器冷卻方式油浸式自冷進出線回路35kV進線回路:4回;110kV出線回路:1回;輔助工程事故油池1座,容積50m3,鋼筋混凝土結構事故水池1座,容積30m3,鋼筋混凝土結構站內道路站內道路路面寬4米,長40m,混凝土路面公用工程供熱輻射式電采暖器采暖供水供電光伏電場自供;另自站外引接一回10kV線路作為光伏電場備用電源。排水雨水經站內排水系統排出環保固體廢物收集設置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運至垃圾站處置;7--工程運行過程產生的事故油統一收集交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理噪聲治理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日常維護保養。生活污水經15m3玻璃鋼化糞池收集處理后,定期清掏做農肥使用。生態保護對臨時占地及時進行恢復,開展站址區域綠化美化工作。3.3.2110kV升壓站⑴電氣工程主變壓器:升壓站采用戶外式布置,配置1臺110kV容量100MVA三相雙繞組有載調壓風冷油浸式變壓器,SFZ11-100MVA/110kV;變比115±8×1.25%/35kV。Yn,d11接線,Ud=10.5%。就地升壓變壓器:就地升壓變壓器采用3125kVA美式變壓器。型號為油浸式,額定電壓40.5kV,高壓室主要電氣設備35kV為集電匯集電壓等級,采用單母線接線。35kV母線上直掛一套容量為±30MVar的SVG裝置。35kV設備:升壓站35kV進出線回路斷路器采用真空斷路器,進線斷路器額定電流1250A,出線斷路器額定電流2500A;35kV系統額定開斷電流31.5k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31.5A/4s,額定峰值耐受電流80kA。35kV配電裝置采用金屬封閉式開關設備,布置于35kV配電室內。接地變壓器: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在主變低壓側采用接地變壓器和接地電阻接地,接地變壓器通過斷路器采用電纜直接接于35kV母線上,選用三相干式雙繞組變壓器,容量為1000kVA,配阻值為101Ω的接地電阻,通流容量200A。接地變及電阻柜均布置在戶外。站用變壓器:根據站內用電負荷估算,本期工程設一臺315kVA站用變(接地變合用),電源由35kV開關柜引接。變壓器變比為10±2×2.5%/0.4kV。同時,本期工程設一個200kVA的施工變壓器,由就近10kV電源引接。無功補償裝置:本期工程設置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無功補償裝置擬采用直掛式SVG型式,容量按《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19964-2012要求計算確定,考慮補償送出線路無功功率的一半,本工程配置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暫定為±30MVar。⑵土建工程110kV升壓站建筑物有:主變基礎、110KV戶外構架、110KV戶外支架、獨立8--避雷針及基礎、預制艙基礎、SVG戶外設備基礎、化糞池等。預制艙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箱型筏板基礎,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8度,框架結構抗震等級二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基礎埋深-1.5m;主變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基礎埋深-2.5m;構架及支架采用鋼管人字柱和鋼橫梁結構,架構橫梁采用圓鋼管,設備支架橫梁采用型鋼梁;避雷針支架采用圓鋼管,構(支)架基礎采用插入式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基礎埋深-2.5m,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電纜溝凈尺寸一般為100×1000、600×600等,一般溝壁及底板采用鋼筋砼結構;站區圍墻由砌體磚墻、鐵藝圍欄構成,高度為2.2m;站內設50m3的事故油池一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布置在地下;事故水池一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布置在地下;化糞池1座,埋設在地下。混凝土澆筑站內路面,路面寬度4m。⑶總平面布置本項目永久占地面積約5461m2,占地類型為荒草地。升壓站站址呈長方形。根據系統規劃出線方向及工藝要求,升壓站主入口朝西,出線向南。站前區位于整個站區西側,升壓區位于站區東側。控制通訊艙和生活預制艙由南向北布置在站前區南側,即進站道路南側。化糞池、事故油池及事故水池布置在進站道路北側。35kV配電艙和主變壓器由北向南布置在升壓區西側,接地、站用變和SVG艙由北向南布置在升壓區東側。站內設有混凝土道路,便于設備運輸、安裝、檢修和消防車輛通行。布局設計在遵守《35kV~110kV升壓站設計規范》原則的基礎上,功能布局和出入口設置合理,布局緊湊,可滿足升壓站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總平面布置合理。升壓站平面布置示⑷主要設備表3升壓站主要設備一覽表1主變壓器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1主變壓器SFZ11-100MVA/115三相雙繞組有載調壓風冷油浸式變壓器臺17kVYn,d11風冷系統有載調壓開關控制箱主變壓器端子箱XDW1只1主變高壓側中性點成套含接地開關、避雷器、CT和間隙等套19--裝置2110kV戶外GIS配電裝置2.1126kVGIS線變串間隔126kV1250A40kA/3s100kA12.2鋼芯鋁絞線LGJ-185/25米302.3110kVGIL氣管126kV1250A米42.4110kV避雷器Y10W-108/281只32.5110kV電壓互感器TYD-110/3-0.02H只3335kV配電艙(寬×深×高19800×6500×3750)3.135kV真空斷路器柜kVAkA80kA面1出線柜3.235kV真空斷路器柜kVAkA80kA面63.335kVPT柜面13.435kV全絕緣管型母線40.5kV/2000A,含安裝結構和穿墻結構等,三相米米3.5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4接地/站用變艙(寬×深×高7500×3400×3750)4.1低壓干式接地/站用變壓器DKSG-1000kVA/35kV-315kVA/0.4kV臺14.2接地電阻s臺14.3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5400V配電艙(寬×深×高6000×3400×3750)5.1低壓開關柜VMNS.5kA/1s套55.2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6SVG系統6.1SVG本體部分直掛式±30MVar水冷,SVG套1啟動裝置套1控制系統套1換流閥組套1套1隔離開關套1水冷系統一主一備套1圍欄等附件套16.2預制艙艙體(寬×深×高6000×3400×3750)套16.3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7照明、檢修7.1光控照明箱套17.2絕緣導線BV-500V米8007.3電線鋼管DN20米5007.4單挑路燈67.5雙挑路燈47.6投光燈4--8防雷接地接地扁鋼-60×6,熱鍍鋅米接地扁鋼-40×4,熱鍍鋅米600垂直接地極φ48×3.51=2500熱鍍鋅套77水煤氣管φ70米集中接地裝置套1臨時接地端子套接地井個2等電位接地盒套6銅排30×4mm2米裸銅纜1×120mm2米300裸銅纜1×50mm2米9繼電器艙(寬×深×高15000×3400×3750)9.1計算機監控系統工程師站套2操作員站套1五防工作站五防系統套1線路及主變測控柜面1公用測控柜面1光伏區監控通訊柜面1光伏區通信管理機柜面1激光打印機臺1針式打印機臺1控制條套19.2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主變保護柜面1110kV線路保護柜面135kV母線保護柜面1微機故障錄波柜面1保護及故障信息子站柜面1解列裝置屏面1保護試驗電源屏面1次同步諧波震蕩監測裝置面19.3調度自動化遠動通信及對時柜面1調度數據網及二次安防面1調度數據網及二次安防面1--電能量計費表屏面2電能質量在線監測屏面1電力調度管理系統OMS含工作站面1網絡安全監測屏面1II區數據網關機柜面1AGC/AVC柜面1同步相量采集及處理屏面19.4光功率預測系統套19.5系統通信套1通信傳輸柜面1SDH光傳輸設備SDH-622Mbit/s套1套1DC/DC轉換模塊KB-4820A-220/-48V套1柜體及附件2260×600×600mm面12)綜合配線柜面1光配線架(ODF)DDF64架1數字配線架(DDF)VDF200架1音頻配線架(VDF)FC/LC架1尾纖單模根足量柜體及附件2260×600×600mm面13)程控交換機柜面1程控交換機36門臺1柜體及附件2260×600×600mm面14)高頻開關電源柜面1通信高頻開關電源48V100A套1柜體及附件2260×600×600mm面15)面1通信用免維護蓄電池48V200AH組1柜體及附件2260×600×600mm面16)調度臺含4部調度電話套17)對講機臺8)引入光纜48芯kmk0.59)線纜及附件套19.6直流系統套2220V直流充電屏,20A*5面2220V直流饋線屏面2220V直流聯絡屏面1蓄電池屏2V*103節/250AH,220V組1移動放電裝置套1--9.7交流不停電電源套1UPS主機柜2*10KVA面1旁路隔離穩壓柜面1UPS饋線柜面19.8火災報警系統套19.9視頻監控系統套19.1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電纜、電纜防火及安裝附件10.1電力電纜ZRC-YJY23-26/35KV3×95米ZRC-YJY23-0.6/1kV2×4米800ZRC-YJY23-0.6/1kV3×150+1×70米492ZRC-YJY23-0.6/1kV3×35+1×16米385ZRC-YJY23-0.6/1kV3×6米600ZRC-YJY23-0.6/1kV4×10米837ZRC-YJY23-0.6/1kV4×4米耐火電纜NH-YJV22-0.6/1KV2×4米NH-YJV22-0.6/1KV2×6米508.3控制電纜ZRC-KYJYP23-0.45/0.75KV10×2.5米660ZRC-KYJYP23-0.45/0.75KV米213ZRC-KYJYP23-0.45/0.75KV4×2.5米2494ZRC-KYJYP23-0.45/0.75KV4×4米ZRC-KYJYP23-0.45/0.75KV7×2.5米ZRC-KYJYP23-0.45/0.75KV7×4米338ZR-DJYVP3×2×1.0米4535kV電纜終端套6每套三相0.5安裝支架電纜橋架400×150米電纜槽盒200×150米35電纜溝溝架溝架-6-300型付70電纜溝溝架溝架-5-300型付電纜溝溝架溝架-4-300型付74電纜溝溝架溝架-3-200型付--.6電纜防火有機防火堵料4.88耐火隔板22.76防火膨脹模塊1防火涂料8米81.75角鋼40*4*4米54.4站內通信出線盒套分線盒20對套2市話電纜ZRC-HYA-20×2×0.5米個RVB-2×0.75米460信號電纜PVV22-4×0.75米控制艙(寬×深×高10000×3400×3750)艙體設備前面己包含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通訊機房艙(寬×深×高6000×3400×3750)艙體設備前面己包含艙體輔助設置防火、照明、暖通、視頻監控等設施套1⑸給排水系統①給水站內用水引自當地村莊水井。②排水站區室外雨水采用地面自然散排與雨水暗溝相結合的方式排至站外。升壓站內值班人員會產生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沉淀處理后,定期清掏做農肥使用。站內主變設事故油池,容積為50m3,滿足事故排油要求。變壓器事故排油接入事故油池,收集后由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⑹供暖站內值班室、宿舍等均選擇電暖氣取暖。動定員--本項目勞動定員共8人,其中生產人員5人,管理及服務人員3人。年工作約330天,每天3班生產,每班8小時。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根據現場勘察,項目所在地現狀為空地,不存在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象、水文、動植物、水土保持等)場地地貌上主要涉及秦嶺中高山,山前洪積扇、盆地內沖、洪積平原及黃土塬。中高山地貌以橫亙于近場區南部的北秦嶺(華山)為主,是由太古-元古代變質巖和印支-燕山期花崗巖組成的基巖山地,山勢高峻陡峭,海拔1000~2300m以上,秦嶺分水嶺在溝口以南約15~20km,高程相差在2000m以上,如二郎山,高達2320m。秦嶺南坡緩而北坡陡,故北坡各峪口多呈“V”型,縱比降5~10%,水流急湍,侵蝕強烈,秦嶺北坡峪口一帶海拔m50~650m。西岳華山海拔2082m,居群峰之首,至今尚保留有冰斗、刃脊、角峰及秦嶺峪和華山峪的冰槽谷等冰蝕地貌形態。山前沖洪積扇主要是華山山前各峪口洪積扇交替穿插而形成的洪積扇群,地形上表現為南高北低,東西向呈波狀起伏。在峪口往往分布有沖洪積錐,疊置在前期洪積扇上,形成低矮的小丘;也有不同時期的沖洪積扇銜接成串珠狀,高程變化在400~350m。沖洪積物主要由塊石、砂礫石和砂質粘土組成,分選磨圓均較差。近場區黃土臺塬主要涉及渭河南岸渭南塬及渭河北岸的蒲城-富平黃土臺塬,一般高出渭河河床100~300m。黃土塬組成物質上部為早、中、晚更新統風積成因的黃土和殘積的古土壤,下部為上新統或中、下更新統沖積、洪積、湖積的砂礫層、砂質粘土。渭南黃土塬夾持于驪山山前斷裂、華山西北側斷裂與渭南塬前斷裂之間的近東西向展布的條形地塊。受零河、沋河、遇仙河等北西向河流的切割,渭南黃土塬被分割成多條北西向次級條塊,但黃土臺塬的整體性仍保留較好。蒲城-富平黃土臺塬位于近場區北部,口鎮-關山一線以北、北山以南的三原、耀縣、富平、蒲城地區,南界為東西向口鎮-關山斷裂的陡坎狀地貌,向東一直延伸到黃河邊。渭河沖積平原主要是渭河盆地東部的一、二、三級階地及河漫灘。一級階地因受三門峽水庫回水淤泥的影響,前緣與漫灘無明顯分界,高出河水面3~5m,階地形成于全新世早期,堆積物為砂質粘土、粘質砂土及中細砂;二級階地沿一級階地后緣連續分布,其前緣陡坎高出一級階地5~15m,高程變化于340~390m之間,階面平坦,最寬可達3km,微向北傾,階地后緣與黃土臺塬以陡坡相m北傾斜1~3°。階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堆積物為粉質砂土,砂質粘土、礫石及冰湖積層。構造與地震--該場地位于大荔縣的北方向,道路距離大荔縣約10.0km。位于渭河斷陷帶的東部。渭河斷陷帶活動斷裂發育,新地質時期垂直差異運動強烈。站址附近發育的斷裂有韓城斷裂(F9)、峨嵋臺地北緣斷裂(F18)。韓城斷裂(F9):是臨汾盆地西界斷裂的一部分,也是河津凹陷的主控斷層,長約60km。總體走向NE30°,傾向SE,傾角50~60°,正斷層。在韓城的文水河口和寺莊河一帶,錯斷中更新世亞砂土和砂礫石層,馬蘭黃土錯斷了5~20m;在上峪口斷錯了全新世坡積層。據鉆孔資料,郃陽境內上新世以來斷裂兩側垂直錯距為100m。為全新世活動斷裂。與站址的距離大于2.0km。峨嵋臺地北緣斷裂(F18):東起絳縣的郡王,向西經山根底延入長樂村,走向近EW,傾向N,傾角60~70°,長約90km,屬張扭性正斷層。該斷裂山前洪積扇發育,多處可見第四紀斷面,在西陽呈南西沖溝外發育著一系列階梯狀正斷層其走向均在60~85°,傾向N,傾角40~73°,斷距由南向北增大1~2m,從斷層切割地層分析,最新活動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為非全新世活動斷裂。與站址的距離大于2.0km。根據區域構造特征、區域地震活動狀況及地震地質條件,擬選場地在區域地質構造上相對穩定,適宜本工程建設。大荔縣境內黃、洛、渭河環流,為黃河水系的多泥沙河流。項目區內及周圍無河流分布。根據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及可研中相關資料,站址對工程建設有影響的地下水主要為地基土上部的孔隙潛水,主要賦存在上部的粉質黏土層中,其滲透性、富水性較差,水位的變化主要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體的影響,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呈季節性變化。勘察期間,站址地下水位埋深一般為1.8~3.5m,高程在370.07~384.84m之間,變化幅度一般在0.5~1.0m左右。候氣象大荔縣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受蒙古冷高壓氣團控制,氣溫最低,雪雨稀少,寒冷干旱;春季海洋暖氣團北進,氣溫漸高,時冷時暖,風霜多現;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氣團影響,氣溫最高,酷暑炎熱,常多伏旱:秋季冷暖氣團交替出現,氣溫多變,夜涼晝熱,多連陰雨。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冷暖干濕,四季分明。當地多--年氣象觀測統計資料見表4。大荔縣近年氣象要素統計表hh項目單位數據平均氣壓Pa973.8平均氣溫極端最高氣溫V41.8極端最低氣溫V平均相對濕度%68降水量mm493.5蒸發量mm1668.7平均風速m/s22雷暴曰數d沙塵暴日數d0.3霧日數d7冰雹日數d0.2大風日數d6.2項目所在地植被類型以草叢和農業植被為主,主要農業植被為玉米、小麥和冬棗,其余植被類型分布面積較小;區內野生動物組成比較簡單,種類較少,多為常見種類,物種組成以小型獸類和禽類為主。獸類主要有草兔、田鼠、家鼠等;禽類主要有大雁、小燕、野鴿、斑鳩、喜鵲、烏鴉、麻雀等。家畜主要有羊、牛、馬、驢、騾、豬、兔、犬、貓等;家禽主要有雞、鴨、鵝等;飼養昆蟲以蜜蜂為主。根據現狀調查結合收集資料,項目區內未見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物種和地方特有物種。--狀況磁環境、地表水環境、生態環境等)該項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許莊鎮,周圍無工業設施,項目所在地區空氣質量良好。本次評價僅對本項目環境影響主要涉及的聲環境、電磁環境質量現狀值進行監測,10~11日完成。⑴監測點位布設本次升壓站設噪聲監測點4個(4個廠界監測點位),監測點位見附圖3。⑵監測項目及監測方法監測項目為等效連續A聲級。監測方法按《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儀器及方法見表5。表5監測項目、儀器、方法序號監測項目儀器監測方法檢出限1聲級噪聲監測儀器型號:AWA5688多功能聲級計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30dB噪聲校準儀器型號:HS6020聲級校準器93.8/⑶監測時間及頻次環境噪聲監測點監測時間為2020年11月10日、11日。監測2天,晝間、夜間分別進行監測。⑷監測氣象條件監測時環境條件見表6。表6監測環境條件一覽表監測日期天氣情況溫度風速相對濕度晴14.2℃1.9m/s42%晴15.2℃1.8m/s39%⑸監測結果與評估--測結果見表7。表7聲環境質量監測結果表單位:dB(A)聲類別監測點位置標準值超標情況位置晝間(Leq)夜間(Leq)晝間(Leq)夜間(Leq)升壓站東廠界外1m處4242605000南廠界外1m處414200西廠界外1m處434300北廠界外1m處434400升壓站站址四周廠界外1m處晝間噪聲值在51~55dB(A)之間,夜間噪聲值在41~44dB(A)之間,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要求。⑴本次環境影響評價在升壓站站址設4個電磁環境監測點位(4個廠界監測點位);另外,監測項目為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監測方法按《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點位見附圖3。⑵監測頻次每個監測點連續測5次,每次監測時間不小于15秒,并讀取穩定狀態的平均值。⑶監測方法及儀器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的監測按《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儀器及方法見表8。表8監測項目、儀器、方法序號監測項目監測儀器監測方法儀器指標1工頻電場強度BHYT2010A型手持式場強儀《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5mV/m~100kV/m2工頻磁感應強度0.1nT~10mT⑷監測氣象條件、升壓站運行工況及結果項目監測時環境條件見表9,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監測結果見表10。表9監測環境條件一覽表20--監測日期天氣情況溫度風速相對濕度云3.0m/s0.72%云2.0m/s0.54%表10升壓站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監測結果序號監測點位工頻電場強度(V/m)工頻磁感應強度(μT)1升壓站東站界外5m處3.791~3.9780.091~0.2682升壓站南站界外5m處3.413~3.9380.8033升壓站西站界外5m處4.200~4.8210.059~0.2074升壓站北站界外5m處4.703~4.740升壓站站址四周站界外工頻電場強度為3.413~4.821V/m,工頻磁感應強度為0.059~0.803μT,均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頻率為50Hz的電場、磁場公眾暴露控制限值,即居民區以4kV/m作為工頻電場強度控制限值,以100μT作為工頻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電磁環境現狀質量良好。本項目升壓站站址屬于光伏電場建設用地,升壓站站址主要為荒草地。現場調查過程中在本項目升壓站評價范圍內未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21--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1、評價工作等級與范圍(1)工頻電場、工頻磁場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中有關評價等級的規定,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為戶外變電站,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評價范圍為:110kV升壓站圍墻外30m范圍區域。(2)噪聲本工程所處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屬于《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規定的2類區,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確定本工程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二級,評價范圍為:升壓站圍墻外200m范圍內區域。(3)生態環境本工程新增占地0.5461hm2,小于2km2;占地類型屬于建設用地,為一般區域。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確定本工程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即本環評僅對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簡要分析,評價范圍為:110kV升壓站圍墻外500m范圍內區域。2、環境保護目標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區域內無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也無軍事電臺、導航站、雷達站等電磁敏感點,無居民、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11。表11升壓站環境保護目標環境要素保護對象保護內容保護目標電磁環境升壓站站址及周邊電磁環境《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聲環境升壓站站址及周邊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標準生態環境升壓站站址及周邊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22--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⑴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⑵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⑶工頻電磁場執行《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規定中頻率為50Hz的電場、磁場公眾暴露控制限值,即以4kV/m作為升壓站區域工頻電場強度控制限值,以100μT作為工頻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污染物排放標準⑴施工期揚塵執行《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DB61/1078-2017);⑵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GB12523-2011);運營期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l2348—2008)2類標準;⑷一般固廢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單中有關規定;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單中有關規定;生活垃圾排放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有關要求。⑸工頻電磁場執行《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規定中頻率為50Hz的電場、磁場公眾暴露控制限值,即以4kV/m作為升壓站區域工頻電場強度控制限值,以100μT作為工頻磁感應強度控制限值。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運行期不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而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和噪聲均不屬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納入總量控制的指標,因此本項目無總量控制指標。23--分析述(圖示):1、升壓站施工期產污環節分析升壓站工程施工主要施工準備、基礎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等環節。主要環境影響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影響及施工產生的噪聲、揚塵、少量施工廢水及調試安裝產生的安裝噪聲。升壓站施工工藝及產污環節詳見圖1。圖1升壓站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2、升壓站運營期產污環節分析本工程營運期通過110kV升壓站對電壓進行升高,并通過出線間隔將電能輸送到輸電線路,將電能從電能供應點輸送到電網。在電壓變換和電能輸出過程中,將產生電磁和聲環境等影響,升壓站產生廢變壓器油危險廢物,也可能發生變壓器漏油事故環境風險。工藝流程詳見圖2。圖2升壓站運營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1)工藝流程簡介24--太陽能電池組件經日光照射后,產生低壓直流電,電池組件并聯后的直流電通過電纜接至匯流箱,經匯流箱匯流后采用直流電纜接至并網逆變器,太陽能電池發出的直流逆變為交流后,通過35kV升壓器升壓至35kV,經集電線路集電至35kV開關柜然后經二次升壓至110kV后并入電網。(2)主要污染工序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主要污染分為電磁環境影響和非電磁環境(水、氣、聲、固廢、生態)影響,其中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土地占用、植被破壞、施工揚塵、施工噪聲、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固體廢棄物等,運行期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生活污水、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噪聲、廢油等。1.1施工期污染影響因素分析(1)大氣污染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是施工揚塵和施工廢氣。①施工揚塵:施工揚塵主要來源于施工過程中場地平整、基礎開挖、電纜溝開挖填滿揚塵、粉狀物料堆放、土方的臨時堆存以及車輛運輸等過程。施工揚塵的主要污染因②施工機械廢氣:施工廢氣主要為運輸車隊、施工機械(推土機、攪拌機、吊車等)等機動車輛運行時排放的尾氣。廢氣中主要污染因子為NOX、CO等。(2)廢水污染施工期廢水主要來自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攪拌機廢水、砂石清洗水及少量的機械泥土清洗廢水等施工生產廢水。生產廢水只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含其它雜質,沉淀后回用;施工生活污水僅為日常生活污水。施工期產生的廢水量較少。①施工廢水:廢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為SS,整個施工期廢水產生量約為36m3,根據類比產生濃度為500mg/L,沉淀后用于施工場地灑水,全部回用;②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人數每天按50人計,施工期約12個月,每人每日的生活用水量以30L進行估算,生活用水量為1.5m3/d,排污系數取0.8,生活污水量產生量約1.2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為COD、SS等。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清運肥田。(3)噪聲污染25--施工期噪聲主要來源于包括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設備和物料運輸的交通噪聲。施工場地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設備噪聲、物料裝卸碰撞噪聲及施工人員的活動噪聲。物料運輸的交通噪聲主要是各施工階段物料運輸車輛引起的噪聲。(4)固體廢棄物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為施工棄方、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及損壞或廢棄的各種建筑材料,由于升壓站占地面積較小且施工期較短,評價不再定量計算其產生量。(5)生態影響本項目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占地及施工對地表植被的破壞以及施工可能引發的水土流失等。項目施工期限定施工期作業帶范圍,并嚴格施工界限,不得超出項目占地范圍,施工過程不得超出劃定施工范圍,減少臨時用地。1.2運行期污染影響因素分析本工程運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頻電磁場和噪聲等。⑴工頻電場、工頻磁場項目運行后,站內高壓設備的上層有互相交叉的帶電導線,下層有各種形狀高壓帶電的電氣設備以及設備連接導線,電極形狀復雜,數量很多,在它們周圍空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復雜的高交變工頻電磁場。⑵噪聲該項目選用油浸式三相雙繞組有載調壓升壓變壓器。升壓站投入運行后,對外界環境可能造成污染包括變壓器噪聲以及其他電器設備發生電暈產生的可聽噪聲,根據類比相似型號110kV變壓器,噪聲值一般為60~75dB(A)。⑶廢水DBT943-2014),生活用水量標準為70L/人·d,最大日用水量為0.56m3/d(184.8m3/a),排水量為0.45t/d (148.5m3/a)。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后,定期由附近居民清掏,用于周邊農田施肥,廢水不外排。⑷固體廢棄物①事故廢油升壓站事故狀態下可能會發生變壓器冷卻油泄漏,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26--池年),冷卻油屬于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危險廢物(900-220-08)。根據類比相似型號110kV變壓器,該升壓站主變單臺單次泄漏冷卻油量最大約5t。池表11項目危險廢物產污分析表序號名稱類別代碼產生量(t/a)產生工序形態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產廢周期危險特性防治措施1冷卻油HW08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900-220-085升壓站主變冷卻液態礦物油礦物油暫存至事故油,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②生活垃圾經現場實際調查,許莊升壓站平均常駐人員8人,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量以0.5kg進行估算,則日產生量合計4.0kg,年產生量約為1.32t。27--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值班人員COD250mg/L,0.037t/a經化糞池沉淀后,定期清掏做農肥利用,不外排。BOD5150mg/L,0.022t/a200mg/L,0.0305t/a輻射升壓站工頻電場強度2.20~42.79V/m工頻電場強度<4kV/m工頻磁場強度0.0071~0.0205μT固體廢物變壓器廢油5t/次統一收集交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合理處置,不外排值班人員生活垃圾1.32t/a統一收集后送東漢村垃圾站處置聲升壓站站址噪聲主要為110kV變壓器運行噪聲,噪聲值一般為60~75dB(A)。主要生態影響本項目運行期對生態環境基本無影響,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為施工期的生態環境影響。本工程升壓站站址面積為5461m2,占地范圍屬于光伏電場建設用地,占地類型為荒草地。施工臨時占地進行清理、平整、壓實,現場沒有廢棄土石方、建筑垃圾等隨意堆放現象,開展了升壓站站址及送出線路施工臨時占地范圍內生態恢復,恢復效果較好。28--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噪聲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機械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設備所產生的作業噪聲,施工機械如裝載機、載重汽車、挖掘機、振搗器等,本項目施工所需的混凝土為外運成品,因此無混凝土攪拌機。距各種施工機械不同距離處的噪聲級見表12。表12主要施工機械的噪聲級單位dB(A)噪聲級機械名稱離開施工機械的距離(m)15204060200250300推土機9581.075.069.063.059.456.955.051.549.044.645.5振搗機9581.075.069.063.059.456.955.051.549.044.645.5由上述數據可知,對照《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的標準,晝間40m左右即可滿足施工場界70dB(A)標準要求,夜間100m外可滿足場界55dB(A)要求。根據項目四鄰關系,距離項目場界最近村莊為北側950m處的東漢村,距離較遠,影響較小。2)道路影響工程中使用的大量設備和材料等主要采用汽車往來運輸。運輸車輛產生的機動車噪聲也是施工中不可忽視的噪聲源強之一。機動車噪聲是一低矮流動污染源,其源強的大小受車輛、道路、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施工機動車輛的行駛從而增加了區域內交通噪聲的污染程度,特別是重型載重汽車運行產生的噪聲影響范圍較廣。道路交通噪聲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路兩側150m范圍之內。考慮工程施工期道路運輸車輛的不連續性,因此其造成的聲環境影響是有限的,這種增加的交通噪聲影響會隨著施工過程的結束而降低。(2)施工期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施工期汽車尾氣和地面揚塵污染可能對區域環境空氣產生影響。施工揚塵主要來自變壓器基礎、電纜溝基礎等工程建設時施工開挖以及粉狀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土石方的裝卸、拉運及車輛行駛等過程。尾氣和揚塵僅對項目建設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有一29--定的影響,而該工程所在地周圍200m范圍內無村莊等大氣環境敏感目標,即項目施工期對敏感點的空氣質量基本無影響。施工過程中,合理布置施工場地,粉狀建筑材料分類、分區域覆蓋堆放,必要時設置庫房存放;道路進行硬化并安排專人清掃、灑水降塵,可將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2)施工廢污水對環境的影響施工期廢水主要來源于工程建設人員的生活污水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本工程參建人員較少,生活主要依托近鄰居民生活設施,施工場內設臨時旱廁,施工結束后清掏作農業施肥利用。少量生活雜排水用于營地灑水降塵,對水環境影響小。施工期的生產廢水量較小,只含有少量泥沙和油污等,經沉淀處理后可全部用于施工,不外排,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3)施工期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分析施工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充分合理利用材料,盡量減少建筑垃圾產生。對于難以避免產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分揀回收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剩余無法綜合利用部分用汽車運至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現場設置密閉垃圾桶,生活垃圾統一回收后,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置。(4)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工程升壓站永久占地5461m2,工程施工過程中將進行土方填挖,包括變壓器基礎施工、配電設施基礎施工等工程,不僅動用土方,而且有施工機械及人員活動。工程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地表植被破壞,土壤侵蝕及水土流失,工程建成后對原有土地類型的改變等。①對植被的影響分析升壓站的建設將破壞地表原有植被。本工程所在區域植被較為稀疏,大多為草本植物,原有生物量較小,站址范圍內沒有珍稀的植物;而升壓站建成后,站內綠化用地采用點帶結合綠化,充分利用站址和道路兩側空地,補償對生態植被的破壞。因此,本工程的建設對當地植被的總體影響并不大。②對水土流失的影響30--工程建設中將擾動、破壞原地貌及其植被,特別是工程活動形成的開挖破損面以及倒運、堆放的松散棄渣極易產生新的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但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落實水土保持措施:嚴格控制施工占地面積,盡量減少開挖;基礎回填后,采用礫石壓蓋,及時灑水;臨時堆土嚴格控制堆放高度,并用防塵網覆蓋;采用上述一系列措施后,土壤侵蝕度和水土流失量將極大減少,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③工程占地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兩部分。升壓站永久占地面積較少,臨時占地只在施工期占用,施工結束即恢復為原地貌,不會整體改變當地的土地利用現狀。④對動物的影響工程占地范圍較小,施工工期短,站址周邊無受保護的國家、省級珍稀瀕危物種和地方特有物種,因此對當地動物影響極小。綜上所述,升壓站的建設對站址區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只會造成輕微的水土流失,但不會整體改變當地的土地利用現狀,施工結束后對站址及道路兩側空地進行綠化恢復,能補償一定的生態損失,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運行期環境影響分析:對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24-2014)中關于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本項目升壓站為戶外布置,對應評價等級為二級,電磁環境影響預測應采用類比監測的方式。根據本工程的規模、電壓等級、變電容量等因素,選擇已運行的華能陜西定邊狼爾溝集中式110kV升壓站作為類比監測對象。根據類比監測結果:華能陜西定邊狼爾溝集中式110kV升壓站四周圍墻外5m處的工頻電場強度為2.20~42.79V/m,工頻磁感應強度為0.0071~0.0205μT;升壓站圍墻外展開監測路徑上,工頻電場強度為1.98~42.79V/m,工頻磁感應強度為0.0067~0.0205μT;各點位監測值均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31--(GB8702-2014)中規定的標準限值要求。通過類比分析可知,本項目建設的升壓站與華能陜西定邊狼爾溝集中式110kV升壓站電壓等級、變電容量、環境條件類似。由此可以推斷本項目110kV升壓站投運后站界外5m處工頻電場及工頻磁場也能夠分別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規定的標準限值要求。境影響分析項目運行期的噪聲主要是主變壓器和配電裝置等運行時產生的噪聲。項目主要噪聲源為升壓站主變壓器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其噪聲級不超過75dB(A)(距設備1m處)。本項目升壓站僅1臺主變,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升壓站噪聲預測采用自由聲場點聲源幾何發散衰減模式,計算公式為:Lp(r)=Lp(r0)20lgL式中:Lp(r)—聲源在預測點的聲壓級,dB(A);Lp(r0)—參考位置的聲壓級,dB(A);L—為各種因素引起的聲衰減量,dB(A);r—聲源“聲源中心”距預測點間的距離,m。預測參數升壓站噪聲源源強見表14,主變中心到站址廠界距離見表15。表14升壓站噪聲源源強單位:dB(A)序號聲源名稱運行數量(臺)單臺設備聲源聲級治理措施1主變175室外設置表15主變中心到站址廠界距離單位:m距離(m)主變31252432--③預測計算結果及分析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聲環境》(HJ2.4—2009)的要求,根據噪聲源到各預測點的距離,計算各點聲壓級,確定110kV變電站投運后不同預測點的噪聲值。計算結果表16110kV升壓站主變投運后噪聲預測結果位置貢獻值標準(晝間/夜間)超標量站址東側4560/50達標站址南側4760/50達標站址西側4960/50達標站址北側4160/50達標根據預測結果可知,本工程投運后廠界晝夜噪聲貢獻值在41~49dB(A)之間,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的要求。經計算,升壓站年生活污水產生量約為148.5m3,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和SS等,污染物成分簡單。目前,站址東北角設置了15m3鋼玻璃鋼化糞池,日常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沉淀后,定期由附近村民清掏用于農田施肥,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廢礦物油、生活垃圾。(1)生活垃圾升壓站日常運行和值班人員8人,年產生生活垃圾量約為1.32t。站內設垃圾桶,生活垃圾統一回收后,定期運至東漢村垃圾站處置。(2)廢變壓器油升壓站運行過程中,變壓器因機械性事故、火災等可能導致漏油。變壓器油屬于危險廢物(900-220-08),升壓站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要求設置事故油池,危廢統一收集貯存后交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合理處置。危險廢物的產生、暫存、處置情況及相關要求見表17。表17危險廢物處置表序號名稱類別代碼產生量產生工序及裝形態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產廢周危險特污染防治措施33--置期性1事故油HW08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900-220-08變壓器事故漏油液態烷烴、環烷族飽和烴、芳香族不飽和烴等化合物砷、汞、硫等事故狀態下污染土壤地下水1.設置事故油池1座,防滲系數《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采取防風、防雨、防曬措施。2.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運輸、處置。3.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綜上所述,在嚴格采取以上措施情況下,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各類固體廢棄物可妥善處置,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附錄A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類表,本項目屬于IV類地下水環境影響項目,可不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附錄A,本項目屬于IV類建設項目,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建成運行后,建設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基本得到消除。在工程施工期的開挖面已由建(構)筑物所取代或全部回填,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逐步發揮作用,對臨時占地進行原貌恢復,控制了水土流失,故本工程運行期對植被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小。升壓站站址周邊主要為荒草地,野生動物較少,建成運行后不會對周邊動物產生影響。34--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本項目所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是變壓器油。(1)評價依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附錄B重點關注的危險物質及臨界量,變壓器油臨界量為2500t。根據附錄C危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計算,當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則按下式進行計算,若滿足下式,則該單元定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式中q1、q2…qn為每一種危險物品的實際儲存量(t),Q1、Q2…Qn為對應危險物品的臨界量(t)。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附錄C,對廠區進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辨識,如下表。表18物質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表危險物質名稱CAS號臨界量廠區最大儲存量(t)q/Q變壓器油/2500t50.002合計///0.002上表知Σq/Q=0.002<1,本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I,可開展簡單分析。(2)危險物質理化性質變壓器油是天然石油中經過蒸餾、精煉而獲得的一種礦物油,是石油中的潤滑油餾份經酸堿精制處理得到純凈穩定、粘度小、絕緣性好、冷卻性好的液體天然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稱方棚油,淺黃色透明液體,相對密度0.895。凝固點<-45°C,比熱容約為0.5(卡/克*度)主要由三種烴類組成,主要成分為環烷烴(約占80%),其它的為芳香烴和烷烴。在我國,變壓器油有石蠟基油、環烷基油。石蠟基油產于大慶,環烷基油產于新疆克拉瑪依。在變壓器中起絕緣、散熱及消弧作用。(3)環境影響途徑根據項目物質危險性識別、生產系統危險性識別,在事故狀態和檢修時對變壓器油處理不當時可能引起變壓器油泄漏,若事故油池未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有可能導致地下水環境污染。在升壓站建設時考慮對泄漏絕緣油的處理,即在主變壓器基礎下,設計了油坑,油坑35--通過排油管與事故油池連接。在發生主變壓器泄漏絕緣油事故時,泄漏絕緣油流入主變壓器下的油坑,并通過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本項目事故油池容積50m3,可以容納事故廢油。排除主變故障后,將變壓器油交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理機構進行妥善處理。(4)環境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的相關規定,在站場設置室外消防設施。消防通道和建筑物耐火等級應滿足消防要求;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的相關規定,配置相應的滅火器材,并在火災危險場所設置報警裝置,嚴禁站場內有明火出現。加強職工培訓,實施上崗證制度,增強職工風險意識,提高事故自救能力,指定和強化各種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的規程,減少人為風險事故的發生。對項目區域內事故油池、化糞池等均采取嚴格的地下水分區防滲措施。(5)風險應急預案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廠區應按規定編制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并報渭南市生態環境局大荔分局備案。本項目應急預案主要內容見表19。表19應急預案主要內容一覽表序號項目內容及要求1應急計劃區主變壓器2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廠區內部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應急救援職責地區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應急救援職責3預案分級響應條件規定廠區預案級別,分級響應程序4應急救援保障事故應急措施,應急設施,設備與器材等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規定應急狀態下的報警通訊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等相關內容6應急環境監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由專業隊伍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監測,對事故性質、參數與后果進行評估,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7應急監測、防護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防火區域控制:事故現場鄰近區域清除污染措施:事故現場鄰近區域清除污染設備及配置8人員緊急撤離、疏散,應急劑量控制、撤離組織計劃毒物應急劑量控制規定:事故現場工廠、鄰近區撤離組織計劃醫療救護公眾健康9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與規定應急狀態終止程序36--恢復措施事故現場善后處理,恢復措施鄰近區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復措施應急培訓計劃人員培訓、應急預案演練公眾教育和信息公眾教育、信息發布(10)風險評價結論本項目運營必須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置、嚴格執行國家的防火安全設計規范。同時建設單位擬采取比較充分的風險防范措施,擬制定完善的事故應急預案,可以將發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在上述措施下,本項目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表20建設項目環境風險簡單分析內容表建設項目名稱中能建投大荔許莊農光互補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建設地點(陜西)省(渭南)市(/)區(大荔)縣(/)園區地理坐標經度108.812151984緯度4.171670910主要危險物質及分布主要危險物質為變壓器油,分布在主變壓器。環境影響途徑及危害后果(大氣、地表水、地下水等)在事故狀態和檢修時對變壓器油處理不當時可能引起變壓器油泄漏,若事故油池未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有可能導致地下水環境污染。風險防范措施要求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的相關規定,在站場設置室外消防設施。消防通道和建筑物耐火等級應滿足消防要求;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的相關規定,配置相應的滅火器材,并在火災危險場所設置報警裝置,嚴禁站場內有明火出現。加強職工培訓,實施上崗證制度,增強職工風險意識,提高事故自救能力,指定和強化各種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的規程,減少人為風險事故的發生。對項目區域內事故油池、化糞池等均采取嚴格的地下水分區防滲措施。填表說明(列出項目相關信息及評價說明)本項目運營必須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置、嚴格執行國家的防火安全設計規范。同時建設單位擬采取比較充分的風險防范措施,擬制定完善的事故應急預案,可以將發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在上述措施下,本項目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表21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自查表工作內容完成情況風險調危險物質名稱變壓器油存在總量/t5環境敏感性大氣500m范圍內人口數人5km范圍內人口數人37--查每公里管段周邊200m范圍內人口數(最大) 人地表水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環境敏感目標分級S1□S2□S3□地下水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包氣帶防污性能D1□D2□D3□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Q值Q<1團1≤Q<10□10≤Q<100□Q>100□M值M1□M2□M3□M4□P值P1□P2□P3□P4□環境敏感程度大氣E1□E2□E3□地表水E1□E2□E3□地下水E1□E2□E3□環境風險潛勢Ⅳ+□I團評價等級一級□二級□三級□簡單分析團風險識別物質危險性有毒有害團易燃易爆團環境風險類型泄漏團火災、爆炸引發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團影響途徑大氣團地表水□地下水事故情形分析源強設定方法計算法□經驗估算法□其他估算法□風險預測與評價大氣預測模型SLAB□AFTOX□其他□預測結果大氣毒性終點濃度-1最大影響范圍m大氣毒性終點濃度-2最大影響范圍m地表水最近環境敏感目標,到達時間h地下水下游廠區邊界到達時間d最近環境敏感目標,到達時間d重點風險防范措施建設單位按照有關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進行廠區設計,生產區和生活區分區設置,可有效防止爆炸物的傷害。在發生主變壓器泄漏絕緣油事故時,泄漏絕緣油流入主變壓器下的油坑,并通過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建設單位編制廠區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評價結論與建議本項目運營必須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置、嚴格執行國家的防火安全設計規范。同時建設單位擬采取比較充分的風險防范措施,擬制定完善的事故應急預案,可以將發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在上述措施下,本項目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注:“□”為勾選項,“”為填寫項。38--(1)輸變電項目環境管理規定參照《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和地方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對工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建設單位應當遵守并執行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和標準,接受環境保護部門對其電磁輻射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和檢查,做好電磁輻射活動污染環境的防治工作。發生電磁輻射污染事件,影響公眾的生產或生活質量或對公眾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時,環境保護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2)環境管理內容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安排專人對升壓站生產全過程環保管理措施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⑴建立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和制度體系;⑵組織制定建設項目環保治理方案,開展竣工驗收等工作;⑶檢查環保設施的運行及其他環保措施落實情況;⑷負責辦理建設項目的環保手續。(3)環境監測計劃根據項目的環境影響和環境管理要求,制定環境監測計劃,其主要是:測試、收集環境狀況基本資料;整理、統計分析監測結果上報本工程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環境監測工作可委托相關有資質的單位完成。環境監測內容如下:監測點位布置:升壓站四周廠界圍墻外5m處分別布置一個監測點位。監測項目: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噪聲。監測時間:竣工驗收階段。監測頻次:晝間監測一次。本項目總投資為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入約40.8萬元,環保投入占總投資比例約資情況見表22。表22本項目環保投入一覽表序號設施名稱單位數量投資額(萬元)1事故油池座18.02主變壓器油坑及卵石座12.0039--3玻璃鋼化糞池座14.04生態恢復項116.8環保投入合計40.8(1)竣工驗收范圍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其批復文件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鏟車裝費合同范本
- 餐飲 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加工車間用工合同范本
- 村鎮門面出售合同范本
- 匡威加盟合同范本
- 家鄉傳統美食展-六年級語文下冊一單元《臘八粥》任務型教學設計
- 合肥新房投資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電子產品購銷合同
- 2025合同范本之辦公樓租賃合同租戶版
- 2025版助學貸款合同示范文本
- 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初中語文九年級第六單元名著導讀《水滸傳》整本書閱讀精讀研討課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我的問卷我設計-綜合實踐方法指導課》課件
- DL∕T 5767-2018 電網技術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03D201-4 10kV及以下變壓器室布置及變配電所常用設備構件安裝
- 基于plc的步進電機控制系統設計
- 煤礦職工應知應會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衛生統計學題庫+答案
- 帕金森病-課件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2-國開(ZJ)-參考資料
- 中班-社會語言-好鄰居-課件(互動版)
- MOOC 通信原理-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