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無菌術
概念無菌術(asepsis)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基本操作規范。在人體和周圍環境,普遍存在各種微生物。在外科操作中應防止微生物進入傷口或組織,否則會引起感染。無菌術就是針對微生物及感染途徑所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無菌術的內容包括滅菌、消毒法、操作規則及管理制度。
概念滅菌-是指殺滅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殺滅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殺滅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滅菌和消毒都必須能殺滅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達到無菌術的要求。無菌術中的操作規則和管理制度-是為了防止已經滅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無菌準備的手術人員或手術區不再被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應用于滅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溫、紫外線、空氣消毒和電離輻射等,其中在醫院內以高溫的應用最為普遍。消毒:藥物的蒸氣(如甲醛)可滲入紙張、衣料和被服等而發揮滅菌作用。大多數用于消毒的藥物雖能殺滅細菌、芽胞、真菌等一切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但對人體正常組織常有較大的損害。只有幾種毒性很小的消毒藥物才適用于手術人員及病人皮膚的消毒。第一節
手術器械、物品、敷料的
滅菌、消毒法
(一)高壓蒸氣法這種滅菌法的應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壓蒸氣滅菌器可分為下排氣式和預真空式兩類。國內目前應用最多是下排氣式滅菌器,其式樣很多,有手提式、臥式及立式等。當蒸氣壓力達到104.0~137.3kPa(15-20lbf/in2)時,溫度可達121~126℃。在此狀態下維持30分鐘,即能殺滅包括具有頑強抵抗力的細菌芽胞在內的一切微生物。(一)高壓蒸氣法讓已滅菌的物品在消毒室內再留置10~15分鐘,利用室內的余熱和蒸發的作用,可使包裹干燥。物品經高壓滅菌后,可保持包內無菌2周。預真空式蒸氣滅菌器的結構及使用方法有所不同。滅菌條件為蒸氣壓力170kPa,消毒室內133℃,4~6分鐘可達滅菌效果,整個過程約需20~30分鐘。雖然該滅菌器價格較貴,但因其效果更佳,已逐漸在推廣應用。使用高壓蒸氣滅菌器的注意事項需滅菌的各種包裹不宜過大,體積上限為:
長40cm、寬30cm、高30cm。包扎亦不宜過緊。滅菌器內的包裹不宜排得過密,以免妨礙蒸氣透入,影響滅菌效果。預置專用的包內及包外滅菌指示紙帶,在壓力及溫度達到滅菌標準條件并維持15分鐘時,指示紙帶即出現黑色條紋(包內色帶為一根黑色條紋,包外色帶為三根黑色條紋),表示已達到滅菌的要求。使用高壓蒸氣滅菌器的注意事項易燃和易爆物品如碘仿、苯類等,禁用高壓蒸氣滅菌法。瓶狀液體滅菌時,只能用紗布包扎瓶口,如果要用橡皮塞,應插入針頭以排氣。已滅菌的物品應注明有效日期,并需與未滅菌的物品分開放置。高壓滅菌器應由專人負責,每次使用前應檢查各閥門性能是否良好,使用中應觀察運行是否正常,及時發現問題以免發生意外。
高壓蒸氣滅菌法使用對象高壓蒸氣滅菌法用于能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制品等(二)煮沸法適用于金屬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膠類等物品。在水中煮沸至100℃并持續15~20分鐘,一般細菌即可被殺滅。帶芽胞的細菌至少需煮沸1小時才能被殺滅。高原地區氣壓低,水的沸點亦低,煮沸滅菌的時間需相應延長。海拔每增高300m,滅菌時間應延長2min。高原地區可應用壓力鍋作煮沸滅菌。蒸氣壓一般為127.5kPa,最高溫度可達124℃左右,10min即可滅菌。煮沸法的注意事項1.為達到滅菌目的,物品必須完全浸沒在沸水中。2.縫線和橡膠類的滅菌應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續煮沸10分鐘即可取出,煮沸過久會影響物品質量。3.玻璃類物品需用紗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漸煮沸,以免其遇驟熱而爆裂;玻璃注射器應將內芯拔出,分別用紗布包好。4.煮沸器的鍋蓋應妥為蓋上,以保持沸水溫度。5.滅菌時間應從水煮沸后算起,若中途放入其他物品,則滅菌時間應重新計算。(三)火燒法
金屬器械的滅菌可用此法,將器械置于搪瓷或金屬盆中,倒入95%酒精少許,點火直接燃燒,可達到滅菌目的。(四)藥液浸泡法銳利器械、內鏡和腹腔鏡等不適于熱力滅菌的器械可用化學藥液浸泡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劑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浸泡時間為30分鐘。10%甲醛溶液,浸泡時間為20-30min。70%酒精,浸泡30分鐘。1:1000苯扎溴銨(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時間為30分鐘。1:1000氯己定(洗必泰)溶液,浸泡時間為30分鐘。
注意事項①浸泡前,器械應予去污、擦凈油脂。②擬予消毒的物品應全部浸入溶液內。③剪刀等有軸節的器械,消毒時應把軸節張開;管、瓶類物品的內面亦應浸泡在消毒液中。④使用前,需用滅菌鹽水將消毒藥液沖洗干凈,因該類藥液對機體組織均有損害作用。(五)甲醛蒸氣熏蒸法熏蒸1小時即可達到消毒目的,但滅菌需6~12小時。清潔、保管和處理:
凡屬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感染、破傷風或氣性壞疽傷口,或乙型肝炎抗原陽性病人,所用的布類、敷料、注射器及導管應盡量選用一次性物品,用后即焚燒處理,以免交叉感染。第二節手術人員和病人手術區域的準備
(一)手術人員的術前準備1、一般準備:2、手臂消毒法
(1)肥皂水刷手法
(2)碘爾康刷手法
(3)滅菌王刷手法
(4)安爾碘刷手法3、穿無菌手術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1)穿無菌手術衣
(2)戴無菌手套(二)病人手術區的準備目的-消滅擬作切口及其周圍皮膚上的細菌。2.5%-3%碘酊涂擦皮膚,待碘酊干后,以70%酒精涂擦兩遍,將碘酊擦凈。另一種消毒法是用0.5%碘爾康溶液或1:1000苯扎溴銨液涂擦兩遍。對嬰兒、面部皮膚、口腔、肛門、外生殖器等部位,可選用刺激性小,作用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在植皮時,供皮區的消毒可用70%酒精涂擦2~3次。注意事項①涂擦上述藥液時,應由手術區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為感染傷口,或為肛門區手術,則應自手術區外周涂向感染傷口或會陰、肛門處。已經接觸污染部位的藥液紗布,不應再返擦清潔處。②手術區皮膚消毒范圍要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5cm的區域。手術區消毒后,鋪無菌布單。
第三節手術進行中的無菌原則1、手術人員穿無菌手術衣或戴無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觸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部位,這些區域屬于有菌地帶;同樣,也不要接觸手術臺邊緣以下的布單。2、不可在手術人員的背后傳遞手術器械及用品。墜落到無菌巾或手術臺邊以外的器械物品,不準拾回再用。3、手術中如手套破損或接觸到有菌地方,應更換無菌手套。如前臂或肘部觸碰有菌地方,應更換無菌手術衣或加套無菌袖套。如無菌巾、布單等物已被濕透,其無菌隔離作用不再完整,應加蓋干的無菌布單。4、在手術過程中,同側手術人員如需調換位置,一人應先退后一步,背對背地轉身到達另一位置,以防觸及對方背部不潔區。5、手術開始前要清點器械、敷料,手術結束時,檢查胸、腹等體腔,待核對器械、敷料數無誤后,才能關閉切口,以免異物遺留腔內,產生嚴重后果。6、切口邊緣應以無菌大紗布墊或手術巾遮蓋,并用巾鉗或縫線固定,僅顯露手術切口。術前手術區粘貼無菌塑料薄膜可達到相同目的。7、作皮膚切口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