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麻疹補充免疫活動培訓
啟動會主講人:王剛2016年1月30日麻疹預防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主講人:趙月韓集鄉衛生院2016年2月25日什么是麻疹?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常并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并發癥。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發病顯著下降。病因及臨床表現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均敏感,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但在低溫中能長期存活。(1)潛伏期: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2)前驅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①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③麻疹黏膜斑,在發疹前24~48小時出現,為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開始僅見于對著下臼齒的頰黏膜上,但在一天內很快增多,可累及整個頰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④偶見皮膚蕁麻疹;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癥狀,如全身不適、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但體溫稍有下降。嬰兒可有消化系統癥狀,嘔吐、腹瀉等。(3)出疹期:多在發熱后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并持續幾周,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闌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變可引起闌尾炎癥狀。疾病極期特別是高熱時常有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后消失。(4)恢復期:出疹3~4天后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并癥發生的情況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癥狀也隨之好轉,體溫減退。皮膚顏色發暗,7~10天痊愈。麻疹的預防1.被動免疫在接觸麻疹后5天內立即給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預防麻疹發?。怀^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癥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后應采取主動免疫措施。2.主動免疫采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后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并癥。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陽轉率不是1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所以4~6歲或11~12歲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入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急性結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應同時進行結核治療。3.控制傳染源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隔離。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長至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4.切斷傳染途徑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曬,病人曾住房間宜通風并用紫外線照射,流行季節中做好宣傳工作,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麻疹的治療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有畏光癥狀時房內光線要柔和;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膚、黏膜清潔,口腔應保持濕潤清潔,可用鹽水漱口,每天重復幾次。一旦發現手心腳心有疹子出現,說明疹子已經出全,病人進入恢復期。密切觀察病情,出現合并癥立即看醫生。2.對癥治療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煩躁可適當給予苯巴比妥等鎮靜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給抗生素。麻疹患兒對維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維生素A缺乏區的麻疹患兒應補充維生素A。3.中藥治療。聊城市現狀我鄉面臨的形勢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接種對象1、查漏補種。
在開展常規查漏補種的基礎上,按照免疫程序,對8月~6周歲(原則上為2009年~2015年出生)兒童開展查漏補種。以上適齡兒童只要無確切接種證據,本次均按免疫程序補種麻疹疫苗。
對在轄區內非本縣(鄉、區)40歲以下流動務工聚集人群和醫療機構50歲以下從業人員開展查漏補種,此部分人群只要無確切接種證據,均一律補種1劑次麻疹疫苗。麻疹疫苗補種原則上為8月齡~6周歲兒童。無論以往免疫史如何、是否患過麻疹、戶口為本地還是外地、臨時居住還是長期居住,凡無麻疹疫苗接種禁忌癥者一律在規定的時間內接種一針次麻疹疫苗。重點對象是接種史少于2次,尤其是“零”劑次免疫的兒童。各村可根據麻疹風險評估結果以及當地實際,按照相關要求開展補充免疫并上報鄉衛生院進行備案。各村要根據補充免疫暨查漏補種地區和接種對象年齡范圍確定疫苗需求計劃。95%人有抗體方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衛生部指出,對于人群來講,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體才可以產生人群免疫力,阻斷麻疹病毒傳播;對于個體而言,通過強化免疫再次接種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種麻疹疫苗或接種后免疫無應答的孩子增加產生抗體的機會。衛生部表示,強化免疫為各種原因導致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補種的機會,特別是對于免疫史不詳或未完成2劑次免疫的人群尤為必要,因此國際上在開展強化免疫時,通常不考慮目標人群既往的麻疹疫苗免疫史,都接種1劑麻疹疫苗,以便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接種反應接種反應常見的接種反應是在注射部位出現短時間的燒灼感及刺痛,個別受種者可在接種疫苗5~12日出現發熱(38.3℃或以上)或皮疹。罕見的接種反應包括一些輕度的局部反應,如紅斑、硬結和觸痛、喉痛及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等,極其罕見的有過敏反應、一過性的關節炎和關節痛。注意事項接種效果其效果受多方因素影響。麻疹疫苗的質量是關系到否有效預防和控制麻疹的關鍵,但必須要有冷鏈設備及科學的管理以及正確地實施接種。1、疫苗血清學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開始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陽轉率在95%以上。2、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學效果與免疫后血清學效果一致,即抗體陽轉者可免于發病。3、應急接種的效果:當麻疹野病毒感染時,病毒要先通過呼吸道粘膜屏障,再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清,潛伏期約7-14日。接種疫苗的途徑與自然感染不同,一般在接種后第7日抗體開始產生,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得多,這正是流行時可以采用應急接種的辦法控制流行的根據。當某地發生麻疹流行時,盡快給周圍的接觸者進行應急接種可以起到減少發病、阻止流行的作用。接種時間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