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_第1頁
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_第2頁
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_第3頁
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_第4頁
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培養“天才”兒童的國際公認五大教學法讀而思國際上認可的五種影響較大的教育方法,提出者不僅用它們培養了自己的天才兒子或天才女兒,也使無數其他兒童受益。分別整理匯總,方便您對比學習。1.卡爾威特(德國):天才教育法2.MS斯特娜(美國):自然教育法3.蒙臺梭利(意大利):特殊教育法4.鈴木鎮一(日本):才能教育法5.多湖輝(日本):實踐教育法一、卡爾威特:天才教育法卡爾威特是德國哈雷近郊洛赫村的教師,上帝給了他一個癡呆的兒子,但是通過自己的教育,他讓兒子成為了一個天才:8歲學會6種語言;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3歲發表數學論文,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6歲,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被柏林大學聘為法學教授。他于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該書是世界上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譽為早期教育的楷模,以下是其要點:1、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長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取決于天賦的條件,而是取決于五六歲時的教育。根據專家們的研究表明,不是經過早期教育而是依靠天賦產生的神童,只不過是一種病態的暫時現象。這樣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這就是“10歲神童,15歲才子,20歲凡人”諺語所表達的現象。兒童的潛在能力是遵循遞減法則的,如果從出生起就對他們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們的潛在的能力就可能達到100%。2、人如同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瓷器的黏土,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么樣的雛形。從出生起到3歲之前,是一段最為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段時期,孩子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會影響他的一生。老威特的理論核心就是:對兒童的教育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3、老威特還有一個教育原則,就是教育不能強迫。在這種培養理念下,小卡爾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比任何同齡人都少,他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玩耍和運動上。老威特的教育秘訣在于:發展孩子先天的個性,喚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提出問題,并培養他的獨特見解和首創精神。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對事物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因為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同時,老威特還認為培養觀察力是一切靈感的源泉。4、孩子的不良行為是因為精力不知道往何處使的緣故,彩豐富的畫,并準備了許多美麗的花草鳥獸的畫兒和有美麗圖畫的小人書給她看,同時自己在一旁充當解說者,幫助女兒識別名畫的名稱、理解名畫的含義、了解小人書的故事。色彩玩具,如檢查色盲用的“測驗色系”、五顏六色的非常美麗的小球和木片、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的各種布娃娃、蠟筆等,也是培養色彩感的好助手,斯特娜的陪伴和參與讓女兒對色彩和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斯特娜有意地利用生活中的每個契機來發展出各種有趣的游戲對女兒進行教育,如路過商店門口時,她們玩一種叫做“留神看”的游戲,斯特娜問女兒商店的櫥窗內陳列著哪些物品,并讓她在記憶中搜列這些物品。女兒能說出的物品當然越多越好,如果女兒記住的物品還沒有她能記住的多,就要挨批評。這樣的游戲對維尼專心注意某些事物,養成敏銳觀察事物的習慣十分有效。得益于這一游戲,維尼僅5歲時就能在紐約州肖特卡大學的教授們面前,把《共和國戰歌》美國有名的軍歌朗讀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復述下來,使教授們大吃一驚。完整的語言可以事半功倍斯特娜認為語言教育不僅促進智力發展,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從女兒出生時起,斯特娜就盡可能地對她說準確而漂亮的英語,絕對不教給孩子不完整的話。這種完整的語言教育從一開始就起到了很明顯的效果。維尼夫雷特還不到1歲時,有位朋友對她說:“維尼夫雷特,我想看看你的汪汪。”她立刻糾正說:“這不是汪汪,是狗。”這位朋友對此大為驚訝。斯特娜認為,在教孩子語言時,語法不是最重要的,應當通過聽和說來教。利用孩子喜歡把學到的單詞反復地說著玩的傾向,斯特娜把孩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選的詞句組成短文,女兒不僅能很快地記住,還總是高興地復述。在女兒尚未很好地掌握英語之前,斯特娜不教她其他的外語。在維尼能流利地說英語之后,再不失時機地馬上教她學西班牙語,同教她英語一樣,先從訓練聽力開始。這樣,維尼5歲時,她實際上已能用8個國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了。斯特娜對女兒的教育是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斯特娜充分發揮了作為母親的責任感,親身參與、關注、推動了女兒的每一步成長和每一點進步。她認為,母親的作用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斯特娜建議:撫育孩子時,母親自己更應當記日記,來記載孩子的進步和發育情況。這也是留給子孫后代的貴重遺產,使他們在培育孩子時,能夠從中得到教益。三、蒙臺梭利:特殊教育法蒙臺梭利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自小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1907年開始在各地建立蒙臺梭利兒童之家,致力于為孩子提供發展機會環境的教育方法。她提出的特殊教育法要求:建立專門的教育場所“兒童之家”培養孩子,仔細研究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使其生理和心理都獲得長足發展,使其接受正規的語言訓練,培養良好的生活禮儀以及必要的感官訓練;在整個教程中,為孩子提供足夠的教具滿足孩子的“工作欲”,在“工作”中開啟孩子的智慧。20歲那年,她畢業于達文奇理工學院,接著便執意到醫科學院繼續深造。在此期間,她和白癡幼兒有了接觸。她發現:“除食物外,這些孩子會伸手抓摸室內任何一樣可由雙手控制的物體,練習自己動手的能力。”她意識到“雙手的動作可影響智力發育”。蒙臺梭利為此設計了一套“特別觀察細則”,用于觀察了解低智商兒童的需要,用于幫助促使其智力的提高。僅僅兩年之后,這些孩子不但學會了讀與寫,并且能完成如正常兒童一樣所應掌握的知識考試。由此,蒙臺梭利思維的觸角逐漸轉向了正常兒童。既然低能兒童通過鍛煉能趕上正常兒童的水平,那么健康的孩子能否通過鍛煉達到更高標準呢?為此,她于1901年重新回到羅馬大學學習,歷經七年的努力,在羅馬貧民區成立了用于實踐其具有開創性教育理論的“兒童之家”。“兒童之家”的場地及資金主要靠當地居民提供,因而無形中家和學校便融為了一體,二者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教育理念及目標。從這個方面看,這是常規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在“兒童之家”,所有設施都是根據孩子的尺寸設計的,它成為兒童接受教育的最佳場所。在這里工作的人常常花心思改善環境,使其更利于孩子們學會相互關愛和幫助,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由蒙臺梭利創建的“兒童之家”逐漸顯現出令人震驚的成績,它像一股清新之風吹遍歐洲大陸。僅就美國為例,自1913年起,以蒙臺梭利教學法為教育理念的學校就多達200所。就連瑪露葛莉女王也稱贊道,“蒙臺梭利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已超過了電報的發明”。蒙臺梭利全部的教育理念歸納起來就是:教育是為了給兒童的思想和行為提供正確的導向,使其思想和行為秩序化。這是切中兒童常見的一些缺點,如自私自利、吵鬧、不聽勸告、喜歡講話等等提出來的。這些常見的缺點都可以通過教育轉化為自我控制力強、有禮貌、充滿正義感、既懂得享受自由又講規矩等等優點。四、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鈴木鎮一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愛因斯坦的同窗好友,他堅信音樂可以開發幼兒智力。20世紀30年代初,他就從事幼兒早期教育事業,并且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鈴木教育法”。培養出大批的天才兒童,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養》一書。鈴木早期教育法有很豐富的內容,對早期教育有很多創造性的發展。它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鈴木認為,任何才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和教育的結果。任何一個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會有發展,成為一個有才能的人。第二,鈴木的才能教育學校主要學音樂和背誦俳句(一種日本詩歌)。鈴木認為,掌握某個領域最高水平能力的人,在其他領域也可以達到同樣的高度,孩子在音樂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也會在其他領域顯示出很高的能力水平。所以,他對孩子進行的才能教育,目的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音樂家,而是成為一個有卓越能力的人、心靈美好的人、會走上幸福的人生道路的人。他堅信,通過小提琴的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直覺能力或靈感,這種能力或靈感可以轉移到其他方面。第三,鈴木認為,一個孩子的才能如何,主要取決于0歲開始的教育如何。他讓孩子從3歲甚至從2歲就開始學琴,并說開始學習時間越早越好,再早些也可以。問題不在于孩子拿小提琴的時間。拿小提琴要受身體發育的限制,不能太早。關鍵是在拿小提琴之前要讓孩子聽音樂,使孩子大腦神經網絡接受音樂刺激而具備音樂的樂感和分析能力。這樣,智力就可以相應得到開發,為學小提琴奠定基礎。至于拿小提琴早幾個月或晚幾個月倒無關緊要。第四,在鈴木的學校里,3~5歲的孩子都在一起學習,不論年齡、年級、學齡,全組織在一個班里訓練。后來的較小的孩子,可時時見到和聽到哥哥、姐姐們的學習情況,這樣就能比哥哥、姐姐們進步更快,更好地磨練出才能。經過這樣的訓練,他們的能力就會比相同年齡的孩子強得多。五、多湖輝:實踐教育法多湖輝是日本二戰以后的杰出的教育家,對兒童心理和腦力開發研究造詣頗深。多湖輝的教育思想更具實踐性,直指兒童教育的具體實際問題,認為增強孩子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著有《母愛促進身心健康》、《使孩子聰明的心理戰術》等書。每一個做父母的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都十分用心,但是卻往往并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孩子的父母沒有以一個實踐者的心態來教育孩子,他們既缺乏教育的具體行為,又缺乏教育的藝術和好技巧。教導孩子思考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多湖輝認為應該尋找機會迫使孩子進入思考問題的狀態。首先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思考的意義很重要。與父母強迫孩子在學校獲得好成績相比,孩子希望認字,希望能夠閱讀電視節目表,這對于孩子來說更實際得多。孩子能夠自己確定這樣更具體的實際目標,才能產生想要認定的熱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標,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比如,某小學在帶學生到百貨店去買東西事,要求每位學生只能帶50日元,盡量用這些錢多買有用的東西。他們平使用50日元買一塊巧克力還常常不夠,這次拿50日元到高級物品齊全的老字號商店去用。學生們最初感到不知所措,過了兩個小時之后,左思又想終于想出了買東西的竅門,最后完成任務回家了。因此,多湖輝告誡家長們,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切勿代替孩子作出“結論”,對于孩子來說,遇到困難恰好事思考最佳機會。常常有人問多湖輝:“從幾歲開始教孩子學認字和算數比較合適?鄰居家4歲的孩子已經會寫全部平假名,而我家同年齡的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還不會寫,是否是智力低呢?”聽到這些詢問,多湖輝深切的感到自以為對孩子什么都了解的父母,實際上什么都不了解。本來孩子的智力發育迅速因每個孩子的身長和體重不同而各異,在我們周圍,既有1歲半就能向大人一樣說話的孩子,也有過了5歲什么話都不會說的孩子,這不是智力和能力的差別,而是語言發展速度快慢的區別。父母必須懂得叫孩子學什么不是時期的問題,而應該看孩子現在對什么有興趣。孩子開始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其學習的時機,對此沒有過早過晚的問題。如何與孩子交流多湖輝發現在母親當中,經常有人從開始就以限制孩子自有發言的語氣跟孩子談話,“那邊是郵筒吧?”這么一問,孩子能夠回答的范圍就完全被固定了,沒有思考的余地。應該把“什么”、“在哪里”、“何時”、“為什么”、你認為怎么樣等作為提問,這從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來看,也是有用的。不僅向孩子提問要講究技巧對于孩子的技巧,對于孩子的問題,大人也要非常認真回答,特別是當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問題時。有一次多湖輝在美國街頭看見一個約四五歲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著亂蓬蓬胡須的嬉皮士問:“對不起,你為什么赤著腳走路呢?腳不痛嗎?”那位男子注視著孩子的臉慢慢地、向大人一樣的說:“這是我的哲學,不想隔著鞋,想直接與地球接觸。”這個孩子像是終于理解了,于是小聲地說:“好,是哲學。”通過這位男子相對待普通人一樣認真地回答問題,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問的價值。相反,如果大人采取不認真的態度,孩子會覺得受到了嘲弄,變得縮手縮腳。有時候,父母經常以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有失身價,就容易把回答問題想的很復雜。因此,當孩子問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大人就會含糊的回答說:“以后再告訴你吧”、“大概是這么回事吧”;相反,對于自己會的問題就就想全部告訴孩子。多湖輝則認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訴孩子,因為這樣做會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余地,對于孩子的提問只作邏輯性和科學性回答,這才是最佳回答。有時候,無論對孩子作什么樣的回答,也不能全部消除其疑問,此時,大人可以反過來對孩子的提問進行“如果”的反問。這種辦法可以讓孩子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所提問題的本身,并且其發起自己能夠找出答案。比如,對于其“為什么夜里必須睡覺”的問題,反問:“那么,你認為不睡覺會怎么樣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覺會怎么樣”的問題。因此就促使孩子從各方面探討所產生的可能性,于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覺就發困”、“不睡覺就會疲乏”、“不睡覺早晨就起不來”等答案。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緒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標志。當然,孩子在未來長大之前,做事情總是欠考慮,往往采取較為激進的做法,比如激烈的反駁家長。這時,做父母的不要與他計較,而要保持冷靜克制的頭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