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老人與海(節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細讀人物的內心獨白,分析小說主人公的硬漢形象。2、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探究海明威的創作風格和《老人與海》的深刻內涵。3、查找比較中外文學作品藝術特色的資料,與本單元中的中國小說進行比較閱讀。【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風格。思維發展與提升: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色。審美鑒賞與創造:了解老漁夫圣地亞哥的硬漢性格,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文化傳承與理解:培養不屈服于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環境中進行抗爭的精神。【重點和難點】重點:分析小說主人公形象。難點:了解老漁夫圣地亞哥的硬漢性格,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當我們嬉鬧于歡樂的童年,當我們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長河已經注定我們不僅僅要看到浪花的美麗,還有浪花下的兇險,于是我們的生活中多了一個詞語“挫折”!既聾又啞的海倫,耳聾的貝多芬,雙腿癱瘓的史鐵生,生活給予他們的是一個接一個的挫折,然而,海倫成功了,貝多芬也成功了,史鐵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卻是生命的最強音。什么使他們脆弱的軀體如此強悍?什么使他們敲響生命的強音?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被稱為“現代英雄神話”的傳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他將用樸實無華的文字,闡釋生命的意義。二、寫作背景《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并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經常一起出海捕魚。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這條魚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航途中又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當時這件事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老人與海》,這部作品贏得了諸多贊美,海明威本人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三、作者介紹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勛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
;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復雜,先后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志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四、題目解說“老人”是小說的主人公,“海”是主人公的活動場所。大海極富生命力,但卻非常殘酷,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則象征著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擊,在大自然面前極其渺小。小說以“老人與海”為題,就是要展示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人不可被戰勝的精神。課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從文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老人與鯊魚的搏斗共分五個回合。這是一首英雄主義的贊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硬漢”形象。五、層次結構全文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1-27段):寫老人捕到大馬林魚后遭遇尖齒鯊,殘酷的戰斗開始了。詳細寫出了老人和尖齒鯊戰斗的經過,通過老人的心理獨白初步揭示了“硬漢”的精神:不能被打敗。第二部分(28-47段):寫老人和鏟鼻鯊搏斗的經過以及打死鏟鼻鯊后準備繼續戰斗。在搏斗過程中,老人雖然處境惡劣,但卻絲毫沒有退縮,一直在不斷地鼓勵自己。第三部分(48-53段):寫老人戰勝鏟鼻鯊后的困難處境——受傷、困乏、天氣惡劣。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驗著老人的意志。第四部分(54-82段):寫老人再次與鏟鼻鯊搏豐以及與鯊魚斗爭到底的決心。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戰斗之后,老人雖然萬分疲憊,但是始終不停地鼓勵自己。第五部分(83-97段):寫老人與群鯊激烈的搏斗終于結束了,老人出海歸來回到自己的家中。六、全文分析1、身為一名漁夫,老人對“打魚’是如何看的呢?嘗試著從文章中找出來。“你生來是個打魚的,正如魚生來是條魚。”“你把魚弄死不僅僅是為了養活自己,賣去換東西吃。你弄死它是為了光榮,因為你是個打魚的。它活著的時候你愛它,它死了你還是愛它。你既然愛它,把它弄死了就不是罪過。不然別的還有什么呢?”老人提到了“光榮”。可見,老人打魚,不單單滿足物質層次的需要,更提升到了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與愉悅。老人對魚的看法,我想,我們可以用海明威的拳擊哲學來解釋:“打拳擊憑天性,即使打死也不是為了打死人。正大光明的打,打拳是為了取勝。”同樣,漁夫天生是為了打魚,打魚必定要有傷害,即使是傷害了他內心中認為最美麗的東西。所以他對于魚是尊重的。“魚是他的敵人,也是知心朋友。”2、在鯊魚隨時都可能襲來的生死攸關的時候,老人心中除了鯊魚,還想到了什么?“他想,可是我一定要想。因為我剩下的只有想想了。除了那個,我還要想壘球。”壘球是一項體育(板書育彰顯出的是人的生命力與力量。一個熱愛體育的人,對生命、對生活,又怎能不抱有熱情呢?所以那個運動員老狄馬吉奧也成為了他力量的來源、他的榜樣。3、老人心中除了壘球,還放著什么?“我希望沒有人替我擔心。只有那孩子,當然,他一定會替我擔心的。可是我相信他有信心。好多打魚的老頭也會替我擔心的,還有好多別的人。我真是住在一個好地方啊。”可見,即使貧窮、食不果腹,他依然愛著身邊的朋友,身邊的朋友也愛他,所以他更想要堅持下來給他們看看。4、那么,對讓他一無所獲的大海,他又是怎么看的?怨恨嗎?“風總算是我的朋友,他想。然后又加上一句:不過也只是有時候。還有大海,那兒有我們的朋友,也有我們的敵人。”以感恩、包容的心對待周遭的事物,熱愛大海、風、魚,那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5、搏斗中老人獲勝的原因是什么?在這場勇氣、毅力和堅韌的較量中,毅力支撐著老人的身體,希望支撐著老人的精神,而經驗使老人獲得希望。年老的圣地亞哥用智慧而不是靠僅有的體力,用知識和機智而不是靠僅存的傲慢來支撐自己,最后取得了這一次的勝利。6、老人在內心中對大馬林魚持什么態度?大馬林魚是作者謳歌的對象,文中在寫老人扎死它的同時,又帶著不無贊揚的語氣寫大馬林魚的高與大,給讀者展示它的力與美。“我從沒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著或更崇高的東西,老弟。來,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誰害死誰。”看來,在老人眼中,大馬林魚代表了堅強和勇猛,是一個真正的對手和老人夢寐以求的東西。7、體會文中圣地亞哥老人的內心獨白,談一談你對他的印象。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眾多“硬漢”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漢氣概的人。他沒有從危險、殘酷的現實中“退卻”,而是勇敢地接受現實;他憑借自己的意志力創造了現實,贏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暫但最終慘敗的勝利。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是個要竭力超越自身極限的人。七、中心思想本文節選的這一部分內容,通過老人圣地亞哥不屈不撓,勇斗鯊魚的故事,表現了老人勇敢、堅忍頑強的斗爭精神,塑造了一個打不敗的滄桑“硬漢形象”,表達了人要明敢地面對困難的主題。文中老人的魚被鯊魚吃光,看似失敗了但他并沒有在魔運面前屈服,而是與之殊死搏斗,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勇氣和力量,雖敗猶榮,說明人可以暫時戰敗但是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遠也打不垮的。八、寫作特點1、結構簡單。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節不蔓不枝,主人公性格單一而鮮明。《老人與海》中直接出場的人物只有老人圣地亞哥,情節也主要圍繞其與大馬林魚的搏斗以及由此引來的與鯊魚的搏斗而展開,可謂簡單而集中。2、生動的細節描寫。在塑造圣地亞哥這一形象時,作者把筆力主要集中在真實而生動地再現老人與鯊魚搏斗的場景上。如寫鯊魚出現的"情形:“當那一大片睛沉沉的血漸漸下沉,擴收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時候,它就從深處游了上來。鯊魚薦葬撞撞地一下子沖過來,劃破了藍色的水面,格然出現在太陽底下。”細節描寫簡練生動,但鯊魚的兇猛快捷,形勢的緊迫立刻展現在讀者面前。又如文中對大海的描寫,生動而簡潔,猶如一幅水墨山水畫,讀來令人心曠神怡。3、意蘊含蓄凝練。海明成在文中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總是把它們凝結在簡單、迅速的動作中,蘊含在自然的行文或簡潔的對話中,由讀者自己去體會。如寫老人與鯊魚搏斗的場面:“老人聽見大魚的皮肉被撕裂的聲響,把漁又猛地向下扎進鯊魚的腦....”這種描寫本來是老人的所見所聞,但讀者讀來卻會自然生出同樣的感覺,與老人同驚懼,同緊張,同喜悅。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讓讀者去如實地獲取印象,而不擠到描寫對象與讀者之間去礙事,他要讓描寫對象和讀者直接進行溝通,這也是這篇小說的場景描寫如此震撼人心的原因之一。九、補充資料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又稱迷失的一代,是美國文學評論家格特魯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美國一類作家的總稱。他們共同表現出的是對美國社會發展的一種失望和不滿。他們之所以迷惘,是因為這一代人的傳統價值觀念完全不再適合戰后的世界,可是他們又找不到新的生活準則。他們認為,只有現實才是真理,可現實是殘酷的。于是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價值觀,用叛逆思想和行為來表達他們對現實的不滿。十、總結全文老人的硬漢形象不是由他外在的強壯與否決定的,而是由他內在的心靈決定的。所以這種形象才有堅實的存在基礎。支撐起老人硬漢形象的,正是他對生活的熱愛。他熱愛一切與他有關的事物,包括體育、朋友、大海、風、魚……他欣賞生活中一切美好而強有力的事物,并且用包容而感恩的心對待一切。正是基于這此,老人才能具有這種不敗的硬漢精神.存重壓之下依舊優雅的活著,不失人的尊嚴。他擁有崇高的靈魂。所以,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能夠將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物變得飽滿而充實,得到更多的啟迪。【布置作業】閱讀原著《老人與海》,并寫600字左右的讀后感。【課后訓練】1.下面是周華同學給博物館金館長寫的一張便條,其中有三處用語不得體,請找出并作修改。金館長:您約我明天下午去貴處談我班同學光臨貴館參觀一事,因我有急事,現決定改期。具體改在何時,另行磋商。周華5月20日2.請你結合示例,從《祝福》《老人與海》中任選一篇課文,寫一副對聯。要求能概括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命運或形象特點。示例:《林黛玉進賈府》林黛玉上聯:小心謹慎時時在意下聯:聰明伶俐處處留心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話概括其主要內容,不超過15字。水面下的世界或許絢爛多彩,但船上的人放眼望去,卻是四方一色。這位隨遇而安的老人,沒有被這種孤獨感壓倒,他思考著天上飛的鳥,水中游的魚,流動著的海洋。老人還會對著偶然見到的海鳥說話,不管它們聽懂沒。他喜歡自言自語,有人說他像瘋子,但老人不在乎這些,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這些事在他人眼中是荒謬的。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①某些年輕人喜歡利用微博、微信、QQ等交際平臺造謠生事,蠱惑人心,影響惡劣,其危言危行必將招致法律的懲罰。②安徽著名畫家鄭伊農先生來母校作畫時輕松若定,恣意揮灑,而且他作畫神速,倚馬可待,令現場觀畫者嘆為觀止。③事實說明,唯有加大懲戒力度,讓違規者有痛感,肆意妄為的任性之舉才能有效減少,按規有序停車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④不少城市房價居高不下,樓盤又大量過剩,地方政府應盡快出臺新的住房政策,擺脫目前這種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⑤在新學年第一次家長委員會會議上,家長代表結合實際,廣開言路,暢所欲言,為新一年家校聯合開展工作獻計獻策。⑥前兩年的微商暴富神話,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朋友圈里到處都是賣面膜、賣奶粉的,或軟或硬的營銷廣告令人不勝其煩。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①“光臨”改為“到”或“去”;②“決定”改為“不得不”或“只好”“只能”;③“磋商”改為“商量”或“商議”“商定”。解析:“光臨”為敬辭,敬稱他人的來訪。“決定”用在這里非常不禮貌,與人商討事情,說話應該客氣。“磋商”是“反復商量;仔細討論”之意,用在這里不合適。2.答案:《祝福》祥林嫂上聯:勤比牛馬苦似黃連有心問魂魄下聯:生如草芥死若浮塵無人憐死生《老人與海》圣地亞哥上聯:孤獨無助軀體或可打倒下聯:堅強不屈意志難被摧殘解析:作答本題,要掌握對聯的特點,上下聯字數相同,詞性相對、內容相關等。此外,還要熟悉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或命運。3.答案:老人借助豐富的想象排遣孤獨感。解析:通讀文段可知,材料主要說的是老人沒有被孤獨感壓倒,方法是通過想象,讓眼前之景不再單調乏味。作答時,對這一內容進行概括即可。注意字數限制。4.答案:B解析:①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詞,不指危險的言行。望文生義,不合語境。②倚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寫文章很快。屬誤用對象。③肆意妄為:妄,胡亂。妄為,胡作非為。指不顧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作非為。此處恰當。④進退維谷:形容處境艱難,進退兩難。此處恰當。⑤廣開言路:盡量給下屬和群眾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不是廣泛議論的意思。此處錯誤。⑥不勝其煩:勝,禁得起。煩,煩瑣。煩瑣得使人受不了。使用正確。《9老人與海(節選)》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以及他的寫作風格。2、把握人物圣地亞哥硬漢形象,
體會內心獨白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學習老人勇于拼搏的精神,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教學重點】從內心獨白揣摩人物心理活動,進而把握人物形象特點,感悟并能學習老人勇于拼搏的精神,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教學難點】學生海明威簡約風格的理解【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一本書,就是一個智者的靈魂;一本書,就是一種文化的沉積。讀一本名著,讓人受益匪淺,而能夠深入地研讀賞析一本名著,會讓人獲益終生。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研讀的是備受人們青睞的名著作品《老人與海》的節選文章。二、課前預習檢查1、學生展示填寫的表格內容,學生之間做交流2、引導學生對表格內容做比較問題:橫向比、縱向看,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3、給學生總結,對于表格內容作比較,既要注意表象規律,又要考慮其內含方面。三、文本探究環節一: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原文是如何塑造這樣一個硬漢形象的?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準備答案:環境描寫烘托老人心境對比、襯托原文對鯊魚特點的描寫,襯托老人的堅韌和勇敢行動描寫、細節描寫描述了搏斗過程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刻畫了老人的心理活動內心獨白包括有聲和無聲兩種語言形式環節二:賞析內心獨白1、設計小組活動朗讀并揣摩描寫老人內心活動的語句;選擇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和組內同學交流,談談這些語句揭示了老人怎樣的心理活動。(時間8分鐘,選代表先朗讀,再展示交流結果)(學生交流后展示交流結果,當堂發言,老師要在交流過程中注意通過引導、追問、質疑、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交流與發展)2、老師展示案例,并鼓勵學生質疑,找出不恰當的地方(12段)“但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身體可以被打敗,但精神不能打敗,繼續作戰,凸顯老人永不言敗的精神(92段)“沒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聲說,“都是因為我出海太遠了”我不算失敗,精神沒被打垮,只是客觀條件不足,寫老人的自我反思和意志力(13段)“別想啦,老家伙,”他大聲說,“順著這條航線走吧,事到臨頭再對付吧。”寫老人有些畏懼,然后自我安慰,坦然接受眼前的事實,突出老人的自我激勵3、老師作總結:老人和普通人一樣,面對兇猛的鯊魚,也曾畏懼過,也曾掙扎過,但他最終決定要勇敢地去面對,并且堅持維護職業尊嚴,不屈不撓,永不放棄,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硬漢形象。環節三:補充“冰山理論”,把握簡約、樸素的作品風格環節四:拓展學生思維明確研討任務:聯系你讀過的書目,給大家分享你所喜歡的硬漢形象。學生自由回答,一方面老師注意提示學生用標準(硬漢形象共同的特點:堅強、剛毅、勇敢正直,無畏地面對挫折、痛苦和絕境)去做出準確的判斷;另一方面老師注意引導學生之間產生碰撞,進行交流四、經典共賞,含英咀華(發散學生思維,聯系本單元所學篇目,感受名著作品魅力)1、通過填寫表格,讓學生回顧所學篇目2、感悟升華問題設計:和書中的人物一樣,每個人在學習、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巨大的挫折或一些困擾,學習了本單元的經典名篇,你有怎樣的啟悟?五、布置課下作業(任選其一)1、壓縮《老人與海》(節選)情節內容,改寫為一篇小小說(重點選用一種表現技巧,突出人物某種典型特征)。2、閱讀海明威的其他一部作品: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悟文章。板書設計:鯊魚(困難阻礙)老人馬林魚(硬漢精神)(追求希望)《9*老人與海(節選)》導學案(第一課時)【學習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等背景知識;2.文化傳承與理解:通過賞析人物的內心獨白,感受主人公桑迪亞哥的精神。【課前預習】知人論世:海明威(1899~1961),美國現代作家。早期作品表現了一戰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緒,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稱。20世紀末回到美國,寫了不少以拳擊家、漁民、獵人等為主人公的短篇小說,創造了“硬漢”性格。他生于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入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豐碑。他的成名作是《太陽照樣升起》。這部表現戰后青年人幻滅感的作品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代表作還有《永別了,武器》《乞力馬扎羅的雪》《喪鐘為誰而鳴》和以“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習慣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著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能站起來”。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于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只要作者寫的真實,讀者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海明威這種形象的比喻,引起了文學批評界的興趣。可以說冰山原則是海明威對自已多年創作經驗的形象總結,是他處理藝術和生活關系所遵循的基本準則。這種思想使得海明威的語言很簡潔。形成了“海明威式”的語言特點。在語言風格方面,作家采用干凈利落、簡潔精練的句子進行敘述,給人一種清新之感。作品簡介:老漁夫桑地亞哥駕舟于海上連續84天,但是卻連一條魚也沒捕到。在其他漁民的奚落中,老人決定第85次出海,去尋找他自己的幸運之神。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殘骸。本文節選的就是從鯊魚出現到老人回到漁港的部分。【學習過程】一、導入19世紀中期開始,資本主義矛盾加劇,人對自身的信心受挫。表現在文學創作上,主人公多是一些平凡甚至平庸的普通人,他們有苦惱、有缺陷、有欲望。20世紀初,西方社會經歷了空前的精神危機,兩次世界大戰更是讓人們悲觀絕望。表現在文學創作上,各種畸形人、變態人大量涌現。在這種整體的文學態勢里,發表于1952年的《老人與海》卻表現出向英雄與環境抗爭主題和傳統人類信念回歸的傾向,對人的勇氣和力量表現出謹慎的樂觀態度。這是十分難得的,它是戰后人類療救戰爭創傷,從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災難中恢復過來的一劑良藥。一位老人,在大海上捕魚時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二、閱讀梳理概括五次搏斗場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一搏二搏三搏四搏五搏鯊魚類型數量或規模使用的武器最終戰況三、反饋四、討論通過賞析內心獨白,概括主人公桑迪亞哥的精神特征。①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不過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②“但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③眼下可不是想自己缺什么的時候,還是想想用手頭兒的東西能派什么用場吧。④人不抱希望才愚蠢呢。⑤真希望這是一場夢,他想。可誰知道呢?說不定有個好結果呢。⑥“跟他們斗,”他說,“我要跟它們一直斗到死。”五、展示六、精講“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以及所展現出來的硬漢性格。結合美國歷史進行拓展延伸。老人出海后滿載而歸,此時此刻他似乎征服了大自然,是一個勝利者。然后他“先前走得太遠”,大海上到處都有鯊魚在等待,仿佛是大海派出的復仇女神。最終,老人的戰利品只剩下了一副“從鼻子到尾巴足有十八英尺長,頭尾之間卻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的大馬林魚骨架。是的,老人失敗了,可是他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老人的失敗是注定了的,因為他實在是“走得太遠”了。這就像古希臘文學里所塑造的一個個英雄一樣,他們擺脫不了命運賦予的失敗。明知道失敗,就默然接受失敗嗎?明知道結局是死亡,就不去認真生活嗎?你可以讓他失去生命,可是無法讓他屈服。人生的使命就是奮斗,是與命運做不懈的抗爭。失去過武器,但從沒放下過武器;即使看不到希望,也盡力面對;不空想,有了航線就要勇于擔當;積極行動,務實;決不屈服,渴望勝利;坦然承受結果。這句話,集中闡釋了海明威倡導的“硬漢性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2025年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橄欖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高新區重點中學2025屆下學期初三化學試題期初聯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濱淮2025屆初三下學期化學試題3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
- 浙江省金華市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5月模擬預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湖南理工學院《基本樂理(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自然資源調查與評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財經大學《餐飲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末大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高等流體力學(全英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不銹鋼304焊接工藝評定報告PQR(全氬弧)
- 《專利法》課程思政教學案例(一等獎)
- 安全事故案例圖片合集事故警示
- 互聯網+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最新詳細方案)
- CPK基本知識及實例
- 工程建筑給排水外文文獻翻譯1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