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亭記》課件(部級優(yōu)課)_第1頁
《豐樂亭記》課件(部級優(yōu)課)_第2頁
《豐樂亭記》課件(部級優(yōu)課)_第3頁
《豐樂亭記》課件(部級優(yōu)課)_第4頁
《豐樂亭記》課件(部級優(yōu)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豐樂亭記[宋]歐陽修

“以五代之滁與今日之滁相形憑吊,最有深情,而其旨歸于宣上恩德,又何正也。公諸記此為第一。”

——【清】儲欣“永叔文以序跋雜記為最長,雜記尤以《豐樂亭》為最完美。”

——【清】陳衍一、覓“樂之況”文章題為“豐樂亭記”,如何圍繞“樂”字行文?樂之況(一):1、作者在首段說:“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樂的是什么呢?

“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譯文:它的上面是豐山,高聳地矗立著;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潛藏著;中間有一股清泉,水勢洶涌,向上涌出。

§3:▲“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僅用15個字就概括了四季景色的特點,說說你的理解?明確:“掇幽芳”,采摘幽香的花草,自然是指春季了;“蔭”本是名詞,指樹陰,這里用作意動,以……為蔭蔽,“蔭喬木”,在大樹下乘涼,自然是指夏天了;“風霜水雪”指秋冬,因秋冬季節(jié)草枯葉落,故而山上巖石清晰地顯露,顯得格外清爽俊秀。▲“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醉翁亭記》——處地之樂樂之況(二):2、面對著豐山美景,歐陽修是獨樂還是眾樂呢?

§1:“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與滁人往游其間”

§3:“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醉翁亭記》——與民同樂背景鏈接:慶歷五年(1045)春,執(zhí)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相繼罷去,他們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舊勢力阻撓破壞,一年多即告失敗。歐陽修這時任河北都轉運按察使,上書極力為四人辯誣,于是觸怒了新政的反對派,被貶知滁州。在當?shù)兀髡邲]有走向頹廢,而是奮發(fā)有為,使當?shù)氐纳a得到了發(fā)展,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受到他們的愛戴。在那里,歐陽修又先后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

3、在歐陽修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狀態(tài)如何呢?“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

——豐年之樂樂之況(三):歐陽公《豐樂亭記》,中間何等感慨,何等轉換,何等含蓄,何等頓挫!

——【明】何良俊

§1、§3同寫“豐樂”,其內涵卻于無形中巧妙轉變:▲§1:作者將“豐樂亭”三字,逐一點出:滁水“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點出“豐”;“俯仰左右,顧而樂之”,點出“樂”;“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點出“亭”。所謂“豐樂”,實則豐山之樂,處地之樂。▲§3:“豐樂”,實乃“豐年之樂”,“與民同樂”,人之歡樂。樂之況(四):

1、§2著力敘寫與“樂”相反的兵連禍結,戰(zhàn)亂頻繁,因為滁州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

探究:作者回憶了哪兩段戰(zhàn)事?找出原文并概括。(1)“宋太祖趙匡胤平定滁州”:▲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暉、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后周世宗顯德三年,宋太祖趙匡胤官任殿前都虞侯,曾率領后周軍隊在清流關打敗了南唐李景的十五萬大軍,擒獲他的將軍皇甫暉、姚鳳,從而平定了滁州。(2)“唐失其政,豪杰并起而爭”:▲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史載唐廣明元年(880),王仙芝、黃巢的農民起義軍曾攻克滁州。2、到了歐陽修所處的時代,情況又如何?用原句作答。▲“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3、同樣寫戰(zhàn)亂、同樣寫治平,為何作者要將其分開呢?滁州為“用武之地”,不能“豐樂”:然后寫“天下之平”,暫得“豐樂”;忽又寫到“唐失其政”,“豐樂”亦失;最后歸結“宋受天命”,得百年“豐樂”。

如此,文章由“亂”說到“治”,又回到“亂”,再次寫“治”,治亂形成鮮明對比,可謂平地波瀾,一波三折,反襯太平生活得來不易。樂之況(四):

4、第二小節(jié)著力敘寫戰(zhàn)亂,似與“豐樂”背離,還在寫“樂”嗎?

昔日戰(zhàn)火紛飛反襯今日的安定祥和,處于豐樂之時,豈能不樂?最妙的是表面上撇開“豐樂”,而實際上處處為寫“豐樂”二字張目。題是“豐樂”,卻從干戈用武立論,辟開新境,然后引出山高氣清、休養(yǎng)生息以點出豐樂正面。此謂紆徐為妍,卓犖[luò]為杰。

——【清】唐德宜

——處時之樂二、探“樂之源”

應該說,滁州境內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與歐陽修的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歐陽修并未貪功以為己有,而是把功勞指向什么?▲“上之功德,修養(yǎng)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讓百姓修養(yǎng)生息,如雨露滋潤、陽光普照達百年之久呢?▲“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使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于這太平無事的時代。背景鏈接:

北宋立國百年,雖然天下太平,經濟繁榮,但已弊端叢生,潛滋暗長;由于尚文鄙武,國家積貧積弱,更兼遼、金虎視眈眈,西夏居心叵測,危機已然潛伏。歐陽公對此憂心忡忡,因為他深深懂得要想長久地樂享太平,就必須保持社會的安定,而要想長久地保持社會的安定,就必須發(fā)展國家的軍力,來保衛(wèi)北宋的邊疆,為此朝廷調整軍事、外交政策就顯得迫在眉睫了。三、悟“樂之思”▲“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合作探究:“故老”、“遺老”是指什么人?“欲問”何事?說說“故老皆無在”、“遺老盡矣”背后的深意。三、悟“樂之思”

人們遠離戰(zhàn)爭已有百年之久,已經淡忘了戰(zhàn)火的洗劫,淡忘了戰(zhàn)亂的痛苦,曾經的枕戈待旦已然不見,曾經的殊死搏斗也已無存。百姓久享太平,精神漸趨麻木,覺得戰(zhàn)爭虛無縹緲,遙不可及,殊不知,歷史是驚人的相似,類似的歷史悲劇會在不同的歷史時間、歷史空間重復上演。歐陽公已感覺到危機正在悄然逼近,而樂享太平的人們卻渾然不覺,他不能不敲響歷史的警鐘,以驚醒尚在太平美夢中鼾聲如雷的人們,希望他們汲取慘痛的歷史教訓,以期發(fā)人警省,防微杜漸。“宋代兵革不修,釀成積弱之禍,公蓋預見及此,特言之以諷當世,足見經世之略,而文情抑揚吞吐,絕不輕露,所以為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