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點主要內容考核背景、原則、方法1新舊指標體系對比2考核工作安排3指標體系解讀42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背景國家層面《關于2010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督查工作方案》(環辦〔2010〕92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號)《“十二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和《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環辦〔2011〕48號)《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環辦〔2015〕99號)3考核背景省級層面《關于開展全省醫療廢物管理專項檢查的通知》(晉環辦發〔2012〕94號)《關于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晉環函〔2013〕750號)《關于印發<山西省2014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晉環函〔2014〕881號)《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二五”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目標的通知》(晉環函〔2014〕1110號)《關于做好2015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晉環函〔2015〕334號)4考核背景《關于印發<山西省2016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晉環土壤[2016]1號)關于開展全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運營檔案資料書面核查工作的通知(晉環土壤函[2016]12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的通知(晉環土壤函[2016]14號)關于報送危險廢物轉移情況的函(晉環土壤函[2016]35號)5法律法規各級環境管理部門人員應熟悉掌握考核依據《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環境保護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制定依據
危廢規范化管理主要制度考核原則若發現弄虛作假,相關考核項目視為不達標。若資料之間、或資料與現場核查獲取的信息不一致,結合實際情況判斷,通常以現場核查為主,資料為輔。若環評等文件與現行法規政策標準規范不一致的,以現行法規政策標準規范為準,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9資料檢查現場核查現場詢問其他(現場答題等)考核方法最主要最重要10主要存在的問題經營許可證制度部分單位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識別標識制度近一半企業未設置危廢識別標志或標志錯誤申報登記制度企業未如實申報,或未及時申報重大改變應急預案備案制度無專項應急預案;未備案;未進行應急演練或無影像資料;存在弄虛作假現象轉移聯單制度轉移聯單內容不完善、編號不規范、聯單顏色不對、隨意涂改危廢規范化考核存在的問題管理計劃制度1/3企業管理計劃不規范,或未備案,或存在重大改變未備案貯存設施危險廢物貯存超過一年但未獲有效批準。利用處置設施監測頻次不夠或無監測報告運行安全要求未制定培訓計劃,或無培訓影像資料等記錄和報告經營情況制度無年度經營記錄簿,未定期向環保部門報告危險廢物經營情況危廢規范化考核存在的問題舊封面新封面單位/地址單位名稱、單位地址被調查人姓名環保負責人檢查人員、主持檢查人員、記錄員檢查人員執法證件號(檢查組應當至少包括兩名具有執法證件的人員)環境監察執法證件號(檢查組應當至少包括兩名具有環境監察執法證件的人員)新舊指標體系對比13指標細化、考核趨嚴舊指標體系:僅規定了每項指標的達標標準,卻未對指標進行細化新指標體系:規定了每項指標的評分細則,分數的得到或者扣除均有了相應標準新舊指標體系對比14新舊指標體系對比評分規則變化舊指標體系:對重點檢查項,達標2分,基本達標1分,不達標-1分。對其他檢查項,達標2分,基本達標1分,不達標0分。新指標體系:按評分細則評分。涉及到不適用項,按評分細則中的分值,從總分中均扣除該項分數。達標分值有區別新舊指標體系滿分均為60分。達標情況分值有區別。舊指標體系:50分以上達標,40-49分基本達標,40分以下為不達標。新指標體系:分值占總分80%以上達標,60%-80%基本達標,60%以下為不達標。15新舊指標體系對比評分細則增加檢查內容如:經營單位考核內容中“1.從事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依法申請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中,增加了:“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有環評材料,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需檢查環評及驗收文件中是否涵蓋了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有關要求。新舊指標體系對比調整考核項目經營單位:新指標體系合并了原6、7項,原8、9項,去掉了原30項,在綜合評估標準中備注了相應內容,強調“發生了突發環境事件的”,綜合評估為不達標。原第1條、18條和30條為否決項,更改為第3條、12條為否決項。產生單位:新指標體系去掉了原20項,對第9、14項內容進行了調整原第13條、14條為否決項,更改為第12項為否決項原定“考核年度內每次環境污染事故扣除10分;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或人員傷亡的,則綜合評估為不達標。”更改為“考核年度內企業由于危險廢物管理不當發生了突發環境事件的,綜合評估為不達標。”17新舊指標體系對比-產生單位4分6.如實地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4分10.轉移危險廢物的,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產生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12分19.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有關要求3分21.建立危險廢物貯存臺賬,并如實和規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舊指標體系中的打分表各檢查項目統一分值為2分/項新指標體系對產生單位的申報登記備案、轉移聯單、貯存場所、貯存臺賬等項目予以強化分值變化、強化重點18新舊指標體系對比-經營單位6分1.從事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依法申請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4分8.如實地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14分20.按照有關要求定期對利用處置設施污染物排放進行環境監測,并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要求。5分23.定期對處置設施、監測設備、安全和應急設備、以及運行設備等進行檢查,發現破損,應及時采取措施清理更換,應對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進行校正和維護。新指標體系對經營單位的許可證申領、申報登記、環境監測、設施檢查維護等項目予以強化19考核工作安排-環境管理部門組織保障
落實分管領導、責任部門及責任人。提前熟悉危廢規范化考核工作業務,保障工作進度與質量。確定考核對象
結合環境統計、排污登記、危廢申報、違法建設項目清理等信息,確定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經營單位名單。開展企業培訓
宣貫危險廢物法律法規體系及如何落實規范化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促使企業正確識別與管理危險廢物。考核工作安排-環境管理部門企業檢查熟悉掌握規范化考核新指標體系內容、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確定備查企業或抽查企業。預先熟悉待查企業資料。
按環境統計、危廢申報資料等信息預先查閱危廢名錄,預估企業危險廢物類別及產生環節。預先通知企業做好準備。
準備好資料,安排好檢查場所,預留相關工作人員,確保檢查順利開展。將查出的問題告知企業,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及復查時限。涉及違法違規行為的,將檢查結果報至有關部門。復查各市局針對前期查出的不達標企業進行復核,檢查限期整改情況上報考核結果各市局將整改結果上報至省廳考核工作安排-企業做好危險廢物日常管理工作明確危險廢物責任部門、責任人確定管理對象-對照環評、驗收文件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等,識別廠內危險廢物類別,必要時進行危險廢物鑒定。對危險廢物產生處置情況進行規范化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做好全過程管理。年度自查每年按照指標體系有關要求,對廠內危險廢物管理情況進行自查,及時糾正查出的問題。管理部門檢查根據管理部門安排的檢查時間,提前準備好備查資料。安排相關人員配合檢查,針對管理部門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將檢查場所預備好,保障檢查時可進入場所正常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在限期內及時整改。資料準備-產生單位主要資料:1、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2、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及備案證明3、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批復4、危險廢物申報材料及備案證明,重大改變申報材料5、竣工驗收報告及批復(含驗收監測資料)6、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原件(5年內)7、危險廢物轉移計劃8、危險廢物臺帳(產生、貯存、綜合利用/處置)9、委托處置單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正本、副本)10、應急預案及備案證明11、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近3年)12、危險廢物有關培訓材料及記錄(近3年)13、如有自行利用/處置設施,出具污染物排放監測報告,以及有關環評、驗收資料。23陪同人員:企業負責人環保負責人危險廢物貯存負責人危險廢物廠內利用或處置負責人與危險廢物產生環節有關的負責人現場核查準備-產生單位核查位置: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信息張貼場所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及收集設施、場所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場所危險廢物廠內綜合利用或處置設施、場所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或場所的危險廢物標識設置點位24資料準備-經營單位除了前文中涉及的13項主要資料外,還應檢查以下資料:經營許可方面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與本企業簽訂委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接收合同。3.新產生危險廢物對外委托利用處置單位的經營許可證。4.新產生危險廢物與對外委托利用處置單位簽訂的合同。5.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簽訂的合同、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營證、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證、危險貨物運輸押運員證等)25運行安全要求方面6.危險廢物入廠特性分析記錄7.設施設備檢查和維護記錄8.危險廢物崗位培訓資料記錄和報告經營情況方面9.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簿,包括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基本情況,經營情況總結,所接收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情況、新產生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10.近三年危險廢物經營情況報告(向環保部門提交的)。資料準備-經營單位26陪同人員:企業負責人環保負責人危險廢物接收負責人危險廢物貯存負責人危險廢物利用或處置負責人與危險廢物產生環節有關的負責人現場核查準備-經營單位核查位置:外來危險廢物的收集設施、車輛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場所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或處置設施、場所新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及收集設施污染防治設施(廢水處理站、除塵設施、脫硫脫銷設施、活性炭吸附裝置等)在線監測設施27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1條3分標識制度2條2分管理計劃制度2條3分源頭分類制度1條2分經營許可證制度12*2條4分轉移聯單制度3條7分業務培訓1條1分應急預案備案制度3條4分申報登記制度2條5分產生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指標貯存設施管理4條19分有自行利用和處置設施的產廢企業60分
無自行利用和處置設施的產廢企業50分處置設施管理——3條5分利用設施管理——3條5分有自行利用或處置設施的產廢企業55分
28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一、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第三十條1.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3分)建立了責任制度,負責人明確,責任清晰;負責人熟悉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范;規定的制度得到落實,采取了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2分)1.建立了責任制度,負責人明確,責任清晰;負責人熟悉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范;制定的制度得到落實;采取了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
(得2分)2.未建立責任制度,但負責人熟悉危險廢物管理有關制度和本單位的危險廢物管理情況,且采取了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
(得1分)
3.負責人不熟悉危險廢物管理有關制度、不熟悉本單位危險廢物管理情況,或制定的制度未得到落實,環境管理職責不明確,或未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現場管理混亂。
(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相關管理制度)、現場詢問、現場核查執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信息公開制度,在顯著位置張貼危險廢物防治責任信息。(1分)1.在適當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信息,且張貼信息能夠表明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危險特性、去向及責任人等。
(得1分)
2.未張貼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信息,或張貼場所位置不明顯,張貼信息未能明確表明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危險特性、去向或責任人。
(得0分)現場核查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檢查要點檢查中的問題或違法情形是否建立責任制度負責人不明確責任制度落實情況負責人對本單位危廢管理情況不清楚負責人不熟悉危險廢物有關制度未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責任信息張貼情況責任信息未張貼或張貼位置不明顯張貼信息未標明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危險特性、去向及責任人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二、標識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二條)2.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分)依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附錄A所示標簽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設置了規范的(樣式正確、內容填寫完整)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得1分)
2.識別標志有1處錯誤。(得0.5分)3.未設置識別標志或識別標志樣式不正確、填寫內容有兩處及以上錯誤。(得0分)現場核查3.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分)依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附錄A和《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所示標簽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在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均設置了規范(形狀、顏色、圖案均正確)的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得1分)2.上述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相關設施、場所識別標志有1處錯誤。(得0.5分)
3.上述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相關設施、場所未設置識別標志或識別標志有兩處及以上錯誤。(得0分)現場核查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標識制度標識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2.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容易出現的問題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不設置標簽危險廢物標簽填寫不規范只有標簽沒內容,或只有產生單位的簡寫。多為應付檢查匆忙所致填有產生單位,不填寫日期,無法對應查找聯單信息每類危險廢物每個容器均應設置標簽32標識制度“對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固體法》第五十二條不設置危險識別標志的,依照《固體法》第75條第一款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3435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標簽如下:——《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附錄A注:危險類別可參照GB18597附錄B中的“表3一些危險廢物的危險分類”進行選擇;危險類別圖示可從GB18597附錄A“危險廢物種類標志”中選擇(如表1中的圖示);標簽中的危險情況、安全措施可分別參照GB18597附錄B中“標簽上的危險用語”、“標簽上的安全用語”。一些危險廢物的危險分類D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警示標志標志顏色
菱形邊框黑色背景色淡黃(GB/T3181中的Y06)中英文文字黑色標志規格包裝袋感染性標志高度最小5.0cm中文文字高度最小1.0cm英文文字高度最小0.6cm警示標志最小12.0cm×12.0cm利器盒感染性標志高度最小2.5cm中文文字高度最小0.5cm英文文字高度最小0.3cm警示標志最小6.0cm×6.0cm周轉箱(桶)感染性標志高度最小10.0cm中文文字高度最小2.5cm英文文字高度最小1.65cm警示標志最小20.0cm×20.0cm——《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場所是否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倉庫或者車間有多個門,每個門都應設置設施是否設置危廢識別標志企業通常忽略在“設施”上設置標志,以為在門口設置即可。鼓勵企業在每個主要設施上標明“焚燒爐”、“急冷塔”、“布袋除塵器”等名稱識別標志的樣式是否規范通常搜索到的標志標牌樣式(兩根骨頭)與標準要求的(一根骨頭)不一致標識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3.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和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每類危險廢物每個設施、場所均應設置識別標志44——《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正確標志錯誤標志考核要點-產生單位45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醫療廢物轉運車警示標志——《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醫療廢物收集、貯存、處置場所警示標志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50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三、管理計劃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三條)4.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2分)制定了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內容齊全;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危害特性、產生量、利用處置方式描述清晰。A.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表述清晰;B.危險廢物產生量預測依據充分,且提出了減少產生量的措施;C.危險廢物的危害特性表述準確,且提出了減少危害性的措施;D.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表述清楚。(以上每項符合得0.5分)資料檢查(查看危險廢物管理計劃)5.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1分)報環保部門備案;及時申報了重大改變。1.經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并可提供相關備案證明材料;管理計劃內容若有重大改變,及時報縣(市、區)環保部門重新備案。(得1分)
2.未報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或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有重大改變未及時申報。(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進行備案的證明材料)重大改變:1、法人名稱、法人和地址2、危險廢物產生類別3、危險廢物產生量變化幅度超過20%4、新改擴建或拆除原危廢貯存、利用和處置設施管理計劃制度氰化鈉空桶
減少產生量措施:在生產過程中,只要控制好氰化鈉濃度在合適的范圍內,就可以達到生產的要求。只要減少氰化鈉的使用,就可以減少廢桶的產生。在生產過程中要合理調整氰化鈉濃度,既要保證生產工藝要求,又盡可能地減少氰化鈉使用;車間磨礦用水要實現全部利用尾礦回水,從而減少氰化鈉使用。
減少危害性措施:在氰化鈉配制后的內袋和空桶進行清洗,減少內袋和空桶附著的氰化鈉粉末,從而減少危害。
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單位注冊地址、生產設施地址、行業類別與代碼、總投資、總產值、企業規模、聯系人以及聯系方式等。
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危險廢物管理部門及負責人、技術人員相關情況、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管理組織框架等。(一)基本信息1.危險廢物產生環節產品生產情況主要包括:原輔材料及消耗量、生產設備及數量、產品及產量、生產工藝流程圖及工藝說明等。危險廢物產生情況主要包括:產生的危險廢物名稱、代碼、廢物類別、有害物質名稱、物理性狀、危險特性、本年度計劃產生量、上年度實際產生量、來源及產生工序等。危險廢物源頭減量計劃和措施:產廢單位根據自身產品生產和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借鑒同行業發展水平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計劃,明確改進原料、工藝、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措施。(二)過程管理2.危險廢物轉移環節危險廢物貯存情況:產廢單位應明確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現狀,包括設施名稱、數量、類型、面積及貯存能力,掌握貯存危險廢物的類別、名稱、數量及貯存原因,提出危險廢物貯存過程的污染防治和事故預防措施等內容。危險廢物運輸情況:危險廢物運輸應遵守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相關規定,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運輸。自行運輸危險廢物的應描述擬采用運輸工具狀況,包括工具種類、載重量、使用年限、危險貨物運輸資質、污染防治和事故預防措施等;委托外單位運輸危險廢物的,應描述委托運輸具體狀況,包括委托運輸單位、危險貨物運輸資質等。危險廢物轉移情況:產廢單位需要將危險廢物轉移出廠區的,應制定轉移計劃,其內容包括:危險廢物數量、種類;擬接收危險廢物的經營單位等。(二)過程管理3.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環節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情況主要包括:設施名稱、利用處置廢物方式、總投資、設計能力、設計使用年限、投入運行時間、運行費用、主要設備及數量、利用處置效果、利用處置廢物的名稱和數量、工藝流程、二次環境污染控制和事故預防措施等。危險廢物委托利用處置情況主要包括:委托利用處置單位名稱、經營單位的許可證編號、委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名稱、利用處置方式、本年度計劃委托量和上年度委托量等。(二)過程管理
產廢單位應對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運行的相關參數、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等進行監測。如:危險廢物焚燒設施運行的工藝參數、焚燒殘渣熱灼減率、活性炭和燃料油等主要原輔材料消耗情況等;污染物監測指標(如廢水、廢氣的特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物,噪聲等)及監測頻率和時間安排等。自行開展環境監測的,應當具有相應的監測儀器和設備,并制定有監測儀器的維護和標定方案,監測人員應當具備相關資質;不具備自行監測能力的,應當與有監測資質(通過計量認證)的單位簽訂委托監測合同。(三)環境監測
產廢單位應對上年度管理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內容主要包括:上年度企業接受環保部門檢查和環境監測情況,危險廢物相關信息的社會公開情況;上年度危險廢物實際產生數量、種類、貯存、利用處置等情況,并與管理計劃中預期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上年度危險廢物相關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四)上年度計劃實施情況回顧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四、申報登記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三條)6.如實地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4分)
如實申報(可以是專門的危險廢物申報或納入排污申報、環境統計中一并申報);內容齊全;能提供證明材料,證明所申報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如關于危險廢物產生和處理情況的日常記錄等。1.全面、準確地申報了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情況;且可提供證明材料(如:環評文件、竣工驗收文件、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合同、財務數據等等)。(得4分)
2.申報登記表中存在兩處及以下錯誤。(得2分)
3.不報或虛報、漏報、瞞報關鍵危險廢物的,或申報登記表中關于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和處置情況存在兩處以上錯誤。(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申報登記的證明材料和相應的其他證明材料)7.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1分)及時申報了重大改變。1.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進行了及時申報。(得1分)2.發生重大改變未及時申報。(得0分)資料檢查考核要點-產生單位申報登記制度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前款所稱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報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本條規定的申報事項或者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固體法》第五十三條
管理計劃和申報登記制度申報登記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7.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排污申報表中的固體廢物申報章節通常類別有缺失,只填總量危險廢物產生情況: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行業-工藝-產生環節-危廢類別-危廢代碼危險廢物鑒別工業固廢:《名錄》中帶*標記或沒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批復、驗收報告及批復只能作為參考。62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五、源頭分類制度(《固體法》第五十八條)8.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收集。(2分)危險廢物按種類分別存放,且不同類廢物間有明顯的間隔(如過道等)。A.危險廢物按種類分別存放;B.不同廢物間有明顯間隔(如過道等)。(每項符合得1分)注:此條考核收集時的源頭分類。現場核查危險廢物混合堆放,無明顯間隔、界限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源頭分類制度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六、轉移聯單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九條)9.在轉移危險廢物前,向環保部門報批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并得到批準。(2分)有獲得環保部門批準的轉移計劃。1.有獲得環保部門批準的轉移計劃。(得2分)
2.未獲得環保部門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批準的轉移計劃)、現場詢問所在地縣級以上環保部門。10.轉移危險廢物的,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產生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4分)按照實際轉移的危險廢物,如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1.根據實際轉移的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如實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得4分)
2.聯單填寫不規范,存在兩處及以下錯填、漏填等情況。(得2分)
3.對未執行一車一聯單、聯單未按規定交付相應單位、未按照實際轉移情況填寫聯單、聯單為非所在地設區市環保部門發放及聯單填寫存在錯填、漏填在兩處以上。(得0分)資料檢查(現場查看轉移聯單,并結合環評文件、臺賬記錄等材料進行核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轉移聯單制度不同時間不同類別不同車輛每批危險廢物轉移都應執行聯單制度!近5年,臺帳一致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六、轉移聯單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九條)11.轉移聯單保存齊全。(1分)截止檢查日期前的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齊全。1.近五年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保存齊全,數據與申報登記等材料數據一致。(得1分)2.聯單保存不齊全或數據與申報登記等材料數據不一致。(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聯單,可與申報登記數據核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轉移聯單制度具體操作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轉移聯單制度
“轉移危險廢物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固體法》第五十九條
不按照國家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固體法》第七十五條轉移聯單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10.轉移危險廢物的,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接受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檢查中的問題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聯單中接收單位只需要簽字,關鍵信息由產生單位填寫,接收單位確認;通常事先雙方達成一致產生單位故意變更危廢代碼,實際廢物不是這個代碼,騙取聯單作為環保處置證明產生單位出廠時無磅秤,聯單上的數量是估的,接收單位發現后應進行退單。通常估的量少、實際廢物多,接收單位裝糊涂,但費用結算以實際為準,其實是少開聯單行為產生單位名稱填總公司,而不是實際本公司(有獨立法人)簽字不規范簽字人不是本單位人員,而是社會業務人員,有轉給無證單位嫌疑代簽名,不是經辦人本人簽字;多張聯單同一姓名簽字筆記不一致簽名字跡模糊不清晰,必要時可讓簽名的人現場對證11.轉移聯單保存齊全。67第一聯第一聯副聯第二聯副聯第二聯第三聯第四聯第五聯產生單位移出地環保局移出地環保局運輸單位接受單位接收地環保局白紅黃藍綠市環保局統一印制產生單位保存五年!!!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14XXXXXXXX四位數流水號碼市級行政區劃代碼危險廢物類別代碼
危險廢物名稱與代碼不對應
一張聯單上出現多種危險廢物“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每轉移一車、船(次)同類危險廢物,應當填寫一份聯單。每車、船(次)有多類危險廢物的,應當按每一類危險廢物填寫一份聯單。”—《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第五條
轉移數量不以重量為單位
聯單上填寫的數量與臺賬的出庫(或入庫)數量不一致
危險廢物的轉出時間與接收時間不對應
蓋章不規范,聯單填寫時有明顯的涂改行為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七、經營許可證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七條)*12.轉移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2分)除貯存和自行利用處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1.除貯存和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處理(與申報登記、環評、轉移聯單等數據核對)。(得2分)
2.除貯存和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部分或全部交由無相應經營資質的單位處理。(得0分)資料檢查(可與申報登記數據及其證明材料,以及轉移聯單等核對)。13.年產生10噸以上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有與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委托合同、處置合同。(2分)有與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簽訂的合同。1.與具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簽訂了合同且合同在有效期內,可以提供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復印件。(得2分)
2.與具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簽訂處理協議,且協議在有效期內,但無法提供相應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復印件。(得1分)
3.未簽訂危險廢物處理協議,或協議過期。(得0分)資料檢查(核查合同有效性及危險廢物接收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復印件)。考核要點-產生單位經營許可證制度“從事收集、貯存、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從事利用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向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固體法》第五十七條《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國務院令第408號)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進行了詳細規定。許可證申領要求參考環保部《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審查和許可指南》許可證制度同一代碼不同危廢(如飛灰、焚燒爐渣)應分開管理需委外處置的危廢、在本廠自行處置的危廢(一般環評上有規定)將危險廢物(如:未洗凈的廢桶、含貴金屬的廢催化劑)銷售或提供給無證單位將危險廢物(如:不合格的再生潤滑油基礎油)作為再生產品銷售提供給危廢持證單位,但少(或不)開聯單的情況經營許可證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12.轉移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活動。73省環保廳定期官網公布危險廢物經營單位信息: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名稱、許可證號、有效期限、經營方式、經營類別、經營能力、聯系人廢催化劑須由有相應類別危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經營許可證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13.年產生10噸以上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有與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簽訂的委托利用、處置合同。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有:合同過期;部分危廢(如廢催化劑)未與有資質單位簽訂;部分企業的合同簽訂單位與管理計劃中的處置單位、申報資料中的處置單位不是同一單位。76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八、應急預案備案制度(《固體法》第六十二條)14.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1分)有意外事故應急預案(綜合性應急預案有相關篇章或有專門應急預案)。A.應急預案有明確的管理機構及負責人;B.有意外事故的情形及相應的處理措施;C.有應急預案中要求配置的應急裝備及物資;D.內部及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1.制定了應急預案且達到以上全部要求。得1分。
2.未制定意外事故應急預案,或不能達到上述兩項以上要求。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應急預案)15.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1分)在當地環保部門備案。1.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有相關的證明材料。(得1分)
2.未備案或無相關的證明材料。(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備案證明)應急預案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應急預案制度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八、應急預案備案制度(《固體法》第六十二條)16.按照預案要求每年組織應急演練。(2分)按照預案要求每年組織應急演練。年產生量<10噸以下的企業:
1.有圖片、文字或視頻記載。(得2分)
2.無任何記載或能夠證明組織了應急演練。(得0分)產生量≥10噸的企業:A.有詳細的演練計劃;B.有演練的圖片、文字或視頻記錄;C.有演練后的總結材料;D.參加演練人員熟悉應急防范措施。
近一年內組織了應急演練,以上每項要求符合得0.5分;未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應急預案演練記錄)、現場詢問不僅要制定和備案應急預案,而且要每年組織應急演練。參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編制應急預案
“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固體法》第六十二條應急預案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應急預案制度考核要點-產生單位14.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應急預案內容無針對危險廢物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應急裝備及物資配置情況無應急裝備及物資或不充足,或應急裝備無法正常運行與危險廢物有關的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或備案已超過3年,未及時修訂應急預案80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九、業務培訓(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號第五條)17.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應當對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1分)相關管理人員和從事危險廢物收集、運輸、暫存、利用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單位制定的危險廢物管理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應急預案等各項要求;掌握危險廢物分類收集、運輸、暫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A.對管理人員和從事危險廢物收集、運輸、暫存、利用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進行了培訓;B.參加培訓人員對危險廢物管理制度、相應崗位危險廢物管理要求等較熟悉。(每項得0.5分)資料檢查(查看培訓相關材料)、現場詢問。考核要點-產生單位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如將往年資料改作檢查年度資料,而實際未開展工作或內容不一致;將消防演練冒充為危廢應急演練;將其他培訓相片或視頻冒充為危廢業務培訓。培訓簽到單,培訓記錄,影像資料等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貯存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第五十八條)18.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2分)有環評資料,并完成“三同時”驗收。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貯存設施進行了評價,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或在經核準的試生產期內。(得2分)
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貯存設施進行了評價,但未完成“三同時”驗收。(得1分)
3.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未對危險廢物貯存設施進行評價。(得0分)注:對《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前已建成,又未發生改建、擴建的項目,該項不適用。資料檢查(查看環評及批復、驗收報告等)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貯存設施管理考核要點-產生單位18.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83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貯存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第五十八條)19.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有關要求。(12分)貯存場所地面做硬化及防滲處理;場所應有雨棚、圍堰或圍墻;設置廢水導排管道或渠道,將沖洗廢水納入企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或危險廢物管理;貯存液態或半固態廢物的,需設置泄漏液體收集裝置;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完好無損。A.貯存場所地面硬化及防滲處理;B.場所應有雨棚、圍堰或圍墻,并采取措施禁止無關人員進入;C.設置廢水導排管道或渠道;D.將沖洗廢水納入企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或危險廢物管理;E.貯存液態或半固態廢物的,需設置泄露液體收集裝置;F.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完好無損。(每項2分)現場核查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貯存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第五十八條20.未混合貯存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未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2分)做到分類貯存。A.按照危險廢物特性進行分類貯存,未混合貯存性質不相容且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B.未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每項符合得1分)現場核查。21.建立危險廢物貯存臺賬,并如實和規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3分)有臺賬,并如實和規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1.臺賬如實和規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得3分)
2.有臺賬,但臺賬存在兩處及以下錯誤。(得2分)
3.無臺賬或臺賬存在多于兩處錯誤。(得0分)資料檢查。考核要點-產生單位8520.未混合貯存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未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貯存設施管理考核要點-產生單位危險廢物與工具、物資、雜物等貯存在一起危險廢物與再生產品混合貯存危險廢物與一般廢物混合貯存21.建立危險廢物貯存臺賬,并如實和規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對照臺賬、環評、申報信息、轉移聯單等,核查危廢種類、日期、數量、來源、出入庫時間、去向、交接人簽字等信息86《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配備通訊設備、照明設施和消防設施。貯存危險廢物時應按危險廢物的種類和特性進行分區貯存,每個貯存區域之間宜設置擋墻間隔,并應設置防雨、防火、防雷、防揚塵裝置。貯存廢棄劇毒化學品還應充分考慮防盜要求,采用雙鑰匙封閉式管理,且有專人24小時看管。《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一、利用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22.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2分)有環評資料,并完成“三同時”驗收。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利用設施進行了評價,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或在經核準的試生產期內。(得2分)
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利用設施進行了評價,但項目未完成“三同時”驗收的。(得1分)
3.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未對危險廢物利用設施進行評價。(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環評及批復、驗收報告等)23.建立危險廢物利用臺賬,并如實記錄利用情況。(1分)有臺賬,并如實記錄危險廢物利用情況。1.建立了危險廢物利用臺賬,如實記錄危險廢物利用的種類、數量、操作人員等基本情況,且定期進行匯總(每年至少匯總一次,并裝訂成冊)。(得1分)2.未建立臺賬或臺賬記錄與事實不符。(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臺賬記錄)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一、利用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24.定期對利用設施污染物排放進行環境監測,并符合相關標準要求。(2分)監測項目及頻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關標準要求。1.近一年內按照管理要求項目及頻次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了監測,有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驗收執行標準。(得2分)2.近一年內有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驗收執行標準,但監測項目或頻次不足。(得1分)
3.近一年內未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或污染物超標排放。(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環境監測報告)、現場核查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二、處置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五十五條)25.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2分)有環評資料,并完成“三同時”驗收。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進行了評價,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或在經核準的試生產期內。(得2分)
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進行了評價,但項目未完成“三同時”驗收。(得1分)
3.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未對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進行評價。(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環評及批復、驗收報告等)26.建立危險廢物處置臺賬,并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處置情況。
(1分)有臺賬,并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處置情況。1.建立了危險廢物處置臺賬,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處置的種類、數量、操作人員等基本情況,且定期進行匯總(每年至少匯總一次,并裝訂成冊)。(得1分)2.未建立臺賬或臺賬記錄與事實不符。(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臺賬記錄,并與處置情況核對)考核要點-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十二、處置設施管理(《固體法》第十三條、五十五條)27.定期對處置設施污染物排放進行環境監測,并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等相關標準要求。(2分)有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關標準要求。1.近一年內按照管理要求項目及頻次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了監測,有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驗收執行標準。(得2分)2.近一年內有環境監測報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驗收執行標準,但監測項目或頻次不足。(得1分)
3.近一年內未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或污染物超標排放。(得0分)資料檢查(對照相關標準查看環境監測報告)、現場核查22.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利用設施管理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處置設施管理25.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完成“三同時”驗收。對照環評、驗收報告及批復文件等,核查是否有應建未建、私自建設或改變利用或處置方式等情況,如:原環評規定委外處置的,私自更改為自行鍋爐焚燒處置等;或原環評規定采用蒸餾塔提取廢有機溶劑中有效成分的,實際未建蒸餾裝置,委外處置。9323.建立危險廢物利用臺賬,并如實記錄利用情況。利用設施管理考核要點-產生單位處置設施管理26.建立危險廢物處置臺賬,并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處置情況。是否建立專門的危險廢物利用或處置臺賬?與產生臺賬、貯存臺賬、管理計劃、申報信息等對照危廢種類、數量、去向、操作人員等信息是否定期匯總?每年應至少匯總一次,并裝訂成冊94經營許可證制度3*3條8分識別標識制度2條2分
管理計劃制度2條3分轉移聯單制度12*4條5分貯存設施管理3條4分應急預案制度3條4分運行安全要求3條9分利用處置設施管理2條15分申報登記制度2條5分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考核指標記錄和報告經營情況3條5分95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一、經營許可證制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第五十七條;《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方法》,以下簡稱《許可辦法》,第二十條)1.從事收集、貯存、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依法申請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6分)具有與其經營范圍相對應的環保部門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且具備相應的資質。A.危險廢物運輸單位及車輛具有相應的危險貨物運輸資質;B.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有環評材料,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C.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有環評材料,且完成了“三同時”驗收;D.貯存場所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有關要求(貯存場所地面須作硬化及防滲處理;場所應有雨棚、圍堰或圍墻;設置廢水導排管道或渠道,將沖洗廢水納入企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或危險廢物管理;貯存液態或半固態廢物的,需設置泄露液體收集裝置;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完好無損)。A、B項每項符合得1分,C、D項每項符合得2分。資料檢查(查看運輸單位的相關資質;查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環評批復、驗收報告等)、現場核查(檢查貯存場所“三防”措施)。考核要點-經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一、經營許可證制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第五十七條;《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方法》,以下簡稱《許可辦法》,第二十條)2.領取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應當與處置單位簽訂接收合同,并將收集的危險廢物在90個工作日內提供或者委托給處置單位處置。(僅適用于持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1分)簽訂了符合要求的合同,并能在90個工作日內將危險廢物移給上述單位。1.能在90個工作日內將收集的危險廢物轉移給具有相應經營資質的單位處理,能提供相應的合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及經營記錄簿等相關證明材料,超期的提供發證環保部門同意延期的證明材料。(得1分)
2.未在90個工作日內將收集的危險廢物轉移給具有相應經營資質的單位,又不能提供發證環保部門同意延期的證明材料,或未提供相應的合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及經營記錄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接收合同和接收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料;查看經營情況記錄薄)。考核要點-經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一、經營許可證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七條;《許可辦法》,第二十條)*3.按照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1分)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經營活動。1.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經營活動,經營范圍與環保部門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所列范圍一致,且在有效期內。(得1分)
2.未按照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經營活動。(得0分)資料檢查、現場核查(對照所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相關規定核對是否按要求從事經營活動)考核要點-經營單位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國務院令第408號)第3條規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按照經營方式,分為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綜合經營許可證和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
領取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可以從事各類別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經營活動;領取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只能從事機動車維修活動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鎘鎳電池的危險廢物收集經營活動。
許可證制度
國家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批頒發。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
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由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以上規定之外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許可證制度
國家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批頒發。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
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由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以上規定之外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許可證制度經營許可證制度考核要點-經營單位2.領取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應當與處置單位簽訂接收合同,并將收集的廢礦物油和廢鎳鎘電池在90個工作日內提供或者委托給處置單位處置。(僅適用于持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是否執行90個工作日期限。追蹤各家、各批次入庫記錄和出庫記錄,及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僅看出入庫總量難以發現問題。102經營單位變更資質范圍后未及時變更與產廢單位簽訂的合同內容(經營類別、合同有效時間)某經營單位接收HW09類烴水混合物危險廢物,但其許可經營范圍內不包括該類危廢。部分經營單位的危險廢物實際利用或處置量多于危廢經營許可證上規定的對應類別危險廢物的利用或處置量。問題1-超范圍經營問題2-超量經營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二、識別標識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二條)4.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分)依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附錄A、《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HJ421-2008)所示標簽設置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識別標志。1.設置了規范的(樣式正確、內容填寫完整)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得1分)2.識別標志有1處錯誤。(得0.5分)3.未設置識別標志、識別標志樣式不正確或填寫內容有兩處及以上錯誤。(得0分)現場核查5.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1分)1.在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均設置了規范(形狀、顏色、圖案均正確,錯誤兩處及以下)的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得1分)
2.識別標志圖案錯誤或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有兩處及以上未設置識別標志。(得0分)現場核查考核要點-經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三、管理計劃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三條)6.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2分)制定了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內容齊全,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危害特性、產生量、利用處置方式描述清晰。A.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表述清晰;B.危險廢物產生量預測依據充分,且提出了減少產生量的措施;C.危險廢物的危害特性表述準確,且提出了減少危害性的措施;D.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表述清楚。
以上每項符合得0.5分。資料檢查(查看危險廢物管理計劃)7.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1分)報環保部門備案;及時申報了重大改變。1.經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并可提供相關備案證明材料;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及時報縣(市、區)環保部門重新備案。(得1分)
2.未報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或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或有重大改變未及時申報。(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進行備案的證明材料)考核要點-經營單位檢查內容及方法同產生單位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四、申報登記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三條)8.如實地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4分)如實申報(可以是專門的危險廢物申報或納入排污申報、環境統計中一并申報);內容齊全;能提供證明材料,證明所申報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如關于危險廢物產生和處理情況的日常記錄等。1.全面、準確地申報了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情況;且可提供證明材料(如:環評文件、竣工驗收文件、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合同、財務數據等等)。(得4分)
2.申報登記表中存在兩處及以下錯誤。(得2分)
3.不報或虛報、漏報、瞞報關鍵危險廢物的,或申報登記表中關于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和處置情況存在兩處以上錯誤。(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申報登記的證明材料和相應的其他證明材料)9.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1分)及時申報了重大改變。1.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進行了及時申報。(得1分)2.發生重大改變未及時申報。(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進行備案的證明材料)考核要點-經營單位考核要點同前文考核要點-產生單位第6、7條。不應把收集來的危廢作為自產危廢進行申報,造成環統數據重復統計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五、轉移聯單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九條)10.
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接受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2分)按照實際接收的危險廢物,如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1.根據實際轉移的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如實填寫接收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聯單按規定交付相應單位。(得2分)
2.對聯單未按規定交付相應單位、未如實填寫聯單接收單位欄,或未加蓋公章。(得0分)資料檢查、現場核查(現場查看聯單,并與經營情況記錄等進行核對)。11.轉移聯單保存齊全,并與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薄同期保存。(1分)當年截止檢查日期前的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齊全。1.近五年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保存齊全,數據、類別等信息與經營記錄薄一致。(得1分)2.聯單保存不齊全或數據、類別等信息與經營記錄薄不一致。(得0分)資料檢查、現場核查(現場查看聯單,并與經營情況記錄等進行核對)考核要點-經營單位轉移聯單制度考核要點-經營單位10.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接受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檢查中的問題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故意不開聯單以一般廢物名義接收危廢,不開聯單聯單中接收單位只需要簽字,關鍵信息由產生單位填寫,接收單位確認;通常事先雙方達成一致接收單位故意變更危廢代碼,以“符合”經營范圍或處置方式數量與實際不符,通常接收單位為“節約”寶貴的許可量額度,要求產生單位少填數量,即少開聯單。產生單位出廠時無磅秤,聯單上的數量是估的,接收單位發現后應進行退單。通常估的量少、實際廢物多,接收單位裝糊涂,但費用結算以實際為準,其實是少開聯單行為車輛牌號與實際運輸不符,必要時查證入廠記錄聯單上的運輸日期與實際不符,如提前一天開好聯單第二天再運輸,在運輸單位GPS車輛軌跡可以查到日期不符。聯單中的處置方式與實際不符,如填“處置”實際“利用”108檢查中的問題檢查方法或違法情形簽字不規范簽字人不是本單位人員,而是社會業務人員,有出借資質嫌疑代簽名,不是經辦人本人簽字;多張聯單同一姓名簽字筆記不一致簽名字跡模糊不清晰,必要時可讓簽名的人現場對證運行不規范應該交產生單位、運輸單位的聯,還保存在接收單位聯單不交給環保部門,開了聯單相當于沒開。有的接收單位承諾產生單位代為提交至環保部門,實際沒交,環保部門不掌握經營單位許可額度的使用情況,處置單位超量經營。退單(與實際不符,需要產生單位重新開聯單)混放,難發現。通常是故意少開聯單聯單信息涂改,需作廢重填或重領聯單聯單編號不規范對應的聯單顏色或單位類型不正確考核要點-經營單位《危險轉移聯單管理辦法》第九條:危險廢物接收單位驗收發現危險廢物的名稱、數量、特性、形態、包裝方式與聯單填寫內容不符的,應當及時向接受地環保部門報告,并通知產生單位。109考核要點-經營單位11.轉移聯單保存齊全,并與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薄同期保存。轉移聯單制度有的企業把聯單保管在市場業務部門,未歸檔至負責環保的部門-接待檢查的部門。有的企業資產危廢聯單和外來危廢聯單由不同部門管理歸檔聯單應整齊存放,以每月一本,設置封面和清單110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五、轉移聯單制度(《固體法》第五十九條)*12.
需轉移給外單位利用或處置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活動。(1分)利用處置過程產生但不能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1.利用處置過程產生但不能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可提供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轉移聯單等證明材料。(得1分)
2.利用處置過程產生但不能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未全部提供或委托給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無法提供相應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轉移聯單等證明材料。(得0分)現場核查(根據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記錄薄逐一核對,如核查焚燒飛灰的去向等)。13.利用處置過程產生不能自行利用處置的危險廢物應與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簽訂的委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合同。(1分)有與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簽訂的合同。1.有與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簽訂的合同,且合同在有效期內。(得1分)
2.不能提供與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簽訂的合同,或合同已失效。(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合同)考核要點-經營單位同前文考核要點-產生單位-經營許可證制度第12、13條檢查項目檢查主要內容達標標準評分細則檢查方法六、應急預案備案制度(《固體法》第六十二條)14.參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2007年第48號)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1分)有意外事故應急預案。A.應急預案有明確的管理機構及負責人;B.有意外事故的情形及相應的處理措施;C.有應急預案中要求配置的應急裝備及物資;D.內部及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1.制定了應急預案且達到以上全部要求。得1分。2.未制定應急預案或不能達到上述要求。得0分。資料檢查(查看應急預案)15.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1分)在當地環保部門備案。1.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縣(市、區)環保部門備案,有相關的證明材料。(得1分)
2.未備案或無相關的證明材料。(得0分)資料檢查(由企業提供已經進行備案的證明材料)16.按照預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土方運輸合同范本備案
- 車隊打包轉讓合同范本
- 小學班干部競選自我介紹
- 肉食類供貨合同范本
- 教師績效考核評估標準
- 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紀念日20
- 2025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書
- 第25講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廣東專用)
- 2025高校學生國防獎學金合同書
- 2025合同期屆滿前解除勞動合同工資發放規定
- 國防教育和兵役法
- 品牌管理塑造、傳播與維護課件 第7章 品牌傳播管理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作文紙(網格600字A4)
- 6層框架住宅畢業設計結構計算書
- 《春秋三傳導讀》課件
- 教師情緒和壓力疏導課件
- 麻醉科進修匯報課件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PPT教學課件
- ISO-IEC 27002-2022中文版完整詳細
- 年產5萬噸電石爐窯節能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