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lº/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
(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一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H: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II達到最大值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
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H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
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
直射點為北緯23º261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II,太陽直射點為南緯
23º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
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
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lº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
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
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
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
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II,
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
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
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
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
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一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一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
質、二氧化碳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一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
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
氣現象復雜多變,,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
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
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I)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
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冰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宜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課本37頁圖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
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圖2.⑻-
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冬季西北風(亞洲大陸)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一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征過境前單?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陰天、雨雪、刮風、降溫連續性降水-
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后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一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圖2.21)-
氣旋反氣旋-
氣壓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上升下沉-
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臺風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1氣溫的分布,?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
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1同一緯度地帶內,由于卜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
和陸地-
1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1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1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º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干旱-
1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夏季處于副熱帶高壓中心
的邊緣,氣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
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1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于季風環流的控制卜,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
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1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1兩極地區以輻合卜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的圖2.26)-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步驟依據因素變化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6.7.8三個月氣溫最高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最冷月均溫最冷月均溫>15℃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溫帶氣候-
最熱月<>5℃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r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制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炫-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煌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采
取了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巖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巖漿巖(花崗巖,玄武巖)-
巖石沉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
變質巖:大理巖,板巖-
(2)地殼物質的循環-
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二: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I)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以水平運動為主,垂
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課本63頁圖3.11)-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
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
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于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巖層形態未侵蝕的地表形態侵蝕后的地表形態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般是巖層向上拱起成為山嶺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儲油構造-
向斜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成為谷地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儲存地下水-
斷層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
卜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搬運堆積-
流水作用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搬運侵蝕后的產物,
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
角洲-
風力作用風蝕溝谷、風蝕洼地形成戈壁、荒漠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
堆積,如黃土高原-
三;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1)海水的溫度-
海水溫度分布規律水平方向同一海區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不同緯度海區緯度較低處水溫較高,緯度較高處水溫較低-
緯度相當海區暖流經過的海區水溫較高,寒流經過海區水溫較低-
垂直分布水溫由表面向深層遞減,在1000米以下垂直溫差較小-
(3)海水的鹽度-
①概念: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質量。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5%-
②分布規律:從兩個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和高緯海區遞減。紅海最高(4.1%),波
羅的海最低(不超過1%)-
③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影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低;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洋流同緯度海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四;海水的運動-
(1)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風浪、海嘯);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與分布(圖3.31,3.32)-
風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按照成因分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流動,紅海與印度洋的曼德海峽-
分布補償流:秘魯寒流-
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
暖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
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分布規律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
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關,如果沒有北大-
氣候西洋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
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
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
海洋生物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
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
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五:陸地水和水循環-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卜水-
動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卜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
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
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補給時間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
雨水夏秋季節水量變化大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定西北地區-
湖泊水全年有調節性,水量穩定東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穩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普遍-
(3)水循環-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卜滲,地表和地卜一徑流四個環
節,(圖3.37),陸地循環,海洋循環-
六:生物-
(1)生物的分布和環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陰植物-
熱量:從赤道向兩極,熱量減少-
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減少-
水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減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帶-
(2)對環境的指示作用:駱駝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區,蓮表示水濕環境,矮牽牛能夠指示
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②生物循環促使化學元素的遷
移,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③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④改變水的化學成分,⑤參與沉積巖的
形成,加速巖/的風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綠色植物的環境效益(吸煙除塵,過濾空氣,
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陸地表面具有-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
(2)土壤的本質屬性: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3)土壤的組成:礦物質(土壤中礦物養分的來源),有機質(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
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和空氣(彼此消長,影響熱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過程:巖石風化過程低等植物著生過程高等植物著生過程土壤-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
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A;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整體性(圖3.53):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例如我國西北內陸地
區由于距海遠,海洋曖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干旱的大陸性氣候,由于氣候干旱,降水少,
所以地表水少,多為內流河,由于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風化作用強,形成了大片戈
壁和沙漠,氣候變化會導致植被稀少;整體性還表現在某?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境
狀態的改變,例如,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會淹沒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異-
分異規律形成基礎影響因素分布規律主要分布地區-
從赤道向兩極熱量太陽輻射沿緯線延伸,經度更替低緯度地區和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
從沿海向內陸水分海陸分布沿經度延伸,緯線更替中緯度地區-
山地的垂直分異熱量,水分海拔高度從山麓到山頂有規律的變化海拔較高的山地-
第四單元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
?:氣候資源的特點-
(1)特點: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征,變率大-
(2)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與農業:-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了該地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
氣候日照,街道方位: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度的夾角-
開發資源與盛行一種主導風向:工業布局在下風向-
利用建筑風向與盛行季風區:工業布局在垂直于季風區風向的郊外-
城市規劃已知最小風頻:工業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和鐵路的建設(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及其激發的泥石流、大風等出
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的選址(宜選擇低云、霧和暴雨出現頻率
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還應與城市保持較遠的距離)。-
海洋資源-
(1)海洋漁業的形成和分布:-
、在淺海大陸架海域,陽光集中,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
漁場的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形成條件在溫帶海域,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底層海水和表層海水交換時,帶來了豐富的營
養鹽類-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匯處,餌料比較豐富-
世界主世界主要漁場:課本100圖4.4-
漁場的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北海道,北海,秘魯漁場-
分布我國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漁獲量最多的國家-
(2)海洋油氣生產過程:資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測)、油氣開采(海上鉆井平臺)、油氣
運輸(管道運輸,船舶運輸)-
(3)海洋空間的利用(圖4.9)-
(4)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港口作用: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裝卸貨物得場所。-
腹地:為港口提供服務的區域-
(5)海洋環境的主要問題-
海洋污染:絕大部分來源于陸地上的生產活動,工業生產的廢-
海洋環境棄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
保護海洋生態破壞:人類活動(海岸工程,圍海造陸)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
海平面上升)-
主要來源: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污染區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
及其防治治理重點: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
三:陸地資源-
(1)陸地資源的類型和特點:類型:(表4.4)-
特點:有限性;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分布規律性;整體性。-
(2)陸地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陸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對象;陸地自然資源是
人類生產活動得以進行和發展的動力-
四:氣象災害-
(1)臺風-
形成: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海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生次數
最多,強度最大的海區-
發生季節:夏秋季節-
監測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到近海后,還可以用雷達監測-
(2)暴雨洪澇-
形成條件: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強烈的上升運動;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氣象衛星,提高暴雨預報的準確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
水庫,修建分洪區)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區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
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實施防洪保險)-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圍得劇烈降溫,并伴隨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
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質災害-
(1)地震-
分布: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能量大小:用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0倍,3級以下為微震,5級以上為破
壞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級,烈度。-
(2)火山噴發-
火山構造:火山錐,火山口,火山通道-
類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質災害得關聯性-
①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得關聯性:一個地域內得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他們在成因上關聯的,
例如,我國的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的災害-
②由?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可能誘發火災、海嘯、滑坡、泥石流、瘟疫
蔓延等-
③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能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為的破壞地表植被,造
成了泥石流;人為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
(4)防御措施: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實施一些防御措施,開
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第五單元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
②農業的投入: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土壤-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③農業的分類: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和畜牧業-
按投入的多少分類: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按產品的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區位因素農業發展-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
量關系最為密切。-
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不同的地形區(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
厚,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地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土壤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如東南丘陵地區分布廣泛酸性土壤,適合種
植茶樹-
市場需求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主要影響商品農業的區位,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國家政策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
生物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一氨基酸,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
2r氨基酸的鬲面前7玉屏鍵二^1?^5^
I
NH2—C—COOH
H
3二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一肽鏈數
41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一X水分子數18
5、核酸種類DNA:和RNA;基本組成元素:C、H、O、N、P
6rDNA飛建本組反簞伍贏氧夜香酸;RNq的基癡質串福康糖核香酸
7、核昔酸的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
811木工主要存在于用細胞核,含有的堿基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質二含有的堿基為C、U;
91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一直接能源物質是ATP,
KK葡萄糖”糖、冬糖屬于單糖」
蔗糖■摩糖、1L糖屬于三糖廠
速粉送維素、糖原屬壬多糖一
HZ脂質桓括7脂肪、磷脂梅醇廠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種)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種)
基本元素:_C二H、OsN(4種)
最基本元素:C(1種廠
主要元素:C、H、O、N、P、S(6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在細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14、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虻蛋白中的無機鹽是:Fe2+,葉綠素中的無機鹽是:Mg2+
16、被多數鈣接受峭胞膜模塾邈動鑲嵌模型一
171細胞膜的麗;蜜白面1g蕨吸量糖類丁細胞膜的顯馴噪是磷脂雙分?貳
18、細胞膜的纏蹲且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19、具有雙度膜的細胞器:祗粒林]阡綠體「
不具膜結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
有“動力車間”之稱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宣潰料制造車間”種能量轉換也它的是葉綠體L
有,呸產蛋白質的機器”之稱的是核糖體「
有“消化車間”之稱的是溶癡*;一
存在于動物而窠些低等殖物源內、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與植物細胞細胞壁形成有關、與動物細胞分泌蛋白質有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207畫面函的朝桓括T旗霞?^囪麗蔽、
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2.物質叢解度到甦度的跨些胞克式是二自由切散和處助芨散匚需要載件曄被互
聶亮T麗助軒散和王融輸;一需要消耗能量的運輸百聶富T三融輸
23.酶的化學本質: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考二性、作用條件溫和二
25、ATP的名稱是三磷酸腺普,結構式是:A—P~P~P°ATP是各項生命活動的直接
26、ATPmADP相互轉化的反應式上ATP酶ADP+Pi+能量
27、動物細胞合成ATP,所需能量來自于作用呼吸;
植物細胞含座A1pL圓需能量來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阡R中的色素包括兩類「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二前者又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
一晝者包括胡蘿上素啊黃素理種色素州蛋也綠暨弊囊體薄膜上。____________
297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癡0易釘親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畫配藍紫光和紅光的光
合效率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見必修一P103
31、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氣,一其氧原子來自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7名摩麻烹的提碗分離實驗外7三永Z醇作甬扈溶解色素三氧花鹿初函函研磨
充分L碳酸鈣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壞。_
33、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是為了防止濾液細線上的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導致實驗
失敗?
瓦丁色素分離后的濾紙條上,色素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黃素"嚎素a「》F
綠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兩個階段:光反應和暗反應。前者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后者的場所是
葉綠體基度一
36、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
37、有氧呼吸反應式:見必修一P9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麗]兩個反應而為蘇―P95,
39、有絲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體和紡錘體的出現,然后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40、細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1、檢測還原糖用斐林試劑,其由O.l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組成,與
還原糖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使用時注意現配現用。
42、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可用蘇丹HI染液和蘇丹IV染液。前者將脂肪染成橘黃色,后者
染成紅色。
43、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可用雙縮服試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學內容持續更新計劃
- 個人建房建筑合同樣本
- 出售器材合同標準文本
- 供門窗合同標準文本
- 入職協議合同范例
- 企業與學校合同樣本格式
- 上海預售合同標準文本
- Epc合同樣本 課程
- 庭院花卉草坪施工方案
- 電池設計仿真考核試卷
- 醫療設備(耗材)配送整體計劃方案投標方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件-第一章
- 小學生中醫藥文化知識科普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精神課件
- GB/T 19822-2024鋁及鋁合金硬質陽極氧化膜規范
- 2024離婚不離家的協議書
- 幼兒園語言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課件
- RCEP對貿易的影響研究從關稅削減的角度
- 【永輝超市公司企業績效考核方法的案例分析(12000字論文)】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6第六講 五胡入華與中華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
- 海康威視校招在線測評題庫
- 錳礦供應鏈風險評估與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